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我是KK;
作為佛教聖地的鹿野苑,如同菩提迦耶一樣,被各個國家捐贈的寺廟所佔領,每個國家都通過一個小小的寺廟展示著整個國家佛教精華的部分,所以,來到鹿野苑朝聖,當然要去各個國家的寺廟看看;
中華寺
首先來的是中華寺,相傳這是1936年(另說1939年)由新加坡華僑李俊承居士出資,一位福建法師負責建造的,整個寺廟很有中國南洋建築的風格,一眼就能讓人認出這是個中國寺,進入裡面是個鬱鬱蔥蔥的花園,有一些阿育王柱柱頭的獅子雕塑,法輪的雕塑,也算是契合著鹿野苑「初轉法輪」之地的主題;
在花園的一角看到了關於玄奘西行的一些介紹圖片,還有當時玄奘西行的線路圖,可以理解,對於中印之間的關係,玄奘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甚至,對於印度,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是幫助找回歷史的典籍,更是被寫到印度小學課本當中,所以,在印度的佛教聖地,基本上都能看到當年玄奘的一些記錄以及故事,很多遺址的挖掘也都是根據玄奘的描述倆確定的,可見玄奘對於印度以及佛教的重要性;
花園後面是大殿,牆上看到了幾幅中國思想家老子、孟子、孔子的畫像,繞道大殿後面就是住宿的地方,大殿的右側是寺廟的廚房和食堂;和這裡的僧人聊了一下,原來這裡已經沒有中國的僧人,完全交接給了泰國人管理,食堂裡甚至還掛著泰國住持的一些獎牌和照片,多少有些遺憾;
日本 日月山寺
日本寺廟就在中國寺廟附近,不大卻很安靜,大門進去的小院子裡有很多的菩提樹,其中一棵菩提樹下還有一座佛像,想必是根據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的典故來設計的;院子裡還有一個用石磚壘砌的石碑,上面寫著「法輪寺」還有日本大師的名字;
走進日式的大殿,看到的是一尊臥佛,讓我有些意外,並且是躺在靠前的位置,後面還有5尊佛像,整個大殿是檀木色的,和菩提迦耶的有點像,感覺日本人禪宗都還保留著很古老的傳統,風格很古樸沉穩,不像泰國和緬甸、斯裡蘭卡的佛教寺廟那麼色彩鮮豔;
大殿是不允許進入的,只能在外面拜一下,可以看出裡面是留給專門在此修行的僧人們做儀式用的,相信這裡還是有些僧人駐紮;不知為什麼。每次來日本寺廟總能給我一種特別寧靜的感覺,也許因為日本寺的配色都是單調的深色;
西藏寺
這個寺廟是在菩提迦耶一位師傅告訴我的,讓我來到鹿野苑住在這裡,裡面會有師傅接待我,於是這裡也是我在鹿野苑住宿的地方;
整個寺廟不,大門正對的是大殿,裡面有供奉的佛像,兩側都是住宿的房間,院子裡還有一個大的藏式佛塔和一座金色佛像;
不得不說,鹿野苑的寺廟裡,建築和設施最新的就是這座寺廟了,我想是因為裡面一直都有僧人管理,背後也有其他寺廟支持,我了解到他們都是輪流來這座寺廟值班,每個師傅3-6個月不等,主寺廟在印度北方,都是印度籍的藏族人,他們很歡迎中國人去那裡做志願者,還特意問我想不想過去教小和尚們漢語,感覺他們的僧團管理的很不錯;
寧瑪藏族寺廟
在遠離鹿野苑中心的鎮郊,還有一家寧瑪派的藏族寺廟,我是在Longly planet看到,想要一探究竟,用google導航到了一個小巷,不久就找到了寺廟的大門;
從外面看上去並不是很歡迎外國的遊客,我帶著試一試的態度推門進去了,裡面是一個非常大的類似公園的地方,沒有怎麼打理,地面上都是各種雜草和樹木,我想這裡也真的不是給遊客探訪的地方,剛要轉身出門,卻被裡面出來的師傅叫住了,師傅說可以進去看一下,還告訴我大堂的位置,轉完可以過去大堂拜一拜;
院子很幽靜,有很多菩提樹,還有掛在樹上的風瑪旗,也有藏式風格的佛塔;大堂則是一個光線昏暗的小房間,我禮拜完留下了供奉,才發現衣服上都是黑色灰塵,想必這裡應該很少有人打理,我想這裡應該是寧瑪派師傅們自己修行生活的地方,並不專門對外,所以和之前去的那個西藏寺產生了巨大的對比;
泰國寺
泰國寺也算是在鹿野苑比較有規模的寺廟,甚至還設置有水池和噴泉,就像在菩提迦耶一樣,泰國人似乎對在國外建寺廟都特別的用心,在探訪的很多佛教遺蹟,泰國僧團和朝聖團體的捐贈金額也非常巨大,也有可能跟泰國全民信佛有關;
關於鹿野苑的分享就是這些了,KK也將啟程下一站印度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Agra),有什麼關於鹿野苑的問題歡迎留言!圖文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點擊「關注」,KK見世界,用親身的旅行,做認真的分享,我們一起看遍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