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光速是恆定的,跟參照系選擇無關?

2020-12-05 火星科普

光的速度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是恆定且相同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它又稱為光速不變原理。至於如何理解光速不變原理,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了解一下。

在一列以速度v相對於地面勻速行駛的火車上,火車的前照燈向前發射出一道光,這道光相對於火車的速度為c。假設有甲、乙、丙三名觀測者,其中甲坐在火車上相對於火車靜止,乙在火車上朝著火車前進的方向以速度u勻速運動,丙站在地面上相對於地面靜止。那麼,甲測得光相對於他的運動速度為c,乙測得的光速不是c-u而仍然是c,丙測得的光速不是c+v而仍然是c。

因此,無論觀測者具有怎樣的運動狀態,他們測得光相對於他們的運動速度都是保持恆定的c。換句話說,光速與任何大小的速度疊加之後既不會大於光速也不會小於光速,而是仍然等於光速。

光速不變的現象最早被麥可遜-莫雷的光幹涉實驗所證實。最初,麥可遜和莫雷兩位物理學家想要通過實驗來測量兩束沿著不同方向的光所具有的速度差。他們讓一束光與地球公轉方向保持一致,讓另一束光垂直於該方向。但實驗結果表明,兩束不同方向的光具有完全相等的速度,這表明光速的大小與參照系的選擇無關。

而在更早之前,麥克斯韋已經初見端倪,他從電磁場方程組中推導出了一個只有常數的光速公式。

愛因斯坦把這種現象認定為宇宙的基本原理,再結合相對性原理,他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看來,光速是絕對的,而時間和空間才是相對的。這種與經典物理學剛好相反的世界觀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著名的時間膨脹效應就是源自於此。

相關焦點

  • 怎麼理解光速是恆定的
    光的速度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是恆定且相同的,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它又稱為光速不變原理。
  • 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下恆定,這正是狹義相對論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相對論出現之前,人們就已意識到適當選擇參照系的重要性了。17世紀後期的物理學之父伽利略,曾經為了讓人們接受日心參照系這一學說,不惜冒著被監禁甚至燒死的危險也要將之廣為傳播。後來我們通過分析才明白,他與當時專制勢力爭論的主題正是對參照物的選擇問題。
  • 檢驗光速恆定假設真實性研究項目建議書
    編制人:彭曉韜 編制日期:2020.04.24 一、項目目的愛因斯坦在建立狹義相對論時,根據前人對光速的一些實驗結果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光速在任意慣性系中速度恆定不變。但前人也有部分實驗和天文觀測結果證明光速與介質的運動狀態存在關聯性,如:斐索流水實驗及光行差常數。因此,迫切需要對光速到底是否恆定進行驗證與判定,為正本清源提供最基礎的素材與力證。
  • 光速恆定不變,這是怎麼被發現的?源於一次大膽的假設
    光速為299792458m/s,且恆定不變。光速不變是怎麼一回事呢?光速是宇宙系統內部運動的最快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越光速,且光速相對於任何參考系而言都是恆定不變的。這是不是有些不好理解?那就讓我們從牛頓說起。
  • 光速恆定理論
    因為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提出:相對任何以恆定速度運動的觀察者來說,不管這個速度是多少,物理原理及光速都是一樣的。如果在一枚火箭裡,與一道雷射脈衝一同衝入宇宙空間。地球上的觀察者會看到這一脈衝以光速遠去。但無論火箭相對於地球運動的速度為多少,譬如光速的99%,光線仍以光速超越火箭。
  • 愛因斯坦這樣解釋光速恆定問題 一大波圍觀網友來襲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一個事實,那就是光速恆定是麥可遜—莫雷實驗驗證的真理,並不是愛因斯坦的假設,相反愛因斯坦需要做的事就是大膽接受反常識的實驗結論為之所用,然後去解釋為什麼光速恆定。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已經給出了滿意的答案。愛因斯坦的絕妙之處,就是把光速不變問題轉變為一項命題。一開始,他暫時就光速為何恆定不提出疑問。光速每秒30萬公裡,一概不變。事實上光速恆定完全違背常識。
  • 為什麼光速恆定?
    上面只是說的建立新的工具(新工具必然會出現新概念),還不是對物理機制的更深刻理解,如果有了更深刻理解,恐怕所謂疊加、坍塌等概念會成為一種歷史上的概念,如同遠古巫術、後來的宗教那樣,進一步就像今天人們對力這樣概念的理解一樣了,這些都僅僅是人們意識上的固定化、系統化了的結果,而且只是一種結果。
  • 在所有參考系中,光速都恆定嗎?
    當人們討論「光速」時,是指真空中的光速,通常還表示在慣性坐標系中測得的速度。 該真空慣性速度表示為c。在真空慣性系中光速是恆定的嗎?定義真空中的光速為299,792,458 m/s。不過它沒有提及有關慣性系的任何內容,但可以認為其中的測量是隱含有慣性系的。但這還沒有結束,國際單位制是基於非常實際的考慮。它是根據當今已知最精確的測量技術採用的定義,並且會不斷對其進行修訂。
  • 光速恆定?或許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人類無法想像
    人類無法製造出和光速一樣快的裝載機器。人類科學家們對光速世間知識的獲取多了之後,就發現光速似乎是無法超越的,以及光速在真空之中是恆定的。如果現在有人說還有著其他比光速更為快的速度,或許你會不信。但筆者今日要說的是,換一個角度看,宇宙之中或許真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既然如此說,那是不是這光速恆定的理論就是錯誤的呢?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在這些公式裡,我們可以看到都有光速「c」的身影,說明光速在時間膨脹中的關鍵性作用,如果沒有確定光速的準確值,或者沒有確定光速極限、光速不變、光速恆定這幾個原則,就沒有時間膨脹的精確測量。因此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光」?為什麼說光速有這麼重要呢?
  • 「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該如何理解?它們為何相牴觸?
    要想真正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前提是必須理解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所提出的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因為狹義相對論就是以這兩條基本假設為出發點通過洛倫茲變換推導出來的!而「狹義相對性原理」又是在「相對性原理」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所以,理解「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光速不變,一直理解不了,怎麼解釋?
    光速不變原理指的是光的單向速度相對於任何慣性系中的觀察者來說都是不變的,與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也就是說不存在優越的參考系。大家注意這個「介質」可不是絕對靜止的「以太」,這個介質就是時空本身,時空是一種物質,光有可能就是時空的一種奇異性質和振蕩,運動是物體在時空的運動,物體在時空中運動怎麼能超出時空?超不過時空就超不過光。時空對於每一個慣性系都是公平的,因為時空是運動產生的,而每一個慣性系對應著一種運動,不同的運動產生不同的時空,這也是宇宙具有相對性的原因。所以對於每一個慣性系光速是不變的。
  • 光速恆定,那麼量子糾纏的傳輸速度也是恆定的嗎?
    無論在何種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而量子糾纏,有人認為是超距的,但更多人認為是有速度的,是超光速的。2013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領銜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團隊的彭承志、張強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無局域性漏洞的量子糾纏關聯塌縮速度下限測量,結果表明在所有相對地球以千分之一光速或更低速度運行慣性參照系中,量子糾纏關聯塌縮速度下限為光速的一萬倍(4個數量級)。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 如時間和距離都非恆定,光速為何恆定?光速可變理論有沒有前途?
    最著名的、最眾所周知的常數應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為c=299792458米/秒,這是一個國際公認值。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這個數值是永遠不會變化的。撇開物理學那些深奧的理論不談,僅從人類現在對宇宙的認知來看,這個宇宙中能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又憑什麼認定這些常數會永恆不變呢?
  • 為何光速恆定為30萬千米每秒?
    光速為定值,如果哪天測出了其他數值,代表著什麼呢?這道題的本質不是光速為何是30萬公裡每秒,而是光速不變原理,如果測出其他值,那就是代表光速不變原理錯了,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相對論。光速為何是某個定值(30萬,只是我們人類自己規定的,但本質上光仍然有個恆定的速度),這個我們無法解釋,這是宇宙的法則吧。要知道光速不變原理,規定了光速在任意慣性系中保持相同的數值,其實更準確的來說,應該叫做光速不疊加原理。很好理解,如果我在一列高鐵上,沿著運動的方向,射出一束雷射,那麼請問在地面的觀察者,測出的光速是多少呢?
  • 關於光速不變
    「任意慣性系測得光速不變」,這個描述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因此想像為:「光速相對任意慣性系恆定為光速常數C」,則是錯的。這個不能證明光速相對任意參考系速度不變,因為光行差說明速度矢量改變了方向,速度矢量改變了方向意味著速度已經改變。但是可以證明光速相對某個背景(或光的傳播媒介)是恆定值C。2) 恆星都是一個一個的小圓點。3) 恆星都靜止。這兩項其實也不能成為證據,但是也能證明不同光源不同頻率的光有著相同的傳播背景,沒有出現不同傳播速度的光。與慣性系無關。
  • 為什麼光速是恆定的,不會因任何運動形式而改變?
    為什麼光的速度是恆定的?簡單說,物理公式和我們觀察的結果都證實了這一點。光速不變原理的出現是近現代物理學上的一個重大變革,這個原理是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也是科學家們在研究探索以外的過程中提成來的,被愛因斯坦提出來的,過程比較複雜,這裡就長話短說!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而狹義相對論的前提就是兩條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原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一個常數,與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狹義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系中均有效狹義相對論中所有推導出來的結果都是以這兩條最基本的假設為前提的,當然光速無法超越也是,因為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質增效應會讓存在靜止質量的物體在接近光速時質量無限增加,進而讓速度在無法前進一步,因為推動物體前進的能量是有限的,它最終會停留在某個接近光速的位置。
  • 相對論:光速不可超越,宇宙膨脹又可超光速,愛因斯坦自己打臉?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而狹義相對論的前提就是兩條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原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一個常數,與光源的運動狀態無關。狹義相對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系中均有效狹義相對論中所有推導出來的結果都是以這兩條最基本的假設為前提的,當然光速無法超越也是,因為狹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質增效應會讓存在靜止質量的物體在接近光速時質量無限增加,進而讓速度在無法前進一步,因為推動物體前進的能量是有限的,它最終會停留在某個接近光速的位置
  • 光速不變--始終對任意慣性系存疑
    如果光速不是相對任意慣性系恆定為C,為什麼莫雷實驗得不到時間差?為什麼宇宙各色頻星光光行差完全一致?包括變頻之後的紅移星光。下圖是我用CAD繪製的另一個光波傳播示意圖,簡述星光從一個星繫到另一個星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