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是哪國人?聽聽尼泊爾人印度人怎麼說,其實呢……

2020-12-05 經行天下光未央

印度人常常把釋迦牟尼看成是印度人,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人也是這麼看的。

尼泊爾人當然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釋迦牟尼出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這一點沒什麼爭議。

尼泊爾人強調藍毗尼在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釋迦牟尼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誕生在藍毗尼的婆羅雙樹下。

而印度人則常常強調菩提伽耶是釋迦牟尼悟道之地,以及鹿野苑是釋迦牟尼第一次傳法的地方。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其實是非常清楚的。

釋迦牟尼出生在今尼泊爾境內,確為尼泊爾人,這沒有異議。

釋迦牟尼在印度境內悟道、證道、明道,在印度發揚光大,印度的北部、中部、恆河流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這也沒有異議。

其實,釋迦牟尼是哪國人?這個問題並不重要。

因為,釋迦牟尼早已超越了國家,超越了時空。

拘泥於、執著於佛陀是哪裡人,於根本而言,毫無意義。

追隨釋迦牟尼的歷史和足跡,更需要的是回到佛學本身,回到佛家對人生的啟悟。

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佛教四大聖地,體悟佛陀故事中的意義,體會「如是我聞」的說法。

藍毗尼——釋迦牟尼出生之地

佛陀的母親是摩耶王后。有一天,摩耶王后睡眠中夢見了一頭6牙大白象飛進腹中,空中鼓樂弦歌,日月照身,於是就懷上了釋迦牟尼。

後在回娘家的路上,藍毗尼吸引了王后的腳步,在寧靜祥和的藍毗尼花園,在正月十五的銀輝之下,摩耶王后生下了釋迦牟尼。小王子一出生就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都會出現一朵蓮花,這就是七步蓮花的故事。

小王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說話:「天上地下,惟吾獨尊」,意思是佛法為無上甚深法。

藍毗尼是釋迦牟尼成長的地方,其重要之處在於:釋迦牟尼在這裡提出了生老病死苦等根本問題,發大願尋找並回答解脫究竟之法。

由此亦可見,一個人內心的基本問題、願望,與生命的境遇、境界是高度一致的;偉大理想與偉大程度是高度一致的。

菩提伽耶——釋迦牟尼成佛之地。

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行,方知苦行並不能證道。他回憶著小時候在樹下的初禪體驗,認為這可能有助於回到本性,證得大道。於是他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的乳糜之供,恢復了正常的體力。

釋迦牟尼行至伽耶之地,終於在菩提樹下,以金剛座結跏趺坐,連續七天七夜,調服自心,立身成佛,放大光明,證得十二因緣、四諦法等,頓悟無上正等正覺。

菩提伽耶因此成為佛教誕生之地。釋迦牟尼的成佛,說明單是苦行並不能得道,單是漸修並不能證道,頓悟得道,得道一定是大徹大悟(即使是漸悟至功到自然成,也一定是頓悟過關)。

鹿野苑——釋迦牟尼初轉法輪處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部的瓦拉納西,有野鹿經常出沒,故而得名,是釋迦牟尼初次傳法之地。釋迦牟尼於公元前531年來到鹿野苑,當時只收了五個弟子——五比丘,於鹿野精舍傳道。至此,佛、法、僧三寶初創完成。

當時翳羅缽龍問佛:「我何時當得免此龍身?」可見人們向佛的初衷、起點因人而異,個性不同,稟賦不同,高低不同,亦是各有所長。佛陀後來著名的十大弟子同樣如此——

我們可以看看這十大弟子:摩訶迦葉,頭陀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摩訶迦旃延,論義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婆離,持戒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

無論什麼樣的弟子,佛陀都是一視同仁,即使是對待一般大眾,因為佛教是講普度眾生的。釋迦牟尼以「善方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因機施教,完全沒有拘泥,鮮活靈動,自然而然,讓每個人的機緣得以充分展現,各自稟賦得以充分發揮,證悟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拘屍那羅——釋迦牟尼涅槃處

釋迦牟尼在八十歲高齡的時候,來到拘屍那羅。在示滅之前,一位120歲的老人須跋陀羅因佛法難遇、正法難聞,星夜趕來懇求拜師,釋迦牟尼不舍眾生,心生歡喜,將他收為最後弟子。

佛最後一次回答弟子們心中的疑問,然後安詳地離開了世間。

這些問題關於相會與別離,關於使命和施為,關於苦惱憂愁與喜樂利益,關於心中有戒與世間有法,關於慈與悲,關於靜定與自在,關於諸善與諸惡,關於生生與滅滅等,都是究竟根本的問題。

這些問題可以用現代的語言闡釋發揮,比如每個人都是有使命的,要用自身的作為完成使命;人生有苦,但不要「苦了」,而是要「了苦」;喜樂與利益是大眾走向正道的橋梁;內心靜定才能大自在;心中有戒,就是世間有法……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歡迎交流,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來源:參考消息網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導,尼泊爾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經歷史和考古證據證實,毋庸置疑的確鑿事實是,釋迦牟尼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藍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也是佛教發源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
  • 印度外長稱釋迦牟尼是「印度人」,在尼泊爾反駁後「秒慫」改口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印度外長稱釋迦牟尼是「印度人」,在尼泊爾反駁後「秒慫」改口。據印度媒體9日報導,印度和尼泊爾就佛陀誕生地發生了新的爭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hramanyam Jaishankar)宣稱,釋迦牟尼(佛陀)是最偉大的「印度人」,尼泊爾對此表示反對。 隨後,印度暫時平息了這場爭議,承認佛教的創始人「毫無疑問」出生在尼泊爾。
  • 佛教是釋迦牟尼創立,有人說他只是發揚了佛教,真相究竟如何呢?
    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當然是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出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他原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迦毗羅衛國位於今天印度和尼泊爾的邊境地區,印度一直自詡是佛教的誕生地,這讓尼泊爾很不爽,明明是自己國人創立的佛教,憑啥便宜印度人。
  • 尼泊爾佛祖誕生地:進入園區需要脫鞋,修行者說能感受到強大磁場
    尼泊爾是旅行勝地,有壯麗的雪山和歷史悠久的建築,各種神廟也不少,不少國人喜歡來這裡旅遊,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釋迦牟尼就是在這裡誕生的,這裡還有一個誕生地景區。這裡位於尼泊爾南部平原,與印度相隔不遠信徒們覺得裡面是聖水,會捧一點灑到自己身上,其實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而且池子裡是死水,看起來有些髒。
  • 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
    (抗擊新冠肺炎)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中新社加德滿都11月18日電 (記者 張晨翼)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18日起重新向遊客開放。同時,我們之前也為藍毗尼地區的計程車司機、人力車司機提供了各類防疫培訓,爭取讓所有人都遵守健康規則。藍毗尼距加德滿都約300公裡,相傳是摩耶夫人生下喬達摩·悉達多(釋迦摩尼)的地方。後世考古學家根據《大唐西域記》和中國東晉高僧法顯的記載,在藍毗尼挖掘出一根阿育王石柱,上面的敕文顯示藍毗尼是佛陀誕生地。
  • 歷史上佛教到底是誰創立的呢?有人說釋迦牟尼只是發揚了而已?
    歷史上佛教到底是誰創立的呢?有人說釋迦牟尼只是發揚了而已?佛教源於古印度,世界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後人尊稱他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屬於古印度釋迦族人,剎帝利種姓。其出生地現在屬於尼泊爾,成佛地點位於現在印度的巴特那,圓寂於現在的印度卡西亞。
  • 「釋迦牟尼」用英語怎麼說
    放下金箍,不能救你;戴上金箍,卻不能愛你至於人的七情六慾,筆者因為對佛教並無研究,所以還是順其自然。回歸正題,「釋迦牟尼」用英語怎麼說?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釋迦牟尼是漢語對梵文的音譯,英語中對應的也是音譯,或者直接引用梵文或巴利文。因為是音譯,所以版本不一。英文中稱釋迦牟尼為the historical Buddha(Buddha,即佛陀,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圓滿覺悟真理者之總稱)。
  • 我國一座山峰,為何被印度人視為神山?
    最典型的比如日本的富士山,雖然海拔只有3775.63米,但由於是日本的最高峰,被日本人賦予了很多神聖的意義。在日本人心目中,富士山就是一座蘊含著自然魅力的莊嚴神山,是他們最崇敬的聖地之一。其實不光是日本,這種案例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它代表了一種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因為在高山腳下,人類始終是渺小的。
  • 印度專家直言:中國是科技比較落後的國家,看看印度人怎麼說
    中國和印度其實是有一定的相似點的,畢竟同樣也是人口大國,但是其他方面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而又因為是隔壁,所以其實相互之間的關注都是比較多的,而在我們的認知裡,印度是一個很有自信的國家,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這份自信是從哪來的。
  • 尼泊爾人:我們尼泊爾人最喜歡中國人!我說的是真的
    原標題:尼泊爾人聊中印:常對「強勢兄長」心存警惕 盼與富強中國互聯互通尼泊爾街邊,旅行社的中文招牌。範凌志攝加德滿都泰米爾區,一家中餐館樓下的街景。崔萌攝從「世外桃源」不丹來到尼泊爾,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這裡顯得「煙火氣」十足,也更為「開放」。
  • 聽聽老人怎麼說!
    聽聽老人怎麼說,漲知識了人生自古誰無死,這句話是上輩人留下來的經典。雖然說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但每當聽到身邊有人去世,我的心都會有那麼一絲疼痛。就會想起他們在世的種種畫面。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要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 佛祖釋迦牟尼以及佛教誕生的過程
    可見,古印度人「神化」偉人的能力並不比國人差。古印度並非現在印度,而是整個印度次大陸,包括現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佛陀誕生的迦毗羅衛國,正位於尼泊爾境內。佛陀本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姓喬達摩,名叫悉達多,屬於釋迦族,據《佛本行集經》所述,釋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剎帝利階級,屬於甘蔗王的後裔。雅利安人並非印度當地的原始居民,他們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進入印度北部,因為勇敢善戰,其勢力範圍迅速擴大,直至整個古印度。
  • 如來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歷史傳承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古印度,也就是現如今的尼泊爾,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就是很多影視劇中的我佛如來。釋迦牟尼,本名叫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後人對其的尊稱,「釋迦」是因為他出自釋迦族,「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當時的印度同樣也還是君主制國家,也就是剎帝利階層來統治的,劃分為很多個小國家,而佛祖出自其中的一個小國家叫迦毗羅衛,這個國家就位於今天的尼泊爾。釋迦牟尼的父親就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是鄰國天臂城善覺王的妹妹。
  • 佛教:歷史上,真實的「釋迦牟尼」,很多人都不懂
    引語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歷史上真正的釋迦牟尼是怎樣的。其中當然也包括很多佛教信徒,或許他們對釋迦牟尼的歷史也不太清楚。的確,釋迦牟尼並不是神,而是他們找到了一套能夠引導人們減輕痛苦的理論和方法。事實上,釋迦牟尼一生的經歷都被記載在佛經上,佛教本來就是一種無神論的宗教,但是釋迦牟尼反對世界上有神的觀點。事實上,最原始的佛教經書中記載的內容非常準確,因為在佛陀死後不久,官方立即將佛陀的一言一行詳細記錄下來。
  • 印度人其實是白種人?這是高考標準答案
    從強勁十足的摩託車到奇怪的恆河水,從沒服役的坦克到賣不出去的戰鬥機,從左手扣那到右手吃飯……關於印度的話題有這麼火熱,其實我們也沒有從根源上了解過這個民族,那麼印度人酒精是啥人種?為啥黑皮的印度人總是被認為是白種人呢?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印度國家的組成說起。
  • 邱承彬淺談尼泊爾加德滿都斯瓦揚布寺奇觀
    文殊菩薩喜聞此事,特地從中國五臺山趕到此處,一見蓮花,立刻感知蓮花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花中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所以取出智慧神劍,將山劈開,讓湖水流洩,使湖泊成為富庶的盆地,文殊菩薩得以與釋迦牟尼佛像相會,同時也解決了山谷人民交通不便及耕地稀少的問題。文殊菩薩見此地地靈人傑,於是便在此宣揚佛法。據說連當時國王都受其感召,出家皈依佛門。
  • 被印度人譽為聖河的恆河,到底有多「髒」
    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恆河是有著與我們心中的母親河黃河同樣的地位。而且,恆河一度被印度人稱之為聖河。近幾年來,在印度旅遊開始逐漸興起之後,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來到印度遊玩。而當他們看到印度的恆河之後,不禁大跌眼鏡,他們所看到恆河其實就是一條遍布著各種垃圾的一條河,充斥著髒亂差。而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簡要地談談,印度的聖河恆河,請聽我一一道來。
  • 為何要從尼泊爾攀登珠穆朗瑪峰,而不是從中國開始呢?總算懂了!
    雖然國人們是非常喜歡旅遊,但是對於國內的一些景點,很多國人都感覺到膩了,想要去看一些大自然的風景,所以桂林和新疆、西藏那邊是很多國人前往旅遊觀光的。但是要說以自然風光取勝的話,我相信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的風光,是無可比擬的。
  • 釋迦牟尼是誰
    釋迦牟尼,多數中國老百姓,大概主要從《西遊記》塑造的如來佛形象去認識釋迦牟尼,將他視為神祇,殊不知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釋迦牟尼誕生在古印度喜瑪拉雅山南麓的一個小國—— 迦毗羅衛(jiā pí luó wèi ),地處現在尼泊爾南境的畢拍羅婆。「釋迦」是族名,「牟尼「意譯「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