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招行興業殺入金融雲服務 正面對決阿里騰訊
摘要
【招行興業殺入金融雲服務 正面對決阿里騰訊】6月29日,招商銀行子公司招銀雲創(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IBM在杭州發布基於IBM System i的金融行業雲。(21世紀經濟報導)
包括商業銀行、網際網路機構、傳統軟體商正在迅速切入金融雲。
6月29日,招商銀行子公司招銀雲創(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招銀雲創」)與IBM在杭州發布基於IBM System i的金融行業雲。
此前3月,興業銀行旗下興業數金在北京也發布其金融雲服務。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股份行也在籌備開展金融雲服務。
對於利潤豐厚的金融雲市場,網際網路巨頭中,騰訊雲、阿里雲亦早已看中此塊市場,甚至投資雲計算、大數據的創業公司,開發諸如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等技術。
銀監會去年發布的《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出:「到『十三五』末期,銀行業面向網際網路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臺,其他系統遷移比例不低於60%。」
招行、興業進入金融雲
6月29日,招銀雲創宣布,採用IBM Power Systems伺服器及Power雲服務等解決方案,對旗下金融雲業務進行全面的服務內容與能力的升級,建設國內首個基於IBM System i的金融行業雲。
招銀雲創稱,支持金融機構的各種環境,在保護金融機構已有信息系統的投資的同時,使其能夠降低金融信息系統遷移成本和金融業務上雲風險。目前已搭建一整套高度可控可信的雲安全體系,提供金融級的容災與保障,幫助金融機構滿足監管合規要求。未來,招銀雲創還將採用IBM先進的區塊鏈及人工智慧等技術提供創新的金融雲服務。
招銀雲創總經理韓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招銀雲創的金融雲包括金融雲容災、金融雲應用監控、金融雲安全、金融雲運維等服務。初期,將面向中小銀行等傳統銀行;未來,將覆蓋所有金融行業,面向泛金融機構。
他表示,招銀雲創的優勢是有很多招商銀行經過實際考驗的業務系統,比如在消費信貸、證券、基金、保險等領域的經驗,招銀雲創可將其經驗轉化為解決方案,把招商銀行的解決方案進行整合和輸出,開放給金融客戶。
金融機構中,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已開展金融雲服務。記者獲悉,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股份行也在籌備開展金融雲服務。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通過子公司開展金融雲服務,如興業銀行子公司興業數字金融,招商銀行子公司招銀雲創,中國平安集團子公司平安壹帳通。
今年3月,興業數金與IBM合作發布金融雲服務。興業數金董事長陳錦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數金雲服務包括六項,其中專屬雲、容災雲、備份雲是三大基礎服務,此外還包括區塊鏈雲服務、人工智慧雲服務和金融組建雲服務。
「金融雲需求的興起,一是由於銀行需要符合監管對災備等的要求。另外,人工智慧等技術更新迭代非常快,對開發的要求速度非常快。」IBM大中華區認知系統及伺服器解決方案部首席技術官李永輝表示。
網際網路機構的金融雲
除了銀行系,網際網路機構、軟體服務商等機構開始進入金融雲服務市場。
網際網路系中,騰訊雲、阿里雲早已基於各自雲服務平臺推出金融行業雲;軟體服務商中,用友金融、IBM也進入這一市場,其中,IBM在華選擇與國內機構合作開展雲服務。
騰訊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時表示,騰訊金融雲服務的布局是面向保險、證券、基金、銀行、消費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等金融行業客戶提供開放的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騰訊金融雲在基礎設施,如IDC網絡、金融分布式資料庫等核心PaaS(即「平臺及服務」)服務已成熟地應用在多家銀行系統,服務金融行業客戶超過2000家,積累了27種金融各種主流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在騰訊金融雲客戶中,包括前海微眾銀行、泰康人壽、富途證券、廣發證券、泛華保險、眾安保險、安心保險、媽媽資本等金融企業。
今年5月,騰訊宣布領投星環科技2.35億元C輪融資。騰訊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稱,將針對金融行業常見如用戶畫像、大數據營銷、商圈分析、大數據風控等場景提供解決方案,並提供基於公有雲和基於私有雲、行業雲等的多種大數據技術解決方案,探索諸如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等時下熱門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此前,用友金融總裁李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金融雲服務領域,去年上線的鏈融雲作為用友金融3.0時期網際網路服務的主打產品。幫助現代金融企業以及企業金融業務建立生態價值鏈,為小微金融企業更好地管理業務過程、管理業務財務、管理業務流程、管理客戶、管理風險、把控風險、拓展客戶、拓展業務、拓展生態服務。目前已經在小貸、保險機構中應用。
IBM在華選擇與興業數金、招銀雲創等境內機構合作發布金融雲服務。IBM大中華區認知系統和伺服器解決方案部雲計算銷售總經理朱建坤表示,IBM在公有雲、私有雲、行業雲有不同的運營策略。公有雲與萬達集團合作,私有雲則是幫助客戶在企業內部進行整合,行業雲,則是藉助行業雲服務商的數據、經驗提供服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監管層更傾向於由金融同業機構的金融行業雲服務,而非金融行業之外,因其更方便於管理。此外,監管機構要求銀行若將其服務放在本行外的公有雲或行業雲上,則另需報備。
對於金融雲行業競爭格局,李永輝認為,目前金融雲市場還不能說存在競爭,而且Fintech領域不能由單獨一家公司去做,需要加強不同公司之間的聯繫,實現跨界合作。
降低投資成本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究竟是偏向於IaaS(基礎設施及服務)還是SaaS(軟體即服務),前者從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後者應用被託管在雲端。
韓韜表示,關鍵是要從用戶層面解決問題。目前SaaS在應用層上難以兼顧共性和個性的平衡,這一問題現階段很不容易解決。而且IaaS和SaaS本來就沒有很標準的定義。
東莞農商行銀行科技部副總經理陸成新表示,該行對雲服務一向很謹慎。金融是強監管行業,目前更傾向於使用行業雲服務,對自建雲平臺還沒準備好,行業雲更加理解業務需求。
他認為,對剛設立的金融機構而言,建設自有雲相對容易,但是對已經運行較長時間的金融機構而言,建設自有雲比較困難。因為「從哪裡開始,建設到什麼程度,對現有業務有什麼影響,都需要評估」。
麥肯錫在其報告中表示,金融雲可為客戶提供遠程的、基於需求的服務,架構靈活能有效節約總開支。在現有IT基礎和監管框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外部供應商的雲端伺服器、核心銀行系統模塊,降低啟動期固定投資。
(責任編輯:DF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