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蛇出沒,請注意
近期不斷出現蛇出沒的新聞,顯然又到了夏季防蛇傷的時間段。廣東地處嶺南,綠化率高,即使在鬧市也會出現蛇的蹤影。近年來廣州城市化進程加快,郊區很多地方都建起了不少樓盤,這些樓盤靠山,一般也是大型樓盤,綠化環境好,出現蛇的機率比中心城區要大很多。
據媒體報導,近日,珠海人青某外出郊遊時躺在樹下的草地上,不慎被蛇咬傷右耳垂,隨後傷處疼痛、流血不止,後及時趕到醫院。醫院初步判斷青某是被竹葉青蛇咬傷,立即給予傷口清創,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抗蛇毒血清等,青某現已康復出院。
廣州毒蛇分布
在我國,分布的蛇類有200餘種,廣州市共記錄蛇類5科27屬38種,主要劇毒的毒蛇有8種,分別為:紅脖蛇、舟山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蛇、金環蛇、蝰蛇、五步蛇、竹葉青。
下面我們分別來認識一下以上8種蛇。
1.紅脖頸槽蛇
俗名野雞項、紅脖遊蛇、扁脖子,屬後毒牙類毒蛇。頭頸區分明顯,突出的外形特徵是頸部及體前部呈紅色,故得其名。需要咬得很深並咀嚼才能注毒,一般被咬一口不會出現嚴重反映,加上性格大多溫順,所以未引起足夠重視,此蛇在國內已造成多起嚴重傷害甚至致死案例,被咬傷後無對應血清,只能做透析治療。
廣州分布:從化、增城、北郊的山地、竹林近水地方。
2.舟山眼鏡蛇
舟山眼鏡蛇 ,又叫中華眼鏡蛇,別名:飯剷頭、過頸白、萬蛇、吹風蛇。
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
廣州分布:是廣州分布最廣的毒蛇之一,從化、花都、增城、北郊、南郊均有分布,在山地、樹林、竹林、農田、水邊、果園、草叢。
3.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 ,別名:山萬蛇、過山風、金剛眼鏡蛇、大眼鏡蛇。
眼鏡王蛇屬劇毒蛇類,體長120-400釐米,體重2-8千克。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樹木中,常在山區溪流附近出現,它受驚發怒時,頸部膨扁,能將身體前部1/3豎立起來,突然攻擊人畜。毒性為「混合性毒」。
廣州分布:從化片區、北郊片區、增城片區。現在只在從化片區、增城片區有零星分布;北郊鳳凰山,白雲山西北角有可疑記錄。
4.銀環蛇
銀環蛇,別名:銀腳帶、過基峽、雨傘節、金錢白花蛇。
全長1米左右,通身背面具黑白相間的環紋。腹面全為白色。常發現于田邊、路旁、墳地及菜園等處。銀環蛇毒性很強,上頜骨前端有1對較長的溝牙(前溝牙)。人被咬傷後,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廣州分布:分布較廣,從化片區、北郊片區、增城片區、南郊片區,生活在地勢較低的樹林、竹林、農田、果園、草叢的近水區域。
5.金環蛇
金環蛇 ,別名:金腳帶,佛蛇,黃金甲,金報應,金包鐵,玄南鞭,金蛇等
形態特徵:頭呈橢圓形.尾極短,尾略呈三稜形,尾末端鈍圓而略扁,通身呈黑色與黃色相間的少數明顯的稜骨,黑色環紋和黃色環紋幾乎等寬。
常見於潮溼地區或水邊,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躍,性溫順,行動遲緩,其毒性十分劇烈,但是不主動咬人。通常晚上在水邊活動。
廣州分布:從化片區、北郊片區、增城片區。
6.蝰蛇
圓斑蝰 ,別名:金錢豹、百步蛇
體型多與其他蛇類明顯不同,身體短粗大約在90-120釐米左右,尾短而突然變細,頭比較大呈三角形。
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隱蔽性極佳,受驚時並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捲成圈,並發出呼呼的出氣聲,極具攻擊性,會反覆攻擊,見到人絕不會逃。
毒素會使中毒者出現像中風的症狀,令治療者未必能及時發現毒害,因而延誤治療。
7.五步蛇
尖吻蝮蛇,又名五步蛇、百花蛇、棋盤蛇、百步蛇等,屬血液毒。
五步蛇因所處環境地表顏色不同,多數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少數呈淡紅或淺黃色,頭大,呈三角形。
該蛇種個體較大,性格兇猛,毒牙較長,咬傷的情形較為嚴重,屬於排毒量較大的蛇種。毒素是以蛋白質構成的溶血毒素,而這種毒素更是強烈出血性的。被咬者會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隨後更會感到暈眩及心跳加速。
8.竹葉青
竹葉青蛇,別名:青竹蛇、竹葉青。
頭呈三角形,其頂部為青綠色, 頸部明顯,背為草綠色,有時有黑斑紋,雌性頸部以後連接起開形成一條白色縱;雄性在白色縱線之下伴有一條紅色縱線。
棲息於山區陰溼溪邊,雜草灌木叢和竹林中,它們常吊掛或攀繞在樹枝或竹枝上,極不容易被發現。晝夜均活動,夜間更為頻繁。
廣州分布:從化片區、北郊片區、增城片區、南郊片區均有分布,白雲山風景區也有發現記錄。
毒蛇與無毒蛇的鑑別
毒蛇的頭一般都是較小個,且是三角形;無毒蛇的頭一般都是較大個,且是橢圓形。
蛇身上的色彩斑紋以及蛇是否具有攻擊性(許多蛇都是見到人就跑),毒蛇都帶有豔麗的斑紋,看了就感覺不舒服。
無毒的蛇和毒蛇的咬痕是不一樣的,毒蛇會留下兩個很深的牙印(也可以說是兩個小洞洞),而無毒的蛇則是一排細小的牙印。
毒蛇的分類及致死量
神經毒:銀環蛇、金環蛇、海蛇。
血循毒:蝰蛇、尖吻蝮蛇(五步蛇)、竹葉青蛇、烙鐵頭
混合毒:眼鏡蛇、眼鏡王蛇、蝮蛇
廣州常見8種無毒蛇分布
人不敢咬蛇,但人被蛇咬了怎麼辦
再見:如何避蛇
1)儘量避免去野外草叢。到野外最好能穿上長褲和棉質的長襪。
2)見到蛇轉身就走,不要試圖抓住或攻擊它。
3)家裡或公共場所發現蛇,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要讓蛇逃跑。然後撥打110指揮中心轉森林公安。
急救篇:避無可避,正確處理
被蛇咬傷後首先要減少運動
切記:要保持鎮定,減少運動,不要到處亂跑,否則只會加快血液循環。
毒蛇咬傷早期,在咬傷後應就地取材,於傷口的近心端5~10cm處縛扎,以阻斷靜脈回血而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原則。縛扎時間不要太長,應每隔15~20min稍放鬆1次,每次1~2min。咬傷已超過12h則不宜縛扎。
記住蛇的特徵
此外,傷者應儘可能記住蛇的特徵,如果能拍照更好,便於醫生對症下藥。
用最快的速度到醫院
在送院過程中,避免受傷者運動。最好採用交通工具運送,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送醫院治療。
醫生表示,在被毒蛇咬傷後,只要在2-4小時內乘車抵達有血清的醫院,肯定能得到及時救治。關鍵是乘車,不要步行,劇烈運動。
切記不要用嘴吸毒液、刀切傷口
非專業的施救者用嘴吸毒液,可能會使施救者中毒;用手擠傷口,擠破血管會加劇毒液擴散……這些「民間傳說」中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
還有一種「方案」是將傷口切開,放血同時放出毒液。然而,「這也很高危」。比如廣東多見的五步蛇和原矛頭蝮蛇的蛇毒,是血液循環毒,其破壞的正是人體凝血功能的血小板。此時再切開傷口,會導致血流不止。而自行切開傷口後,若現場處理不當,會導致毒素擴散加快,更有可能會加速毒素起作用的時間。
毒蛇咬傷的首選特效藥物:抗蛇毒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用蛇毒少量多次注射動物後,動物產生的抗體經提純而成,內含高價抗蛇毒抗體。每一種毒蛇咬傷,需要有對應的抗蛇毒血清來治療。抗蛇毒血清生產周期長,保存周期短,經濟效益低,門檻卻很高,這也是國內抗蛇毒血清價格高,不好買的主要原因。
應在毒蛇咬傷後24小時內(最好在6~8小時內)應用,應用愈早、效果愈好。一般用單價抗蛇毒血清,一時不能辨別由何種毒蛇咬傷,可用多價血清。
廣州這五間醫院有抗蛇毒血清
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血清類型:蝮蛇、銀環蛇、眼鏡蛇、五步蛇
聯繫電話:020-36591912
地址:白雲區機場路16號
2.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血清類型:銀環蛇
聯繫電話:020-61641114
地址:白雲區廣州大道北1838號
3.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血清類型:蝮蛇、銀環蛇、眼鏡蛇、五步蛇
聯繫電話:020-83062114
地址:越秀區沿江西路151號
4.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
血清類型:蝮蛇、銀環蛇
聯繫電話:020-82398120,020-82377155
地址:黃埔區黃埔東路183號
5.億仁醫院
血清類型:蝮蛇、銀環蛇、眼鏡蛇
聯繫電話:020-62981800
地址:黃埔區石化路241號
最後提醒
如果被蛇咬了,最保險的方法是停止運動,用最快的速度送傷者前往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救治。
或許看了此文
正確處理能救人一命
把此文轉給更多的人吧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