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赫赫有名的北平四大名校,如今只剩下北大清華

2020-12-05 勇哥讀史

清末民初,隨著科舉考試的日漸式微,一批新式學堂在全國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其中,不乏辦學質量很高、社會影響很大的高等院校。當時,在北平(今北京市)出現了4所頂級水平的大學,被稱為「北平四大名校」。

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燕京大學創建於1919年,輔仁大學創建於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

在這四大名校裡,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屬於國立大學,燕京大學是教會大學,輔仁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創辦人有兩人,分別是英斂之、馬相伯。英斂之是《大公報》的主要創辦人;馬相伯是著名近代教育家,創辦了復旦大學、震旦大學、復旦中學、向明中學等名校。

北京大學的成名,蔡元培居功至偉。

在1916年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之前,北京大學還帶著舊式學校的影子。蔡元培按照「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對北京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改革,聘請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俊傑,如胡適、魯迅、劉半農、梁漱溟等人到學校任教,實施「教授治校」的原則,促進了北京大學向現代大學轉變,不但使之變成中國頂尖級的大學,還對中國教育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清華大學由美國「庚子賠款」創辦,最初的目的是培養赴美留學生,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綜合大學。

不知道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命運的安排,1931年,第一批庚款留美生梅貽琦成為了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有一句名言是:「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為了將清華大學辦成一所現代大學,梅貽琦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前來清華大學任教。沒過幾年,清華大學已經成為與北京大學並駕齊驅的名校。

燕京大學是由司徒雷登辦成第一流大學的。

受各種因素影響,教會大學很難成為真正的現代大學。司徒雷登在擔任燕京大學期間,儘量淡化教會大學的色彩。司徒雷登規定,所有教授、講師都可以不信教,並給予他們很大的教學自主權。經過10年發展,燕京大學終於成為了北平頂尖級的大學,許多教育方法與課程設置還得到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學習和借鑑。

輔仁大學的成果與陳垣密切相關。

陳垣是中國傑出的歷史學家、教育家。1929年,陳垣出任輔仁大學校長。此後,在長達20多年時間裡,陳垣一直擔任輔仁大學校長。他嘔心瀝血,苦心經營,將默默無聞的輔仁大學變成「北平四大名校」之一。

「北平四大名校」後來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後繼續保存下來。如今,這兩所大學是中國最知名的重點大學之一,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

燕京大學在1952年的全國高等院校的院系調整中,被分拆給5所大學,從此銷聲匿跡了。燕京大學的校園「燕園」則為北京大學所用。

輔仁大學在1952年的全國高等院校的院系調整中,併入北京師範大學,從此不復存在。輔仁大學的校區成為了北京師範大學的北校區。

順便一說,1956年,一部分在臺灣的輔仁大學校友成立了「校友會」,呼籲在臺灣恢復輔仁大學。1961年,隨著輔仁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招收第一屆研究生8名,標誌著輔仁大學在臺灣復校。如今,臺灣輔仁大學是臺灣四大名校之一,位居中國港澳臺大學第8名。

相關焦點

  • 民國五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領銜,清華、北大均入選
    民國的高校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而在民國高校中,名校也是最引人注意的一個方面,關於民國時期的高校,有「四大名校」和「五大名校」的說法。其實,無論是民國五大名校,還是民國四大名校,它們的成員都基本是固定的,主要差別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城聯合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而稱之為四大名校,就是將原本五大名校中的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北京大學當作一所來看待了,但是由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存在的時間不算太長,而且當時的私立南開大學實力並不是特別頂尖,所以我們今天還是按照民國五大名校來介紹。
  • 湖南四大名校有多厲害,每年考進清華北大人數全國名列前茅
    湖南作為教育大省,在歷年高考中,考入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的人數在全國名列前茅,湖南高中有四大名校:長郡中學、雅禮中學、長沙一中、師大附中。2018年全國百強中學排行榜中,除了長沙一中排名48位外,長郡中學 、雅禮中學、湖南師大附中排名均在前11內。
  • 曾經的民國四大名校,如今都去了哪裡,它們的地位又如何?
    民國四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力浙江大學,國力武漢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前身是創辦於1902年的一所大型學堂,1911年到1914年期間停辦,1914年的後半年再次開辦,不過此時已經改為了師範學院。
  • 湖南29人保送清華北大!除「四大名校」,「黑馬...
    2019年通過五大學科奧賽保送清華、北大的湖南學生人數達29人,位居全國第二,這些學生分別來自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和長沙市一中、師大二附中五所學校。2019年保送清華北大全國排行榜(部分)2019年具有保送生資格的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隊員共分布在22個省市,從公布的所有名單來看,全國共有286人獲得保送生資格,其中浙江省最多,有35人上榜。
  • 長沙四大名校24人擬保送北大清華等高校
    進入五大學科奧賽國家集訓隊的成員自動具備保送高校的資格,按往年情況看,此類學生基本選擇進入清華、北大。從整體來看,2020年集訓隊主要名額依舊集中在老牌競賽強省市,2020年浙江省以45人的傲人成績位列所有省份第一名。物理和信息學方面遙遙領先,學科優勢明顯。
  • 北大數學系四大天才,曾是母校驕傲卻全部留美,如今過得如何?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國最強的數學專業不在中央直管高校清華,也不在世界一流的復旦,而是在北大。北大有專門的數學學院,作為學校的二級學院,在這裡培養出了很多競賽金牌選手。這麼多年了,奔著北大數學系去的學生不計其數,要說最出名的還是北大數學系的「黃金一代」。
  •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民國時期,北大清華這樣的知名高等院校,居然曾破格錄取了許多「偏才」、「怪才」。那麼,都錄取了哪些人呢?羅家倫數學0分被北大破格錄取羅家倫,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1917年,羅家倫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學文科。可校委們查看羅家倫的成績單後大吃一驚。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卻一去不返,如今現狀如何?
    千百年來通過教育,我國湧現出許多人才,尤其是清華和北大這樣的中國名校,更像是人才的搖籃。但可惜的是,很多名校的高材生,最後並沒有留在中國,為我國的發展而服務。就像十幾年前,北大數學系曾經叱吒風雲的四大才子,他們全都選擇赴美留學,但是卻再也沒有回來,如今他們現狀如何?一、風雲一時的四大才子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在各種高精尖人才的培養上花費了非常大的力氣。
  • 攜手考入名校:清華北大,浙大,公大
    雙胞胎,就是長得一模一樣的兄弟姐妹,長得一模一樣,這個就很受人歡迎,更令人稱奇的事,他們智商幾乎也一模一樣,攜手一塊入名校。考大學難,考211重點大學更難,考985重點大學難上加難。到清華北大難上加難,難於上青天。
  • 2019陝西「最牛」中學,8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實力不輸四大工廠!
    要說我國知名度較高的中學有哪些,大家第一想到的會是高考四大工廠,毛坦廠中學、衡水中學、黃岡中學和鄲城一高,這四所高校的升學率很高,它們嚴格的辦學模式也很有名。除了這四所名聲顯赫的中學外,每個省份都有不錯的高中,它們每年都為大學輸出了高質量的人才,像湖南省的四大名校,北京的人大附中辦學質量很高。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陝西省的一所中學,它是2019年該省「最牛」中學,8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實力不輸高考四大工廠!
  • 少年強則國強,李寧馭帥為清華北大推出專屬配色
    目前大學生籃球聯賽全國大賽已經進行到淘汰賽階段,32支球隊只剩下16支,即將展開八強爭奪戰。Win or Go Home,小夥子們向著最後的冠軍,進發!不得不說,最近 CUBA 還連上了幾條熱搜,先是北京大學的張寧在 CBA 選秀大會第八順位被山西隊選到,而就在張寧被選中的第二天,便在 CUBA 賽場上砍下 40 分 10 籃板,率領北大淘汰西安交大挺進下一輪。
  • 喜報,超強縣中石門一中清北錄取人數定了,僅次於長沙四大名校
    北大、清華錄取分數線如下:文科:北京大學663,清華大學674。 理科:北京大學688,清華大學685。 石門一中在2020高考中再次取得驕人成績:總成績680分以上人數、北大清華錄取人數雙雙居常德市第一名,其中共有11人被北大、清華錄取,其中北京大學7人,清華大學4人。另外還有陳泰安同學被錄取為海空飛行員。
  • 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湖南4大名校上榜,有你的母校嗎?
    想要考上清華北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裸考考入學校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經過特殊類型招生進入。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是影響升學的一大因素,就讀一所不錯的高中,考上名校的機率就越大。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湖南4大名校上榜,有你的母校嗎?
  • 清華物理系最厲害的學霸,四大力學獲得滿分,成為學校的傳奇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智商都是非常的高,每個人都曾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這群頂尖的學生都匯聚在清華北大,互相進行競爭,會使得很多的學生提升得更快,能力變得更強。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位清華大學物理系的超級學霸。
  • 今年考多少分能上名校?清華、北大等名校各省市錄取分數來了!
    主任說名校考多少分才能上名校?清華北大的分數線是多少?你與名校之間還有多少路要走?來看看今年名校各省市錄取分數線~截止目前,多所高校已經公布在各省市提前批或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婉拒了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為何名校不敢破
    首先是理科狀元時鵬揚同學辱罵蘇州大學「垃圾」登上熱搜,而文科狀元白湘菱同學雖然沒有負面消息,卻因有一科被評為 B+,而與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北大無緣。    話雖如此,許多外省的同學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首先要解釋一下江蘇的高考模式。  江蘇高考總分為48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科成績均為合格。這些人中,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對理科生來說,數學加40分;對文科生來說,語文加40分。
  • LIFE雜誌:民國故夢,北平舊影
    北平是北京的舊稱。北京最早於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稱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為北京。雖然北京早在隋朝就有了北平之名,但在對大多數人來說,「北平」代表了民國,代表了風雨飄搖的年代中最後的風情雅韻,無數文人墨客的風流傳奇在這座城市裡上演。
  • 湖南前5中學,「四大名校」不容置疑,它是最大的黑馬
    眾所周知,湖南有四大名校,這在全國都是排在百強裡的,而且還都是在長沙。而最後這所縣級中學卻是強勢崛起的一匹黑馬。長郡中學在五所中學中排第一的就是長郡中學,每年考入清華北大或者升學率都是穩居第一,在全國高中排名中排在第4位。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當年,北大從約3萬名考生中錄取了1000人,如今,隨著高校擴招,雖然已不太適合用「千軍萬馬走獨木橋」來形容高考的激烈,但北大每年在各省幾十萬人中取幾十人的錄取比例,仍讓人瞠目。  最近,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北大又一次「敢為天下先」地打破高考常規:第30任校長周其鳳在入職一年後宣布,北大將從2010年起在招生中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
  • 《民國老試卷》:特殊文獻 回顧歷史
    今天,讓我們集體「穿越」到民國,看看那時的高考是什麼樣。也對照一下,如果回到民國,我們能考上大學嗎?  新星出版社剛出版的《民國老試卷》在此之際非常值得一讀。該書收入了民國時期各大學各學科入學試卷300多套,涵蓋大學超過50所,學科包括國文、數學、英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公民等普考科目及經濟學、心理學、簿記、博物等專門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