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物質是指有質量的物質!像光,射線等電磁波其實也是一種物質。但光,射線等這樣的物質我們測不到它們的質量,所以就認為這些物質沒有質量(嚴格來說光也是存在等效質量的)。雖然測不了質量,但也還是物質的一種。當你對這句話有認識了,你才能夠更好的理解我下面所要表達的內容。這樣就可以把物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質量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光的運行速度都屬於電磁波;另一種是有質量的物質,通常是低於光速的,由於宏觀物質都是由微小粒子組成,把有質量的物質歸入粒子。

電磁波是屬於物質的一種,電磁波是存在於空間的並且向外傳播的一種電磁振蕩。電磁波由電磁振蕩源產生,在電學電路中的電磁振蕩電路就屬於一種振蕩源,這種電磁振蕩源要通過天線發射,才能把電路的電磁振蕩變成空間的並且向外傳播的電磁振蕩(電磁波)。
(為了能理解空間中的電磁振蕩,可以想像上圖中的L和C在空間中是極小極小的,當然真實中的電磁振蕩是很複雜的。)
所以我們得出結論,電磁振蕩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向外傳播,拿電路中的振蕩電路做例子,如果頻率很低,就不可能把電磁振蕩的能量發射出去!還有就是如果頻率很高,但沒有天線,或者天線很長也不能把電磁振蕩的能量發射出去!
這裡就是要說明這樣一個原理:電磁振蕩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向外傳播形成電磁波。如果條件不符合,電磁振蕩源就不會向外傳播能量,不會形成電磁波。
電磁波是電磁振蕩的兩種形式之一。現在討論電磁振蕩的另外一種情況,不會向外傳播的電磁振蕩。我們已知道電磁振蕩要向外傳播形成電磁波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假設空間有一種電磁振蕩,這種電磁振蕩由於某種原因,(比如頻率特別高,又或者是相位自旋很多等)而使變化的電場形成了「閉環」,用電場線來理解:
(正常情況下電場線是由正到負的有方向性的一段直線,現在電場線變彎曲了,而是從原點經過一個圓又回到原點。本人認為空間電場的「閉環」是電磁振蕩不能向外傳播的根本原因)
以致不能向外傳播,只局限於一個很小的空間進行振蕩,這種局限在一定空間的電磁振蕩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其實這種不能向外傳播的局限於一定空間的電磁振蕩形成了一個粒子。(形成粒子的振蕩頻率不同,粒子的性質也會不同。)這個粒子就是其本粒子。
所以說,物質是可以由電磁振蕩組成的!電磁振蕩在空間中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電磁波,另外一種是粒子!
因為物質是由電磁振蕩形成,電子是基本粒子之一,所以正負電子湮滅會變成兩個光子。
因為物質由電磁振蕩組成,理所當然,物質間的引力也就是電磁力,(這種電磁力與我們電流形成的磁場又有些區別,但更多的是具有相似性。)通過我們對電磁力的已有認識,可以很好的解釋星系:
1.星係為什麼是扁平化的。
2.星係為什麼都是旋轉的。
3.星係為什麼會形成這樣或者那樣的形狀。
4.空間為什麼會是「彎曲」的?(愛因斯坦曾用一句籠統的話來概述:因為質量而使空間彎曲)
5.星球運動為什麼會有進動的現象。
還有光子也是由電磁振蕩組成,所以光子會受到引力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前面會提到:電磁波也是一種物質。光前進過程中受到引力作用會發生彎曲)
因為物質是由電磁振蕩形成,我們就很好理解質量和能量(光能,電磁能)之間的相互轉換。
以後將用大家都能夠理解的知識,詳細解釋上面所提到的問題。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