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

2020-12-05 小臉貓愛出行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傳說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地方,也就是他初次向弟子講經布道之處。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迦耶成道後,來到鹿野苑傳道,他在此收了5位弟子,開始向他們宣講他所悟出的道理。在佛教經典中,鹿野苑被稱為初轉法輪處視為佛教傳播地和教團建立處。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來到此地。

鹿野苑位於瓦臘納西西北約10公裡處,當地人稱它為「仙人論處」、「仙人鹿園」。據佛教《六度集經》記載,古時候這裡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常有鹿群出沒。傳說,國王經常帶著侍從們到林中獵鹿,佛的前世菩薩鹿王於心不忍託夢給國王,勸他不要再射殺群鹿。菩薩鹿王許諾每天向國王敬獻一隻鹿,有一天,輪到一隻已經懷孕的母鹿獻祭,鹿王不願看到此鹿母子俱死,便要求代替母鹿。國王深受感動,下令此後一律不許獵鹿,並開闢了一個花園飼養鹿群。

據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描述,當時,鹿野苑已成為世界佛教中心,寺院建築林立,「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麗窮規矩。僧徒1500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10世紀以後,印度佛教開始衰微,到13世紀,鹿野苑完全毀滅。直到1851年,考古學家開始對鹿野苑進行發掘,發掘出曇麥克塔、主寺、柯羅馬特維寺等佛教遺址,還有重要遺物阿育王石柱、紅砂石菩薩像和眾多的佛像。從瓦臘納西到鹿野苑車程約20分鐘,邦政府交通局每天都有定期觀光巴士前往。

佛教學說創始人釋迦單尼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擁有上億的教徒,它發源於印度,佛教學說創始人是釋迦牟尼。據佛教典籍記載,公元前6世紀前後,恆河流域上分布有16個國家,其中,迎毗羅衛是居於東北方的一個較小的貴族政治共和國。公元前565年,國王的瑪雅·黛維王后在回娘家的途中,路過蘭毗尼(今屬尼泊爾),在一棵娑羅樹下生下一個王子,取名悉多達·喬達摩。悉多達王子相貌端莊、天資聰穎,父親淨飯王對他寄予了極大的希望,並從各個方面對他進行嚴格的教育和精心的培養,期待他日後能施展才華,建功立業。但是,事與願違,面對人世間的不平和苦難,悉多達在14歲時就產生了出家修行的念頭。

淨飯王為了斷絕悉多達王子出家的念頭,為他建造了豪華的宮殿,並在悉多達王子16歲那年就讓他和鄰國一位美麗公主成親。婚後,美麗公主為悉多達王子生了一個兒子。但是,這一切並沒有動搖悉多達出家修道的決心,在29歲那年,他離別妻兒,剃掉鬚髮,到深山曠野尋訪名師。35歲時悟成大道,最後,終於創建了佛教學說,成了「佛」。「佛」在梵文裡的發音是「佛陀」,即「覺悟了真理的人」,由於他是釋迦族人,所以,人們又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曇麥克塔

曇麥克塔是印度佛塔,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此處是彌勒佛受記之地塔位於鹿野苑內,系圓筒形二層建築物,為阿育王時代所建,4世紀左右芨多王朝時又加以增修。彌勒為婆羅門子他禮敬三寶,廣度眾生。彌勒轉世時,正是釋迦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之際,釋迦佛在此接受了彌勒佛的衣缽,成為慈化世尊的弟子,後人故在此建塔紀念塔高44米,圓形,用磚砌成。下層直徑28.4米,高13米,四周皆雕刻了各種人物、鳥獸等精緻的圖像。塔內的佛像原為金佛像,後被人掠走,只餘下佛龕。

牟拉甘陀庫底寺

傳說,這裡是當年佛陀生活過的地方,是鹿野苑最重要的寺院。7世紀,唐僧玄奘曾來過此地,在他所著《大唐西域記》裡描寫道:「(牟拉甘陀庫底寺)高二百餘尺,上以黃金隱起,作庵沒羅果。石為基階,瓦作層龕,翕幣四周,節級百數皆有隱起黃金佛像。」現寺早已毀塌、只有遺址尚存。1931年,在原址重新建立新寺,它主要接待來此朝聖的旅遊者和各國僧侶。新寺大門朝南,門前懸掛著一口鍍金大鐘。寺內藏有許多宗教書籍,有多種文字的大藏經,每年有許多人前來這裡學習佛教教義和鑽研佛理。

中華佛寺

1950年以後,印度政府加強鹿野苑的發掘和建設工作,隨著鹿野苑的不斷恢復,世界各國佛教徒來此朝拜佛跡的人日益增多,並先後蓋起多座佛寺,中華佛寺是其中之一。它位於鹿野苑內,是中國佛教寺院,由新加坡華僑李俊承居士出資,一位福建法師負責建造。佛寺建於1936年,結構採用中國式建築風格,陳設也是中國佛教風格。大殿內供奉一尊從緬甸請來的玉佛,四周繪有壁畫。

相關焦點

  • 鹿野苑——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裡處,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
  • 天然國寶: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奇石天珠
    (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國寶初轉法輪奇石天珠是指寶石上面形成了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圖騰的奇石天珠。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奇石天珠是十大國寶奇石天珠之一。天然國寶初轉法輪奇石天珠又叫釋迦牟尼初轉法輪奇石天珠、佛祖初轉法輪奇石天珠、佛陀初轉法輪奇石天珠等。
  • 釋迦牟尼佛第一次說法之地——波羅奈國鹿野苑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
    波羅奈國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北約10公裡的地方,是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後,第一次宣講佛法(初轉法輪)的地方。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後,西行200公裡來到鹿野苑,並在此迎來了曾經離開他的五位弟子,經釋迦牟尼佛度化後,即披上了袈裟,而成為佛陀最早的弟子,並成為最早的佛教僧侶,歷史上稱此五人為「五比丘」,這也是世間有比丘的開始,從此,佛教具足佛、法、僧三寶,波羅奈國鹿野園也被尊為佛陀的「初轉法輪」之地,在佛教歷史上自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印度05:參觀佛教聖地鹿野苑,唐僧曾在鼎盛時到此,如今只剩寂靜
    鹿野苑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是釋迦摩尼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法的地方,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鹿野苑離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大約10公裡。我們搭乘了一輛Tutu前往,沿途揚塵很重,建議佩戴口罩。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侶與僧團,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7世紀唐僧玄奘曾來此,當時鹿野苑正如日中天,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歷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
  • 鹿野苑,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如今僅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鹿野苑,位於瓦拉納西火車站的南邊,兩者相距約10公裡,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大約40分鐘,鹿野苑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據傳是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講法和成立僧伽團體的地方,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從瓦拉納西來到這裡後,瞬間感覺格外的清淨,甚至感覺有些冷清,相比印度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這裡似乎被人所遺忘。
  • 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
    瓦拉納西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法輪,相當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古印度佛教遺址。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後,西行200公裡,來到鹿野苑,隨後就在這裡對父親淨飯王派來照顧他的5個隨從講解佛法,向他們闡述人生輪迴、苦海無邊、善惡因果、修行鹿野苑—佛陀第一次講經說法的地方。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公元3世紀時,鹿野苑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中心。
  • 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印度國徽出處,如今卻已變成廢墟
    眾所周知,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就是玄奘歷經磨難前往古印度的故事,因此,印度現在依然遺留著大量的佛教聖地遺址。其中,位於印度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的「鹿野苑」就是非常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也被大家譽為古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 佛教徒心中的聖地印度鹿野苑真正是什麼樣子的?
    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因為在此地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 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道場,千年不毀
    佛教起源於印度,同樣也沒落於印度,僅保留了佛教著名四大聖地。即便如此,印度也是佛教八大朝聖地中,最重要的一站。蘭毗尼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菩提迦耶是其開悟得道的地方;鹿野苑就成了他人生中的首個傳道及僧伽成立地。
  • 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美麗傳說
    印度的鹿野苑是佛教聖地之一,據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佛教由此開始發揚光大,鹿野苑也因此而聞名於天下。想到這裡,釋迦牟尼又思考道,「過去各佛轉法輪的地方都是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仙人住的地方,恰好這五個人也住在那裡,我正好前往鹿野苑,為他們演講佛法。」於是,釋逝牟尼當即從座位上站起來,準備前往波羅奈國。鹿野苑位於恆河和波羅奈河之間,那兒有一片繁茂的森林,環境十分幽靜,非常適宜於修行。撟陳如等五人就在這片森林的苦行林中修習苦行。
  • 瓦拉納西,感受印度聖地的世俗生活
    瓦拉納西的市區不大,市容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道路上人力車、牛車、機動車混行,卻相安無事,各走各的。很多街巷比較狹窄,來往的行人比較擁擠,不時還有頭頂巨大貨物的女人穿梭而過。遙想釋迦牟尼來到這裡時,河邊的景觀應該與現在沒有太大差別,他冥想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於是在瓦拉納西西郊的鹿野苑開始了初轉。鹿野苑就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後初轉法輪之處,這裡至今還保留著建於公元6世紀的答枚克佛塔。
  • 跟著上遊看世界:印度(七)佛教聖地鹿野苑
    鹿野苑今屬印度國北方邦瓦拉納西。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鹿野苑現有的佛寺,除了鹿野寺外,1908年修建的緬甸法輪寺,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國佛寺;1967年,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資助修建的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學院,是一所佛學院;還有中華佛寺、泰國佛寺、日本佛寺等。
  • 實拍隱藏在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網紅」氣質廟,網友:確定是寺廟?
    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攝於印度南方克拉拉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鹿野苑,位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城西10公裡處,這裡有一個舉世聞名的佛教遺址園:鹿野苑遺址園,以及一個收藏著印度國徽原型的阿育王石柱頭的考古博物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網友稱作不像寺廟的鹿野苑「主寺」:牟拉甘陀庫底寺(Mulagandhakuti Temple);
  • 3月朝聖印度鹿野苑,中國女孩探訪各國寺廟,其中一個竟布滿灰塵
    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我是KK;作為佛教聖地的鹿野苑,如同菩提迦耶一樣,被各個國家捐贈的寺廟所佔領,每個國家都通過一個小小的寺廟展示著整個國家佛教精華的部分,所以,來到鹿野苑朝聖,當然要去各個國家的寺廟看看;中華寺
  • 曾是印度佛教聖地,如今變成一片廢墟,標誌性建築被供奉在博物館
    印度一共有四大佛教聖地,位於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的「鹿野苑」就是其中之一,這裡有一座非常重要的佛教遺址,想要了解佛教文化,這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史料記載,曾在13世紀的時候,鹿野苑被莫名毀滅,成為了一片廢墟,至今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到了1851年前後,考古專家才發現現在的鹿野苑並且進行發掘。
  • 瓦拉納西——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
    瓦拉納西(),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坐落在恆河中遊新月形曲流段左岸,現有人口100萬,該市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主要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
  • 印度佛教遺蹟,是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今卻化為廢墟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雖然現在的印度佛像信徒並不是最多的,在印度有著非常多的古城,這些古城的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印度這麼多的古城裡面有一座城市是不得不提的,這裡就是瓦拉納西。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批的佛教徒就是在附近的鹿野苑誕生的,雖然佛教在當時收到了王室的支持但是卻沒有在印度人心中紮根。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聽聽尼泊爾人印度人怎麼說,其實呢……
    而印度人則常常強調菩提伽耶是釋迦牟尼悟道之地,以及鹿野苑是釋迦牟尼第一次傳法的地方。釋迦牟尼是哪國人?其實是非常清楚的。釋迦牟尼出生在今尼泊爾境內,確為尼泊爾人,這沒有異議。追隨釋迦牟尼的歷史和足跡,更需要的是回到佛學本身,回到佛家對人生的啟悟。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佛教四大聖地,體悟佛陀故事中的意義,體會「如是我聞」的說法。藍毗尼——釋迦牟尼出生之地:佛陀的母親是摩耶王后。
  • 中國佛教十大聖地 西藏竟然佔了三個
    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靈光寺靈光寺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位於北京西山餘脈翠微山東麓,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