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相對論是常樸子以符號原式語言建立起來的物理理論,即:在物質的系統裡,凡是差異的,必然是互補的;凡是互補的,必然是對等的;凡是對等的,必然是和諧的。這一原理是大自然的永恆法則。在這一理論中還包含了對稱性、穩定性、最小作用量、最大作用量、鮮明性、無限性、有限性、對稱缺破、形式缺失等諸多原理。常樸子把這一理論稱之為規律學。
作為一個規律學家,常樸子和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有任何關係,但若有科學家能證明常樸子原式推導出的各種粒子以及這些粒子中所包含的原理的真實性,那麼誰就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下是常樸子用原式推導出的粒子世界。
一、宇宙常數
宇宙是差異的,也是對等的。所以宇宙設定了兩種物質,一種是引力物質,一種是斥力物質,因此宇宙存在著質量、反質量,能量和反能量。差異是宇宙的本質,對等是宇宙的現象。在宇宙中,質量和反質量、能量和反能量也是差異的。宇宙的質量佔宇宙總量的75%,宇宙的反質量佔宇宙總量的25%。質量和反質量在多少上是差異的,但在體積上卻是相等。這就是宇宙成就自身的基本法則。所以,宇宙有兩個常數,一個是引力常數,也即質量常數;一個是斥力常數,也即反質量常數。引力常數為75%,斥力常數為25%。這兩個常數千古不變。
二、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物質是由引力物質構成的,暗能量是由斥力物質構成的。兩種物質在數量上是差異的,但在體積上卻是相等,它們絕大部分集中在宇宙的內部,形成宇宙的總系核。
三、引力粒子和斥力粒子
引力粒子為陰性粒子,符號為O,藍相,產生向心力,也叫藍能或藍子。此種粒子是宇宙中的一種最為原始的粒子,在形態上,它比斥力粒子小三倍,在重量上,它比斥力粒子大三倍,但在作用量上相等卻作用相反。斥力粒子為陽性粒子,符號為Y,紅相,產生內驅力,也叫紅能或紅子。此種粒子是宇宙中的一種最為原始的粒子,在形態上,它比引力粒子大三倍,在重量上,它比引力粒子小三倍,但在作用量上相等卻作用相反。所以,引力粒子是一個具有收縮性的粒子,而斥力粒子則是一個具有膨脹性的粒子。引力粒子有兩種,即大O和小O,斥力粒子也有兩種,即大Y和小Y,一般來說,大O和大Y可以結合成大S粒子,小O和小Y可以結合成小S粒子。
四、中性粒子
中性粒子是由一個引力粒子和一個斥力粒子合成而來的,符號為S,綠相,產生自然力,也叫綠能或綠子。這種粒子的斥力量小於引力量,其形態大小屬於引力粒子和斥力粒子的中間,具有自發性缺破的屬性,是一種穩定性的粒子。
五、自發性缺破粒子
除了中性的S型粒子外,自然界中還存在著六種自發性缺破粒子。用光色命名,它們分別是橙子、黃子、青子、紫子和兩個由數字命名的8數粒子與6數粒子。橙子是由一個S型綠子和兩個Y型紅子構成(OYYY),粒子數為四個。黃子是由一個S型綠子和一個Y型紅子構成(OYY),粒子數是三個。青子是由一個S型綠子和一個O型藍子構成(OOY),粒子數是三個。紫子是由一個S型綠子和兩個O型藍子構成(OOOY),粒子數是四個。由於上述粒子的紫與橙、青與黃仍然存在著差異對等的關係,所以仍然可以結合成兩個粒子,紫橙結合為8數粒子,青黃結合為6數粒子。上述的這些粒子都在個子(夸克)之下,所以常樸子認為,在個子之下仍然存在著9種粒子,它們分別是藍子、紅子、橙子、黃子、綠子、青子、紫子、6數粒子、8數粒子。
六、個子
個子是由上述粒子作為基礎要素結合出的一種具有獨立性層次結構的粒子。這種粒子很多,原式推導估計不少於48種。但是,只有在中性S型粒子素的基礎上合成出的個子,才具有形成物質原則。所以,我們已知的質子和中子都是由這類個子(夸克)形成。
七、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是一種具有向心趨勢的自然力。這種力的引力含量為75%,斥力含量為25%。由於引力遠大於斥力,所以這種力才具有向心的趨勢。這種力性質是波粒二性的。
八、黑洞
黑洞是由單向的引力物質構成。由於質量和反質量在分布上的差異,當宇宙把絕大多數反質量物質排向外圍,演化成了星系,內部的質量物質缺乏斥力支撐,於是便形成了引力坍縮,這便是黑洞形成的原因。黑洞裡的物質類似於液態,但密度可無窮大。
九、回歸力
回歸力就是黑洞所產生的引力。這種引力具有吞噬物質的行為。當物質進入視界,迅速被回歸力分解,同時,分解後的斥力物質被引力壓縮到黑洞的內部並形成奇點。
十、奇點
奇點由黑洞壓縮到中心的斥力物質形成。一旦黑洞形成,奇點也就形成。在回歸力作用下,黑洞和奇點同時增大。當黑洞內部兩種物質內外形成5:3的常氏分割點時,奇點便會產生斥爆力爆炸。
十一、地球核心
地球核心是由單相的引力物質構成,這種物質由小O粒子和大O粒子組成,兩種物質的比例是5:3,兩種物質結合成重力場,是形成地球重力的主要成分。
十二、宇宙場
宇宙存在著三種場,即重場,小S場和大S場。宇宙重場是由75%的小O粒子和25%的大O粒子構成;此場聚於宇宙總系和宇宙大系的核心,以及天體的核心。這是一種純粹的單相引力場,常樸子稱之為宇宙的凝聚力。小S場是由一個小O粒子和一個小Y粒子結合下形成的場物質,這種場物質佔宇宙總量的37.5%,它接通重場並形成宇宙外圍場,是構成物質的場所。大S場是由一個大O粒子和一個大Y粒子結合下的場粒子,它佔宇宙總量的12.5%。此場浮動在小S場之中,是它演化成了宇宙的具體物質,星系和天體的大多數物質由此場凝化而成。傳統物理學稱這種場為萬有引力場,所謂的電磁場,光場都屬於這種物質。我們的宇宙其實就是由重場、小S場和大S場三種物質構成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