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心中的聖地印度鹿野苑真正是什麼樣子的?

2020-12-07 聖地遊俠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注重心靈上的放空,今天小編就帶你來到印度鹿野苑感受下,心靈放空的力量。

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因為在此地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從瓦拉納西去鹿野苑並不遠,15公裡,從老城沒有直達的公交,只有打tutu(印度普遍的三輪摩託車)或者人力三輪車 (註:離河岸1公裡的地方,auto 是不可以進去了,都是人力車的天下了)

搭載小編的人力車夫

貼士:通常去arnath auto 的價格普遍在70RS 左右,有的司機會問你是往返麼,往返的話便宜只要400RS。。中間可以等你2——3個小時。(千萬別被坑,來往的車很多哦,再說價格很離譜)距離鹿野苑路程還有1/3 的時候有一座橋 ,橋上面有佛法標誌。

鹿野苑

抵達鹿野苑的時候是,在一個「法會歡迎門廊」前下車,接著還要步20多分鐘才抵達各種佛教寺廟。門廊充滿藏式風格,藏紅色為主色調,頂部有藏族吉祥雙鹿轉法論的塑像,門廊上用藏文和英文寫著「The Bhagavan is welcome here,we have such merit and good fortune! We ask that you remain right here In order to accept our offerings.」(世尊在此歡迎你的到來,我們擁有如此令人讚嘆的美德和未來,希望你留下來,接受我們準備的供奉)。

法會歡迎門廊

小編進入園區世界一下子安靜下來,環境也和外面的印度式衛生條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處處有綠化,路旁沒有任何垃圾,幾乎一塵不染,讓人感嘆信仰的力量對日常生活規範約束上巨大的不同。這在隨後任何一個佛教聖地都是一樣,仿佛是印度教包圍中的一方淨土-出淤泥而不染。

鹿野苑寺廟一景

鹿野苑寺廟一景

高聳的佛塔遠遠就能看到,猶如地標,門票價格是100盧比,印度人5盧比,小編尋思著自己和印度人的平均收入差距有20倍嘛?歐美人應該差不多。旁邊的博物館門票是5RS。註:盧比是印度的貨幣單位。

鹿野苑寺廟一景
鹿野苑寺廟一景

鹿野苑寺廟一景

鹿野苑達美克佛Dhamekh Stupa塔建於公元五世紀時的笈多王朝,考古學家推測:現在的建築是建造在另一座更早期的建築遺蹟之上,而這最初遺蹟應該就是當時阿育王所造的紀念佛塔之一。二層圓筒形的紅磚大塔,高約33.5公尺,底部直徑有28.5公尺左右,而地基則深入地底有3至5公尺之深。塔身分為上、下兩層,大塔上半部是圓筒狀的紅磚建築;塔身上刻有許多古老精緻的圖案,其中有雕刻以「卍」字的花紋,象徵佛教的蓮花。塔身下半部為巨大石塊所建造,八角面上都雕鑿了內凹的佛龕。

小編到的時候正值中午烈日,仍然很多人在饒塔,我也加入隊伍,順時針轉了三圈。看過不少的佛塔,公園5世紀前的早起建築的風格很樸素,基本是簡單的圓筒狀,但充滿了原始粗獷的力量。

達美克佛Dhamekh Stupa塔
達美克佛Dhamekh Stupa塔
達美克佛Dhamekh Stupa塔

達美克佛Dhamekh Stupa塔

佛塔不遠處就是曾經的寺廟群遺址,現在只剩下紅色的牆基,和一些殘留的石柱,小編到的時候有亞洲人在牆基陰影裡打坐或步行禪,非常認真。

唐朝高僧玄奘於公元7世紀來到這裡,見證了鹿野苑當時的盛況。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鹿野苑有這樣的記載:「達美克佛塔至鹿野伽藍。臺觀連雲長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學小乘正量部。大院內有精舍。高百餘尺。石階磚龕層級百數。皆隱起黃金佛像。室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來身作轉法輪狀。精舍東南有石窣堵波。無憂王所建。高百餘尺。前有石柱。高七十餘尺。是佛初轉法輪。

稍後小編又來到了中國寺院。

地標

來到了中華寺,一片殘破景象,不勝悽涼。那裡有我泱泱中華寺, 卻後繼無人。

這就是佛教徒心中的鹿野苑,最後小編用金剛經的一句話來結束鹿野苑之行「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總的來說小編極力推薦大家來轉一轉,感受異國風土人情。

相關焦點

  • 印度佛教遺蹟,是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今卻化為廢墟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雖然現在的印度佛像信徒並不是最多的,在印度有著非常多的古城,這些古城的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印度這麼多的古城裡面有一座城市是不得不提的,這裡就是瓦拉納西。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批的佛教徒就是在附近的鹿野苑誕生的,雖然佛教在當時收到了王室的支持但是卻沒有在印度人心中紮根。
  • 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印度國徽出處,如今卻已變成廢墟
    眾所周知,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我們耳熟能詳的《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就是玄奘歷經磨難前往古印度的故事,因此,印度現在依然遺留著大量的佛教聖地遺址。其中,位於印度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的「鹿野苑」就是非常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也被大家譽為古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 跟著上遊看世界:印度(七)佛教聖地鹿野苑
    鹿野苑今屬印度國北方邦瓦拉納西。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鹿野苑現有的佛寺,除了鹿野寺外,1908年修建的緬甸法輪寺,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國佛寺;1967年,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資助修建的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學院,是一所佛學院;還有中華佛寺、泰國佛寺、日本佛寺等。
  • 實拍隱藏在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網紅」氣質廟,網友:確定是寺廟?
    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攝於印度南方克拉拉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鹿野苑,位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城西10公裡處,這裡有一個舉世聞名的佛教遺址園:鹿野苑遺址園,以及一個收藏著印度國徽原型的阿育王石柱頭的考古博物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網友稱作不像寺廟的鹿野苑「主寺」:牟拉甘陀庫底寺(Mulagandhakuti Temple);
  •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
    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之地,玄奘來過鹿野苑是古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傳說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地方,也就是他初次向弟子講經布道之處。10世紀以後,印度佛教開始衰微,到13世紀,鹿野苑完全毀滅。直到1851年,考古學家開始對鹿野苑進行發掘,發掘出曇麥克塔、主寺、柯羅馬特維寺等佛教遺址,還有重要遺物阿育王石柱、紅砂石菩薩像和眾多的佛像。從瓦臘納西到鹿野苑車程約20分鐘,邦政府交通局每天都有定期觀光巴士前往。
  • 鹿野苑——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裡處,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
  • 印度鹿野苑猶如一個廢墟,印度女人喜歡穿紗麗環遊
    如今隨著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走出國門環遊全世界,已不再是曾經夢寐以求的空想,作為中國的鄰國,印度也是備受矚目的四大文明古國,值得中國人行走的地方成千上萬,但令不少遊客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印度的景區主要以雄偉建築為主。
  • 佛教在印度的遭遇:鹿野苑初試啼聲
    佛教在印度的遭遇:鹿野苑初試啼聲 2013-01-25 16:49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瓦拉納西,感受印度聖地的世俗生活
    瓦拉納西享有「印度之光」的稱號,是印度恆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溼婆神所建。瓦拉納西在印度猶如耶路撒冷在以色列一樣,是印度教徒的心中聖地,他們人生的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溼婆神」,有3個都要在瓦拉納西實現。
  • 佛教聖地鹿野苑的美麗傳說
    印度的鹿野苑是佛教聖地之一,據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佛教由此開始發揚光大,鹿野苑也因此而聞名於天下。想到這裡,釋迦牟尼又思考道,「過去各佛轉法輪的地方都是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仙人住的地方,恰好這五個人也住在那裡,我正好前往鹿野苑,為他們演講佛法。」於是,釋逝牟尼當即從座位上站起來,準備前往波羅奈國。鹿野苑位於恆河和波羅奈河之間,那兒有一片繁茂的森林,環境十分幽靜,非常適宜於修行。撟陳如等五人就在這片森林的苦行林中修習苦行。
  • 鹿野苑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
    鹿野苑便是一個未知的地方。恕我孤陋寡聞,來之前只知道佛祖誕生地,以及佛祖頓悟成佛之地。並不知道,瓦拉納西有鹿野苑。到達之後,才知道這個地方在這裡。之前只是聽說過有這麼個地方,它是傳說中的佛祖成佛後,第一次公開傳授佛法的佛教聖地。佛祖如來2500年前來到這裡,公開講經傳授佛法,在這裡完成了佛教的佛 法 僧 三寶集結。
  • 鹿野苑,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如今僅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在印度眾多的城市當中,有一座城市不得不提,它就是「瓦拉納西」,坐落在恆河西岸的瓦拉納西是印度最古老、最神聖的城市,佛教歷史上第一批佛教信徒就是誕生在瓦拉納西附近的「鹿野苑」,雖然當時的佛教受到了阿育王的扶持,但始終沒有在眾多的印度人們心中紮下根。
  • 印度05:參觀佛教聖地鹿野苑,唐僧曾在鼎盛時到此,如今只剩寂靜
    鹿野苑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是釋迦摩尼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法的地方,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鹿野苑離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大約10公裡。我們搭乘了一輛Tutu前往,沿途揚塵很重,建議佩戴口罩。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侶與僧團,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7世紀唐僧玄奘曾來此,當時鹿野苑正如日中天,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歷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
  • 實拍印度佛教著名的聖地,與菩提伽耶齊名,卻鮮有人知
    在印度的旅行中,大部分都會去泰姬陵,新德裡等地打卡,但是卻往往會忽略一個著名的佛教聖地。這裡就是鹿野苑,這裡是和菩提伽耶,拘屍那羅齊名的佛教聖地,相比菩提伽耶,這裡卻鮮有人知。鹿野苑距離瓦拉納西約10公,三輪車差不多40分鐘就能到達,據說這是釋迦摩尼在這裡第一說法的地方。雖然這裡遊客鮮有人知,但因此在眾多的信眾中,鹿野苑也是非常重要的打卡地,他們會來到這裡朝拜和禪修。鹿野苑中最特色的就是這座建築,高達39米,直徑達28米餘,成為鹿野苑的標誌,卻也見證這這裡1600多年歷史。
  • 瓦拉納西,曾誕生第一批佛教徒,如今這裡信仰佛教的人口卻不足1%
    走到佛塔的右側,看到了這樣高大的棕櫚樹,一個巨大的鐘,以及身著袈裟黑皮膚的印度和尚。繼續向前,看到了一座門一樣的建築。左邊的樹就是菩提樹,但這棵樹,並不是釋迦摩尼在樹下開悟的那一棵樹,而是從尼泊爾移植過來的,真正釋迦牟尼冥想的那一棵菩提樹,位於菩提伽耶。
  • 3月朝聖印度鹿野苑,中國女孩探訪各國寺廟,其中一個竟布滿灰塵
    Hi,這裡是KK見世界獨家旅行分享頻道,我是KK;作為佛教聖地的鹿野苑,如同菩提迦耶一樣,被各個國家捐贈的寺廟所佔領,每個國家都通過一個小小的寺廟展示著整個國家佛教精華的部分,所以,來到鹿野苑朝聖,當然要去各個國家的寺廟看看;中華寺
  • 瓦拉納西,最具有特色印度聖地
    瓦拉納西(),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坐落在恆河中遊新月形曲流段左岸,現有人口100萬,該市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瓦拉納西主要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河岸附近的街頭巷尾,到處樹立著象徵溼婆的神柱(被稱為「林伽」,即男性生殖器),為印度教徒所頂禮膜拜。
  • 印度,"仙人論處"鹿野苑(圖)
    印度瓦拉納西鹿野苑主寺    凡是到了印度瓦臘納西的人,沒有不到10公裡外的佛教聖地"鹿野苑當然,鹿野苑之所以成為佛教勝地,並不只是因為這一傳說。佛陀在離此地不遠的菩提伽耶證了正覺之後,首先來到這裡進行他第一次傳教,並在這裡為第一批五位弟子宣經講法。佛陀也是從這裡開始,住世說法四十五年,凡講經三百餘會,化度弟子數千人。從那時起至今兩千多年來,他所倡導的佛教教義已經傳遍全球,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經超過5億人之多。
  • 曾是印度佛教聖地,如今變成一片廢墟,標誌性建築被供奉在博物館
    文/1很多人都被印度的奇葩事跡所吸引了過去,但我們不要忘了,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我們從小看的《西遊記》就是古印度的故事改編的。如果你準備去印度旅遊的話,一定不要忘記看看這裡的各種佛教遺址。印度一共有四大佛教聖地,位於北方都貝魯勒斯地區的「鹿野苑」就是其中之一,這裡有一座非常重要的佛教遺址,想要了解佛教文化,這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瓦拉納西——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
    瓦拉納西(),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坐落在恆河中遊新月形曲流段左岸,現有人口100萬,該市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主要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