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遭遇過放射檢查防護空白的經歷?你認為在做放射檢查時做好完備的防護措施重要嗎?醫院該不該配備相關的防護設備?你認為「照幾秒鐘而已,危害不大」的想法科學嗎?如果您有話想說,請撥打我們為您開通的熱線電話:(028)86969110
一對荷蘭夫婦和醫院較起了真!原因很簡單:既然大夫明知道射線對身體有害,為什麼檢查時不給患者穿戴防護設備?更讓他們理直氣壯的是,我國早在18年前就有了規定,4年前衛生部又專門發文嚴格要求,而許多醫療機構執行得並不理想。
記者在一周的時間內對北京市的7家醫院進行了暗訪,結果發現沒有一家醫院在對受檢者做胸透檢查時採取完備的防護措施,而許多患者本身也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A
事發緣由
荷蘭夫婦看病遭遇防護空白
荷蘭籍夫婦邱正和易笛在北京學習漢語。不久前,易笛忽感胸悶,輕微咳嗽,便到北京一家醫院看病,並按大夫的建議,到放射科檢查。易笛走進機房,但她沒直接走到胸透檢查的儀器後面,而是透過機房玻璃向大夫指自己的脖子、眼睛和下身。醫生打開房門問她有何要求,易笛說,做放射性檢查應對受檢者的甲狀腺、眼睛和性腺做好防護。但醫生告訴她:「醫院沒專門給受檢者準備防護器具,受檢者接觸一兩次不會有危害……」易笛對答覆無法接受,委婉地拒絕了檢查。不料,他們接著一連去了四家醫院,沒有一家有防護措施。邱正告訴記者,他看了相關知識,發現中國政府對防護問題有相關規定,奇怪的是醫院並不執行。
B
相關規定國家多次發文要求屏蔽保護
邱正所說的「規定」,指的是衛生部2002年1月發布的《國家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其中規定:「(用放射射線)對患者和受檢者進行診斷、治療時,應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對臨近照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應屏蔽防護。」衛生部在《醫用X線診斷防護安全操作要求》中還明確規定,對受檢者的非投照部位應當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人體敏感部位和組織(如性腺、甲狀腺、乳腺等)更應採取適當屏蔽保護。而早在1989年,我國就以文件的形式對X線用於治療、診斷的醫療應用做出過明確規定。2005年衛生部又就此問題發文,重申了放射檢查過程中的防護要求。
C
暗訪醫院
無一提供完備輻射防護
一周以來,記者陸續到北京多家三級甲等醫院放射科、專業體檢中心放射科和普通醫院進行暗訪,結果發現沒有一家醫院為受檢者提供完備的輻射防護。一些醫院甚至沒有購置為患者準備的防護器具,如鉛裙、鉛帽、鉛頸套、鉛眼鏡等。記者在許多醫院的放射科檢查室看到,大夫都是通過麥克風和厚厚的鉛玻璃指示患者配合他們完成檢查,但是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沒有穿戴防護設備,一名12歲的小孩甚至被大夫要求脫去上衣,裸露皮膚接受射線照射。還有檢查室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在顯著位置張貼射線有害的提示。為單位集體體檢時,一次甚至進去好幾個人同時接受照射。而這些都是違反衛生部相關規定的。
D
慣性思維
「幾秒鐘而已危害不大」
當記者向放射科一大夫詢問時,他竟然說:「我都幹了幾十年了,不是沒一點事情嗎?放心!」也有醫生說:按規定應給患者一定的防護,但是就照射幾秒鐘,他們「吃」(放射科習慣用語,表示被射線照的時間和接受射線的數量)的射線很少,一般對身體危害不大。不僅僅是大夫對這種違反規定的情況形成了慣性思維,許多患者也對記者的擔心表示了「好笑」。一位在等待區候診的六旬老者,批評起了記者要給患者防護的想法:「你根本不懂,防護什麼啊?我今年60多歲了,怎麼沒見射線的危害呀,我每年都做一二十次射
線檢查呢!」本組稿件除署名外均據法制晚報
衛生部:防護問題不能鬆懈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就此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毛群安表示,對射線防護問題疏忽大意的不僅僅是患者,還有許多醫療機構的從業人員。衛生部就這個問題先後出臺的一系列嚴格規定,是從患者和醫護人員兩方面考慮,力爭在政策和規定上減少射線對人體的危害。
事實上,多年前我國放射檢查設備確實比較落後,有可能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儘管目前許多大醫院的放射檢查設備科技含量較高,設備本身的安全係數大大提升,但沒有專家證明,先進設備可以完全屏蔽掉不必要的射線傷害。所以防護問題不能有絲毫鬆懈。廣大患者應該提高防護意識,主動索取防護設備,並且對醫療機構的防護要求,給予理解和積極配合。醫療機構必須按照衛生部的規定嚴格執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該做好這個問題的監管工作。
新聞連結
英美等國可向法院起訴
據某國外防護產品中國辦事處負責人介紹,英國、德國、美國在為患者做類似檢查時,都有一整套嚴格的醫療程序,射線防護是基本的工作內容之一。
如果患者沒有得到防護,可以隨時向政府投訴或到法庭起訴。如果經調查屬實,醫療機構將面臨著巨額罰款,相關大夫可能會被記入信譽檔案。
小資料
雙刃劍———射線診斷
射線診斷技術包括X射線透視、攝影和造影等,主要用於胸部檢查、胃腸道鋇餐檢查、骨骼攝影檢查、腹部攝影及造影檢查。這項技術是人類健康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能清晰分辨出病因;另一方面,人體中的性腺、眼晶體、乳腺和甲狀腺對射線特別敏感,如果受到長時間、大劑量照射,可能導致白內障、絕育、生長發育遲緩,甚至誘發惡性腫瘤或白血病。
上世紀70年代以後,放射防護的重點人群開始轉向患者。衛生部門呼籲,醫療機構應避免或儘量少用射線檢查;而且建議中小學生的常規體檢周期要儘量拉長,最好取消「胸透」項目;體檢者不要到放射機房裡去排隊,放射房一次只能進一人,並注意隨時關門;孕婦和幼兒不要主動要求進行X射線檢查,萬不得已時請做好防護。據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