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胸透使用率超英國300倍 輻射大可能會致癌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少年兒童不宜做胸透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劉駿方介紹,常規的胸部檢查包括兩種:透視和拍片,前者X射線的照射量是後者的10到20倍。「由於少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大量射線照射,對孩子的組織器官如眼球晶狀體、頸部甲狀腺、生殖腺等傷害較大,易誘發各種病症,嚴重的還可能致癌。」

早在6年前,衛生部已規定中小學生體檢不再做胸透。

昨日獲悉,武漢市普仁醫院已於6年前取消胸透檢查,省婦幼保健院不再對未成年人進行胸透,中南醫院的體檢項目中已取消胸透。市三醫院雖未取消胸透,但患者看病時,不推薦少年兒童做此項檢查,成年人檢查時,醫生會告知它和X光檢查的區別。

為何胸透不能完全取消?解放軍161醫院放射科主任王一民說,主要是成本問題,胸透價格為8元,拍片約130多元,部分患者由於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只能選擇胸透。「胸透對人體的傷害大,只是相對於拍片而言,不過仍在國家規定的安全範圍內。」

婦女透環檢查傷害很大

現在,很多醫院為上避孕環的婦女做透環,使用頻率比胸透大得多。據了解,到省婦幼保健院檢查避孕環的女性,絕大多數都是做透環。在市三醫院,做透視檢查的患者中,有1/3是做透環的女性。

省婦幼保健院放射科主任楊文忠解釋,婦女剛上環時,頭半年需要複查3次,以確定避孕環是否移位、脫落。「透環和胸透的檢查方法、時間和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部位不同。由於透環檢查的部位靠近卵巢且頻率更高,對人體傷害很大,應該取消。」

楊文忠認為,透視作為一種動態檢查,在檢查異物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可以通過CT等手段代替。

(記者黃徵通訊員高翔周建躍曾晨張晨陳舒劉宇)

補充閱讀:

關於電離輻射,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天然本底輻射每年對個人的平均輻射劑量約為2.4mSv/年。 國際標準《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標準(IAEA No. 115)》及我國國家標準《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對公眾年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1 mSv/年;對輻射工作人員年平均有效劑量不限值為20 mSv/年。與天然本底相比,公眾的年劑量限值要低於天然本底輻射平均年劑量;輻射工作人員的年劑量限值要高於天然本底輻射平均年劑量。

在做醫學影像檢查時,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優先考慮無放射性輻射的MRI,但是很多診斷MRI是不解決問題的,一般是先拍X片,必要再局部做切片CT ,所以選擇正規大醫院就診且謹遵醫囑為上。另外,針對兒童和孕婦的診療有區別於普通成人的標準。

X射線安檢機的劑量水平:我國標準GBZ127-2002《X射線行李包檢查系統衛生防護標準》、GB 15208.1-2005《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給出的設備劑量率要求是:距外表面5CM任意一點不應大於5μGy/h,通常的安檢機為1μGy/h。只要是正規廠家的合格質檢產品,X射線安檢機的洩漏劑量對公眾不造成威脅。

 

輻射劑量參考值:

胸透一次大約1.1mSv

胸片一次劑量0.2mSv

顱部CT 2mSv

胸部CT 8mSv

腹部CT 10mSv

骨盆CT 10mSv

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0.1mSv

每天吸20支煙年劑量0.5-2mSv

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0.01mSv

相關焦點

  • 胸透或成致癌最大禍根 14歲以下慎做胸部X片
    據媒體報導,我國胸透檢查的使用率高達61%,胸透使用率超英國300倍,但是在美國、日本等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已淘汰。有專家提示,胸透不應該成為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  胸部透視(「胸透」),是目前醫學檢查常用的輔助診斷方法,將病人置於X線管與螢光屏之間的直接檢查。
  • 胸透體檢老幼通吃,成隱形致癌殺手?
    導語:最近一段時間,「胸透致癌」這個話題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熱烈討論。而一些信息也流傳甚廣:中國人的胸透率是英國人的300倍,胸透可讓機體細胞受損,像「定時炸彈」,有可能誘發癌症。各地記者也調查發現,無論高考升學、畢業入職,還是單位一年一度的體檢,很多時候都有胸透的身影。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胸透有致癌風險嗎,是否值得恐慌?
  • 胸片不是胸透,正常體檢拍的是X光片不做胸透
    該報導說,山東省煙臺市衛生監督所的專家日前提醒,胸透的放射線可致部分機體細胞受損,這些受損細胞如果沒能自我修復,就會殘存於機體裡,像「定時炸彈」,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的情況下,開始瘋狂複製成為癌症病灶,所以胸透不能成為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但目前,個別地方把胸透作為學生體檢的「保留節目」,然而這樣頻繁接受輻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禍根。
  • 胸透和拍X光片是兩回事體檢根本不會做胸透·都市快報
    該報導說,山東省煙臺市衛生監督所的專家日前提醒,胸透的放射線可致部分機體細胞受損,這些受損細胞如果沒能自我修復,就會殘存於機體裡,像「定時炸彈」,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的情況下,開始瘋狂複製成為癌症病灶,所以胸透不能成為少年兒童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但目前,個別地方把胸透作為學生體檢的「保留節目」,然而這樣頻繁接受輻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禍根。
  • 又一收智商稅產品被央視曝光,戴一天相當於胸透117次,可能致癌!
    保健品市場實在是一攤大泥淖,真正有效的保健品屈指可數,不管用的產品倒是一大堆。曾有保健品業內人士直言,賣的保健品不求有效果,但求無負面作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透露了這個行業的骯髒與汙濁,說白了,一大批保健品就是來收智商稅來的。雖然一批又一批的保健品被媒體曝光,但很快他們就會再開發出新的產品,讓人防不勝防。
  • 又一收智商稅產品被央視曝光,戴一天等於胸透117次,可能致癌!
    保健品市場實在是一攤大泥淖,真正有效的保健品屈指可數,不管用的產品倒是一大堆。曾有保健品業內人士直言,賣的保健品不求有效果,但求無負面作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透露了這個行業的骯髒與汙濁,說白了,一大批保健品就是來收智商稅來的。雖然一批又一批的保健品被媒體曝光,但很快他們就會再開發出新的產品,讓人防不勝防。
  • 做胸透時別忘用護具 X射線可致癌
    本報見習記者 陳曉麗  記者 李鋼  做胸透 鮮有使用護具者  近日,記者走訪省城多家醫院發現,幾乎沒有醫院為做胸透檢查的患者提供護具。在一家醫院的胸透檢查室門口,剛從檢查室出來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裡好像沒有什麼護具,大夫說把外套脫掉就可以了。」
  • 微波爐輻射大?會致癌?真相在這裡!
    你是不是也聽說過微波爐會致癌?微波爐輻射對身體有害?每天誠惶誠恐地使用微波爐?
  • X光檢查輻射大,能不做就不做?B超、行李安檢儀,到底誰更可怕?
    最近兩期我們一直在聊關於輻射的話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實驗數據顯示,長期暴露在電磁波下,大約3%~5%的人會患上電磁波敏感症。作為被公認的可致癌物質,電磁波與塑化劑都被劃入了2B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致癌物的等級。雖然電磁波可致癌,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無法完全避免被輻射的。
  • 生活處處有輻射,這些東西致癌嗎?
    WHO下屬機構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1年把電磁輻射(手機信號)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而這被很多媒體誤認為是手機致癌,引起了不少恐慌。可能致癌物指的是,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的物質,簡單說就是,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致癌!
  • 別再相信這5個輻射致癌謠言了!
    4、坐一次飛機輻射=10次胸痛 胸透只是一種電離輻射,通過射線穿透肌肉和骨骼所生成的影像,常應用於臨床診斷,若頻繁做胸透會對身體帶來損傷。
  • 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輻射致癌?這3種輻射最危險!
    這麼多的各類輻射,到底哪些會致癌,哪些又其實是無害的呢?事實上,流傳很廣的一些說法,包括「微波爐致癌」、「高壓電塔致癌」、「Wi-Fi 致癌」等,統統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為什麼大家都聽過呢?大家可能不知道,理論上,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是輻射源。每個人都會發出輻射,你家的貓狗也會發出輻射。只不過這麼弱的輻射,根本對世界沒有任何影響。絕大多數輻射其實並不傷害人體,不需要擔心。真正有致癌風險的,是一類特別的輻射,叫「電離輻射」。根據能量高低,輻射可以分為兩大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 央視曝光:網銷「能量石」輻射超標1000倍!或可致癌!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能量石」出現在養生市場這些石頭魚龍混雜不僅不能養生,還有可能致 癌 「能量石」引發核輻射儀器報警 近日,在大連周水子機場一名旅客在入境時觸發了海關核輻射報警
  • 手機輻射真的會致癌嗎?
    我們都聽過手機輻射是一種可能致癌物的說法。手機已經存在了三十年 - 我們是否應該知道它們是否會導致人類患上癌症?
  • 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輻射致癌?
    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接觸輻射,也叫「電磁輻射」。早上起來,窗外照進來的第一縷陽光就含有紫外線,屬於電磁輻射;而每天用的手機,熱飯用的微波爐,樓外面的高壓電線等等,也都會帶來不同的輻射。這麼多的各類輻射,到底哪些會致癌,哪些又其實是無害的呢?
  • 藍牙耳機可能致癌?真相是……
    藍牙耳機可能致癌的消息近日引發熱議,這是真的嗎?
  • 胸透不設防 X光「射殺」健康
    該院放射科的曾主任告訴記者,「病人太多了,不可能一一給他們穿戴」。  新都區防疫站:胸透不必做防護  上午11時許,記者在新都區衛生防疫站做了一次胸透檢查,當時記者和一位女醫生都沒有穿戴任何防護服。當記者問到是否需要採取防護措施時,女醫生說「做胸透不需要防護」。該防疫站李主任也告訴記者:只有拍X光片才需要防護,做胸透一般不需要。
  • 充電玩手機輻射大?基站輻射致癌?這6個關於輻射的知識點,終於有答案了
    包括手機輻射,也屬於非電離輻射。相比X射線等電離輻射的頻率,手機的輻射頻率是很低的,所以沒有必要對手機輻射過於恐慌。知道了原理,那些常見的輻射傳言是真是假也就很明顯了。1⃣️ 手機邊充電邊玩,輻射更大?❌ 假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手機電量越低,輻射越大。
  • 每做一次CT,對人體的致癌概率有多大?告訴你最簡單的答案
    隨著健康知識的延伸,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年做一次體檢。而在各大體檢項目中,很多人都害怕CT檢查,在民間也經常流傳著「CT會有強大的輻射,甚至還有致癌的危險」。每做一次CT,對人體的致癌概率有多大?出於大家的這種認識,可能多數人都不知道CT是什麼。在醫學上,CT是現代人用的醫學影像檢查,包括常見的增強CT、平掃CT等等。做過CT的人都知道,每次在做之前,醫生都會讓檢查人員卸掉身上的重金屬物件,以及會問患者最近有沒有要孩子的準備。
  • 拍個片,輻射究竟有多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醫生,我拍片有沒有輻射啊?」在X線和CT檢查中都要用到X射線,因此是有輻射危害的。核醫學科的檢查項目包括各種SPECT顯像以及知名度極高的PET/CT檢查。這些檢查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藥物,這些藥物主要發射γ射線,從而具有輻射性。此外,PET/CT還需要用到CT設備,因此會疊加CT相關的輻射劑量。  其次,影像科輻射不同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