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

2020-12-05 白首看影視

瓦拉納西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法輪,相當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古印度佛教遺址。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後,西行200公裡,來到鹿野苑,隨後就在這裡對父親淨飯王派來照顧他的5個隨從講解佛法,向他們闡述人生輪迴、苦海無邊、善惡因果、修行

鹿野苑—佛陀第一次講經說法的地方。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公元3世紀時,鹿野苑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中心。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鹿野苑 釋迦摩尼開悟得道後第一次開壇講經的地方 是四大佛教聖跡地之一 現在的鹿野苑有一座達美克佛塔 和挖掘出來的殿基壇基 殘垣斷壁上被遊客貼著零零星星的金箔 大概意寓著美好的願望吧 站著佛塔下 仰望粗糙無華的外壁 鳥兒時而起落 無可名狀的觸動敲擊著心臟 靜立亦好 據說由於佛教和耆那教均起源於印度教 此地即是佛教聖地也是耆那教聖地!

瓦拉納西鹿野苑,佛祖成佛之後的講經之處!到了瓦拉納西,朝北拐向尼泊爾已經很方便。但在鹿野苑產生了一個願望,很想再東行二百多公裡,去看看那棵菩提樹。恆河夜祭,菩提迦耶靈鷲山,唐僧遊學的那爛陀大學,釋迦摩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在此地址上修建的正覺寺。第一次印度之行,一路走來,感嘆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傳法的艱辛,更敬佩佛陀的智慧和堅持。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在有生之年好好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具價值。

1.對窮遊的小夥伴來說,這裡又是一個令人抓狂的地方,因為沒有直達的公交車; 2.想省錢不坐計程車的話,只能先到火車站不遠處的汽車站,坐小巴到阿薩普爾Asapur,再步行或打突突車約兩公裡到達核心區域; 3.你可以步行依次拜訪Chuakhandi Stupa、Wat Thai Sarnath Temple、Sarnath Museum(博物館5盧比)、Sarnath Excavated Site(遺蹟200盧比)、Sarnath Golden Temple; 4.大部分景點免費,大半天可以遊覽完畢。

鹿野苑是個考古遺址,得到了很好的維護。巨大的佛塔就像一座六層樓高的建築,由巨大的石砌成,有複雜的雕刻。該遺址有大量的佛寺小佛塔、墳墓和住區。有趣的是,所有挖掘出來的建築都是用燒過的磚砌成的,這裡有一個博物館。

相關焦點

  • 鹿野苑——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裡處,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
  • 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道場,千年不毀
    佛教起源於印度,同樣也沒落於印度,僅保留了佛教著名四大聖地。即便如此,印度也是佛教八大朝聖地中,最重要的一站。蘭毗尼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菩提迦耶是其開悟得道的地方;鹿野苑就成了他人生中的首個傳道及僧伽成立地。
  • 印度05:參觀佛教聖地鹿野苑,唐僧曾在鼎盛時到此,如今只剩寂靜
    鹿野苑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是釋迦摩尼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法的地方,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鹿野苑離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大約10公裡。我們搭乘了一輛Tutu前往,沿途揚塵很重,建議佩戴口罩。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侶與僧團,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7世紀唐僧玄奘曾來此,當時鹿野苑正如日中天,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歷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
  • 歷史上佛教到底是誰創立的呢?有人說釋迦牟尼只是發揚了而已?
    歷史上佛教到底是誰創立的呢?有人說釋迦牟尼只是發揚了而已?佛教源於古印度,世界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後人尊稱他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屬於古印度釋迦族人,剎帝利種姓。其出生地現在屬於尼泊爾,成佛地點位於現在印度的巴特那,圓寂於現在的印度卡西亞。
  • 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陀
    阿羅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為不滿足於此而退出;又從學鬱陀蘭弗,達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別,住於「平等寂靜」的知見,感到心似乎與「不動的真理」合一。但這仍然無法解決問題,他還是離開了。瑜伽禪定是印度東方哲學的具體形式,到釋迦時代則十分流行。這裡的「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無色定」中。
  • 佛教是釋迦牟尼創立,有人說他只是發揚了佛教,真相究竟如何呢?
    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當然是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出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佛的梵文為Buddha,意為「覺悟」,漢譯音為「佛陀」,這就是釋迦牟尼和佛教的由來。證道的釋迦牟尼廣收弟子,廣大門庭,由於他的教義淺顯易懂,所以發展很快,這一時期大家思想一致,行動一致,也被稱為「和合一味」時期。但在釋迦牟尼死後一百年,佛教卻發生了分裂,。
  • 印度佛教聖樹——釋迦牟尼佛悟道處菩提樹遭砍傷(圖)
    當年,釋迦牟尼來到菩提樹下,在所鋪草座上面靜坐。他發誓:「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佛經稱此座為金剛座) 佛教在線7月21日訊 據德新社駐新德裡記者7月20日報導:日前,一群不法分子心狠手辣地將位於印度的佛教聖樹——釋迦牟尼成道處的菩提樹砍下一根樹枝。
  • 佛祖釋迦牟尼以及佛教誕生的過程
    聖人出世,天生異象,這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感應」思想的體現,不想在印度佛教中很早就有此類傳說。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佛陀的母親摩訶摩耶夫人懷孕前曾夢見一頭六牙白象馱著一位男子從天而降,撲入她的懷中。佛陀出生時更是天地震動,光明普照,上有天龍八部雲集,下有各路天神朝拜,種種祥瑞相繼湧現。佛陀出生後不扶而行,開口即言。
  • 鹿野苑,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如今僅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鹿野苑,位於瓦拉納西火車站的南邊,兩者相距約10公裡,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大約40分鐘,鹿野苑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據傳是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講法和成立僧伽團體的地方,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從瓦拉納西來到這裡後,瞬間感覺格外的清淨,甚至感覺有些冷清,相比印度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這裡似乎被人所遺忘。
  • 鹿野苑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
    到達之後,才知道這個地方在這裡。之前只是聽說過有這麼個地方,它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佛祖如來2500年前來到這裡,公開講經傳授佛法,在這裡完成了佛教的佛 法 僧 三寶集結。鹿野苑的遊覽算是意外的驚喜,對於沒有信仰的我來說,到達此地,讓我對佛教的起源與發展有了些許的了解。雖然沒有信仰,但對此地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 佛教:歷史上,真實的「釋迦牟尼」,很多人都不懂
    引語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歷史上真正的釋迦牟尼是怎樣的。其中當然也包括很多佛教信徒,或許他們對釋迦牟尼的歷史也不太清楚。的確,釋迦牟尼並不是神,而是他們找到了一套能夠引導人們減輕痛苦的理論和方法。事實上,釋迦牟尼一生的經歷都被記載在佛經上,佛教本來就是一種無神論的宗教,但是釋迦牟尼反對世界上有神的觀點。事實上,最原始的佛教經書中記載的內容非常準確,因為在佛陀死後不久,官方立即將佛陀的一言一行詳細記錄下來。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導,尼泊爾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經歷史和考古證據證實,毋庸置疑的確鑿事實是,釋迦牟尼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
  • 中國漢傳佛教吃素的肇始與梁武帝「斷酒肉文」的因果關係
    有鑑於此,梁武帝遂決定舉行第二次以戒律論辯為主題的法會。第二次法會敕請義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於華林園華光殿內舉行。法會由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三位律師升座主法,由武帝親自向三律師提問:諸律師從來如何教導?使諸僧尼認為戒律中「無有斷酒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致使僧伽不奉行「禁斷酒肉」的詔令。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導,尼泊爾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說:「經歷史和考古證據證實,毋庸置疑的確鑿事實是,釋迦牟尼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
  • 釋迦牟尼是哪國人?聽聽尼泊爾人印度人怎麼說,其實呢……
    印度人常常把釋迦牟尼看成是印度人,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人也是這麼看的。尼泊爾人當然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釋迦牟尼出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這一點沒什麼爭議。尼泊爾人強調藍毗尼在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釋迦牟尼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誕生在藍毗尼的婆羅雙樹下。
  • 梁慶華臺灣手記:佛門龍象與佛法慈悲
    普渡慈航(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梁慶華) 報導團參訪臺南楠西萬佛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2月19日,團隊的小夥伴們早早的就出發了
  • 瓦拉納西,曾誕生第一批佛教徒,如今這裡信仰佛教的人口卻不足1%
    如今殘垣斷壁的佛教誕生地:鹿野苑鹿野苑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圖中的佛塔,佛塔的旁邊還有菩提樹,以及釋迦牟尼與弟子的雕像,這些是後來興建的。而另一部分,就是鹿野苑古代的遺址,那裡是佛教誕生的地方,釋迦牟尼初次講法也在那裡。
  • 佛法僧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經常講的佛法僧三寶,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一,佛。「佛」這個字,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譯過來是「智慧、覺悟」的意思。那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智慧、覺悟」,而採用音譯呢?釋迦牟尼佛已經覺悟成佛,是過來人,講的是他親證的事實真相,所以稱佛為「佛寶」。二,法。法就是佛法,狹義上講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法,廣義上講就是覺了宇宙人生一切的萬事萬法。佛教中經常講佛法無邊,所覺的對象沒有邊際,能覺的智慧也沒有邊際,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本能,也就是佛性。
  • 佛法僧三寶的含義
    早課上的僧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在佛教中,信徒是以佛、法、僧的三寶為皈信或皈敬的對象,而不是崇拜流行於民間的諸神,故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最初度化在家信徒,即授三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