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鬥者」號上的最強中國智慧
11月28日,成功完成萬米海試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勝利返航。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奮鬥者」號,了不起
「奮鬥者」號如何做到不懼高壓極端環境,在萬米海底自由行走?關鍵在於載人艙。載人艙是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核心關鍵部件,是人類進入萬米深海的硬體保障和安全屏障,也標誌著一個國家載人潛水器的技術水平。「奮鬥者」號的載人艙呈球形,能夠同時容納3名潛航員。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圖為三位潛航員在「奮鬥者」號內拍攝的午餐合影 繼10月27日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後,11月10日,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達10909米。
-
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自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盤點丨「奮鬥者」號在全球海洋最深處成功坐底,還有這些「大國重器...
今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奮鬥者」號挺進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探底萬米深海。
-
「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是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
-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據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熱評|比萬米海底更妙不可言的,是「奮鬥者」號的國產標籤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也就僅僅在兩周之前的10月27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就曾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但這個新紀錄還沒保持半個月,「奮鬥者」號就又向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區域,也是全球海洋的最深處發起了挑戰,並於今天成功坐底10909米的海底。
-
江蘇特檢院 助力「奮鬥者」號成功下潛萬米
江蘇省特檢院的檢驗人員在演示對「奮鬥者」號的檢測。記者 金磊 攝 晨報訊(通訊員 丁梅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金磊)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下潛萬米,其中離不開一群江蘇工匠的檢測、支持。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新華社海口11月10日電(記者陳凱姿)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10日8時12分,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今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與「探索一號」「探索二號」母船一起,從海南三亞啟程開展萬米級海試。10月27日,「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來源: 新華網
-
「奮鬥者」號身上的「黑科技」
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奮鬥者」號的那些「高精尖」技術裝備。它有聰明的大腦和一雙靈活的手說起這位「奮鬥者」,就不得不談它的控制系統,也就是它的「大腦」。「奮鬥者」號的「大腦」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精心打造。深海一片漆黑,地形環境高度複雜,「奮鬥者」號的「大腦」必須實現高精度航行控制,不然就可能有「觸礁」風險。
-
中國驕傲!「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而「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
-
重大突破-「奮鬥者」號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自主研製,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順利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坐底之後,「奮鬥者」號將在海底進行包括採樣在內的海底作業、巡航等環節,時間持續6個小時,這也是「奮鬥者」號在海底設計最長的作業時間。    面對空前深度帶來的巨大壓力,「奮鬥者」號該如何「抗壓」?從出發到回家,「奮鬥者」號會經歷什麼?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萬米深馬裡亞納海溝,致敬大國重器
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到10909米,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艘下潛到「挑戰者深淵」的載人潛水器。
-
江蘇省特檢院技術工匠助力「奮鬥者」號順利入級
「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現場檢測中,我們主要對載人艙體、載體框架、高壓罐、採樣籃和螺栓等裝置部件進行檢測,採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宏觀、超聲波、滲透檢測等方式。」1月15日,在江蘇省特檢院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省特檢院檢測團隊隊員付志平對超聲波檢測方法進行現場演示,為大家解密特檢院技術工匠參與「奮鬥者」號檢測的幕後故事。
-
10909米 「奮鬥者」號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11月10日上午,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如圖)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哈工大多項成果助「嫦娥三號」圓夢月球
原標題:哈工大多項成果助「嫦娥三號」圓夢月球 當看到中國第一輛月球車平穩踏上月面,開始它的第一次「月球漫步」時,哈工大鄧宗全教授的團隊終於放下了心。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月球車移動系統副總設計師單位,其研究團隊針對「嫦娥三號」所攻關的月球車移動系統及月面轉移等多項關鍵技術得到了充分認證。
-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源 / 文 / 2020年11月23日 11時02分
-
俱懷逸興壯思飛——哈工大與中國航天60年
哈工大劉暾教授等帶領課題組承擔了神舟號飛船的太陽帆板分析和堵轉研究兩個課題,對太陽帆板及其驅動系統的參數進行了8個月的計算分析,首次揭示了影響「堵轉」的主要因素,闡明了「堵轉」出現的原因,給消除「堵轉」創造了條件,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神舟系列飛船太陽帆板驅動系統,被專家鑑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