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3到32:9 顯示器寬高比加深是用戶之福嗎?

2021-01-10 中文業界資訊站

去年,三星推出了首款49英寸的32:9「帶魚屏」顯示器C49HG90,今年,飛利浦緊隨其後,同樣上市了一款32:9的顯示器,或許不久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品牌跟進,出現更多的比例......

1.越來越寬的屏幕源自一種美好的設想

 其實,從顯示器發展至今,屏幕比例經歷了一場大的變革,從最初的4:3到16:10,16:9,21:9,32:9,越來越寬伴隨著顯示器發展一路至今,當我們以為16:9就是極限的時候,廠商們搞了一個21:9「帶魚屏」出來,當我們還在吐槽「帶魚屏」的時候,32:9又來了!似乎廠商的設計總是能一次次的顛覆我們的想像。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情況?

顯示器寬高比加深是有著內在原因的,首先,是因為人眼是寬的,所以寬屏更加人眼生理構造,能夠呈現更加完美的視覺效果。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無論是電視還是顯示器都在向著大屏化的方向發展,對於顯示屏來說,屏幕越大,顯示效率就越高,但顯示器和電視有一個根本上的區別在於,顯示器用途的多樣性,就意味著我們對於顯示器的使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近距離接觸,如果依然按照4:3的比例的話,屏幕尺寸越大,顯示器越高(想像一下我們坐在顯示器前拼命仰頭觀看上面信息的樣子)如果是寬屏就不一樣了,我們只需要左右瀏覽信息即可,實用性相差很多。

我們通過勾股定理來簡單的估算一下,以49英寸為例,32:9、16:9和4:3比例下顯示器的高分別約為13.27英寸、24.03英寸和29.4英寸,轉換成釐米(1英寸=2.54釐米)大家感受一下,分別約是:33.71釐米、61.04釐米和74.68釐米,六七十釐米高的顯示器,大家現在揚起脖子自行體會一下。

非精密計算大家感受到區別即可

另外,曲面屏的出現也是顯示器寬高比能夠不斷加深的條件之一,試想一下,一臺非曲面的32:9顯示器用起來是什麼樣子的,一定十分不適,所以超寬屏顯示器一定伴隨著曲面才能夠實現。

    最後,現在用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原因,很多都組了雙屏或者多屏,不僅操作起來不方便,還有嚴重的大黑邊,在廠商看來,既然你們原本就要組雙屏,那我就幫你組好了,還沒有黑邊,何樂而不為?

以上都是顯示器寬高比加深的美好設想,然而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2.這個趨勢並不是多數用戶的最佳選擇

很簡單,大家想想我們日常使用顯示器的需求,也就辦公+娛樂吧,拋開價格的原因,如果是辦公,普通白領的工位還真不一定能放得一下一臺32:9的超寬屏顯示器,並且使用起來也未必會比雙屏拼接效果更好,畢竟我們自由組雙屏,橫豎、角度都可以隨心所欲的調節。

用來娛樂的話,能夠適配的遊戲不多,使用起來效果也一般,看電影的話也很難實現「全屏」,甚至找個壁紙都是老大難的問題。

超寬屏顯示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能夠實現在一個屏幕內顯示更多內容,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並且內置的各種多屏分割功能和分屏解決方案,更是能夠配合底層平臺效率的提升,這隻對於一些數字圖片處理和多媒體編輯等專業工作者來說有實際意義,但也並非不可或缺。

顯示器寬高比加深來自於用戶對於顯示效率提升的美好願景,但實際上對於多數用戶來說,這項升級,明顯華而不實,再加上昂貴的售價,願意買單的寥寥無幾。

難道說,廠商不知道這些嗎?顯然也不是,之所以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對屏幕比例進行加深,更多不是為了多少出貨量,而是廠商標新立異,以實現差異化的競爭思路。

目前的顯示器市場已經是一個發展成熟固化、缺乏新意的產品線,現階段還無法像手機、電視一樣,通過面板技術的全面升級(OLED)來吸引用戶更新換代,而在液晶技術的基礎上創新難度較大,帶魚屏就成為了一種無奈之下的手段。

我們不能全盤否認掉顯示器寬高比加深的價值,但廠商更多的是希望「32:9」成為一種噱頭,以此來提升品牌價值,彰顯品牌實力,對於消費者真正有意義的卻並不是這些。

那消費者需要什麼?

3.顯示器面板的過於成熟突破口在哪?

目前顯示器面板發展過於成熟,華而不實的標新立異並不能為用戶帶來真正的價值,還不如將重心放在高刷新率、高解析度、高色彩表現......等方面上。例如,電競顯示器如何在提高刷新了的同時,保障高解析度?如何能夠讓VA面板和IPS面板提高響應速度?如何讓顯示器色彩表現更加精準、功能更加豐富?

畢竟,更高的刷新率能夠讓玩家在體驗遊戲的適合更加流暢自然;更高的解析度能夠讓顯示器畫面顯示纖毫畢現、細膩清晰;而更高的色彩表現則讓顯示器畫面更加真實,實現所見即所得是顯示器設備的終極奧義;這些突破是我們可以真實感受到的,也關係到用戶的切身利益。

就拿解析度來說,對於4K解析度的爭論一直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消費者對其的關注度正在不斷升高,在《2018一季度顯示器ZDC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對於4K的關注度已經達到了38.50%,位於類型關注度榜首,並且我們從日常和網友的互動中也可以發現,目前唯一限制消費的原因就是價格。

因此對於廠商來說,一方面要研究解析度的升級,另一方更需要做的是降低成本,讓高解析度產品在消費級市場中普及開來,才是用戶關心的部分。刷新率升級也是如此。

總的來說,消費者更關注的是實實在在的性能升級,只有能看得到,感受到,享受到這項改變帶來的作用時,才會去為此而買單,顯然越來越誇張的顯示器寬高比是無法做到這些的,只把它做當做一種噱頭還好,如果作為顯示器的一種大的發展方向來看,必然不是用戶之福。

最後,也想對廠商爸爸們說一句,關於顯示器寬高比這事兒,差不多就行了,消費者的痛點可不在這兒!

相關焦點

  • "寬"大為懷! 六款21:9比例顯示器橫評
    與此同時,很多用戶也指出由於屏幕變得更寬了,雖然在屏幕尺寸上顯得更大,但其實際顯示面積與之前的大屏液晶相比並沒有太多提升,因此21:9比例顯示器也被部分網友冠上了「偷工減料」的罵名。由於21:9比例顯示器屏幕超寬,很多人戲稱其為「帶魚屏」    但不論上遊液晶面板廠是出於怎樣的目的,21:9比例顯示器已經開始逐漸滲透到高端領域
  • 飛利浦32:9超寬高比498P9曲面顯示器亮相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據悉,飛利浦公布了498P9 Brilliance 32:9超寬曲面顯示器,它的顯示器的解析度為5120×1440,刷新率高達70Hz。32:9超寬曲面顯示器具有1800R的曲率,可提供更寬廣的視野,當觀看這款顯示器時,所有的邊緣都在觀眾的視線範圍內。
  • 絕非16:9 三星22寬S22A330BW顯示器評測
    【IT168 評測】22英寸16:10寬屏曾經是顯示器行業的明星,一直以最適合桌面應用規格擄獲眾多消費者的心,不過隨著16:9規格的異軍突起,22寬風光不再,可選型號越來越少加上新品寥寥也顯示了目前的窘境。
  • 顯示行業的革命 32:9開啟面板市場新篇章
    曲面屏、高分屏成為了很多用戶的選擇,同時,顯示器的比例也從早期的4:3到現在主流的16:9,再到超寬屏21:9,經歷著不斷的變化和升級,直到不久前,首款32:9的顯示器也已經面世。三星32:9超寬屏顯示器CHG90相當於兩臺27英寸的16:9顯示器拼接在一起
  • 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顯示器行業,解析度的競爭始終沒有停止。雖然4K的顯示器已經足夠細緻入微,並且4K資源和遊戲配套也已經跟上,但是行業內還是有廠商在開發6K、8K顯示器。綜觀顯示技術的歷史迭代,一味追求解析度這條路真的對嗎?用戶購買顯示器只是過程,PC/mac主機性能需要支持,軟體需要支持,這些都滿足之後,再來看尺寸的選擇。
  • 戴爾推出UltraSharp U4021QW顯示器 採用雷電3接口和5K×2K曲面屏
    隨著 CES 2021 消費電子展即將於本周拉開帷幕,戴爾也搶先放出了主要面向 Mac 用戶的 40 英寸 UltraSharp U4021WQ 顯示器。其採用 5120×2160 解析度(5K×2K)的超寬曲屏面板,像素密度相當於 32 英寸 4K 顯示器的 140 PPI,但顯示面積提升了將近 33% 。
  • LG推出32英寸4K顯示器 擁有Free Sync和HDR600
    近年來,LG推出了一系列高端超高清31.5英寸顯示器,其中許多都因其功能和創新技術而受到了很多宣傳。最近,該公司還通過其31.5英寸顯示器擴展到中端和入門級細分市場。為此,本周LG已經開始銷售其32UL750-W超高清液晶顯示器,這是一款中端4K顯示器,適用於那些想要比主流產品更好的產品但還沒有準備好投資高端型號的用戶。
  • 標配HDMI接口 三星福韻開學送30萬豪禮_三星 S22B560H_液晶顯示器...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三星「福韻」系列液晶顯示器產品。除了延用了國內用戶喜愛的16:10比例之外,其在外觀設計上將中國元素應用得更加大膽。不僅在19英寸產品中增添了HDMI接口,使得用戶有了更多駁接選擇,而且在外觀上的全新設計,使用戶眼前一亮。
  • 顯示器哪個牌子質量好,微軟之星辦公IPS顯示器怎麼樣
    介紹一下這款微軟之星L2402,微軟之星屬於HKC惠科公司旗下的一個品牌,主要主打中低端顯示器,以價格實惠品質優良為傳統。這款微軟之星L2402長度為53.5cm,寬為32cm,最薄厚度為0.75cm,面板邊框最薄0.2cm,屏內黑邊為3.5MM,較為流行的3面窄邊框設計。
  • 32寸+165Hz,千元出頭的HKC SG32C曲面電競顯示器值得買嗎?
    在緊張忙碌的工作和學習之餘,不少朋友喜歡玩電競遊戲來解壓放鬆。當然要想玩爽遊戲,除了高端硬體的支持外,顯示器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當初144Hz顯示器問世之初,價格讓大家望而卻步,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下降,高刷屏電競顯示器價格也逐漸平民化。對大多數玩家來說,玩遊戲講究的是夠用就好,當然口袋銀子多的土豪例外。
  • 30寸以上大屏顯示器推薦
    RS232推薦價格5999元●產品特點:1、34寸大屏顯示器2、21:9  3440x 1440超寬解析度3、多功能人體工程學支架、2mm超窄邊框4、分屏功能、畫中畫功能、DCB價格5999元,喜歡21:9比例的用戶不容錯過。
  • 三星發布超寬曲面顯示器C49189:享受49寸32:9影院級體驗
    導讀:三星發布超寬屏曲面顯示器C49189,驚人的49寸,而且是32:9超寬比例。3840×1080 4K級別的VA面板,刷新率144Hz,曲率為1800R,色域覆蓋99% 是RGB,亮度300nit,對比度3000:1,灰階響應時間5ms。臺灣售價36900臺幣,約合人民幣7880元。
  • 液晶電視可以當電腦顯示器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打開APP 液晶電視可以當電腦顯示器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發表於 2017-05-09 14:36:03   雖然說如今電腦顯示器越來越大,已經從原來的14、17、19、21.5英寸擴大到了如今的23、25、27、32甚至是32英寸,不過論大屏,顯示器還是比不過液晶電視,如今的液晶電視基本是
  • 電腦組裝之選購顯示器
    顯示器是用戶與電腦進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設備,顯示器到目前為止概念上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對其認識卻大都相同,顧名思義,它應該是將一定的電子文件通過特定的傳輸設備顯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種顯示工具。2.按顯示技術分類按顯示技術分類可將顯示器分為液晶顯示器(LCD)、離子電漿顯示器(PDP)、有機電發光顯示器(DEL)3類。目前液晶顯示器(LCD)在顯示器中是主流。
  • LOMID生產出一種1英寸微型顯示器 能使VR眼鏡縮小3/4
    打開APP LOMID生產出一種1英寸微型顯示器 能使VR眼鏡縮小3/4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8-12-18 08:56:07
  • DisplayHDR600+四面微邊IPS+雷電3-LG頂級旗艦32UL950顯示器評測
    前言大家好,這裡是小雪人數碼,今天給大家測試LG 19年的旗艦產品-32UL950。LG顯示器的等級制度是按數字來區分,9代表最頂級。背面設計優雅,乳白色背殼,支持VESA壁掛標準,但是支架臂採用並不是和底座一樣的金屬材質,而是質感很一般的塑料 ,接口位置並不是縱向插入,不利於用戶壁掛。
  • nec顯示器售後怎麼樣 nec顯示器售後服務介紹【圖文】
    不知大家是否有沒有聽說過顯示器,其實顯示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比如我們經常看的電視,經常用的電腦等具有屏幕的東西大多都是離不開顯示器。顯示器的品牌有很多種,nec就是顯示器多種品牌中的一種著名品牌,它被諸多用戶所喜愛,NEC顯示器五年質保的售後服務政策也吸引了很多用戶。那麼大家是否知道NEC顯示器售後服務政策具體內容呢?
  • 電梯轎廂製造商高比集團遞表港交所,依賴大客戶囿於代工?
    以研發突圍的技術密集型行業 高比集團所屬的電梯轎廂製造及裝飾行業體量龐大,近年來持續增長。據Ipsos 報告,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收益由2014年約99.32億元增加至2019年約162.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4%。而在未來,預測2020年—2024年的也將按6.9%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擴張。
  • HKC Q320顯示器詳測:2K解析度加32寸是怎樣效果?
    說到顯示器,相信到了這個時代,幾乎已經很少人去選擇1920*1080以下解析度的顯示器了,那麼在主流顯示解析度一定的情況下,如何去吸引別人的眼球呢?  顯示器的外觀?顯示器的功能?還是顯示器的質量以及用料?
  • 2019顯示器技術年度盤點,選顯示器認準這幾點幾年內都不會落伍
    從CRT到液晶,從4:3到16:9、21:9、32:9,從720P到1080P、2K屏、4K屏,從60Hz到144Hz、240Hz……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顯示器技術在不斷升級,而消費者對於電腦顯示器的需求也越來越成熟,這一點作為科技自媒體燕山派可以說深有感觸。在以往大家讓我推薦顯示器時,提出的要求大多還是單純的一定要大尺寸、高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