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05:參觀佛教聖地鹿野苑,唐僧曾在鼎盛時到此,如今只剩寂靜

2020-12-05 馬可波羅趣看世界

鹿野苑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是釋迦摩尼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法的地方,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

鹿野苑離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大約10公裡。我們搭乘了一輛Tutu前往,沿途揚塵很重,建議佩戴口罩。

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侶與僧團,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

7世紀唐僧玄奘曾來此,當時鹿野苑正如日中天,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歷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

鹿野苑的所有建築都被破壞殆盡,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ūpa)卻在廢墟中保存了下來,塔高達39米,直徑達28餘米,屬留存極少的阿育王時期建築。

如今, 鹿野苑的建築幾乎被破壞殆盡,只剩殘垣斷壁。裡面很幽靜,綠樹環繞。

相關焦點

  • 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印度國徽出處,如今卻已變成廢墟
    眾所周知,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就是玄奘歷經磨難前往古印度的故事,因此,印度現在依然遺留著大量的佛教聖地遺址。其中,位於印度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的「鹿野苑」就是非常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也被大家譽為古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 實拍隱藏在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網紅」氣質廟,網友:確定是寺廟?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鹿野苑,位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城西10公裡處,這裡有一個舉世聞名的佛教遺址園:鹿野苑遺址園,以及一個收藏著印度國徽原型的阿育王石柱頭的考古博物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網友稱作不像寺廟的鹿野苑「主寺」:牟拉甘陀庫底寺(Mulagandhakuti Temple);
  • 鹿野苑,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如今僅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鹿野苑,位於瓦拉納西火車站的南邊,兩者相距約10公裡,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大約40分鐘,鹿野苑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據傳是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講法和成立僧伽團體的地方,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從瓦拉納西來到這裡後,瞬間感覺格外的清淨,甚至感覺有些冷清,相比印度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這裡似乎被人所遺忘。
  •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傳說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地方,也就是他初次向弟子講經布道之處。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迦耶成道後,來到鹿野苑傳道,他在此收了5位弟子,開始向他們宣講他所悟出的道理。在佛教經典中,鹿野苑被稱為初轉法輪處視為佛教傳播地和教團建立處。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來到此地。鹿野苑位於瓦臘納西西北約10公裡處,當地人稱它為「仙人論處」、「仙人鹿園」。據佛教《六度集經》記載,古時候這裡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常有鹿群出沒。
  • 鹿野苑——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裡處,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
  • 跟著上遊看世界:印度(七)佛教聖地鹿野苑
    鹿野苑今屬印度國北方邦瓦拉納西。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鹿野苑現有的佛寺,除了鹿野寺外,1908年修建的緬甸法輪寺,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國佛寺;1967年,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資助修建的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學院,是一所佛學院;還有中華佛寺、泰國佛寺、日本佛寺等。
  • 曾是印度佛教聖地,如今變成一片廢墟,標誌性建築被供奉在博物館
    文/1很多人都被印度的奇葩事跡所吸引了過去,但我們不要忘了,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我們從小看的《西遊記》就是古印度的故事改編的。如果你準備去印度旅遊的話,一定不要忘記看看這裡的各種佛教遺址。印度一共有四大佛教聖地,位於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的「鹿野苑」就是其中之一,這裡有一座非常重要的佛教遺址,想要了解佛教文化,這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印度最重要的聖城瓦拉納西,佛祖在此傳教半生,唐僧曾到此取經
    公元前一千多年,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更是借著瓦拉納西的地理優勢將這裡當成一個攻守要塞,逐漸滲入印度,成為這片土地的主宰者,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統治。毫不誇張的說,在印度的多次歷史更迭中,人們堅信得瓦拉納西者即得天下。不過,地理位置的優勢並不是瓦拉納西聲名遠播的主要原因。
  • 佛教徒心中的聖地印度鹿野苑真正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注重心靈上的放空,今天小編就帶你來到印度鹿野苑感受下,心靈放空的力量。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因為在此地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 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
    瓦拉納西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法輪,相當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古印度佛教遺址。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後,西行200公裡,來到鹿野苑,隨後就在這裡對父親淨飯王派來照顧他的5個隨從講解佛法,向他們闡述人生輪迴、苦海無邊、善惡因果、修行鹿野苑—佛陀第一次講經說法的地方。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公元3世紀時,鹿野苑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中心。
  • 佛教在印度的遭遇:鹿野苑初試啼聲
    佛教在印度的遭遇:鹿野苑初試啼聲 2013-01-25 16:49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印度佛教遺蹟,是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今卻化為廢墟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雖然現在的印度佛像信徒並不是最多的,在印度有著非常多的古城,這些古城的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印度這麼多的古城裡面有一座城市是不得不提的,這裡就是瓦拉納西。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批的佛教徒就是在附近的鹿野苑誕生的,雖然佛教在當時收到了王室的支持但是卻沒有在印度人心中紮根。
  • 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美麗傳說
    印度的鹿野苑是佛教聖地之一,據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佛教由此開始發揚光大,鹿野苑也因此而聞名於天下。而現在成道之後,卻默然而不說法,眾生沉淪於漫漫長夜,墮溺於無明的黑暗之中,僅憑他們的力量,脫離這黑暗和苦海是極難辦到的,但其中還有一些眾生過去世時,親近善良的朋友,種植了各種功德的根基,是完全可以聽受您的說法,得到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的。只希望世尊為了這些人,而用大慈大悲的力量以及高妙的佛法給他們以開導,使他們因此而脫離苦海,抵達智慧彼岸。」
  • 印度鹿野苑猶如一個廢墟,印度女人喜歡穿紗麗環遊
    如今隨著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走出國門環遊全世界,已不再是曾經夢寐以求的空想,作為中國的鄰國,印度也是備受矚目的四大文明古國,值得中國人行走的地方成千上萬,但令不少遊客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印度的景區主要以雄偉建築為主。
  • 瓦拉納西,曾誕生第一批佛教徒,如今這裡信仰佛教的人口卻不足1%
    如今殘垣斷壁的佛教誕生地:鹿野苑鹿野苑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圖中的佛塔,佛塔的旁邊還有菩提樹,以及釋迦牟尼與弟子的雕像,這些是後來興建的。而另一部分,就是鹿野苑古代的遺址,那裡是佛教誕生的地方,釋迦牟尼初次講法也在那裡。
  • 鹿野苑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
    鹿野苑便是一個未知的地方。恕我孤陋寡聞,來之前只知道佛祖誕生地,以及佛祖頓悟成佛之地。並不知道,瓦拉納西有鹿野苑。到達之後,才知道這個地方在這裡。之前只是聽說過有這麼個地方,它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佛祖如來2500年前來到這裡,公開講經傳授佛法,在這裡完成了佛教的佛 法 僧 三寶集結。
  • 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道場,千年不毀
    佛教起源於印度,同樣也沒落於印度,僅保留了佛教著名四大聖地。即便如此,印度也是佛教八大朝聖地中,最重要的一站。蘭毗尼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菩提迦耶是其開悟得道的地方;鹿野苑就成了他人生中的首個傳道及僧伽成立地。
  • 實拍印度佛教著名的聖地,與菩提伽耶齊名,卻鮮有人知
    在印度的旅行中,大部分都會去泰姬陵,新德裡等地打卡,但是卻往往會忽略一個著名的佛教聖地。這裡就是鹿野苑,這裡是和菩提伽耶,拘屍那羅齊名的佛教聖地,相比菩提伽耶,這裡卻鮮有人知。鹿野苑距離瓦拉納西約10公,三輪車差不多40分鐘就能到達,據說這是釋迦摩尼在這裡第一說法的地方。雖然這裡遊客鮮有人知,但因此在眾多的信眾中,鹿野苑也是非常重要的打卡地,他們會來到這裡朝拜和禪修。鹿野苑中最特色的就是這座建築,高達39米,直徑達28米餘,成為鹿野苑的標誌,卻也見證這這裡1600多年歷史。
  • 瓦拉納西,感受印度聖地的世俗生活
    瓦拉納西在印度猶如耶路撒冷在以色列一樣,是印度教徒的心中聖地,他們人生的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溼婆神」,有3個都要在瓦拉納西實現。遙想釋迦牟尼來到這裡時,河邊的景觀應該與現在沒有太大差別,他冥想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於是在瓦拉納西西郊的鹿野苑開始了初轉。鹿野苑就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後初轉法輪之處,這裡至今還保留著建於公元6世紀的答枚克佛塔。
  • 中國佛教十大聖地 西藏竟然佔了三個
    ,中國是佛教聖地,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法門寺法門寺因供奉「釋迦如來佛指舍利」,位於陝西扶風縣城北十公裡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靈光寺靈光寺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位於北京西山餘脈翠微山東麓,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