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射線胸透檢查作為常規檢查項目之一,在診斷患者病情和市民健康體檢中一般不能迴避。昨日,報導了一對荷蘭夫妻在北京看病時因醫院不能提供防護措施而拒絕照X 光片的消息,在成都市民中間引起「強震」。很多讀者對此前健康體檢和病情診斷所拍的X 光是否會留下後患而憂心。同時,記者昨日對成都幾家醫院進行了體驗式暗訪,結果發現,這些醫院無一家主動為患者提供防護,成都一些醫院放射科即便有防護設備也棄之不用。
讀者擔憂
每次照X光,都沒提醒要防護
昨日,眾多市民反映無防護條件下做胸透、拍X光的疑問,以及他們對拍片未能作防護的種種擔憂。讀者陳先生介紹,他所經營的是食品行業,要辦健康證,他和員工每年都要在某醫院進行一次健康體驗,每次體檢做胸透時,醫生都沒有為他們採取防護措施。本報昨日報導了荷蘭夫妻因為北京的醫院不能提供防護措施而拒絕照X光的消息後,讓陳先生及同事感到後怕。他們稱:「以前每年一次的胸透沒有防護措施,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啊?」
市民王女士來電稱,她每次陪母親去照片時,醫生會讓王女士等人在病床邊攙扶著母親,對母親和王女士等人沒有採取任何的防護措施。範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她的孩子上周照X光片時也沒做任何防護措施,她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對小孩的健康帶來危害。
體驗式暗訪
胸透拍片,醫患都沒做防護
此前國務院發布了《放射安全防護條例》449號令,要求醫療機構在為患者進行胸透、拍片等放射檢查時,一定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成都目前的情況怎樣?昨日,記者對幾家醫院的放射科進行了體驗式暗訪。新都人民醫院:病人太多怕麻煩
昨日10時許,記者來到新都區人民醫院,以身體不適為由在內科醫生處開了一張「X線照片會診申請單」,並交納了35元的檢查費。在醫院放射科,我們看到來做放射的患者和家屬都沒有提出使用防護措施的要求,醫生也沒有主動提醒。輪到記者時,記者提出需要戴防護眼鏡。「哦,我們這裡沒有。」劉醫生雙手一攤,回答道。「要是放射對我造成傷害怎麼辦?」「那你只有不做。」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劉醫生說:「防護眼鏡放在我們主任那裡,你自己去取。」
記者隨後看到放在放射室內的一套防護器具———鉛制的圍脖和圍衣,它們就像擺設品一樣靜靜地躺在那裡。該院放射科的曾主任告訴記者,「病人太多了,不可能一一給他們穿戴」。
新都區防疫站:胸透不必做防護
上午11時許,記者在新都區衛生防疫站做了一次胸透檢查,當時記者和一位女醫生都沒有穿戴任何防護服。當記者問到是否需要採取防護措施時,女醫生說「做胸透不需要防護」。該防疫站李主任也告訴記者:只有拍X光片才需要防護,做胸透一般不需要。
中心城區內:多數醫院不設防
昨日下午,記者在成都市區又走訪了兩家三甲醫院和一家民營醫院,所訪醫院放射科無一為患者實施防護拍片。在某三甲醫院放射科攝片2室,醫生正在為一名七八歲的男孩擺體位,孩子父母就站在離X射線機不到三米的位置,醫生並沒有讓他們出去,更沒有讓孩子和他們穿上防護服。
市三醫院倡議 告訴病人後果主動提供防護措施
成都市三醫院是記者昨日暗訪的醫院中唯一一家放射拍片中防護措施到位的醫院。該醫院的放射科不僅有輻射危害的各種提示,醫務人員也會主動要求拍X光的患者做好防護。
該醫院放射科主任許持衛介紹,從2005年衛生部醫療質量管理年檢查和國務院發布《放射安全防護條例》的449號令後,要求全國各醫療機構在進行放射檢查時必須對三種群體進行必要的放射防護措施:醫務人員、患者和需要陪同患者檢查的第三人。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成都市三醫院放射科就率先規範了放射檢查中的安全防護措施。
為此,三醫院借本報向成都市各大醫院發出倡議,希望在放射科工作的醫護人員能做到主動告知病人放射檢查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並做到主動為患者提供全套的防護措施,切實保護患者的利益。
專家建議 體檢應取消胸透
一位在衛生系統工作了50多年的張醫生昨日對記者說,X射線對人體的很多器官都有危害,而患者防護意識淡薄,醫療知識缺乏。由於胸透放射危害遠比拍片大,建議有關部門在對單位員工、學生等特殊群體進行健康體檢時,取消胸透,避免放射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記者楊炯見習記者童星燕實習生張西
法規連結 放射診療敏感器官要屏蔽
2006年1月24日,衛生部發布《放射診療管理規定》,並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規定》對人們關心的防護問題給予了明確回答:放射診療時應對敏感器官進行屏蔽,不得把X射線胸部檢查作為嬰幼兒和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項目,對受孕後8至15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等。
此外,據資料顯示,醫院如對患者不採取防護措施,很可能使某些敏感器官受到損傷。
皮膚:皮膚局部照射劑量達到5Gy,即會出現紅斑,達到10Gy,便會發生潰瘍、壞死。
眼睛:一定劑量的照射重者能造成放射性白內障。
性腺:性腺也是輻射的敏感器官。男性全身或局部受一定劑量照射後,可出現精子數量減少、活動度降低及畸形精子數增加,從而影響生育能力。一次性受照劑量達到3Gy,可使20歲左右女性暫時閉經,導致40歲以上女性絕經。
幼兒患者:他們的身體矮小,手術時很可能使敏感部位處於照射邊緣。而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對射線更加敏感,特別是兒童的敏感器官進行屏蔽防護十分必要。
專家說法 胸透是把「雙刃劍」 過量可誘發惡性腫瘤
據成都市三醫院放射科主任許持衛介紹,放射檢查包括X線片和透視,X線片就是人們常說的拍片,透視特指胸透。胸透全稱螢光透視,它是利用X線具有穿透性、螢光性和攝影效應的特性,使人體在螢屏上形成影像,由於人體組織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當X線穿透人體不同組織時,X線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達螢屏上的X線量就有差異,形成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為醫生的診斷提供依據。然而,胸透又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這項技術能清晰分辨出病因,但胸透的放射線量在X線檢查中是最大的,X線穿透人體將產生一定的生物效應,若接觸的X線量過多,超過容許射量,就可能產生放射反應,甚至產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損害。例如人體中的性腺、乳腺和甲狀腺對於射線特別敏感,如果受到長時間、大劑量照射可能導致白內障、絕育、生長發育遲緩,甚至誘發惡性腫瘤或白血病。同時,輻射還存在遺傳效應,可能危害下一代的健康。
律師說法
不告知 危害侵害患者知情權
四川華夏之光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王笛告訴記者,醫生不主動告知患者放射檢查的危害性就已經侵害了患者的知情權;醫生不主動為患者提供防護措施更是違背了醫療衛生管理部門的相關規章。根據衛生部2006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46號令《放射診療管理規定》中的規定,放射診療醫療人員對患者進行診療時應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保證醫療照射正當化和放射防護最優化。王律師說,如果醫護人員在操作中違背了相關規定,造成了醫療事故,可視情況的嚴重程度對他們實施罰款甚至吊銷醫療機構營業許可證的處罰。
另外王律師還提醒,患者自己也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醫療常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遇到醫生違規操作的時候可以拒絕接受檢查,並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
教你一招
放射檢查時咋防護?穿上鉛背心最安全
放射檢查最主要應當為受檢者提供性腺和甲狀腺保護的防護措施,實施檢查前,醫生應該提醒患者穿戴鉛制圍脖、背心和臀圍。至於鉛帽和鉛眼鏡,則是主要用於放射室間接輻射的,孕婦、嬰幼兒則是放射檢查的「禁區群體」,儘量避免該類檢查。
成都市三醫院放射科主任許持衛稱說,為了安全,能做X線檢查就不做透視,尤其是嬰幼兒、孕婦,能不做就儘量不做。如果經濟條件許可,最好選擇X線片,因為不僅X線片所獲取的診斷信息多,還可以保存,而做一次X線片檢查所「吃」的射線量僅為胸透的1/15。
記者楊炯見習記者童星燕實習生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