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升高,蛇蟲鼠蟻進入活躍期,我市多地發現蛇類出沒。野保站專家表示,蛇類喜陰溼,一般習慣盤踞在陰涼處。遇到蛇時,如果它不主動向你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以免對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入夏季後,我市頻頻有蛇出沒
8月8日,家住豔湖小區的陳先生從15號樓附近經過時,發現地上有一條死去的大蛇,目測長度超過一米,背部紅黑相間,腹部顏色略淺,有黑褐色斑點。為了弄清楚這條蛇是什麼種類、是否有毒,陳先生在現場拍攝了照片向十堰晚報爆料。記者諮詢市野保站站長雷波了解到,這種蛇是赤鏈蛇,雖然可產生毒液,但因為齒狀模糊、毒牙著生在後槽牙的特殊性,無法將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毒液注射到被咬者體內,故對人畜無害,常被視作無毒蛇,在我市比較常見。
記者查閱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發現,今年我市城區及各縣市區多有蛇出沒的報導:7月19日,竹谿縣蔣家堰鎮一居民小區樓道盤臥一條大蛇,嚇壞小區眾人。在接到報警後,竹谿縣消防救援大隊迅速出動趕赴現場處置,抓獲後觀察,該蛇2米多長,身體腹部灰白,背部有黑色梯狀橫紋,尾部黑色縱紋,當地稱黃漢蛇。
6月30日10時許,東嶽公安分局紅衛消防中隊接到轄區張先生報警,稱其家中雞窩裡鑽進去一條偷吃雞蛋的大蛇,請求幫助。隨後,消防員果然在雞窩裡看見了一條近兩米長、背部有黃黑花紋的蛇。為避免蛇突然躥起傷人,消防員一手用捕蛇夾捏住蛇的七寸,一手抓住蛇尾,將蛇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編織袋中,到遠處的小樹林將其放生。
6月23日下午,東嶽公安分局紅衛消防中隊接到轄區一工廠工人報警,稱在廠內角落發現一條大蛇。接警後,紅衛消防中隊迅速出動。在工具間,看見了一條約一米五長的菜花蛇正盤在一個鐵棍上,消防員一手用捕蛇夾捏住七寸,一手拿蛇尾,將其裝入蛇皮袋中,後將其放歸山中。
我市常見蛇有近10種,毒蛇城區不多見
那麼,我市都有哪些常見蛇呢?毒性如何?該如何避免受到蛇的傷害呢?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記者進一步採訪了雷波。
雷波介紹,我市常見蛇有黑眉錦蛇、王錦蛇、烏梢蛇、赤鏈蛇等,這些都屬於無毒蛇;毒蛇在我市也有分布,但城區不多見,主要有尖吻蝮蛇、短尾蝮蛇、竹葉青等。
據了解,尖吻蝮蛇又稱五步蛇、七步蛇等,毒性極強,並且有較強的攻擊性。頭大呈三角形,與頸部可明顯區分,有長管牙,背面棕黑色,頭側土黃色,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短尾腹蛇是一種小型毒蛇,頭部呈三角形,背面淺褐色到紅褐色,有兩行深棕色圓斑,左右交錯或並列。它是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毒蛇,是造成蛇咬傷的主要蛇種,一般不主動攻擊人,但在受到攻擊後常連續撲咬,早晨和傍晚活動頻繁。竹葉青蛇一般體長不超過1米,背面通身綠色,上唇色稍淺,尾背及尾尖焦紅色,頭及軀尾腹面黃白色。頭較大、三角形,頸細,頭頸區分明顯。常吊掛或纏在樹枝上,尤其喜棲於山洞旁樹叢中,多於陰雨天活動,晴天的傍晚亦可見到,以傍晚及夜間最為活躍,在夜間有撲火的習性。
雷波表示,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通常蛇傷人事件都是發生在雙方靠近之後,蛇感覺受到了威脅出於自衛向人發起攻擊。因此,當看到蛇闖進家中或其他生活區域時,首先考慮走為上策,不驚動它,避開其注意力,緩慢退到安全地帶。不要盲目地自行驅趕,在不確定蛇是否有毒或毒性和危險性的情況下,應及時撤離房屋,及時尋找專業人士進行處理。在因需外出必須到野外可能有蛇出沒的地方時,應穿戴包裹儘量嚴實的衣褲鞋襪,謹慎前行,打草驚蛇。
被蛇咬後怎麼辦
萬一不幸被蛇咬傷該如何處理?記者採訪了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李孝全,被毒蛇咬傷和無毒蛇咬傷可採用不同的方式應對。
李孝全告訴記者,如果不幸被蛇咬傷,千萬不要緊張不要奔跑,更不要攻擊蛇,避免引起蛇再次攻擊自己,而是保持冷靜,想辦法看清蛇的種類,記下或拍下蛇的特徵,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一般來說,是否是有毒蛇,可通過牙印來判斷:無毒蛇咬出的傷口,是兩排密密的牙印;有毒蛇咬出的傷口,會有明顯的兩個深眼。能確認是無毒蛇咬傷的話,就無需緊張,簡單清理傷口後到醫院進行常規的外傷處理即可;不能確認是否有毒或已經確認為毒蛇咬傷後,要積極採取自救措施:在確保環境安全的情況下,就地躺下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用彈性繃帶或者鬆緊帶結紮傷口近心端,鬆緊度以身體微微發脹為宜;就地取材,有乾淨的針或者無毒刺,可採用針刺排毒或者小切口排毒的方式進行毒液引流,同時可結合現場實際採用清水衝洗傷口,或者用注射器、拔火罐等一類器具實現負壓吸引,加快毒液排出,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器具,在確保口腔黏膜完整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嘴巴吸引排毒的方式;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冰敷也是一種可以採用的應急手段。當做好基礎性自救工作後,要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醫治療,送醫過程中儘量使用交通工具,不要走,減少運動,到了醫院以後,要第一時間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蛇毒血清治療,咬傷之後到注射血清之間花費的時間越短越好。李孝全還表示,有的中草藥對治療蛇毒也有很好功效,市民有相關醫藥知識且能發現相應草藥的時候也可以採用。
(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見習記者 呂鑫 編輯:艾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