檢驗光速恆定假設真實性研究項目建議書

2020-09-03 彭曉韜

編制人:彭曉韜

編制日期:2020.04.24

一、項目目的

愛因斯坦在建立狹義相對論時,根據前人對光速的一些實驗結果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光速在任意慣性系中速度恆定不變。但前人也有部分實驗和天文觀測結果證明光速與介質的運動狀態存在關聯性,如:斐索流水實驗及光行差常數。因此,迫切需要對光速到底是否恆定進行驗證與判定,為正本清源提供最基礎的素材與力證。

二、項目基本原理

1、目前測量光速方法存在的問題

目前所使用的齒輪法、幹涉儀法和空腔法等測量光速的方法主要存在測量環境多為地表大氣層內、測量對象均為被環境介質或觀測裝置改造後的次生光(反射、折射或透射光),而非不同運動狀態光源產生的原生入射光。這是導致所測量到的光速基本恆定且與原生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的直接原因。

2、直接測量光速的基本原理

為了避免大氣層和測量裝置對被測量對象入射光的改造,只能在真空度相對較高的太空中並用基線法(位於同一條直線上並距離相對固定的二個或二個以上的獨立的測量裝置)測量不同運動狀態光源發出的同一個光脈衝信號的到達時間,進而計算出實測光速。這樣既可以消除大氣層這一介質的影響,又能削弱測量裝置對被測對象入射光的改造。以達到獲得真實的、不同運動狀態光源發出的光的實際速度。

三、項目可行性分析

目前的計時精度可達到納秒級,而相距3萬公裡的二顆地球同步衛星以相對太陽等天體以每秒3公裡的速度運動時,經典物理學的時間差異大概為1微秒。因此,只要解決好兩顆衛星的時間同步和測量裝置的一致性問題,本項目是完全可行的。

四、實施方案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只有在真空中並用基線法才能測量出真正的入射光的速度。否則,要麼是介質(大氣層)中的光速,要麼是經測量裝置改造並相對測量裝置速度基本恆定的反射、折射或透射光的光速。

基線法可以避免測量裝置對被測量的入射光的改造,而在真空環境下才能測量到光的真實速度,相對運動速度較大的光源只能是太陽等恆星。因此,採用兩顆通視的地球同步衛星進行太陽等天體產生的光的速度測量應該可以獲得真實的光速。

如下圖一所示:利用太空中的兩顆可通視的地球同步衛星早、晚時段進行太陽光速的直接測量應該可以得到不同的實測速度。

假設兩顆同步衛星的間距為L、光源相對同步衛星的速度為V、光波到達兩顆衛星的經典物理學時差為Δt、相對論速度恆定時的時差為ΔT。則有:

早   晨:  Δt晨=L/(C0+V)             (公式1)

傍   晚:  Δt晚=L/(C0-V)             (公式2)

相對論時差:  ΔT=L/C0   (公式3)

將L=30000千米、C=300000千米/秒、V=3千米/秒分別代入(公式1)~(公式3)可得:

早   晨:  Δt晨=L/(C0+V)=0.099999秒       (公式4)

傍   晚:  Δt晚=L/(C0-V)=0.100001秒       (公式5)

相對論時差:  ΔT=L/C0 =0.100000秒 (公式6)

按照(公式4)~(公式6)可知:經典物理計算公式得到的早晨與傍晚時的時差與靜止時相差約1微秒。因此,當實測的太陽光及其他天體的光的實測時差遠小於1微秒(扣除測量誤差)時,則證明光速在任意參照系中速度恆定,也就可以消除相對論光速恆定假設了;

當實測的太陽光及其他天體的光的實測時差接近或大於1微秒(扣除測量誤差)時,則可否定光速在任意參照系中速度恆定,也就否定了相對論及其所有推論。

相關焦點

  • 光速恆定不變,這是怎麼被發現的?源於一次大膽的假設
    光速為299792458m/s,且恆定不變。光速不變是怎麼一回事呢?光速是宇宙系統內部運動的最快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越光速,且光速相對於任何參考系而言都是恆定不變的。這是不是有些不好理解?那就讓我們從牛頓說起。
  • 光速並非恆定 而是越來越慢?
    狹義相對論描繪了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它建立在兩條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物理定律對於所有的勻速運動的觀察者來說都相同;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恆定不變。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都經受住了實驗的檢驗,並且能夠用於解釋許多物理現象,包括宇宙的起源。但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少數幾位物理學家向狹義相對論的一條基本假設發起了挑戰。
  • 怎麼理解光速是恆定的
    光的速度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是恆定且相同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它又稱為光速不變原理。
  • 在所有參考系中,光速都恆定嗎?
    當人們討論「光速」時,是指真空中的光速,通常還表示在慣性坐標系中測得的速度。 該真空慣性速度表示為c。在真空慣性系中光速是恆定的嗎?圖解:50億年不會走偏的鍶晶格原子鐘國際單位制對物理定律做出了某些假設。例如假設光子是無質量粒子。如果光子是有靜止質量的,那麼對米的定義將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光速會隨其波長而變化。國際單位制委員會不能僅僅將其定義為常數,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必須通過說明使用哪種顏色的光來確定米的定義。
  • 檢驗哈勃定律正確性研究項目建議書
    編制人:彭曉韜 編制日期:2020.04.22 一、項目目的哈勃定律的推導中存在一個隱蔽的假設:星光運動距離再遠也不會改變其頻率,只是因為發光星體相對地球存在視向運動時但這個假設可能並不符合客觀實際。因此,完全有必要通過適當的途徑來消除或證明此假設不符合客觀實際,從而證明哈勃定律正確或不正確。
  • 中國科學家證明愛因斯坦光速不變假設不成立
    2020年12月下旬,國際著名科學開放資料庫scienceopen同時發表了取得廣泛突破性理論物理研究成果而三十多年來一直被封殺的中國的傑出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科普詩人東方學帝的兩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On the Relativity of the Speed of Light(論光速不變的相對性
  • 光速恆定理論
    因為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提出:相對任何以恆定速度運動的觀察者來說,不管這個速度是多少,物理原理及光速都是一樣的。如果在一枚火箭裡,與一道雷射脈衝一同衝入宇宙空間。地球上的觀察者會看到這一脈衝以光速遠去。但無論火箭相對於地球運動的速度為多少,譬如光速的99%,光線仍以光速超越火箭。
  • 如時間和距離都非恆定,光速為何恆定?光速可變理論有沒有前途?
    最著名的、最眾所周知的常數應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為c=299792458米/秒,這是一個國際公認值。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這個數值是永遠不會變化的。撇開物理學那些深奧的理論不談,僅從人類現在對宇宙的認知來看,這個宇宙中能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又憑什麼認定這些常數會永恆不變呢?
  • 科學家證實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廣義相對論再次獲得驗證
    但是伽馬射線暴(GRB)數據還有更多提供:通過進一步分析,MAGIC科學家現在可以確認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而不依賴於能量。因此,與許多其他測試一樣,GRB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研究現已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圖註:MAGIC望遠鏡系統和衛星天文臺觀察到的伽馬射線暴。
  • 為什麼光速恆定無法超越?或許這就是一個宇宙牢籠
    直到有一天,他開始懷疑周圍世界的真實性,於是他想盡辦法去試探,去逃脫,最終,他找到了事實的真相,導演將一切都設計得近乎完美,近30年裡牢牢地把楚門控制在海景的超現實世界之中。於是人們接受了相對論這一假設,即光速恆定獨立於任何參考系。光速無法超越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表示出一個物體所蘊含的能量是其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就意味著質量很小的物體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但是該物體卻不能超過光速運動。
  • 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 一大波圍觀網友來襲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一個事實,那就是光速恆定是麥可遜—莫雷實驗驗證的真理,並不是愛因斯坦的假設,相反愛因斯坦需要做的事就是大膽接受反常識的實驗結論為之所用,然後去解釋為什麼光速恆定。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已經給出了滿意的答案。愛因斯坦的絕妙之處,就是把光速不變問題轉變為一項命題。一開始,他暫時就光速為何恆定不提出疑問。光速每秒30萬公裡,一概不變。事實上光速恆定完全違背常識。
  • 最新研究:無法測量單個方向的光速
    光速似乎是恆定的。愛因斯坦發現問題在於假設空間和時間是絕對的,光速可以變化。相反,如果假設光速是絕對的,則空間和時間必須受相對運動的影響。這是一個激進的想法,但是每次光的恆定速度測量都支持它。但是,幾位物理學家指出,儘管相對論假設光的真空速度是一個普遍常數,但它也表明速度永遠無法測量。具體而言,相對論禁止測量光從點A傳播到點B所花費的時間。
  • 為什麼光速恆定為30萬公裡每秒?光速定值被推翻,物理界豈不炸了
    為什麼光速恆定為30萬公裡每秒?光速定值被推翻,物理界豈不炸了!對於光的討論,古代就有。亞里斯多德堅持認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一觸即達。但古希臘的哲學家恩培多克勒則堅持認為光是在不斷移動的,既然是移動就需要時間。
  • 怎麼理解光速是恆定的,跟參照系選擇無關?
    光的速度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是恆定且相同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它又稱為光速不變原理。至於如何理解光速不變原理,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了解一下。假設有甲、乙、丙三名觀測者,其中甲坐在火車上相對於火車靜止,乙在火車上朝著火車前進的方向以速度u勻速運動,丙站在地面上相對於地面靜止。那麼,甲測得光相對於他的運動速度為c,乙測得的光速不是c-u而仍然是c,丙測得的光速不是c+v而仍然是c。因此,無論觀測者具有怎樣的運動狀態,他們測得光相對於他們的運動速度都是保持恆定的c。
  • 愛因斯坦理論面臨挑戰:光速並非恆定不變!
    這次檢測有可能打破由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不變的,為每秒30萬米。據美聯社報導:物理學界的科學家們為之震驚。但是他們也十分高興,因為最新提出的一項關於宇宙在次原子狀態下運作方式的假設可能是正確的。澳大利亞雪梨市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約翰·韋伯教授是這個觀測小組的負責人。他說:「這將對物理學的基礎有巨大的影響。」
  • 為何光速恆定為30萬千米每秒?
    光速為定值,如果哪天測出了其他數值,代表著什麼呢?這道題的本質不是光速為何是30萬公裡每秒,而是光速不變原理,如果測出其他值,那就是代表光速不變原理錯了,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相對論。光速為何是某個定值(30萬,只是我們人類自己規定的,但本質上光仍然有個恆定的速度),這個我們無法解釋,這是宇宙的法則吧。要知道光速不變原理,規定了光速在任意慣性系中保持相同的數值,其實更準確的來說,應該叫做光速不疊加原理。很好理解,如果我在一列高鐵上,沿著運動的方向,射出一束雷射,那麼請問在地面的觀察者,測出的光速是多少呢?
  • 貴州審批的項目建議書代寫範文這樣
    項目立項、批地(拿地)、銀行申請、招商引資,代寫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議書代寫的諮詢師敬業高效是有名的。貴州審批的項目建議書代寫範文這樣,專業鑄就輝煌,敬業成就理想。
  • 恆定的光速: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高能試驗
    洛倫茲不變性是狹義相對論的核心,狹義相對論預言,在真空中,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光速都是恆定的常數。在迄今為止的所有測量中,這個速度確實是恆定的,即使是科學家使用粒子加速器可以在地球上產生的最高能量水平下進行的測量。 一項新的研究報導說,還具有更高的能量,這些能量是由劇烈的天體物理學現象產生的。
  • 假設檢驗、Z檢驗與T檢驗
    有什麼證據支持這些說法,我們如何檢驗這些假設呢?作為一個統計愛好者,所有這些問題都挖掘了我對假設檢驗基本原理的舊知識。本文將討論假設檢驗的概念以及Z檢驗與t檢驗的區別。然後,我們將使用COVID-19案例研究總結我們的假設檢驗學習。
  • 恆定的光速: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高能量測試的考驗
    洛倫茲不變性是狹義相對論的核心,它預測在任何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都是恆定的每秒186,282英裡(299,791公裡)。迄今為止,該速度確實在所有的測量中都是恆定的,即使是在科學家們使用粒子加速器產生的地球上最高能量水平下進行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