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孩子流感高發期,最近天氣仿佛坐過山車一樣,一會是夏天,一會又是冬天。不少父母表示孩子一輪又一輪的感冒發燒,搞得家裡一團糟,大人累,孩子也累。當然,醫生也累,各大醫院兒科爆滿。
江蘇家長曬出了排隊號碼,孩子發燒去醫院掛號,紙條顯示前面還有190人……這位家長大哭投訴,但醫院也沒辦法,畢竟醫生已經加班加點、不休息的工作了。
這位媽媽等了不到30分鐘,兒子再次高燒,表情痛苦,於是連忙抱著孩子找醫生,希望先給自己看,不然腦袋可能就燒壞了。醫生讓她排隊,並稱其他家長也比較著急,如果人人都插隊,那排隊還有什麼意義?於是媽媽崩潰了,哭著讓醫生給看病,看著她愛孩心切,醫生只能讓護士給孩子先退燒。
再來看看嘉興。流感+諾如病毒高發,嘉興醫院婦保院兒科開7個診室,仍排長隊!一寶媽吐槽:感冒、發燒、咳嗽太心累了,開學到現在全部加起來就去了幼兒園3周!不斷感冒、請假、看病、返園、繼續感冒、又請假……沒完沒了。
成都家長拍的凌晨5點的兒科醫院照片。
上海家長拍的兒童醫院。
全國各地爸爸媽媽的朋友圈裡面都有出現類似的情況……
真想說,沒見識過凌晨的兒科,根本不算去過醫院。
醫生也特別不容易。
兒科就醫難,有一定的社會因素:醫生不足、工作量大、條件不優、父母過於心急容易衝突等。在這樣的整體環境下,感冒咳嗽高發季節,如何帶孩子就醫,就有很多技巧了。釘釘媽媽整理了一些平時覺得比較有用信息和辦法,主要是針對2歲以上的孩子。
01發燒24小時內,可暫不帶孩子去醫院
在未出現強烈異常反應的情況下(比如抽搐、喘不過氣、昏迷或更嚴重的肉眼可見的症狀),單發燒的話,可先降溫、觀察。
因為24小時內去驗血也沒法查出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或是病毒後期合併細菌感染。24小時候之後驗血,醫生才能給出明確的用藥方案。所以父母一定要等待,並做好護理和觀察記錄。
02耳溫39度以下,可暫不帶孩子去醫院
普通病毒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在適當護理下,孩子是可以通過免疫力自我戰勝的。流感病毒除外。
39度以下,可降可控,是流感的機率不大,先觀察,如能控制住體溫,只是感冒症狀還在,則可先居家護理,先靠免疫系統來處理,畢竟感冒有自己的病程。後續如有需求,再根據醫療資源,就近處理。
03耳溫39度以上持續或反覆,需去醫院
如果耳溫39.5度以上,降不下來。或是吃了退燒藥,幾個小時後又上去了,反覆了好幾次,或是高燒反覆2-3天,這些情況就得去醫院。懷疑流感或者嚴重細菌感染。
04症狀不嚴重,可考慮去社區醫院
秋冬季節高發的感冒,從醫學角度,並不是非常棘手的大問題。如果知名大醫院過於擁擠,可考慮先去普通醫院。
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在普通醫院先讓醫生治療,同步再去大醫院官方平臺搶號,這樣至少孩子先對接上醫生了,階段性的治療護理,說不定在排大醫院號的過程中,孩子病症就已經緩解了。後續也不一定要去大醫院了。
05掛號分診後,帶孩子暫離候診廳
現在大部分醫院在線掛號後,需要帶孩子在指定時間段,到達護士站進行分診,包含測量體溫、安排分診後的具體醫生和分診後的排隊號。如遇高發期,前面可能會有幾百個人要等。
所以,分診後,爸爸媽媽們可根據排隊情況,暫時把小孩子帶到戶外人口不密集處等候。如果人手充足,可以留一個大人在大廳關注屏幕或叫號信息。
這是為了避免孩子二次感染。有的孩子其實只是很普通的感冒,本來可以自己好的,但去了人口密集的候診區,那裡充滿了咳嗽和發燒的小孩,反而最終染上流感。
06實在緊急,可考慮去中高端私立醫院
部分中高端私立醫院,每天都有充足的號,一般上午就能約到當天的號,下午要看運氣。但掛號費可能在300-600元/次。
這類醫院人比較少,不易交叉感染,服務也很好,醫生針對每個病人的服務時間可達30分鐘不等,甚至更久,可以做到充分的看診、護理和溝通諮詢。後續還可以持續和醫生保持病人每日情況的溝通以便調整用藥和追加用藥,或者做一些護理。
如果你在育兒路上遇到困難,隨時歡迎私信釘釘媽媽哦,我會盡最大的可能一一回復。養兒不易,寶爸寶媽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