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出沒!已有人中招住院!浙江究竟有哪些毒蛇

2020-11-21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4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徐尤佳)「上周日,我們醫院就收治了幾位杭州周邊被蛇咬傷的農民。天氣暖了,氣溫超過20℃,蛇就會活躍起來。」

  袁丞達是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的醫生,他告訴記者:「醫院每年收治的毒蛇咬傷病例在700-800人,傷者基本都是周邊農民,一般是在田間、山林幹活的時候被有毒蛇類咬傷。」

  很多人見了蛇都會害怕,但是蛇類其實分有毒和無毒兩種。

  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專家金偉告訴記者:「浙江有毒的蛇其實很少,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家也都知道『打草驚蛇』,蛇又喜歡在夜間活動,一般我們發現它之前,它已經逃跑了。同時,蛇類是野生動物,一樣受到保護。大家野外見蛇不要追打,以免激怒它造成自身傷害。」

  浙江的蛇,哪些有毒,哪些沒毒?最近,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調查員王聿凡整理了一份比較全面的浙江毒蛇資料。

  如果不幸被毒蛇咬傷,傳說中那些綑紮、放血的處理方法到底靠不靠譜,袁丞達醫生也為大家解疑釋惑了一番。

  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

  五步蛇真的會五步倒嗎?

  「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區分方法,那還不簡單?三角形頭的蛇是有毒的,鈍頭、圓形圖的蛇是沒有毒的唄!」

  很多人對蛇類毒性的認識一直存在這樣的誤區,事實上,三角形頭的蛇不一定是毒蛇,圓形頭也不一定是無毒蛇,要明確就得認到種。

(圖:王聿凡、朱英)

  「短尾蝮應該是浙江導致蛇傷最多的有毒蛇類。它與人類的活動範圍重疊,愛生活在平原或丘陵的田地中,會遊泳潛水,平時盤踞不動,夜間活動,當人靠太近時會無預兆發起攻擊。」

  王聿凡說,這種蛇容易和無毒的頸稜蛇(偽蝮蛇)相混淆。區別是短尾蝮的身形粗短,眼後方有白眉,不封閉的圓形斑,有頰窩;頸稜蛇體型寬扁,無白眉,封閉的不規則斑,無頰窩。

(圖:王聿凡、朱英)

  袁丞達說:「我們醫院收治的毒蛇咬傷病患中,基本都是中了短尾蝮毒蛇的,受傷的也都是杭州周邊的農民。這種蛇比較喜歡在農田裡活動,農民下地幹活的時候,會不小心踩到,受傷的部位一般是四肢末端,中毒表現一般就是皮膚腫痛,重則會損傷肝腎功能。這種蛇毒性不大,不過,因為路途遙遠等原因而延誤治療時間太長的,也會有截肢風險。」

  說到毒蛇,很多人都會想到五步蛇這個名字,聽起來讓人如此聞風喪膽的毒蛇,毒性是不是真的這麼可怕呢?

  「五步蛇個頭比較大,它的毒性可能有短尾蝮10倍那麼多。不過,送來我們醫院的五步蛇毒傷者也都治癒出院了,入院前,他們走了肯定不止5步,所以,中了五步蛇蛇毒,走五步就會倒下,真的只是傳說而已。」

  袁丞達說,曾經有一位老太太中了五步蛇毒,送來救治時是中毒3天後了,醫生發現她有腦出血的症狀,已無力回天了。

  「五步蛇毒會造成凝血功能障礙,中毒者被咬傷的地方也會不停流血,一些人本身有系統性疾病的,被五步蛇咬傷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圖:王聿凡、朱英)

  「五步蛇的學名叫尖吻蝮,它體型大,身上有黑色三角形斑,有翹起的吻端;是夜行性的,喜在溪流附近等地面活動,一般是在山區才會有分布的。」王聿凡說。

  「中國第一毒」的蛇浙江也有

  中毒後放血、綑紮真的管用嗎?

  在所有被毒蛇咬傷的病例中,袁丞達坦言,最需要大家引起重視的是銀環蛇蛇毒。

(圖:王聿凡、朱英)

  「銀環蛇有『中國第一毒蛇』的綽號,屬於眼鏡蛇科環蛇屬。浙江的眼鏡蛇科中主要有5個屬,分別是眼鏡蛇屬、眼鏡王蛇屬、環蛇屬、華珊瑚蛇屬和海蛇屬。」

  王聿凡說,銀環蛇浙江有分布,它喜歡在水源附近活動,有明顯擴大的六角形脊鱗,從頭至尾都是清晰的黑白紋。但是,浙江分布的黑背白環蛇、劉氏白環蛇、福清白環蛇等和它長得類似,為了保險起見,如果野外看到黑白相間的蛇分不清就都當做是銀環蛇吧。

(圖:王聿凡、朱英)

  這種蛇究竟有多毒?

  袁丞達說:「銀環蛇毒是神經毒素,傷者的早期表現並不明顯,只是被咬傷部位的局部皮膚麻痺而已,容易被人忽視。但是中毒1-2小時後,傷者就會出現視力模糊、呼吸困難,甚至心跳都受到抑制的情況。只要及時送到醫院就醫,用設備幫助中毒者恢復呼吸配合後續治療,一般就能脫離危險。」

  中了蛇毒究竟該怎麼辦,傳說中的及時放血、綑紮真的管用嗎?

  首先,記者從醫生和生物工作室口中得到的一致共識是:蛇不會主動攻擊人,請不要故意挑釁或讓它感到受威脅。

  毒蛇的毒液是不一樣的,不是每種都會致傷致命,只要處理得當,是不會威脅到我們生命的。

  「有一次,我接診了一位被毒蛇咬傷的農民,他身上有被刀砍過血肉模糊的地方,他說這是在給自己放毒治療。中了蛇毒自殘放毒的做法不但沒有用,而且會引發其它感染,真的很不可取!」

  袁丞達還提醒,有人被蛇咬後,為防止毒性擴散,去綑紮住傷口附近的肢體,這樣做也毫無意義,時間長了還有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的風險。

  「大家被毒蛇咬傷後,首先不要驚慌,要保持平靜,注意不要劇烈運動,以防止毒性快速擴散,有條件的要冰敷傷口,及時送治就醫即可。」袁丞達說。

  新聞+

  浙江陸地還有哪些毒蛇

  除了上面講到的這些蛇,浙江究竟還有哪些毒蛇,分別分布在哪些地方?

  我們也從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調查員王聿凡那裡拿到了下列資料(據不完全統計)——

  白頭蝰極其罕見,長相奇特的蛇。突兀的淺色腦袋太有識別度,不會與其他蛇混淆。性格溫順不暴躁。

  習性:夜行性,多在春秋兩季活動,主要行動在地面。

  鑑別特徵:淺色腦袋。

  註:有學者依據形態差異(主要是頭背部的顏色為白色或黑色)將中國原有的「白頭蝰」分為兩個物種,即白頭蝰(或稱白頭緬蝰)Azemiops kharina和黑頭蝰(或稱黑頭緬蝰)Azemiops feae。但初步的分子系統學研究並不支持這樣的劃分,而支持兩者為同一物種。因此我們在這裡仍使用其原有的名稱「白頭蝰Azemiops feae」。中國分布的白頭蝰除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外,頭背部均為白色為主。

  臺灣烙鐵頭是浙江蝰科物種中的顏值擔當,當然也極其罕見,主要地面活動,性格暴躁。

  習性:夜行性,分布在浙南、浙西的高海拔山區。

  鑑別特徵:顏值高(看上圖);明顯粗短。

  註:浙江省原記錄的該物種為「山烙鐵頭Ovophis monticola(山烙鐵頭華東亞種O. m. orientalis)」。有學者依據分子系統學研究結果將山烙鐵頭進行劃分,其中浙江省分布的物種被改為臺灣烙鐵頭Ovophis makazayazaya(模式產地在我國臺灣)。

  原矛頭蝮是省內極其常見且危險的蛇類,毒性不大但極具攻擊性。

  習性:夜行性。適應從平原到山地,村莊至森林,地面與樹上,各種生境都有它。

  鑑別特徵:頭部三角形 ,吻端尖,頭頂為小而密集的粒鱗,有頰窩。

  原矛頭蝮與遊蛇科的微毒後溝牙毒蛇——絞花林蛇非常相似。

  角原矛頭蝮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小型毒蛇,目前僅在台州仙居境內被發現。

  習性:夜行性,依賴大型石灰巖火山巖的地帶。

  鑑別特徵:眼上方有鱗片延伸形成的角狀物。

  角原矛頭蝮與灰色系的絞花林蛇略相似。

  福建竹葉青又叫焦尾巴(請看圖)。太過常見,可你卻不一定注意到,一襲青紗在樹葉間是最好的偽裝。

  習性:夜行性,偏樹棲,出沒於溪流兩側的巖石、灌木。

  鑑別特徵:浙江有三種主體顏色為綠色的蛇,分別是福建竹葉青、翠青蛇、灰腹綠錦蛇。後兩者均無毒,也偏樹棲。

  福建竹葉青(有毒):頭頸區分明細,頭大呈三角形,有側線(紅白或白),紅尾巴,有頰窩。

  翠青蛇(無毒):通身綠色,尾巴不紅,無側線,頭頸區分不明顯,無頰窩。

  灰腹綠錦蛇(無毒):通身綠色,頭部有黑紋,無紅尾巴,無頰窩。

  舟山眼鏡蛇是浙江僅有的一個眼鏡蛇屬Naja物種,雖然名字裡叫舟山,實則遍布全浙江及華東、華南,最為人所知的是它在受威脅時會擴張頸部。大家遇到此蛇要敬而遠之。

  習性:日行性,喜在多丘陵的開闊地面活動。

  鑑別特徵:防禦時豎立身體擴張頸部,全身黑色,有白色條紋;頸背部有白色擴大色斑(形狀、大小有個體差異)。

  會擴張頸部,但不是黑色底色的蛇均不是舟山眼鏡蛇。

  眼鏡王蛇是中國最長的毒蛇,可達3米以上,體型氣勢磅礴;浙江僅有滑鼠蛇有如此體型。

  習性:日行性,僅在浙江部分山區少量分布。

  鑑別特徵:眼鏡王蛇擁有巨大體型,黑白(黃)相間,會擴張頸部,頸背側白紋無擴大;頭背後端有一對蝴蝶形枕鱗。

  福建華珊瑚蛇,頭部為「V」型白紋。

  習性:夜行性,以其他小型蛇類等爬行類為食。

  鑑別特徵:體型較小,遇到危險時會把尾巴捲成圈吸引注意力。華珊瑚蛇的毒液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爬行類非常致命。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來自它的食物蟾蜍,除了口腔外頸部也有腺體釋放毒素,受到威脅時會擴張頸部展示鮮豔的頸背。

  習性:日行性,喜在農田、丘陵地區活動。

  據日本學者研究,虎斑頸槽蛇吃掉蟾蜍以後,會將蟾蜍毒液儲存在頸部腺體裡,受到威脅時從頸部腺體排出或濺出(乳白色或略帶粉紅色的漿液)。蟾蜍毒液的毒性很強,要謹防其進入口腔、眼睛和血液。

  中國水蛇、鉛色水蛇是主要在浙南分布的兩種水蛇,生活在水裡的蛇很多,但原水蛇屬在浙江只有這兩種。

相關焦點

  • 廠房內有毒蛇出沒,這種蛇很不一般
    頭 皮 發 麻近日海寧一廠房出現驚魂一幕一條毒蛇爬進了廠房 …驚魂!有毒蛇!近日下午 14 時 30 分許海寧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群眾報警求助稱:尖山新區(黃灣鎮)星馳汽車廠房內有毒蛇出沒急需幫助!!大隊立即調派轄區尖山專職消防隊趕赴現場處置到達現場後消防隊員立即了解情況並開始搜尋蛇的蹤跡蛇呢?去哪兒了??
  • 7天內23人被毒蛇咬傷住院 成都周邊常見3種毒蛇
    七天之內省醫院23人住院  成都商報記者昨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急診外科在9月1日至7日七天時間裡,就收治了23名被毒蛇咬傷的患者住院,昨日科室的病床已處於超負荷狀態,過道上隨處可見加出的床位。
  • 浙江一廠房內,有毒蛇出沒…這種蛇很不一般
    頭 皮 發 麻 近日嘉興海寧一廠房出現驚魂一幕 一條毒蛇爬進了廠房… 驚魂!有毒蛇! 近日下午14時30分許 海寧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群眾報警求助稱: 尖山新區(黃灣鎮)星馳汽車廠房內 有毒蛇出沒 急需幫助!!
  • 【驚】省醫院7天23人被咬住院 圖解常見三種毒蛇
    「如果算上沒有住院的,受傷人數更多。」急診醫生說。  目前在省醫院治療的被毒蛇咬傷的患者中,除了少數省內地級市的外,幾乎都來自成都周邊的區縣農村,有在當地居住的農民,同時也不乏周末到郊縣徒步玩耍的成都市民。
  • 浙江這五種毒蛇常出沒!注射蛇毒血清2-4小時是黃金時間
    在浙江地區,經常出沒的毒蛇,以蝮蛇、五步蛇、竹葉青蛇、眼鏡蛇和銀環蛇為主。而蝮蛇又佔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它們在城郊、森林公園、山地等出沒,一不小心就可能與它們「邂逅」。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小勇說:「在被蛇咬傷的患者中,約80%被蝮蛇咬傷,10%左右被五步蛇咬傷,還有10%左右是被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等咬傷。
  • 天熱蛇出沒遇到莫慌張 十堰都有哪些常見蛇?被蛇咬了怎麼辦?
    入夏季後,我市頻頻有蛇出沒8月8日,家住豔湖小區的陳先生從15號樓附近經過時,發現地上有一條死去的大蛇,目測長度超過一米,背部紅黑相間,腹部顏色略淺,有黑褐色斑點。為了弄清楚這條蛇是什麼種類、是否有毒,陳先生在現場拍攝了照片向十堰晚報爆料。
  • 深圳毒蛇傷人事件多發 戶外小心「蛇出沒」
    就在這個五一小長假,有市民在蓮花山公園遊園賞花時,發現在草叢裡遊動著兩條大蛇,幸好保安員及時趕來徒手將蛇抓住。還有不少深圳市民外出爬山,屢屢與蛇不期而遇,甚至有市民夜晚散步時,在家門口遭遇竹葉青的伏擊。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今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僅「五一」假期短短5天內,就發生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 外出和旅遊 警惕毒蟲毒蛇出沒
    而這個季節,也是冬眠動物甦醒後的活躍期,野外常有毒蛇毒蟲出沒,出門在外,一不小心很有可能被它們所傷。據杭州市中醫院統計,該院每天都有七八個被毒蛇咬傷的患者送來,被毒蟲咬傷的更是多達二三十人。  挖筍被五步蛇咬傷  陳先生今年54歲,浦江人。現在正是挖竹筍的好時候,4月29日上午10點左右,他跟著100多號村民,集體到山上挖筍。
  • 德宏蛇出沒,毒蛇種類竟然那麼多!
    在南方,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此外,雨季很多蛇洞被雨水淹沒,也會造成陸地上無家可歸的蛇增多。蛇類活動頻繁時間段主要在夏天的雨前、雨後以及洪水過後,因此,近期參與戶外活動的人要特別注意防範蛇類出沒。
  • 秋季毒蛇出沒!三明多人中招
    秋季是蛇活動較為頻繁的季節。而且,被蛇咬傷的意外不僅發生在戶外,一些山邊的住戶也可能因蛇的突然「家訪」而受傷。那麼,萬一發生被蛇咬傷的意外,該如何進行急救呢?多名市民遇蛇「夜訪」「醫生,你們醫院有沒有『火毒型』的蛇毒血清?」
  • 氣溫升高蛇頻繁出沒 合肥常見3種蛇中含毒蛇蝮蛇
    每年5月,隨著氣溫升高,省、市消防部門經常會接到市民求助:家中出現了不速之客——蛇。記者從省消防部門獲悉,僅5月以來處理相關警情就近30起,其中合肥2起。合肥野生動物園副園長江浩稱,蛇是變溫動物,隨著溫度的升高,蛇類也開始出來捕食,在合肥常出現的烏梢蛇、黑眉錦蛇等是無毒蛇,不過市民也一定要小心毒蛇蝮蛇。
  • 天暖蛇出沒 紹興境內有多少種毒蛇?
    上周,記者從市人民醫院、紹興二院等處了解到,紹興每年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有上百人,其中被蝮蛇咬傷的佔了八成多,其餘包括尖吻蝮、眼鏡蛇、竹葉青、銀環蛇等。王聿凡說,在所有被毒蛇咬傷的病例中,最需要大家引起重視的是銀環蛇蛇毒,傷者的早期表現並不明顯,只是被咬傷部位的局部皮膚麻痺而已,但會致命。
  • 蛇出沒!惠州已有人被竹葉青咬傷,野外活動學會這些知識或能救命
    最近這種天氣,正是蛇出沒的活躍期,大家出行真是要小心。如果不小心被蛇咬傷,嚴重者分分鐘威脅生命安全。 淡水一老人被竹葉青咬傷 「醫生,我被蛇咬了,快幫我看看!」
  • 近期毒蛇出沒頻繁!福建一阿姨被咬心跳驟停
    每年5—10月,是蛇類活躍的季節,尤其是最近雨水較多,潮溼悶熱,蛇出沒頻繁,蛇傷病人明顯增多。近半個月,福建省人民醫院也收治了10多例蛇傷病人,大多來自閩侯、永泰、連江等福州周邊山區。專家提醒,被毒蛇咬傷,早期自救很重要!
  • 蛇出沒
    「5月份有50多例蛇傷急診病人,6月份40多例,進入毒蛇的活動活躍期,廣州及周邊兄弟城市的蛇傷病患確實有所增加」,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廣東省毒蛇傷急救小組組長梁子敬介紹。    近期毒蛇傷人事件屢有發生,跟城市中蛇的數量增多有關。
  • ...中毒|眼鏡王蛇|銀環蛇|毒蛇|五步蛇|野雞|眼鏡蛇|蛇出沒|蝮蛇|...
    夏季蛇出沒,請注意近期不斷出現蛇出沒的新聞,顯然又到了夏季防蛇傷的時間段。廣東地處嶺南,綠化率高,即使在鬧市也會出現蛇的蹤影。近年來廣州城市化進程加快,郊區很多地方都建起了不少樓盤,這些樓盤靠山,一般也是大型樓盤,綠化環境好,出現蛇的機率比中心城區要大很多。
  • 八月深圳蛇出沒!「..」「∧」形牙印為毒蛇,這些醫院有抗毒血清
    在交通繁忙、高樓聳立的深圳裡我們很少會去想到會有蛇但是其實深圳蛇的種類和數量還真不少幾乎所有綠道、公園都曾有蛇出沒的記錄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深圳2020年首宗毒蛇傷人事件發生在3月28日。而在五一假期更是發生了兩宗毒蛇傷人事件。
  • 「蛇出沒」嚴重!深圳觀湖園別墅小區人心惶惶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一別墅小區蛇患嚴重 保安一周抓到五六條蛇&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深圳近期天氣酷熱多雨,毒蛇出沒頻繁,近日布吉有一名男子在村子的涼亭兩個晚上就抓了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當他和鄰居幾人用長木棍趕蛇時,蛇的上半身直立了起來,為了防止蛇傷到人,他們還是決定將其打死。黃還介紹,就是去年這個時候,他也曾看到一條蛇在住房處出沒。  再早些時候,5月10日中午12時許,一條近一米長的毒蛇突然出現在柳州市柳邕路東五巷的一家旅館內,消防官兵接警後在房內找了很久卻不見其蹤影。後來有細心大膽的鄰居出手,終於在房間的抽屜裡發現了毒蛇,將其活捉。
  • 在浙江,如何辨別這裡的毒蛇
    實則對於在華東的浙江來說,三月天還略有冷意,真正的「驚蟄」通常要比節氣驚蟄晚半月左右。毒蛇是讓人擔心的,但有毒蛇類在浙江所有蛇類中僅僅佔了30%,毒液真正對人能產生傷害的僅有16%(且還包含了3種海蛇,幾乎不可能碰到),所以你能碰到的毒蛇的機率非常小,但如何在野外快速簡單識別是一重要技能。雖然說的是浙江毒蛇,其實可以參考到華東大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