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回應「潛伏期最長24天」

2021-02-08 廣東公共DV現場

日前

據相關媒體報導稱

「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

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

戳圖片回顧事件▼

2月11日

鍾南山院士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

回應了這個問題

鍾南山:有關我們團隊關於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徵的文章,這個研究是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計552家醫院提供臨床的數據,研究團隊對患者臨床特徵進行綜合分析的。

這篇文章是一個預印版(pre print server),預印版本身就需要徵求更多的同行意見,按照預印版的官方要求,其信息並不能給媒體引用,也不能指導臨床,必須要經過同行評議。

在預印版裡面的潛伏期,我們有一種統計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口述來記錄下來的,我們根據患者講述過接觸傳染源時間以及症狀最早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最長的是24天。但實際上真正敘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也就是說1099例中只有1例。

以這僅有的1例患者報導的時間作為疾病的最長潛伏期是不夠科學,既往其它疾病也有先例,如狂犬病。

我們的研究顯示所有患者潛伏期的中位數是4天,此外,我們在這篇文章即將報導四分位間距,分別是2天與7天(即差距為5天),其更加科學地反映人群的總體情況。

因此關於未發表的文章部分信息不應該被過度解讀。

戳視頻看更多▼

目前來看

雖然新冠病毒潛伏期超過3周的

可能性非常小

但這不是我們放鬆警惕的理由

唯有「做好隔離工作」

「沒事不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不聚集」

「居家常通風、勤洗手」

... ...

才是我們跨過疫情難關的重要一步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潛伏期最長24天?鍾南山回應
    2月11日,鍾南山院士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回應了近日媒體報導「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問題。
  • 鍾南山回應「潛伏期最長24天」:1099例樣本中僅1例,以此為依據不科學
    日前,鍾南山院士和多名專家在medRxiv(醫學研究論文預印本發布平臺 )上發表了聯合完成的論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 鍾南山領銜最新研究:潛伏期最長 24 天,或通過汙染物傳播,僅 4 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以上論述似乎顛覆了我們的已有認知,但的確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最新的研究結論。2020 年 2 月 9 日,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名為《中國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的論文在預印本網站 medRxiv 上發表(雷鋒網註:預印本指研究成果還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medRxiv 網站的論文均未經同行評審)。通訊作者為鍾南山,武漢金銀潭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 30 家機構參與了研究。
  • 潛伏期最長24天!鍾南山剛剛領銜發聲: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病死率...
    2月9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註:medRxiv的論文均未經同行評審)。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 鍾南山: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過半數患者早期不發熱
    · 這是鍾南山院士帶領團隊所寫的論文,分析了1099例確診病例,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臨床報告;報告指出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只有43.8%患者初期發熱,如果靠CT判斷確診率為76.4%。· 潛伏期:定義為從接觸傳播源到出現症狀的時間,中位數為3天,比之前判斷要短,最短當天,最長24天。
  • 「點石成金」「潛伏期24天」,要用大數定律來認識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 今日熱點:鍾南山院士關於「潛伏期24天」的解讀,要用大數定律來認識。昨天的熱點談到細節決定成敗。由細節得出的數據應該用大數定律進行分析。大數定律才能反映客觀事實,是我們從統計數字中推測真相的理論基礎。面對社會事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在數位化經濟時代,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前人總結的科學理論,其中包括科學定律。
  • 鍾南山接受採訪全程飆英文:疫情峰值會在二月中下旬到來
    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鍾南山回應11日,鍾南山通過總臺央視回應近日媒體報導「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問題。在預印版裡面的潛伏期,我們有一種統計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口述來記錄下來的,我們根據患者講述過接觸傳染源時間以及症狀最早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最長的是24天。實際上真正敘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也就是說1099例中只有1例。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預計疫情2月...
    「最長潛伏期24天」不夠科學根據湖北省衛健委的最新數據,截至2月11日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638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33366例。湖北省新增死亡94例,累計死亡1068例,病死率3.20%。而湖北以外地區的新確診病例數量,已經連續7天處於下降狀態。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 鍾南山團隊論文詳情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  僅1.9%的患者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  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關偉傑、梁文華、何建行教授和通訊作者鍾南山教授在「NEJM醫學前沿」回應,該研究首次收集全國範圍的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分析大樣本量數據明確了該研究所確定的病死率(1.4%),與國家衛健委官方報導數據更為貼近;發現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漢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過武漢
  • 最新新冠潛伏期研究:比此前預估更長,約一成患者14天以上
    將潛伏期時間從短到長排列並用百分比表示的話,則第90個百分點是14.65天,這也意味著大約10%的COVID-19患者直到感染後14天才會出現症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99個百分點是20.59天。團隊指出,與其他研究的結果相比,本研究估計的潛伏期更長。同時,作者們認為還需要對潛伏期分布進行進一步研究,以直接估計潛伏期較長的患者所佔的比例。
  • ...19;鍾南山:疫情峰值或在二月中下旬出現;比亞迪回應口罩遭瘋搶
    (央視新聞)鍾南山:疫情峰值應在二月中下旬11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漢市協和醫院西院醫生辦公室,廣東醫療隊武漢前方ICU團隊與後方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遠程視頻會診。會診期間,鍾南山院士通過連線回答公眾關切問題。
  • 鍾南山院士回應了...
    2 月 18 日下午,廣東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回答了以下這些問題。1. 磷酸氯喹算是特效藥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磷酸氯喹還夠不上特效藥,但從現有苗頭來看,會有些幫助,是值得探討的藥。
  • 男子至今17天無症狀,被確診!有家人被感染
    近期,鍾南山團隊對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的總計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2月10日,該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傑回應,針對文中披露的潛伏期最長為24天,是否具有一定普遍性,是否需要延長隔離期?關偉傑表示,仍是個例。儘管24天潛伏期是個例,但仍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 鍾南山最新回應:峰值不等於「拐點」,3月份複課有望嗎?
    受疫情影響,目前大多數大人都在家上班,孩子也是上網課,這幾天各省陸續發表預定入學時間,各省份基本上都把入學時間推遲到3月份,可是3月2日真的能正常入學嗎? 家長和同學們依舊疑惑重重。好消息就是除湖北外,全國新確診的疾病總數連續13天下降。
  • 女明星質疑鍾南山,那讓我告訴你這一年鍾院士做了什麼貢獻
    頗費周折,鍾南山才擠上了傍晚5點多從廣州南開往武漢的高鐵。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沒有準備羽絨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裝。上車無座,他被安排在餐車一角。當天,鍾南山在餐車小憩的照片刷屏微信朋友圈:滿臉倦容,眉頭緊鎖,閉目養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1月19日下午,鍾南山、袁國勇、李蘭娟、曾光、杜斌和高福進行武漢疫情研討後,立馬前往金銀潭醫院進行實地走訪。
  • 淄博女子武漢歸來傳播病毒、鍾南山被感染、香油防毒、飛機撒藥都...
    謠言一:鍾南山院士被傳染 流傳說法:全國多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鐘南山院士奮戰在防疫前線。近日,有網傳聊天截圖稱,鍾南山院士被傳染。這一傳聞引發人們關注。
  • 2月24日鍾南山院士預測峰值新拐點
    說到鍾南山院士不僅因為他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作為權威專家,他所提及的每一句話備受公眾的關注,在本月中旬的時候,鍾院士曾經對峰值和拐點進行了回應,而且給出了峰值比較明確的時間那就是本月的中旬到月底之間,如今已經到了2月的25號,我們可以看到基本和鍾院士所提及的很多關鍵點相似,而說到拐點,鍾南山院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拐點難以判斷,我們不要輕易來說拐點。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這一篇論文將SCI打下神壇
    當地時間2月28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症狀」研究論文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在線公開發表。研究得出的中位潛伏期為4天(四分位距,2-7),重度、非重度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潛伏期達24天。不過,團隊認為,單純根據最小、最大值評估人群的潛伏期容易引起誤讀。這篇論文的發表將會給其他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國家們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以及中國的經驗。同時這篇論文讓小編想起了近日網上關於SCI至上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