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列國志】普西亞布蒂王朝

2021-01-15 騰訊網

普西亞布蒂王朝

普西亞布蒂王朝(印地語:पुष्यभूतिराजवंश,IAST:Puṣyabhūti-vaṃśa),也稱伐彈那王朝,為6至7世紀印度北部的一個王朝。其疆域在最後一位統治者曷利沙伐彈那治理下達到頂峰,佔據了印度北部及西北許多土地,向東延伸至迦摩縷波,向南拓展至了訥爾默達河。王朝統治中心起初位於坦尼沙城(今印度哈裡亞納邦塔內薩爾),但曷利沙將都城遷移至了曲女城(今北方邦卡瑙傑),並在此一直統治到公元647年。

1.名稱

根據宮廷詩人巴納所著的《赫夏查利陀》,王朝名為Puṣyabhūti或Puṣpabhūti。在《赫夏查利陀》手稿中,其寫法為後者,但喬治·比勒認為正確寫法應該為前者,後者為抄寫錯誤。現代學者多使用後者,但也有部分人使用前者。

也有一些現代書籍稱其為「伐彈那王朝」,因為其國王名字的後綴為「伐彈那」。但也有其他王朝的國王名字裡擁有相同後綴,故有可能造成混淆。

2.起源

王朝的起源已不可考。公元7世紀巴納所著的《赫夏查利陀》中對其起源的描述頗為傳奇,並稱普西亞布蒂為其建立者。普西亞布蒂定都於坦尼沙城,他是溼婆追隨者之一,因受到一位來自「南方」的老師Bhairavacharya影響,在一次儀式後皈依了怛特羅密教。之後一位女神為其灌頂加冕,並祈願王朝光輝偉大。

《赫夏查利陀》中的普西亞布蒂可能為虛構形象,因為這個名字在其他來源中未有提及。

3.歷史

普西亞布蒂王朝起初只統治著首都薩他泥溼伐羅周圍的一小片土地。阿底亞伐彈那娶了後笈多王朝統治者的妹妹,其繼任者——光增王波羅羯羅伐彈那通過武力擴張了領土,並將女兒曷邏闍室利嫁給穆克裡國王伽羅訶伐摩,此後普西亞布蒂王朝與穆克裡王國關係日漸緊密。

根據《赫夏查利陀》記載,光增王死後,摩臘婆國王在高達國王支持下進攻曲女城。穆克裡國王伽羅訶伐摩被殺害,王妃曷邏闍室利被囚於城內。巴納未提及其名字,但歷史學家推測他是後笈多王朝統治者提婆笈多。光憎王長子曷羅闍伐彈那將其擊敗,但遭到高達國王殺害。

《赫夏查利陀》又記載道,次子曷利沙伐彈那發誓要為兄長報仇,並消滅高達國王及其同盟。同樣,書中未記載高達國王的名字,但歷史學家認為他就是設賞伽。曷利沙還與迦摩縷波國王拘羅摩結成軍事同盟,東西兩面夾擊設賞伽,迫使其撤退。606年,曷利沙伐彈即位,是為戒日王。其統治了印度北部的廣大區域。

曷利沙伐彈那最終定都曲女城,612年,伐彈那王朝與穆克裡王國合併,是為戒日王朝。曷利沙伐彈那一直統治到647年,但他死後並無子嗣,導致王朝終結。

4.統治者

以下列出了普西亞布蒂王朝統治者的姓名及稱號:

普西亞布蒂(可能為傳說)

那羅伐彈那(約500年至525年)

曷羅闍伐彈那一世(約525年至555年)

阿底亞伐彈那(日增王,約550年至580年)

波羅羯羅伐彈那(光增王,約580年至605年)

曷羅闍伐彈那(王增王,約605年至606年)

曷利沙伐彈那(戒日王,約606年至647年)

相關焦點

  • 古印度有個偉大發明,至今全世界都在用
    公元300年前後,印度歷史處於外族建立的貴霜王朝和古印度人建立的笈多王朝更替的時期。公元320年古印度人旃陀羅·笈多趁著貴霜王朝衰落,趁機登基稱王,以自己的姓氏定國號「笈多王朝」,史稱「笈多王朝」。公元7世紀前後,即公元600年前後,笈多王朝被外族建立的戒日王朝滅掉,自此古印度文明被多個外族文明取代,完全消失殆盡,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雖然古印度文明完全消亡,但是古印度人給世界歷史留下了一個偉大發明,就是阿拉伯數字,古印度文明雖然完全消亡,但阿拉伯數字幸運地被外族所繼承,而發明阿拉伯數字的人正是笈多王朝的數學家,名叫巴格達。
  • 【古印度列國志】德裡蘇丹國(一):奴隸王朝
    德裡蘇丹國(一):奴隸王朝 德裡蘇丹國(1206年-1526年),是阿富汗的古爾王朝(1148—1215年)於1175年後佔領和徵服納爾默達河以北的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之後的德裡總督於1206年自立建立的伊斯蘭王朝。
  • 鹿野苑——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裡處,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
  • 古印度文明對世界的貢獻及近現代印度裔得過十二個諾貝爾獎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印度次大陸對人類文明有極其卓越的貢獻。 一,0的發現始於印度。
  • 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
    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流傳很廣泛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中國。而流傳更廣的一句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民族的文化數千年不曾斷裂,延續至今,這就是——中國。這話說的對不對呢?我們不妨先看看質疑聲音。
  • 古印度創建至今,已有4500多年,為何馬克思卻說印度沒有歷史
    2020-11-26 14:20:19 來源: 情感小駐站睿睿 舉報   古印度創建至今
  • 「西天諸神——古印度瑰寶展」造訪河南
    「西天諸神——古印度瑰寶展」造訪河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7日 04: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鄭州三月十六日電
  • 古印度文明創造的世界之最
    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興起,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古印度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相較於其他文明最獨特和偉大的成就有以下三項。
  • 尋找絲路消失的古印度帝國丨古老文明與宗教文化的沿承
    公元前325年,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統一的整個印度半島,佛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11世紀開始,突厥人入侵北印,建立了德裡蘇丹國。15世紀末,渡海而來的歐洲商人逐漸開始認識到印度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開闢殖民地。
  • 【古印度列國志】哲羅
    09-29 13:07:22 來源: 麟劍的人類史 舉報   哲羅  哲羅王朝
  •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傳說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地方,也就是他初次向弟子講經布道之處。曇麥克塔曇麥克塔是印度佛塔,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此處是彌勒佛受記之地塔位於鹿野苑內,系圓筒形二層建築物,為阿育王時代所建,4世紀左右芨多王朝時又加以增修。彌勒為婆羅門子他禮敬三寶,廣度眾生。
  • 古印度和中國同屬四大文明古國,戰鬥力差距怎樣?專家:一言難盡
    在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印度的疆域雖然和現在的印度有所差別,但同樣與中國接壤,從古到今,中印兩國從宗教、文化、經濟、軍事等等各種方面,一直不斷地被比較。中華幾千年歷史中,各個封建王朝不斷地在中國大地上更替,其中和古印度打交道的也不少。那麼,古代印度和中國到底誰更具有軍事優勢呢?專家表示,一言難盡。
  • 古印度發現破舊手稿, 記錄了飛行器建造, 難道和外星人有關?
    2古埃及、古印度他們都有屬於自己信仰,比如古印度信仰各種象頭神3當時外星人來到地球,看到地球上一片陰冷,所以他們開始幫助人類,印度人民為了感恩,所以建造各種廟宇為它祭祀,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早在7000年前,已經出現了其他文明,這些文明和外星人一定有關係,很多古印度梵文中曾經記錄過飛船出現
  • 古印度文明:為什麼興起於印度河,而不是自然條件更好的恆河?
    序言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有一東一西兩條大河,也就是恆河與印度河,它們從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奔流而下,孕育並滋養了燦爛的古印度文明。從自然條件來看,恆河流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而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
  • 《中世紀王朝》動物捕獵攻略 中世紀王朝怎麼狩獵
    導 讀 中世紀王朝怎麼狩獵?
  • 古代有個王朝,很少被國人承認,如今卻成外國稱呼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經歷了無數個封建王朝,與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合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神奇並帶有神秘色彩的國家。在中國的古代歷經了很多王朝,在中國的東北地區,曾有一群遊牧民族,被稱為契丹族,契丹族發源於西拉木倫河流域和老哈河流域,這些人的居所不定,以農業和牧業為生,契丹族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契丹人發明了契丹文字。
  • 四兩撥千斤:歐洲最大的王朝
    歐洲歷史上統治範圍最廣和最長的王朝是哈布斯堡王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代沿襲,曾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控制公國1438年至1918年的480年間,哈布斯堡王朝在中世紀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