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如何辨別這裡的毒蛇

2020-12-05 自然使者

文:王聿凡、蔣珂、喬梓宸

圖:王聿凡、朱英

我從小就對節氣裡的「驚蟄」特別感興趣,這一天所有冬眠的動物都將結束冬眠紛紛出巢(其實並沒有)。實則對於在華東的浙江來說,三月天還略有冷意,真正的「驚蟄」通常要比節氣驚蟄晚半月左右。

毒蛇是讓人擔心的,但有毒蛇類在浙江所有蛇類中僅僅佔了30%,毒液真正對人能產生傷害的僅有16%(且還包含了3種海蛇,幾乎不可能碰到),所以你能碰到的毒蛇的機率非常小,但如何在野外快速簡單識別是一重要技能。雖然說的是浙江毒蛇,其實可以參考到華東大部分地區。

我來介紹下浙江所分布毒蛇的快速辨認法,以及和浙江省內易混淆的物種做個對比。都是個人經驗,簡單明了,希望有所幫助。

首先要說明幾個點:

1.三角形頭不一定是毒蛇,圓形頭也不一定是無毒蛇。要明確就得認到種。

2.毒蛇的毒液是不一樣的,不是每種都會致傷致命,只要處理得當幾乎不會發生危險。

3.蛇不會主動攻擊人,不要故意挑釁或讓它感到受威脅。

本篇先說說——蝰科Viperidae的成員

1 白頭蝰Azemiops feae

極其罕見,長相奇特的蛇。突兀的淺色腦袋太有識別度,不會與其他蛇混淆。性格溫順不暴躁。

習性:夜行性,多在春秋兩季活動,主要行動在地面。

鑑別特徵:淺色腦袋。

註:有學者依據形態差異(主要是頭背部的顏色為白色或黑色)將中國原有的「白頭蝰」分為兩個物種,即白頭蝰(或稱白頭緬蝰)Azemiops kharina和黑頭蝰(或稱黑頭緬蝰)Azemiops feae。但初步的分子系統學研究並不支持這樣的劃分,而支持兩者為同一物種。因此我們在這裡仍使用其原有的名稱「白頭蝰Azemiops feae」。中國分布的白頭蝰除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外,頭背部均為白色為主。

2 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尖吻蝮還有一個名字更為人所知——五步蛇。當然不是只走五步這麼誇張,但強烈的毒性和巨大的排毒量造成不少傷殘事故使它「臭名昭著」。及時的處理和就醫,一般都可痊癒。性格暴躁,體型巨大。

習性:夜行性,喜在溪流附近,主要地面活動。

鑑別特徵:大體型,黑色三角形斑,翹起的吻端。

3 短尾蝮 Gloydius brevicaudus

應該是浙江導致蛇傷最多的蛇類了。與人類的活動範圍重疊;極好的偽裝;不愛動的性格;巨大的數量。性格相對平穩。易於頸稜蛇Macropisthodon rudis(偽蝮蛇)相混淆。

習性:夜行性,愛生活在平原或丘陵的田地中,主要地面活動會遊泳潛水,平時盤踞不動,當人靠太近時無預兆發起攻擊。

鑑別特徵:

短尾蝮(有毒):粗短的身形,眼後方有白眉,不封閉的圓形斑,有頰窩。

頸稜蛇(無毒):寬扁的體型,無白眉,封閉的不規則斑,無頰窩。

4 臺灣烙鐵頭Ovophis makazayazaya

浙江蝰科物種中的顏值擔當,當然也極其罕見,主要地面活動。性格暴躁。

習性:夜行性。分布在浙南、浙西的高海拔山區。

鑑別特徵:顏值高(看下圖);明顯粗短。

註:浙江省原記錄的該物種為「山烙鐵頭Ovophis monticola(山烙鐵頭華東亞種O. m. orientalis)」。有學者依據分子系統學研究結果將山烙鐵頭進行劃分,其中浙江省分布的物種被改為臺灣烙鐵頭Ovophis makazayazaya(模式產地在我國臺灣)。

5 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省內極其常見且危險的蛇類,毒性不大但極具攻擊性。與遊蛇科的微毒(比蚊子咬一口稍稍嚴重一點)後溝牙毒蛇——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非常相似。

習性:夜行性。適應從平原到山地,村莊至森林,地面與樹上,各種生境都有它。

鑑別特徵:

原矛頭蝮:頭部三角形 ,吻端尖,頭頂為小而密集的粒鱗,有頰窩。

絞花林蛇:頭部梯形,吻端平,頭頂9枚大鱗,無頰窩,體型更細長。

6 角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

一種極為罕見的小型毒蛇,目前僅在台州仙居境內被發現。

習性:夜行性,依賴大型石灰巖火山巖的地帶。

鑑別特徵:眼上方有鱗片延伸形成的角狀物。與灰色系的絞花林蛇略相似。

7 福建竹葉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又叫焦尾巴(請看圖)。太過常見,可你卻不一定注意到,一襲青紗在樹葉間是最好的偽裝。

習性:夜行性,偏樹棲,出沒於溪流兩側的巖石、灌木。

鑑別特徵:浙江有三種主體顏色為綠色的蛇,分別是福建竹葉青T. stejnegeri、翠青蛇Cyclophiops major、灰腹綠錦蛇Gonyosoma frenatum。後兩者均無毒,也偏樹棲。

福建竹葉青(有毒):頭頸區分明細,頭大呈三角形,有側線(紅白或白),紅尾巴,有頰窩。

翠青蛇(無毒):通身綠色,尾巴不紅,無側線,頭頸區分不明顯,無頰窩。

灰腹綠錦蛇(無毒):通身綠色,頭部有黑紋,無紅尾巴,無頰窩。

註:有學者主要依據分子系統發育和半陰莖形態研究,對竹葉青屬Trimeresurus進行了細分,其中福建竹葉青被歸入新建立的「綠蝮屬Viridovipera」,但該劃分還存在爭議。因此,我們在這裡還是使用「竹葉青屬Trimeresurus」。

本文雖提到了一些毒蛇與無毒蛇的形態簡明區分方法,但還是希望大家在野外與蛇類狹路相逢時,如果無法確切判斷蛇的種類就不要靠得過近進行拍照、記錄甚至玩弄,近幾年在野外掉以輕心與看似「溫順」的毒蛇親密接觸從而導致的咬傷案例屢見不鮮,血淋淋的案例都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前車之鑑。對大自然,我們應永懷一顆敬畏的心,不去打擾甚至破壞動物的生活是對雙方的負責。

相關焦點

  • 浙江毒蛇簡單分辨(下)
    浙江毒蛇簡單分辨(下) 本系列共分為上下兩篇,介紹浙江所分布毒蛇的快速辨認法,以及和浙江省內易混淆的物種做個對比。 都是個人經驗,簡單明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浙江究竟有哪些毒蛇
    浙江在線4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徐尤佳)「上周日,我們醫院就收治了幾位杭州周邊被蛇咬傷的農民。天氣暖了,氣溫超過20℃,蛇就會活躍起來。」  袁丞達是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的醫生,他告訴記者:「醫院每年收治的毒蛇咬傷病例在700-800人,傷者基本都是周邊農民,一般是在田間、山林幹活的時候被有毒蛇類咬傷。」
  • 浙江驚現中國第一毒蛇
    照片中的「主角」竟然是中國二十七種毒蛇中最毒的一種!我們早上三點半來這裡準備拍日出,我無意間經過這裡的時候看到一條蛇盤在這裡,對面人提醒我,開始我還沒看見,沒注意,差點腳踩去,我仔細看了它頭白色的,身體是黑色的,之前沒看到這種蛇,覺得挺奇怪的,就用這個木棍把它挑起來,仔細拍了照片。據介紹,這條蛇長約60公分,體重約半斤,頭呈三角形,身體呈紅偏黑的顏色,背上有橙紅色橫斑。在樹枝上蛇擺出各式各樣優美的造型供攝影師們拍攝。
  • 澳大利亞毒蛇毒性排名:這裡毒蛇種類比無毒蛇還要多
    澳大利亞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的生物種類繁多,有許多都是世界上特有珍惜的動物,比如澳大利亞袋鼠,鴨嘴獸以及考拉,眼斑巨蜥等等,不過澳大利亞這裡還有一項記錄為世界之最,就是毒蛇,澳大利亞的毒蛇種類比無毒蛇種類還要多,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毒蛇的毒性為世界之最,世界前十的毒蛇有八種就生活在澳大利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澳大利亞毒蛇的毒性排名
  • 鴆鳥和毒蛇
    鴆鳥和毒蛇都是帶有劇毒的動物。鴆鳥的羽毛可以在酒飯裡下毒,能夠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裡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有一次,鴆鳥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鴆鳥扑打著翅膀,準備把毒蛇啄起來吃掉。毒蛇急中生智,趕緊說:「喂,別吃我,快別吃我。
  • 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區別是什麼?一條蛇能纏死人嗎?
    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區別是什麼?一條蛇能纏死人嗎?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三千多種蛇類,而這裡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無毒蛇(約1500種以上)。顧名思義,從身體構造的層面來說,有毒蛇和無毒蛇最大的區別就是身體內有沒有毒腺結構。由於無毒蛇不具備可導致其他生物直接死亡的毒液,所以,有毒蛇和無毒蛇在攻擊和防禦方面都在明顯的區別。有哪些特徵可作為蛇有毒或五毒的區分要點?
  • 浙江這五種毒蛇常出沒!注射蛇毒血清2-4小時是黃金時間
    在浙江地區,經常出沒的毒蛇,以蝮蛇、五步蛇、竹葉青蛇、眼鏡蛇和銀環蛇為主。而蝮蛇又佔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它們在城郊、森林公園、山地等出沒,一不小心就可能與它們「邂逅」。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小勇說:「在被蛇咬傷的患者中,約80%被蝮蛇咬傷,10%左右被五步蛇咬傷,還有10%左右是被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等咬傷。
  • ​揚州大媽被毒蛇咬傷 上演「教科書式」自救
    /a/20200521/ca4ed5d48cd447b38662331c8b4b6881.shtml   5月20日一早,揚州市儀徵謝集的丁大媽在菜園幹農活時,被一條毒蛇咬傷了
  • 被毒蛇咬了怎麼辦?快收藏這份自救指南
    中國十大毒蛇裡面,圓斑蝰蛇和眼鏡王蛇主要是混合毒(細胞毒、神經毒、血液毒),毒性大;眼鏡蛇主要以細胞毒為主;銀環蛇主要以神經毒為主;五步蛇和竹葉青主要是血液毒為主。 大家都知道,也不是所有的蛇類都是有毒性的,那我們該如何來區分有毒蛇和無毒蛇呢?
  • 廣西比較常見的毒蛇有哪些?被蛇咬傷要記住蛇模樣-廣西新聞網
    在柳州市,也不時爆出居民區、公園以及山上發現毒蛇的消息,那麼,市民應該如何辨別哪些是毒蛇?萬一被毒蛇咬傷後,又該如何處理呢?為此,記者採訪了一些有經驗的養蛇人以及有關醫務工作者。 據介紹,其實蛇一般不會主動進攻人類,要預防被蛇咬傷,首先應該注意不要主動去招惹蛇。見到蛇,不要試圖採用抓、嚇或者挑逗等方式去激怒它,最好的辦法就是繞著離開。
  • 如何辨認竹葉青毒蛇,如何防止被竹葉青毒蛇咬傷?
    竹葉青是南方最常見的劇毒毒蛇之一。劇毒竹葉青蛇和無毒的翠青蛇最明顯的區別:竹葉青蛇尾巴黃,眼睛紅。翠青蛇的尾巴和眼睛則是綠色的。竹葉青下面視頻最後,是翠青蛇。村邊公路上發現的竹葉青蛇這是村邊的公路橋,長約200米,橋中央,根本沒草沒青蛙,然而,今晚,剛才,發現了一條竹葉青毒蛇。所以,夏天晚上出門,走路的時候要有電筒照明,以防被蛇咬傷。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竹葉青有很強的攀爬能力。竹葉青經常會爬在樹上,包括很多灌木上面,靜靜地在上面等待小鳥前來。它是等待捕殺小鳥。如果人不小心碰到它,就會被咬。
  • 如何辨別風扇吹向哪個方向
    但是你知道如何辨別風扇吹向哪個方向嗎?如果不知道,我很樂意告訴你怎麼做。一旦你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這其實一點也不難。★信息圖–風機知識和氣流基礎★如何辨別風扇吹向——三種基本方法一般來說,如果你知道一些技巧,就很容易判斷風扇的氣流方向。因為有很多線索可以讓我們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大多數是如何設計的)。
  • 浙江一戶人家驚現陸地第四大毒蛇!足足一米多長太嚇人了!
    銀環蛇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被咬到性命堪憂。 8月5日晚8點多,浙江寧波慈谿橫河鎮的專職消防隊,突然接到當地子陵村一戶人家的求助電話:家中出現了一條大蛇! 當即,消防隊員迅速奔赴現場,發現是一條銀環蛇。
  • 毒蛇泡在酒裡不死原因竟在這裡
    用毒蛇泡酒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這個偏方習慣,據說是用毒蛇泡藥酒這酒風溼病等很多病患者喝了有奇效。家住黑龍江的劉女士也用毒蛇泡酒,她用毒蛇在酒裡泡了3個多月,結果恐怖的事情發生了毒蛇竟然從酒瓶裡竄出還咬了人,為什麼毒蛇泡酒過來這麼長時間蛇還不死呢?
  • 毒蛇咬傷斬斷手指、燒傷後撒麵粉……這些自救方法真的有用嗎?
    浙江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面對60歲的張先生,醫生都嘆了口氣。這已經不是第一位走極端的蛇咬傷患者了。今年,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接診蛇咬傷患者1200人次,其中30%左右的患者會用刀割、火燒、捆綁等錯誤方式自救。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袁丞達搖搖頭,「其實完全沒必要。」
  • 柳州柳石路一按摩店發現一條毒蛇竹葉青
    今天上午,記者接到報料,在柳石路342號小韋按摩店裡有條毒蛇。記者趕到現場時,消防人員已將毒蛇捕捉。毒蛇爬到窗簾杆上店老闆說,他看到蛇後被嚇壞了,不敢進去也不知道蛇跑到哪裡了。由於按摩店窄小,雜物較多,消防官兵翻找了許久才發現,蛇爬到了門口的窗簾杆上。
  • 中國十大毒蛇排行榜
    中國境內十大著名毒蛇:最毒竟是它?中國地域廣闊,南北氣溫溫差大,物種豐富,毒蛇資源也很多,其中主要的毒蛇有銀環蛇、金環蛇、蝮蛇、眼鏡蛇、五步蛇等,下面小編就來滿足一些蛇友的興趣,分享一些中國最著名的十大毒蛇。
  • 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吃毒蛇真的是百毒不侵嗎?專家分析被高估了
    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吃毒蛇真的是百毒不侵嗎?專家分析被高估了在大家對非洲地區的現有印象之中,這裡多是世界貧窮落後的國家所在地,受制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這裡無論是農業發展還是工業發展都是相對不利的,因此當地的很多居民至今基本生活都無法得到保障。
  • 鍍鋅鐵絲如何辨別
    鍍鋅鐵絲如何辨別鍍鋅絲採用優質低碳鋼盤條加工而成,是採用優質低碳鋼,經過拉拔成型、酸洗除鏽、高溫退火,熱鍍鋅。冷卻等工藝流程加工而成的。鍍鋅絲又分為熱鍍鋅絲和冷鍍鋅絲(電鍍鋅絲)。電鍍鋅絲關於冷鍍鋅絲和熱鍍鋅絲之間的想要辨別也有著一定的技巧,熱鍍鋅是在加熱消融的鋅液內浸鍍,生產速度快,鍍層厚但不平均,市場許可的厚度45微米,最高可達300微米以上。
  • 多人被毒蛇咬傷 治蛇毒福建有獨家解藥
    省蛇傷救治中心有各類蛇的標本,以便傷者及時辨別到底是被什麼蛇咬了,醫生對症下藥  昨日,本網「入冬在即福州多人被毒蛇咬傷」報導了位於省人民醫院的省蛇傷救治中心本月已收治蛇傷病人40及時辨別毒蛇能給治療贏得時間  在省蛇傷救治中心,記者還看到了各種蛇類標本。江山醫生說,這些標本主要是方便入院的病人辨別是被什麼蛇咬傷的。根據省蛇傷救治中心多年的經驗,蛇傷病人及時、準確地辨別是被什麼毒蛇咬的,對於醫治非常重要。  「被蛇咬傷之後,要儘量看清蛇的顏色、紋路、形態,這有利於我們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