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萬有引力原理

2021-01-15 涇渭渡翁

萬有引力原理

1687年,牛頓在他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描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律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萬有引力定律即:存在於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由質量引起的相互引力,力的作用線約在兩個物體質心的連線上,其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還與兩物體的距離平方成反比。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追索地面上的物體受重力作用的原因發現的。以m1、m2表示兩物體的質量,r表示兩者之間的距離,則相互吸引力F=Gm1m2r2,式中G稱為萬有引力常數。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的數學表達式。嚴格地說,上式是對兩質點而言的。因為「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一語指兩個質點距離。如果一個是質點,另一個是限體,則可以把限體分割成許多質點,並指出它們引力的矢量和,就能得到整個限體對質點的作用力。牛頓曾證明:一個密度是到球心距離r的函數的球體外一質點的引力同整體質量集中在球心的情況無異。牛頓用萬有引力定律證明了克卜勒定律、月球繞地球的運動、潮汐的成因和地球兩極教高等自然現象。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天體力學的基礎。人造衛星,月球和行星探測器的軌道,都是以這個定律為基礎計算的。

萬有引力存在的實驗證明和引力常數「G」的測定是卡文迪什於1798年作出的。目前引力常數的公認值是G=6.6732×10-11N·m2/kg2。

1959年,法國天文學家勒維耶發現水星近日點進動速率的數值與用萬有引力定律算得的數值有每百年快38角秒。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終於說明了這個問題,並預言光線在引力場中的偏折和光譜的紅移。天文學家還曾預言黑洞的存在,使廣義相對論進入了與宇宙演化有關的新境界。愛因斯坦以加速坐標系和引力場的等效性否定了慣性坐標系在宇宙空間的存在,又用引力場改變了空間的特性。他認為物體在引力場的運動是沿四維彎曲的黎曼空間的短程線。但是在弱引力場的情況下,對許多力學問題,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比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計算要簡單的多,而且兩者相差甚微。對簡單的二體問題,由於「同時」概念混雜,難以用廣義相對論進行數學處理。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但他卻無法說清這種力產生的根源。同樣,愛因斯坦對於這個問題也是無能為力。

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幾乎所有熱衷於物理的人,都想弄明白萬有引力產生的根源,可至今300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人給出這一定律的基本原理。

有人把萬有引力看作是電磁力。即就是這樣也與萬有引力的原理無關。因為給出了萬有引力原理,就解答了所有力產生的根源。

我認為解答了萬有引力產生的根源,就解答了一切力的本質問題。萬有引力是物質成就自身和運動的能力。要知道其真諦,就必須弄明白物質是如何構成了質量和動量。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最為本質的基本粒子之前,科學家是無法給出這個答案的。當下,人類由經驗所獲得的知識有限,想通過數學的抽象是無法給出萬有引力具有一般性的原理。不過,人類還有另一種智慧,那就是知覺的抽象,它可以通過辯證的方法給出一個具有真理性的原理。

萬有引力類似於我國哲學家老子兩千三百年前提出的一個哲學概念「道」,給萬有引力下出了定義,那就給道下出了定義。如果我們說明了萬有引力是什麼,我們就說明了「道」是什麼。我們說明了「道」是什麼,我們也就說明了萬有引力是什麼。

我認為萬有引力產生的原因在物質成就自身和運動的形式裡,這個形式是由兩種相互作用的實質構成,其中的引力量遠大於斥力量。當物質由不可分割的單性部分合成中性的時候,這個中性的形式裡存在著兩個力相抵消後的引力剩餘,這種餘力就是萬有引力。我們可以感知的世界,是物質通過原始限定差異相對的原理所自發的創造出來的。所以,物質的所有形式裡,必須保持著一種神奇的分割,即:1:3或3:1的比例。也就是說,宇宙中有兩種物質,即引力物質和斥力物質,引力單子的引力量比斥力單子的斥力量大三倍。在宇宙總量上,引力物質同樣比斥力物質多三倍。這就是說,無論是宇宙,還是一個天體,或者一個人,只要是中性的,一般來說其中的引力含量為75%,斥力含量為25%。這就說明了物質成就自身的同時,所剩餘的50%的餘力在創造世界。

說的更明白一點,那就是宇宙中心引力粒子的質量比斥力粒子的質量大三倍;宇宙中的引力物質比斥力物質的數量多三倍。

宇宙存在著兩個數含限定,一個是物質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單元自身的數含限定,另一個是物質在總量上的數含限定。兩種數含都是同一的,都是3:1的比例,化成百分比是75%和25%。我把這種比例叫作「差異相對數含」或者「差異相對論常數」,也叫「上帝分割」。

我在《原式推導下的粒子世界》裡,通過差異相對論原理推導出了宇宙中有兩種不可分割的物質,一種是產生了引力的O粒子,另一種是產生了斥力的Y粒子。兩種粒子各有質量不同的兩種。O粒子有兩種,一大一小,大O有3個引力量,小O有9個引力量;大O比小O大3倍;小O比大O重3倍。Y粒子有兩種,一大一小,大Y有1個斥力量,小Y有3個斥力量;大Y比小Y大3倍;小Y比大Y重3倍。大O和大Y具有自然親和力,而這結合成中性的大S粒子,構成宇宙中的大S場。小O和小Y具有自然親和力,二者結合成中性小S粒子,構成宇宙中的小S場。說的更明白一點,大O粒子比大Y粒子小3倍,但在二者的結合中,大O粒子可以把大Y粒子變得和自己一樣大小。小O和小Y結合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差異所創造下的平等,即差異對等。

在宇宙中,引力物質佔宇宙總量的75%,斥力物質佔宇宙總量的25%。在數量上,引力物質比斥力物質多出了3倍,但在體積上二者卻是一樣多。這也是差異所構成的對等。

其實,O粒子和Y粒子就是我們中國哲學上的陰和陽。O陰,Y陽,二者結合下的S粒子就是「陰陽」,亦即老子的「道」。

陰和陽是物質的兩種屬性,亦即物質的兩種性別。這種屬性不僅反映在本質之中,而且還反映在形式之中,既在形而上,又在形而下。在形而上,陰陽所指的是物質的固有真理並形成統一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就是物質天生固有的七種限定:性別限定,色相限定,作用限定,形態限定,重量限定,空間限定,數含限定。換而言之,陰陽即物質自身攜帶的陰陽、藍紅、正反、大小、輕重、比例、虛實的相對差異屬性。由於本質的關係,在形而下,陰陽轉換成了上下、左右、前後、始終、正反、雌雄、男女、虛實等諸多的對立而又統一的現象。這就是中國哲學上的「陰陽」的辯證本質。

這些限定就是藏在物質中的真理,是它成就了自然的一切,也成就了我們人類的智慧,物理學上的,數學上的一切原理和規律都與這些限定相關。

作為一個哲學家,我並不知道這些限定是誰設制的,是如何設制的,而且設制的是如此神奇和美妙!這將是宇宙本質上難以破解的秘密。尤其是3:1的差異性對等。所以,我把這種數含限定稱作「上帝的分割」,可以說這一分割構成了我們可知的一切形式和內容。

現在我們基本明白了萬有引力產生的根源是宇宙中存在著兩種物質的數含差異,也就是物質在構成中性後的引力量遠大於斥力量,引力是物質在引力和斥力抵消後的餘力。

當然,有人會問,你所說的O粒子、Y粒子和S粒子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看到它們,證明它們的存在呢?我所說的這幾種粒子,通過理論是可以證明的,我正在作這方面的工作。當下,我們人類還沒有任何手段來捕獲這些粒子。或許這種粒子根本就不存在。這也都有可能。

在我的想像中,O粒子和Y粒子其質地是液態的,具有可變性,它們是一種沒有部分不可分割的單元,可以是一個一維的點,也可以是一個二維的線。當O粒子和Y粒子結合成一個S粒子,這個中性粒子可能是由兩個一維的點合併成具有陰陽二相的一維點,也可能是陰線和陽線首位相連的多維圈。總體來說,O粒子和Y粒子具有自塑性,無論是點,還是線,無論是圈還是圓,O的本性是收縮,Y的本性是膨脹,當引力和斥力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必然會形成震蕩。這叫陰陽糾纏,也叫陰陽震蕩,其形式類似於生命的性交。

最後我打一個比方來強調說明,大O粒子和大Y粒子結合成一個大S粒子,這個大S粒子是一個中性的場粒子,它的質量是3個引力量和1個斥力量,由於引力和斥力的相互抵消,這個粒子中還剩餘兩個引力量,所以,我說萬有引力是物質相互作用後的引力剩餘,亦即物質成就自身(結構形式)和運動的能力。

中國人的物質學、規律學、自然哲學體系
霍金走了,常樸子來了。

相關焦點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七)
    常樸子說,其實這些沫沫、泡泡、點點,就是科學家正在尋找的暗物質。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哲學家尋找的是成就事物的規律,而科學家尋找的是成就事物的真實。哲學家找到的真理可以預知真實,而科學家找到的真實能證偽辨真。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六)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常樸子提出的這些預言中的粒子。數渡塵常樸子說:「數渡塵是宇宙中最為基本的沫狀物質單元。這種物質有兩種,一種是陰荷,一種是陽荷。兩種性荷由O和Y兩個符號表達。O型具有引力本能,Y型具有斥力本能。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
    (同上)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這裡,常樸子又提出了兩個概念「黑體融縮」和「宇宙黑體」。只有引力和斥力按照上帝分割原理分配時,才有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融擴力和融縮力以不同的數含質量固定了物質的中性現狀。天哪,這又是何等的發現,它的普及將震撼人的全部知覺!膨脹性演化常樸子說:「宇宙黑體在融縮的過程中,存在兩種演化形式,一種是膨脹性演化,一種是收縮性演化。
  • 常樸子:1的定義
    30年過去了,常樸子一直糾纏於這個質點的困惑。2017年,常樸子寫出了《差異相對論》中的《原式推導下的粒子世界》、《數渡融縮原理》和《數渡融擴原理》這三篇論文之後,他終於明白了這種質點是什麼。常樸子認為,現在科學家所描述的所有粒子都是複合型粒子,並不屬於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由單一質量的集合點構成。單子是由差異相對論原理推導出來的具有液態性質的基本粒子。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九)
    小S粒子的結合比是以質量而定,它們的差異比例是9:3。大S粒子除了在質量上比小S粒子小3倍,其結構和運動的形式是相同的。大S粒子是由1個大O粒子和一個大Y粒子組成。大O有3個引力量和3個體積量,大Y有1個斥力量和9個體積量。在體積上,大Y比大O大3倍,二者結合,除去形式結合力,小O剩餘2個引力量,大Y剩餘2個空間量,二者相等。
  • 常樸子:萬有引力產生於物質的融縮性
    常樸子認為:斥力是物質的一種屬性,這種屬性是所有物質的屬性,無論是斥力物質,還是引力物質,都具有這種屬性。常樸子認為斥力是物質由內向外的張力,引力是物質由外向內的縮力。或者說斥力是物質由內向外的壓力,引力是物質由外向內的壓力。引力子是一種存在,同樣,斥力子也是一種存在。他們是一種單性的獨立的粒子。科學家並沒有找到這種粒子。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數渡融縮原理
    數渡融縮原理。數渡泡在相互結合時會產生體積融縮現象。同樣,數渡點在相互結合時也產生體積融縮的現象。兩個數渡泡融縮時會使體積量縮小1倍,9個數渡泡融縮成一個數渡點,其體積量縮小9倍。也就是說,一個數渡點的大小和一個數渡泡的大小相同。數渡融縮會使粒子的體積以倍數縮小。這就是數渡融縮原理。
  • 新寫作大賽參賽作品:常樸子:物質簡史概述
    常樸子說:「按照差異相對論原理,即:差異相對下的對等性關係,根據已知的宇宙速度(光速:每秒30萬公裡)和已知的宇星系總量(4%)推測,我們宇宙的半徑大約為3000億年;宇宙奇點融擴(爆發)的壽命大約為3000億年;膨脹性演化大約為1500億年;收縮性演化大約為1500億年。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從奇點到黑體,從黑體到黑洞,從黑洞到奇點大約要經歷6000億年。
  • 《一個人和三個符號》 五、原理
    千秋:對於你的「差異相對論」,我從未有過懷疑,也充分地相信它是一種絕對的真理。在《原式推導下的粒子世界》裡,你首先推導出的是引力子和斥力子,即O粒子和Y粒子;其次是自然粒子,S粒子,科學家所謂的萬有引力粒子,而就是所說的由O和Y結合下的S粒子。到現在為止,科學家並沒有找到這一粒子,但並不能說明這種粒子不存在。從量子力學理論出發,引力粒子必定是存在的。
  • 常樸子:物質湮滅原理(二)
    (常樸子: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並不是物質完全消失了,而是轉化成了人類還不知道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我認為這種形式是由兩個正反單子構成的一種具有二相性的場粒子。)我們周圍的宏觀物質主要由重子數為正的質子和中子所組成。因此,這樣的物質被稱為正物質,由他們的反粒子組成的物質相應地叫反物質。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三)
    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瓢畫篇上面說一種根據差異相對論原理,一切物質的基本單元都是一樣的,粒子越小,相同性就越是鮮明。在宇宙真空中,到處都存在著一種微量子的線形疊加態。「我們也可以藉助納米機械振子(nanomechanical resonators)這種相對『龐大』的系統來觀測量子效應。分子尺度上的振動是量子化的,只能有一些特定的頻率,或者是這些可能存在的振動模式的疊加態。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宇宙為什麼膨脹?您了解嗎?
    如果當時已經設立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僅憑藉發明微積分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就能輕鬆拿下這兩項世界科學大獎。」「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在研究太陽系內的行星運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它準確描述了行星運行規律,並成功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然而,萬有引力定律也是有局限性的。」「在牛頓看來,時空與物質的運動規律之間是完全獨立的,即物質好比演員,而時空則為舞臺。
  • 新寫作大賽主競賽:即將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生關係的差異相對論
    差異相對論是常樸子以符號原式語言建立起來的物理理論,即:在物質的系統裡,凡是差異的,必然是互補的;凡是互補的,必然是對等的;凡是對等的,必然是和諧的。這一原理是大自然的永恆法則。在這一理論中還包含了對稱性、穩定性、最小作用量、最大作用量、鮮明性、無限性、有限性、對稱缺破、形式缺失等諸多原理。常樸子把這一理論稱之為規律學。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一)
    但是,隨著我們對量子-經典轉變的理解日漸深入,我們也認識到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宇宙並沒有在「正常」的經典世界和隱藏在其下的「詭異」量子世界之間劃下一條明確的界線。換句話說,量子物理或許本來就不詭異。」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書法篇其實,我們現在談論的所有物理理論,是一個不完全的系統。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二)
    差異相對的二象性的疊加和糾纏,不僅屬於量子的屬性,而且是一切物質的屬性。「薛丁格曾說,『糾纏』是理解量子現象的關鍵。並利用它構建了著名的『薛丁格的貓』悖論。假想一隻貓被關在箱子裡,箱中有一瓶致死的毒藥,而毒藥是否釋放,取決於一個量子事件是否發生。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四)
    門內和門外的限定本身就是一種差異,也是二象形式的存在。我們人類的裸眼只宜於辨別靜態的二象疊加,一旦二象形成了一種或多種糾纏,我們的視覺似乎已難以捕捉到事物的確定性。現在科學家並不知道,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界線在哪裡,兩邊各有多大的過渡帶。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時間的原理
    他在相對論中提出,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來解釋,「時」是對物質運動的描述,「間」是指人為劃分。時間是思維對物質運動過程的分割、劃分。霍金認為,時間與時空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還有人說,時間具有量子特性,是間斷的。我也持相同的觀點,但卻有不同之處。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五)
    宇宙奇點常樸子說:「宇宙奇點是一個宇宙的質點,它是宇宙中的固有的有色空間在無色空間背景上融縮而成。作為宇宙質點,它具有一個宇宙的質量,一個宇宙的融擴量和一個宇宙的融縮量。」(同上)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常樸子認為,宇宙奇點是一個宇宙質點,它是宇宙中的有色空間(物質)在無色空間(真空)的背景上融縮而成的。這個質點裡不僅有一個宇宙的質量,而且還有一個宇宙的融擴量和一個宇宙的融縮量。這裡提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融擴和融縮。正是這兩個概念道出了宇宙中的有無關係。宇宙融擴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宇宙融縮是從有到無的過程。
  • 常樸子:物質湮滅原理(一)
    物質湮滅原理題記:物質和反物質碰撞之所以會湮滅,是因為物質的膨脹空間量小於反物質的引力收縮能,因而使粒子瞬間坍縮成一個奇點,在宇宙真空能量的振動下爆炸,化做一抹宇宙原初S塵埃。別被這個題目唬住了,其實我要講的只不過是一出物質相互毀滅的故事,故事大約以七個單節組成,它們是:回顧反物質,複述差異相對論單子論和場粒子,物質的剩餘價值形式,粒子中的有無關係和時間性,真空能量振動,宇宙用自己的方法阻止無能發生。一、回顧反物質反物質是一種假想的物質形式。在粒子物理學裡,反物質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
  • 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牛頓在科學人類貢獻史有三部分,第一,力學的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力學定律,第二,光學的光譜光粒子研究,第三,數學的微積分,牛頓在力學方面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在大概1665-1666年,傳言是在一棵蘋果樹下發現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是總結前人的經驗和觀點,尤其是伽利略提出的少部分科學理論,光學是牛頓拿一塊稜鏡在家裡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