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2020-11-29 晨株洲

據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據了解,已知的海洋最深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是板塊俯衝地帶,地質運動活躍、水壓高、溫度低、完全黑暗,被稱為「地球第四極」。包括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深淵科學研究,是當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領域之一,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海底生物、礦藏、海山火山巖的物質組成和成因,以及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

「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自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記者從科技部獲悉,「奮鬥者」號是我國自主設計、集成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其成功研製,顯著提升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裝備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推動了潛水器向全海深譜系化、功能化發展,為我國探索深海科學奧秘、保護和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又一利器。第二階段萬米海試任務中,海試隊員克服颱風、多雨、高溫、高海況等困難,進行了多項驗收試驗,還開展了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和「奮鬥者」號的聯合作業。海試過程中獲取了一批沉積物、巖石和海底生物樣品。

據介紹,「奮鬥者」號的成功海試,充分驗證了潛水器各項功能、性能以及我國在深海裝備和深海技術上的突破,標誌著我國進入深海科考第一梯隊,將為我國後續深淵深海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推動我國科學家積極參與國際深淵科考活動,同時有利於培育相關設備產業的發展。

11月28日,在三亞市南山港,「探索一號」科考船的科考人員下船。 新華社記者 陳凱姿 攝

【來源:株洲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昨勝利返航
    新華社據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28日上午8時30分許,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28日上午8時30分許,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自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尋找地下文明,「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在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面對惡劣的海洋環境,都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海洋中去探索。
  •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了!你知道聲學系統對它有多重要?
    來源:「科學大院」公眾號(ID:kexuedayuan)作者:李棟2020年11月28日,我國自主研製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在11月10日8時12分,繼「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之後,「奮鬥者」號成功坐底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這意味著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取得新突破,我們可以駕駛潛水器到達海底世界的任一角落。
  • 「奮鬥者」號勝利返航了!你知道聲學系統對它有多重要嗎?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李棟(中科院聲學所海洋聲學技術中心)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繼「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之後,我國自主研製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這意味著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取得新突破,我們可以駕駛潛水器到達海底世界的任一角落。
  • 江蘇特檢院 助力「奮鬥者」號成功下潛萬米
    江蘇省特檢院的檢驗人員在演示對「奮鬥者」號的檢測。記者 金磊 攝 晨報訊(通訊員 丁梅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金磊)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下潛萬米,其中離不開一群江蘇工匠的檢測、支持。
  • 哈工大技術成果成功應用於「奮鬥者」號
    11月28日,我國「奮鬥者」號萬米全海深載人潛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深海後勝利返航。「奮鬥者」號的關鍵部件深海電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由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學院特種電機研究中心研製。針對「蛟龍」號深海載人潛器的需求,團隊面對巨大的技術挑戰,進行7000米深海電機技術攻關,實現了我國深海永磁電機技術的突破。
  • 無錫迎接「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凱旋
    中新網無錫11月30日電 (記者 孫權)11月30日,無錫舉行了「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返錫迎接活動。當天,「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成員搭乘東航MU9778次航班從三亞返回無錫。早早在機場等候的無錫市委市政府領導獻上鮮花,同事和家屬也在一旁拉起了「熱烈歡迎『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團隊凱旋」的橫幅。
  • 江蘇省特檢院技術工匠助力「奮鬥者」號順利入級
    「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現場檢測中,我們主要對載人艙體、載體框架、高壓罐、採樣籃和螺栓等裝置部件進行檢測,採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宏觀、超聲波、滲透檢測等方式。」1月15日,在江蘇省特檢院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省特檢院檢測團隊隊員付志平對超聲波檢測方法進行現場演示,為大家解密特檢院技術工匠參與「奮鬥者」號檢測的幕後故事。
  • 「奮鬥者」號上的最強中國智慧
    11月28日,成功完成萬米海試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勝利返航。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奮鬥者」號身上的「黑科技」
    11月28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海試驗返航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這位凱旋的「奮鬥者」受到了熱烈歡迎。「奮鬥者」號怎麼這麼牛氣,能夠「一口氣」下潛到海底10000多米?它到底穿著什麼樣的裝備,才能不懼海底高壓、高腐蝕的極端環境?在深潛地球最深處時,3位潛航員還向全國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做到的?
  • 「奮鬥者」號背後的江蘇故事:江蘇特檢衛士為她進行「健康體檢」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李豔玲) 2020年12月18日,被譽為國之重器的「奮鬥者」號順利取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萬米潛水器入級證書,這標誌著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深海載人潛水器擁有了國際通行的出海行駛證。
  • 從嫦娥五號到「奮鬥者」號,為什麼外媒如此關注中國大事?
    如果回看此前的「奮鬥者」號深潛事件,我們就會發現,當時的情況和如今幾乎如出一轍。11月28日,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載著全中國人民的目光勝利返航,打破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新加坡《聯合早報》: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的第四極」,水壓高、溫度低,而且完全黑暗,「奮鬥者」號這次下潛將會有有助於解決生命起源、板塊運動等重大科學問題。
  • 「奮鬥者」號潛水器用它做外殼,10909米水下,外殼「完好無損」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想要進入超過萬米的深海科考,就必須做好潛水器的承壓外殼。根據以往「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的經驗,潛水器的外殼材料主要使用Ti64材料(就是鈦合金材料)。這種鈦合金有什麼神奇的呢?鈦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其抗拉強度686~1176MPa ,密度一般在4.5g/cm 3 左右,僅為鋼的60%左右。
  • 「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鈦」強大
    「奮鬥者」號載人艙完成電子束焊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供圖新華社瀋陽11月29日電(記者王瑩 高爽)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奮鬥者」號載人艙球殼採用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自主發明的Ti62A鈦合金新材料。3年研製過程中,團隊攻克了載人艙材料、成形、焊接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瓶頸。
  • ——「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中國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勝利返航
    ——「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 ——「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