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製出流動性更好、成本更低廉的導電筆墨水

2021-01-08 cnBeta

儘管導電墨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由錢俊和廖宇帶領的武大研究團隊,還是展示了流動性更好、成本更加低廉的導電筆墨水解決方案。當前市面上的導電油墨不僅價格昂貴、非常容易堵塞筆尖,其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被降解。不過在美國化學協會(ACS)《應用電子材料》期刊上發表的這篇論文,已經概述了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突破。

(圖 via ACS)

據悉,這種墨水含有由石墨烯納米片、多壁碳納米管、以及炭黑組成的導電碳顆粒,輔以順丁烯二酸酐改性的松香樹脂(作為降低墨水粘度的粘合劑),以及防止顆粒在油墨中分散沉底的黃原膠穩定劑。

此外為了讓油墨順利通過筆尖,顆粒的大小也經過了細心的優化,以確保其能夠順暢通過,而不會造成筆尖的堵塞。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在各種平整和不規則的表面上繪製電路圖,即使經過多次摺疊和靜置 12 小時,畫在紙上的導電油墨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更棒的是,這種導電油墨不僅製造成本低廉,還不會散發出有害的氣體。最後,研究人員還暢想了在人體皮膚上繪製電路的願景。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化學協會《應用電子材料》(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期刊上。

原標題為《Flexible Electronics Directly Written with an Ultrastable Ballpoint Pen Based on a Graphene Nanosheets/MWCNTs/Carbon Black Nanocomposite》。

相關焦點

  • 流動性更好且成本更低廉!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導電筆墨水
    儘管導電墨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由錢俊和廖宇帶領的武大研究團隊,還是展示了流動性更好、成本更加低廉的導電筆墨水解決方案。
  • 陳根:低廉導電墨水,可書寫電路和皮膚的科技墨水
    導電油墨成為表面印刷柔性電子線路的好工具。但是,受技術制約,這些墨水將十分昂貴,並且在某些材料上不起作用。新型導電油墨的開發顯得至關重要。
  • 可導電的墨水,用一支筆就能畫出電路板,在家創造出「燈光世界」
    能導電的墨水,用一支筆就能畫出電路板,在家創造出「燈光世界」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寫字中,墨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習用品,而它是有著各種不同的顏色,到現在它的顏色更是越來越多,類型也非常多樣。那也許之前大家都在關注它的寫字效果和顏色是否出彩,在其中尋找最佳的一種,但是你知道還有一種能導電的墨水嗎?這種墨水它其中的成分含有納米銀粒子,所以其具備導電的能力,也就是說它畫出來的線是可以充當電線的。電線是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它將電傳播才有了我們夜晚燈光的使用,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 自製導電墨水
    所以我在ArXiv.org看到一篇描寫液態金屬墨水的文章時,感到非常興奮。由銀納米顆粒製成的導電墨水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也曾展示了通過噴墨印表機使用銀納米顆粒製作定製電路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成本很高,我也不願意用我的印表機來幹這種活。相比之下,這種新墨水還可以通過普通的中性筆來畫出電路走向,製作墨水的配方也極其簡單易懂。
  • MIT研發導電聚合物墨水,實現高解析度的直接3D列印
    此外,該墨水也易與其他可3D列印材料(例如絕緣彈性體)集成實現多材料列印,可用於高密度電極、柔性微電子電路等生物電子器件的快速、高通量製造。 可3D列印PEDOT:PSS墨水的合理設計是該技術的關鍵。通常情況下,導電聚合物以其單體或聚合物溶液形式加工使用,流動性強、不能直接用於3D列印。
  • 如果墨水會導電......
    直到發現倫敦這個專門研究導電塗料的團隊Bare Conductive,突然幫助小編打開了電路世界的新大門。✨✨✨Bare Conductive,由4名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生組建而成,他們的創意產品腦洞大開,鼓勵每個人通過DIY創造出奇幻有趣的「電的世界」。正如他們的名字,Bare Conductive聚焦與「導電」相關的各種好玩的產品和裝置。
  • 導電聚合物「升維」製造3D列印迎來新突破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團隊發明了一種導電聚合物墨水,首次實現了導電聚合物的高精度3D列印,為導電聚合物的加工製造提供了一個簡單快速、成本低廉的技術。該墨水列印性優異,實現導電聚合物微結構的高解析度3D列印;並可與現有列印材料集成,實現多材料3D列印。趙選賀團隊展示了高密度電極、柔性微電路等生物電子器件的快速、高通量製造。
  • 電子產品納米銀導電墨水噴印技術正式面市
    它們在納米銀導電墨水與噴印頭組合解決方案上的合作研究,對於許多工業製造領域的廠家來說都是一大福音。 「這項合作是一個絕佳機會,將展現我們的最新技術突破,顯示出我們的革命性納米顆粒墨水噴印解決方案,在產品工程中作為集成系統方案的一部分所發揮作用的價值」,勞特化工業務拓展經理Arturo Horta博士表示。
  • 參觀工業設計展:看導電墨水的特殊玩法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Seeedstudio展臺進行的導電墨水工作坊。導電墨水,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導電的墨水,當我親自把玩在手上時才發現,它還是非常有趣的。這是一款由英國設計工作室BareConductive設計的產品,一種黑色的粘稠液體。其實與其說是導電墨水,倒不如稱作導電膠水,因為它不光可以用來畫出電路,更可以扮演『準專業膠水』的角色,在電路中元器件脫落或連接不緊時作為強力替補。
  • 科學家發明神奇墨水,畫在人身上就能顯示出心電圖
    一個跨國科研團隊研製出了一種便宜的導電墨水。這種墨水通過在聚合物溶液中添加銀片製作而成,具有很好的皮膚相容性,能夠直接畫在皮膚上。研究人員把這種墨水裝進改裝過後的原子筆中,在志願者身上貼上特製的膠帶,隨後在膠帶上畫出電路圖。等待五分鐘之後,墨水晾乾,就形成了一個可以正常工作的傳感器。最後接上一個簡單的電源和信號處理器,可穿戴式設備就能正常運轉了。
  • 導電墨水:從紙上列印出鍵盤
    Novalia執行長凱特·斯通(Kate Stone)在介紹產品的時候說:「這款產品可以在沒有金屬電路輔助的情況下準確識別出鍵盤敲擊的信息,並將信息轉給傳感器。此外,這款產品的生產非常標準化,而且造價成本很低,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當地現有的印刷工藝製作。」根據Novalia提供的信息,鍵盤觸控矩陣基板和按鍵層可同時印刷。
  • 科研研究成果項目推介 | 石墨烯導電墨水成果展示
    目前,石墨烯基墨水的製備主要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以氧化石墨烯為前驅體製備墨水,噴墨列印後對絕緣的氧化石墨烯圖案進行還原得到還原的氧化石墨烯進而恢復其電性能。另一種方案是:以石墨烯為導電墨水的溶質,加入分散劑、粘結劑、導電助劑等配置墨水實施列印。
  • 碳素墨水與非碳素墨水的區別
    碳素墨水(英文carbon black ink)是黑墨水的一種,碳素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談(C),碳在常溫常壓下化學性質很穩定
  • 陳根:低成本導電油墨開發,助力印刷柔性電子線路
    在柔性電子技術的最新進展裡,生產這種設備包括可以在表面繪製電路的筆,而不需要印表機。這些鋼筆可以在各種紋理上寫字,有些甚至可以在不適合印刷的粗糙或不規則的表面上畫畫。然而,由於筆尖會堵塞,因此,很難使原子筆保持良好的電路書寫性能。基於此,導電油墨成為表面印刷柔性電子線路的好工具。但是,受技術制約,這些墨水將十分昂貴,並且在某些材料上不起作用。
  • 「墨水」成液態金屬 在紙上「列印」電路板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靜帶領的科研團隊,首次研製出紙上直接生成電子電路的技術,並做出了桌面式3D自動列印原型樣機。有了這臺設備,設定好程序,就可以「打」出自己需要的電路系統了。   「墨水」就是液態金屬,電路直接列印在紙上   紙上「列印」電子電路,得益於室溫狀態下液態金屬直接印刷電子方法的突破。
  • 日本研製「魔法」記號筆 可隨意繪製電路板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你平時見過的普通記號筆除了寫字還有什麼妙用?日本東京新創企業AgIC研發出含銀記號筆墨水,它具有導電功能,在特製紙張上畫上線條,便能將紙張變成電路板,就如施展魔法。據香港《文匯報》8月11日報導,AgIC社長清水信哉表示,學生能運用墨水畫出不同線路,進行電流實驗,寓學習於娛樂,引發學習興趣。
  • 沙特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義烏市萬幫文具廠丨萬幫W&B丨閒談中性筆
    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中性筆,通常是指筆尖為滾珠、墨水為中性的膠狀墨水筆,英文意思是 gel pen,更確切地說是 gel ink roller ball pen。由於中性筆的存在,自然就有油性筆和水性筆。
  • 以金屬為「墨」 液態金屬3D筆如何寫字?
    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 賀凱)金屬還能作為「墨水」寫字?筆」頗受熱捧。「液態金屬3D筆」大小類似一支加粗的鋼筆,利用內置的液態金屬油墨,可以在不同的材質表面上直接寫出文字,畫出圖案、電路圖等,不到一秒就能幹。「省去了以前實現電路板所需要的導線、焊接、製版、刻蝕等複雜工藝。」雲南液態金屬研究院科研人員張俊告訴記者,這款筆可應用於電子電路教學、美術繪畫、創意設計製作、DIY電子電路製作等不同領域,通過內置獨特的加熱裝置,金屬油墨即寫即幹,無需封裝。
  • 科學家計算出墨水傳播公式
    科學家闡釋墨水如何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