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潛伏期最長24天?鍾南山回應

2021-02-08 百姓關注

2月11日,鍾南山院士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回應了近日媒體報導「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問題。

鍾南山:有關我們團隊關於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徵的文章,這個研究是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計552家醫院提供臨床的數據,研究團隊對患者臨床特徵進行綜合分析的。

這篇文章是一個預印版(pre print server),預印版本身就需要徵求更多的同行意見,按照預印版的官方要求,其信息並不能給媒體引用,也不能指導臨床,必須要經過同行評議。在預印版裡面的潛伏期,我們有一種統計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口述來記錄下來的,我們根據患者講述過接觸傳染源時間以及症狀最早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最長的是24天。但實際上真正敘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也就是說1099例中只有1例。以這僅有的1例患者報導的時間作為疾病的最長潛伏期是不夠科學,既往其它疾病也有先例,如狂犬病。我們的研究顯示所有患者潛伏期的中位數是4天,此外,我們在這篇文章即將報導四分位間距,分別是2天與7天(即差距為5天),其更加科學地反映人群的總體情況。

因此關於未發表的文章部分信息不應該被過度解讀。

有「原創」標識的文章 版權均歸百姓關注所有 

如需轉載請電話聯繫:

《百姓關注》熱線:0851-85377666

                      13984842424

          商務合作:0851-85377037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回應「潛伏期最長24天」
    日前據相關媒體報導稱「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戳圖片回顧事件
  • 鍾南山領銜最新研究:潛伏期最長 24 天,或通過汙染物傳播,僅 4 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以上論述似乎顛覆了我們的已有認知,但的確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最新的研究結論。2020 年 2 月 9 日,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名為《中國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的論文在預印本網站 medRxiv 上發表(雷鋒網註:預印本指研究成果還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medRxiv 網站的論文均未經同行評審)。通訊作者為鍾南山,武漢金銀潭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 30 家機構參與了研究。
  • 潛伏期最長24天!鍾南山剛剛領銜發聲: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病死率...
    2月9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註:medRxiv的論文均未經同行評審)。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 鍾南山回應「潛伏期最長24天」:1099例樣本中僅1例,以此為依據不科學
    日前,鍾南山院士和多名專家在medRxiv(醫學研究論文預印本發布平臺 )上發表了聯合完成的論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 鍾南山: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過半數患者早期不發熱
    · 這是鍾南山院士帶領團隊所寫的論文,分析了1099例確診病例,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臨床報告;報告指出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只有43.8%患者初期發熱,如果靠CT判斷確診率為76.4%。· 潛伏期:定義為從接觸傳播源到出現症狀的時間,中位數為3天,比之前判斷要短,最短當天,最長24天。
  • 最新新冠潛伏期研究:比此前預估更長,約一成患者14天以上
    截至2月22日,已發表的對於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和新冠病毒疾病的潛伏期估計中位數、平均值與百分位研究設計與假設研究人員注意到,有大量病例無症狀地離開了武漢(COVID-19的暴發中心)並在武漢以外地區出現症狀。
  • 鍾南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是新課題
    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研討會並提出一個新課題: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他說,「這是一個新問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
  • 新冠病毒變異影響疫苗?鍾南山回應
    導讀:新冠病毒目前對於病毒是否會對疫苗造成影響,各國製藥企業都做出了回應。當公眾得知了新冠病毒變異之後相當恐慌。中國民眾擔心新冠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對此鍾南山做出回應。鍾南山表示目前沒有證據來證明這一點,除了加強防控,還要讓國人在短時間內接種疫苗,這樣才能夠將疫情給徹底控制下來。只要體內有了抗體,再加上一些防控措施,就能夠保障自己安全了。
  • 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新聞1+1」節目中,明確指出「(新冠)病毒肯定人傳人」的論斷。12月19日,鍾南山在這次專題研討會上最新指出:「現在遇到新問題、新課題,那就是環境傳人」。鍾南山認為,目前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環境傳人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還有效嗎?鍾南山回應了
    會上,對於目前備受關注的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問題,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會上指出,9月就發現了變異的病毒,不過並不是在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現在英國傳出的病毒變異增加了70%傳染率,至於這種變異對新冠肺炎致死率等方面是否會帶來影響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  僅1.9%的患者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  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關偉傑、梁文華、何建行教授和通訊作者鍾南山教授在「NEJM醫學前沿」回應,該研究首次收集全國範圍的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分析大樣本量數據明確了該研究所確定的病死率(1.4%),與國家衛健委官方報導數據更為貼近;發現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漢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過武漢
  • 鍾南山接受採訪全程飆英文:疫情峰值會在二月中下旬到來
    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鍾南山回應11日,鍾南山通過總臺央視回應近日媒體報導「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問題。在預印版裡面的潛伏期,我們有一種統計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口述來記錄下來的,我們根據患者講述過接觸傳染源時間以及症狀最早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最長的是24天。實際上真正敘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也就是說1099例中只有1例。
  • 鍾南山院士回應了...
    他表示,磷酸氯喹與其他藥物對比,對治療發熱和病毒更快,而且副作用不大。2. 中藥可以放心用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我很重視中藥在實驗室對新冠病毒的作用情況,一旦有證據,中藥可以放心用,特別是早中期。"
  • 「點石成金」「潛伏期24天」,要用大數定律來認識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 今日熱點:鍾南山院士關於「潛伏期24天」的解讀,要用大數定律來認識。昨天的熱點談到細節決定成敗。由細節得出的數據應該用大數定律進行分析。大數定律才能反映客觀事實,是我們從統計數字中推測真相的理論基礎。面對社會事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在數位化經濟時代,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前人總結的科學理論,其中包括科學定律。
  •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等機構論文《義大利疫情大流行前意外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抗體》  為什麼義大利去年沒暴發?蒙託莫裡表示:  科學角度看,暴發需要一定的潛伏期,從去年十月開始潛伏,到2、3月份達到小高峰。  另一個因素是季節性。新冠和流感不一樣,流感喜歡寒冷,但新冠偏愛略溫和的天氣,所以在1—3月更溫和的時候暴發,這是第二個猜測。  去年11—12月,我就看到醫院有更多肺炎患者,但很可惜我沒有數據支撐。小範圍暴發很可能在去年底就出現了。
  •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這把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存在時間又往前推了5個月。  6月18日,米蘭、都靈和博洛尼亞的廢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遺傳物質(RNA),又把病毒在義大利的存在時間往前推至2019年12月18日。現在這名男子懷疑自己可能是英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預計疫情2月...
    「最長潛伏期24天」不夠科學根據湖北省衛健委的最新數據,截至2月11日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638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33366例。湖北省新增死亡94例,累計死亡1068例,病死率3.20%。而湖北以外地區的新確診病例數量,已經連續7天處於下降狀態。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一個專題研討會上發言稱,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