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形成的邏輯推導和萬有引力的本質

2020-12-05 科學小流氓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物質是指有質量的物質!像光,射線等電磁波其實也是一種物質。但光,射線等這樣的物質我們測不到它們的質量,所以就認為這些物質沒有質量(嚴格來說光也是存在等效質量的)。雖然測不了質量,但也還是物質的一種。當你對這句話有認識了,你才能夠更好的理解我下面所要表達的內容。這樣就可以把物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質量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光的運行速度都屬於電磁波;另一種是有質量的物質,通常是低於光速的,由於宏觀物質都是由微小粒子組成,把有質量的物質歸入粒子。

粒子指不以光速運行的粒子

電磁波是屬於物質的一種,電磁波是存在於空間的並且向外傳播的一種電磁振蕩。電磁波由電磁振蕩源產生,在電學電路中的電磁振蕩電路就屬於一種振蕩源,這種電磁振蕩源要通過天線發射,才能把電路的電磁振蕩變成空間的並且向外傳播的電磁振蕩(電磁波)。

(為了能理解空間中的電磁振蕩,可以想像上圖中的L和C在空間中是極小極小的,當然真實中的電磁振蕩是很複雜的。)

所以我們得出結論,電磁振蕩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向外傳播,拿電路中的振蕩電路做例子,如果頻率很低,就不可能把電磁振蕩的能量發射出去!還有就是如果頻率很高,但沒有天線,或者天線很長也不能把電磁振蕩的能量發射出去!

這裡就是要說明這樣一個原理:電磁振蕩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向外傳播形成電磁波。如果條件不符合,電磁振蕩源就不會向外傳播能量,不會形成電磁波。

電磁波是電磁振蕩的兩種形式之一。現在討論電磁振蕩的另外一種情況,不會向外傳播的電磁振蕩。我們已知道電磁振蕩要向外傳播形成電磁波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假設空間有一種電磁振蕩,這種電磁振蕩由於某種原因,(比如頻率特別高,又或者是相位自旋很多等)而使變化的電場形成了「閉環」,用電場線來理解:

(正常情況下電場線是由正到負的有方向性的一段直線,現在電場線變彎曲了,而是從原點經過一個圓又回到原點。本人認為空間電場的「閉環」是電磁振蕩不能向外傳播的根本原因)

以致不能向外傳播,只局限於一個很小的空間進行振蕩,這種局限在一定空間的電磁振蕩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其實這種不能向外傳播的局限於一定空間的電磁振蕩形成了一個粒子。(形成粒子的振蕩頻率不同,粒子的性質也會不同。)這個粒子就是其本粒子。

所以說,物質是可以由電磁振蕩組成的!電磁振蕩在空間中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電磁波,另外一種是粒子!

因為物質是由電磁振蕩形成,電子是基本粒子之一,所以正負電子湮滅會變成兩個光子。

因為物質由電磁振蕩組成,理所當然,物質間的引力也就是電磁力,(這種電磁力與我們電流形成的磁場又有些區別,但更多的是具有相似性。)通過我們對電磁力的已有認識,可以很好的解釋星系:

1.星係為什麼是扁平化的。

2.星係為什麼都是旋轉的。

3.星係為什麼會形成這樣或者那樣的形狀。

4.空間為什麼會是「彎曲」的?(愛因斯坦曾用一句籠統的話來概述:因為質量而使空間彎曲)

5.星球運動為什麼會有進動的現象。

還有光子也是由電磁振蕩組成,所以光子會受到引力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前面會提到:電磁波也是一種物質。光前進過程中受到引力作用會發生彎曲)

因為物質是由電磁振蕩形成,我們就很好理解質量和能量(光能,電磁能)之間的相互轉換。

以後將用大家都能夠理解的知識,詳細解釋上面所提到的問題。

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口氣搞懂「萬有引力的本質」
    引力的格格不入 上世紀,科學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四種作用,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這四大作用力有點類似於膠水,把物質粒子結合到了一起。強力和弱力確保了原子核的結構,電磁力是確保了原子結構的存在,而引力則是物質之間相互吸引的力。
  • 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二):利用KEPLER定律推導出萬有引力公式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上期視頻已經把物體在受中心力場作用下的軌道方程、橢圓極坐標方程、比耐方程都推導了一遍,為這期視頻作了充分的知識內容鋪墊。這期視頻主要是利用比耐方程和克卜勒三大定律把萬有引力公式推導出來。
  • 最強最帥數學老師帶你推導萬有引力公式的由來:萬有引力公式推導過程(二)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我知道你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但我也知道你不知道萬有引力公式是怎麼來的
  • 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一):比耐方程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我知道你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但我也知道你不知道萬有引力公式是怎麼來的,那就讓我帶你領略一下數學物理之美吧。這期視頻主要是推導物體在受中心力場作用下的軌道方程、橢圓極坐標方程、比耐方程,為下期視頻作充分的知識內容鋪墊。伽利略在1632年實際上已經提出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布裡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關係的思想。牛頓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離心力定律,但向心力這個詞可能首先出現在《論運動》的第一個手稿中。
  • 萬有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嗎?
    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論,反映的仍是現象,並非本質。何為本質?牛頓與愛因斯坦都未涉及。萬有引力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才涉及萬有引力的本質,這是哲學回答的為什麼,而不是科學要回答的只能如此,並有數理分析,計算公式輔助論證。
  • 常樸子:萬有引力產生於物質的融縮性
    「斥力子理論」內容除了包括提出「斥力子假說」的代表性論文《論斥力子的存在及意義》以外,還包括《相對性效應和牛頓定律的本質》、《電子的電荷值隨電子運動狀態而變化》、《斥力子理論如何解釋當前的四大科學問題》、《論光的絕對性和相對性》、《論慣性系統的慣性定律》、《物理學中精細結構常數的理論推導與解釋》、《物理雜論》等幾十篇論文。
  • 萬有引力的本質,以及宇宙萬物的形成過程
    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F=Gm1m2/r^2,即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和它們的重量的乘積成正比,和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愛因斯坦解釋了萬有引力的本質,即有質量的物體會對它存在的空間形成壓迫,造成所在空間扭曲,形成引力波。離物體越近空間扭曲越厲害,引力越強,而質量越大的物體對空間的壓迫越強。
  • 萬有引力公式推導過程(一):比耐方程的推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知道你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但是我也知道你不知道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過程。當年牛頓推出萬有引力公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歐幾裡得幾何內容以及利用牛頓他自己創立的流數法(即微積分)。而我是採用現代數學知識給大家講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方法,其中會涉及到一個著名的Binet's Equation,這是一個描述物體受中心立場作用下的軌道狀態。
  • 萬有引力來源是什麼?來源於物質的質量嗎?
    萬有引力來源於物質的質量。物質的質量來源於構成物質的能量。而能量是如何構建物質體的呢?這個來源於能量是以拉伸空間的方式存在的。而空間的性質取決於它的拉伸方向。相同的,則相互排斥,不同的,則相互吸引。設想一下,由於相互吸引,一組方向相反的能量空間形成對旋。
  • 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但這成了牛頓突破萬有引力定律重要支點!一直有一個牛頓和蘋果的故事,但大家都認為這是杜撰的,但事實上這蘋果下落的原因和天上行星的運動確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哥白尼的日心說和克卜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為牛頓開創輝煌的萬有引力時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牛頓認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形容沒有錯,他非常敬畏大自然,但卻不屑於同僚探討。
  • 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
    下面我們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克卜勒第三定律來推導萬有引力公式。採用分離參數法。我們首先簡化天體運動是圓周運動,根據圓周運動的基本公式:根據克卜勒第三定律半長軸的三次方和周期的平方是一個比例係數,只和中心天體質量有關,R=a
  • 萬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萬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按照目前的理論來看,是廣義相對論對於引力本質的詮釋。結論:引力的本質是時空的扭曲,而時空其實是時間和空間,空間指我們生存的三維空間。關於「引力的本質「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人類探尋引力的歷史說起。
  • 趙文銀:用結構樹的邏輯形式描述權力的物理本質和物質存在屬性
    當然,創建人類社會、猴子社會和螞蟻社會的權力類型是不一樣的。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提高,人類了解的力的類型也在不斷增加。柏拉圖認為力是「自然之所以賦予運動的本性」,這是對源頭結點位置的力的屬性描述,很難用來解釋像萬有引力所產生的那種運動,所以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人大多數認為柏拉圖的觀點是錯誤的。
  • 廣義相對論與萬有引力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和聯繫?
    萬有引力是自然界四大基本作用力之一,而廣義相對論是對萬有引力的全新詮釋,並彌補了牛頓力學萬有引力定律的不足。四大基本作用力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力和萬有引力。其中萬有引力最先被人類認識,首次提出並構建萬有引力引力體系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艾薩克·牛頓,牛頓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該書奠定了近代科學的基礎。牛頓認為,引力是一切有質量物質的基本屬性,無論兩個物體相距多遠,本質上它們之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這種力和兩者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者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網友問:萬有引力定律是怎麼被發現,又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力學中的一個獨立定律,不是推導出來的,而是先經過猜想再得到驗證後,成為經典力學中的一個獨立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關於題目的疑問,我上面的觀點其實已經做了回答,因為萬有引力定律本來就不是推導出來的,而是科學家總結物質運動規律,然後先猜測,再逐步得到驗證的。
  • 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按照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詮釋,引力的本質就是時空彎曲。在上世紀初期,愛因斯坦通過廣義相對論給出了引力的本質,並描述了時空,物質與運動之間的關係,這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萬有引力原理
    我認為解答了萬有引力產生的根源,就解答了一切力的本質問題。萬有引力是物質成就自身和運動的能力。要知道其真諦,就必須弄明白物質是如何構成了質量和動量。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最為本質的基本粒子之前,科學家是無法給出這個答案的。當下,人類由經驗所獲得的知識有限,想通過數學的抽象是無法給出萬有引力具有一般性的原理。
  • 萬有引力的來源和本質到底是什麼?
    因為時間和空間,你腳底的時間流逝慢,頭部時間流逝快,且腳的空間比頭部的空間更彎曲。如果你無法想像,可以藉助磁場來輔助思考,一塊磁鐵,越靠近磁鐵磁場線越密,一根有長度的鐵棒順磁場方向放置,此時離磁鐵近處鐵原子受到磁場吸引力比遠處大,就好比你腳的引力比頭受到的大一樣。當然磁場也不是力,也只是場,和彎曲空間一樣的一種場。你可以把彎曲空間想像成時空場。
  • 5條萬有引力定律的局限性
    並且暗物質,暗能量主導了宇宙,萬有引力似乎本身擴大了範圍。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定性只適合地球上的觀察實踐,而若將其推廣到宇宙空間時,其邏輯上還存在諸多的質疑空間。局限性之二:預言的矛盾性與艱難的求證問題。愛因斯坦相對論雖然預言存在引力波、引力子,但是要確認引力輻射的存在則相當艱難。目前,引力子是否存在仍是物理界的一個神聖話題。
  • 運用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首先, 回顧一下我們之前使用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證明[1]了二體問題中行星以恆星為焦點繞恆星沿著橢圓軌道運行, 此即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也可以證明 (雖然也比較短, 但是偶最近實在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 看以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