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實驗室在7月4日的太空任務

2020-08-30 子非魚ZF1


火箭實驗室的第13項任務於2020年7月4日升空,但在一次電氣連接失敗後,火箭未能到達軌道。

隨著火箭實驗室的6層高電子汽車在7月4日從紐西蘭發射臺上轟鳴,一個有害的電氣問題最終將使該汽車陷入困境。

私人公司的火箭在飛行的第一階段正常工作,成功耗盡並釋放了重型,九引擎低級助推器。這釋放了該車的單引擎上級火箭(頂部載有七個小衛星的有效載荷),繼續向低地球軌道前進。

相反,在上級發動機燃燒約兩分鐘後,它關閉了。火箭實驗室失去了發射的視頻,後來當它在大氣層中翻滾時,它的上半部分解體了,並帶走了可能的衛星。

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的執行長兼創始人彼得·貝克(Peter Beck)在周五與記者的電話中說,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合作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上層電池組的單個電氣連接失敗。這種短路切斷了火箭部件的重要動力,觸發了發動機停止爆炸,使火箭彈減速,並使任務失敗。

貝克表示,該問題使Rocket Lab的組件地面測試無法進行,可能是因為它們的持續時間不夠長。

貝克說:「當我們在地面上進行所有測試時,一切都會很好。」 「但是在測試之後的幾分鐘,實際上是當我們看到字面上的斷開連接時,實際上並沒有在任何測試中。因此[這]非常非常狡猾和棘手。」

火箭實驗室的3D列印電子發射器在機庫中。

貝克說,相對而言,好消息是,在電氣部件出現故障後,發動機以受控方式關閉。這使火箭在墜毀前可以向任務控制人員廣播大約25,000個數據通道。

執行長在當時的一次採訪中對《商業內幕》說: 「這是一次非常優雅的失敗。」

貝克周五說,在紮根所有這些數據並消除了其他可能性之後,調查人員將精力集中在了電氣部件上。

7月4日的飛行-火箭實驗室的第13次電子飛行任務-顯然影響了上級火箭電池組中不牢固的電氣連接。飛行條件顯然導致連接擴展和發熱,從而導致更大的阻力和發熱。

熱負荷增加的循環最終使圍繞電路的凝膠狀灌封料熔化。一旦融化,它將阻止連接,觸發火箭發動機以避免爆炸為名而自動關閉,並保留車輛(無論如何要保持一會兒),以便它可以繼續與地面通訊。

貝克說,任務負責人在飛行過程中發現了異常現象的跡象,而且即使在他們真正理解失敗之前,員工還是「毫不留情」的。他還指出,每個電子上都有大約「六打」這樣的電氣連接,而且火箭實驗室生產的720多種組件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他表示,不需要進行設計更改即可解決此問題,只需進行擴展測試,即可將有缺陷的電池組組件與優秀的電池組組件進行分類。

貝克說:「幾乎不可能分辨出是製造缺陷還是裝配缺陷。我們知道電氣連接不當,」他補充說:「我們非常有信心可以篩查這個問題。」

火箭實驗室創始人兼執行長彼得·貝克說:「作為一家火箭公司,您只需要在銀行裡積in大量的壞帳即可。」

貝克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火箭中的任何高電阻(會產生熱量)的電連接都可能會出現問題,並且火箭實驗室願意共享數據,以防止其他發射提供者的車輛使用它。

這次失敗的發射是火箭實驗室傳統的滑稽命名任務中的「 Pics or It nott not notappen 」,這是迄今為止首次失敗的12次飛行,飛機上載有客戶有效載荷。(它的第一個任務是2017年的試射,沒有到達軌道。)

在失敗之前,火箭實驗室計劃在8月中下旬在維吉尼亞州NASA的Wallops飛行設施中發射其下一款電子汽車。該次飛行的客戶是美國空軍,它想駕駛一架實驗性太空飛行器進入軌道。

火箭實驗室計劃在八月底之前重返飛行。貝克表示,將「非常非常快地」宣布其下一個啟動客戶,並表示該公司已經為重大失敗做好了財務準備,可以使其迅速恢復。

他說:「作為一家火箭公司,您只需要在銀行擁有大量的壞帳就可以了。」 「這是一筆經濟損失,因為我們沒有啟動。但是,實際上,這不是我們沒有計劃的事情,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本周的太空迷會很忙 4天內觀看4枚火箭的發射
    important}太空迷將在本周晚些時候有重要的發生任務。計劃在周四至周日(8月27日至8月30日)發射四個任務,其中三個任務來自佛羅裡達州的太空海岸。本周的太空迷會很忙 4天內觀看4枚火箭的發射首次發射時間於美國東部時間星期四凌晨2:12開始,屆時聯合發射聯盟的Atlas V火箭將從美國佛羅裡達州
  • 航天周報(6月29日至7月5日)
    航天發射​7月1日4點10分(北京時間)獵鷹9火箭發射1顆重約為4噸的GPS-3衛星進入中地軌道軌道,並在海上平臺回收一子級。此次發射是獵鷹9火箭首次在發射軍星時被準許並完成一子級回收,也是GPS-3系列衛星的第3顆入軌和第2次使用獵鷹9火箭發射。
  • 盤點7月三國的三大航天發射任務
    「希望號」任務得到了美國科學家的幫助,探測器的大部分研發是在美國科羅拉培大學博爾德校區的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進行的。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MBRSC)完成的。發射探測器的火箭由日本提供。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經過這次合作後,阿聯不依靠美國還能設計出火星探測器嗎?
  • 日媒:中國加速邁向「太空強國」連發火箭和衛星
    日媒稱,中國加快開發太空,5月5日首次發射用於建設空間站的大型火箭,火星探測器也將於今年擇機發射。另外,中國還將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13日報導,5日是中國勞動節連休的最後一天,一枚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中國媒體在網絡上對這枚全長約54米的火箭在傍晚升空的過程進行了直播。
  • 火箭實驗室已做好嘗試一級回收的準備
    在火箭實驗室公司一座生產設施內,裹著一圈兒白的一臺助推器上安裝了回收系統,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參加發射 【《航天新聞》8月11日報導】火箭實驗室公司稱,在提高有效載荷性能的同時該公司8月6日宣布在其紐西蘭發射場完成了對一枚模擬第一級的投放試驗,表明降落傘能夠在再入後正常展開,並降低助推器下落速度。公司執行長貝克此前一天在該公司一次網播活動中說,投放試驗採用了全重量的模擬第一級,基本上模擬了最大載荷情形。網播是在第34屆小衛星年會期間舉行的。 貝克說,那次試驗是對一級整個回收系統的「最終測試」。火箭實驗室公司一年前宣布要對助推器實施回收和重複使用。
  • NASA開始組裝世界最強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將用於未來登月任務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透露,美國東部時間11月21日,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火箭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NASA火箭裝配大樓(Viechle Assemble Building, VAB)開始進行組裝。
  • 火箭實驗室歸來:成功發射一顆100千克重的衛星
    火箭實驗室在7月4日發射的火箭,由於電子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火箭發射失敗,運載的7顆衛星毀於一旦。在發射失敗後,火箭實驗室快速啟動調查,很快查明了事故原因,並且表示電路問題將在後續的發射中重點排查,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事故。
  • 7顆衛星全部作廢,美國火箭故障,「火箭實驗室」要丟大客戶
    今年的7月份是火箭實驗室,尤為關鍵的一個月。在這個月如果能夠成功的完成衛星的發射任務,就能夠得到為NASA發射探月衛星的業務,如果能夠達成合作,這一訂單將直接讓火箭實驗室獲利將近千萬美元。 但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即使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火箭發射的時候依舊出現了故障,7顆衛星全部作廢,沒有一顆發射成功。
  • 小火箭 | 那些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裡程碑
    公元2016年,中國設立航天日,定為每年的4月24日。今天(2019年4月24日)是中國第4個航天日,同時也是全球熱愛太空探索的人聚在一起,回顧過往和暢想未來的好機會。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 11月14日!NASA與SpaceX敲定首次商業載人航天日期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於11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送4名太空人上太空。此前為了評估「獵鷹9號」火箭的引擎問題,這項任務略微推遲。
  • 中國新火箭新飛船高調首飛,定調未來太空話語權
    主要看點:箭船雙雙首飛:長徵五號B首飛+新載人飛船試驗船首次試飛長徵五號B成功首飛,意味著可以順利推進後續重頭戲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首次進入太空,為開啟中國空間站時代打前陣中國自信啟動高密度發射模式,在軌建造空間站拉開序幕,定調未來中國太空話語權從4月24日移至5月5日
  • 美國火箭故障後,七顆衛星全部報廢了"火箭實驗室"或失去了大客戶
    七隻石頭鳥失敗了,七顆衛星同時墜落&34;火箭實驗室&34;例如,最近沒有發射&34;。近日消息,美國東部時間7月4日,火箭實驗室未能發射7顆衛星,這是自2017年火箭實驗室完成發射任務以來罕見的失敗。
  • 載人航天辦: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9月14日消息,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計劃於9月15日到20日之間擇機發射。目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孫浩 攝     中新網酒泉9月14日電(記者 張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日介紹,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的使命任務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主要是配合神舟飛船完成交會對接試驗。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人民幣的火箭,只為證明載人龍飛船很安全。獵鷹9號火箭與飛船分離(圖片來源:Space X)成功脫離火箭的載人龍飛船自動打開保護降落傘。約9分04秒後,飛船上一個小型降落傘先打開,穩定住不斷旋轉的飛船。隨後4個主降落傘展開,完整的飛船太空艙最終降落在大西洋的海面上。
  • SpaceX將於5月27日進行載人火箭發射 屆時可觀看直播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6日下午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於5月27日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利用載人龍飛船將兩名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送入太空。上一次由美國本土出發的載人航天飛行還是在2011年7月,NASA的亞特蘭蒂斯號(Atlantis)太空梭搭載了四名太空人從佛羅裡達發射至國際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名為「Demo-2」,原計劃於2019年發射,期間遭遇了不少挫折。目前,隨著太空艙安全檢查的完成,美國宇航局和SpaceX公司終於做好了飛行的準備。
  • 執行神秘太空任務?美國太空部隊成功發射X-37B飛船
    Air Force5月17日,美國太空部隊的神秘X-37B太空飛機在佛羅裡達成功發射升空,執行第六次神秘任務。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點14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點14分),這艘秘密飛船搭乘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的阿特拉斯5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1號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7月23日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
    7月23日消息,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中國的這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與美國的近期的火星任務相似,中美兩個大國將自己的競爭對手送入太空。
  • 9月將有正式太空任務
    美西時間2020年8月2日,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乘坐SpaceX公司的太空艙在國際空間站完成兩個多月的任務後,於周日成功降落在墨西哥灣,這是這艘私人飛船完成的首次任務。
  • 24億美元的任務,NASA火箭運送毅力號前往火星
    承載NASA萬丈雄心以及火星探測器的火箭剛從佛羅裡達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這項耗資24億美元的任務,其關鍵的太空之旅才剛剛開始。傑蒂森固體火箭助推器,上午7:51:49Jettison有效載荷整流罩,上午7:53:27切斷增壓發動機,上午7:54:21上午7:54:27,將火箭的上層部分與核心助推器分開早上7:54:37啟動主機早上8:01:39切斷主機早上8:35:21重新啟動主機早上8:42:59再次切斷主機上午8:47:42將火星漫遊者太空飛行器與高層分開
  • 火箭殘骸和太空垃圾會不會砸到你?
    由於高空大氣的情況複雜,火箭二級被拋棄後姿態也無法確定,返回地球的軌跡、時間和衝擊大氣地點很難預測。2016年6月25日我國首次發射新一代火箭長徵七號,火箭二級在太空中自由飛行了一個多月後,於7約27日當地晚間在北美中西部再入大氣。 但我們不必擔心火箭二級造成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