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盾系統致美軍艦連連撞船?或與未升級系統有關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約翰·麥凱恩」號左舷嚴重受損

  美軍艦撞船連連 都是宙斯盾 挖的坑?

  美國海軍又撞船了。對這個世界最強的海軍來說,撞船幾乎成了與普通交通事故一樣家常便飯。

  8月21日早上,隸屬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約翰·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事故造成10名船員死亡、5人受傷。就在兩個多月前,同屬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菲茨傑拉德」號飛彈驅逐艦在日本橫須賀港附近也釀成了一起類似的嚴重事故。除此之外,5月9日,美國海軍飛彈巡洋艦「尚普蘭湖」號在朝鮮半島附近和一艘漁船相撞。1月底,美國海軍巡洋艦「安堤坦」號在東京灣擱淺。

  「世界最強」海軍頻頻發生事故引起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對事故原因也是議論紛紛。

  目前,美國方面和很多專家都將這幾次事故歸結為人為因素,認為是美軍太忙了,出事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了,也有可能是訓練短板或者是疏忽大意。但短短半年多連續出現4次事故,僅僅人為因素很難說明問題。巧合的是,今年美軍四起撞船事件所涉及的4艘艦船均裝備有宙斯盾系統。有觀點認為,這些事故其實就是宙斯盾系統造成的。

  一次撞船可能是意外,但短時間內接二連三地撞船,就不能算是意外了。美軍飛彈巡洋艦和驅逐艦裝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宙斯盾系統,竟然還發生一連串撞船事件,著實讓人費解。

  那麼,宙斯盾系統能否導致撞船事件呢?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國防科技大學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朱啟超教授。

  美軍撞船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約翰·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的座右銘是「運氣屬於勇者」(fortune favors the brave),而「菲茨傑拉德」號飛彈驅逐艦的座右銘是「保護好你的部屬」(protect your people)。

  「在撞船事件面前,這些座右銘連同美軍一貫高調宣稱的『維護航行自由』的口號,都成了莫大的諷刺。」朱啟超說。

  他介紹,美軍艦船撞上民船的事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歷史上英美軍艦海上撞船事件曾多次發生。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美海軍發生多起航母與巡洋艦或驅逐艦相撞的事件。比如,美海軍「薩拉託加」號航母編隊在地中海巡航時,航母在編隊轉彎時與美海軍「小石城」號巡洋艦發生了剮蹭。不久以後,「尚普蘭湖」號航母與「迪凱特」號驅逐艦也曾發生嚴重相撞。「甘迺迪」號航母與「貝爾納普」號巡洋艦也相撞過。

  進入21世紀,這樣的相撞事故有增無減。

  2001年美海軍「格林維爾」號核潛艇在上浮時撞上了日本漁船,結果美國潛艇安然無恙,而日本漁船則有9人失蹤。2009年由於雙方聲吶均未及時發現對方,導致英國前衛級核潛艇和法國凱旋級核潛艇在大西洋海底相撞,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這些艦船撞擊事件的原因,有的是人為大意,有的是技術原因,比如聲吶探測距離的局限,有的則是操作經驗不足或違反了操作規程。」朱啟超說。

  宙斯盾系統極為先進

  撞船原因在美軍正式公布之前,人們自然會有這樣那樣的猜測。

  「海上船隻相撞一般不外乎三大類原因,一是技術故障,二是人為因素,三是突發自然災害導致的不可抗力。如果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在沒有海上颶風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前提下,美海軍艦艇人員應該訓練有素、操作規程詳細科學、海上巡航經驗豐富,自然會認為可能是宙斯盾系統本身出現了技術故障。」朱啟超表示。

  宙斯盾系統也稱為宙斯盾戰鬥系統,為美國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水面艦艇綜合作戰系統,全名為空中預警與地面集成系統。其英文縮寫剛好是希臘神話中的宙斯之盾(AEGIS),所以也譯為「宙斯盾」。

  上世紀60年代末,美蘇冷戰期間,美國海軍認識到己方在對抗環境中不足以應付蘇聯大量反艦飛彈對水面艦艇的飽和攻擊威脅,提出了研發宙斯盾系統。宙斯盾系統的核心是一套自動化的指揮決策與武器控制系統。其中,相控陣雷達是宙斯盾系統的心臟,是宙斯盾戰艦的主要預警探測系統。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對空搜索最大作用距離約為400千米,可同時監視400批目標,自動跟蹤100批目標。

  「從技術性能分析,宙斯盾系統應該說代表了艦艇預警探測與海上防禦作戰的最高水平。」朱啟超介紹,宙斯盾系統一是反應速度快,主雷達從搜索方式轉為跟蹤方式僅需0.05秒,能有效對付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二是抗幹擾性能強,可在嚴重電子幹擾環境下正常工作;三是具有強大的反擊能力,該作戰系統火力猛烈,可綜合指揮艦上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個目標,還可對目標威脅進行自動評估,並優先擊毀對自身威脅最大的目標;四是可靠性強,能在無後勤支援情況下在海上連續工作40至60天。

  或與未及時升級系統有關

  宙斯盾,為美國海軍艦隊提供一個密不透風的堅固盾牌。

  1994年開始服役的「約翰·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宙斯盾系統包括SPY-1D型宙斯盾相控陣雷達子系統,此外驅逐艦還配備了對海探測的主動與被動聲吶系統。按說,這樣配置的艦艇不應該對民用船隻「視而不見」。那麼,原因究竟發生在哪裡呢?為何宙斯盾系統沒有做出及時響應呢?

與菲貨船相撞後的「菲茨傑拉德」號

  對此,朱啟超分析,「宙斯盾系統配屬的相控陣雷達及導航雷達可在極短時間內進行波束掃描,對於來襲的各類目標進行識別探測,並可以自動處置相關威脅,在自動探測目標失靈後,還可以切換到手動處置模式。因此,發生美軍艦撞船事件,不應該簡單認為可能是宙斯盾系統出了故障。」

  「當然,不排除的一種可能是,艦載電子系統複雜性的提升本身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宙斯盾系統未及時升級,對於海量信息數據處理可能出現了誤差,導致其自動巡航模式出現偏差,若碰上訓練經驗不足或超負荷工作的值班人員,就有可能導致值班人員未及時發現並予以糾正。」他說,「但我更傾向於認為,美軍自恃擁有無可匹敵的技術實力,沉溺於全球各地追求所謂『航行自由』的霸道心態,久而久之,便會疏於人員管理和操作規程的嚴格執行。正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

  有媒體報導,美軍艦在巡航時雖有人員值班安排,但卻經常在甲板上舉辦海釣、燒烤等狂歡活動。

  「裝備再精良的軍隊,若疏於管理、驕縱放蕩,終不可避免樂極生悲的遭遇。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地區安全專家畢辛格,針對美軍艦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與商船相撞的評論——美國海軍面對的更大挑戰是心態疲倦以及自鳴得意。」朱啟超指出。

  本報記者 張 強

相關焦點

  • 這些軍艦技術比肩宙斯盾,渾身長滿雷達!
    利刃\BKTL隨著當代戰艦技術不斷提升,未來軍艦的設計也是五花八門,不過對軍艦最重要的依然是雷達技術,雖然航電技術的發展,使得軍艦雷達從最早的天線過渡到現在的四面相控陣雷達,已經具備了極強的戰場感知、目標追蹤和攻擊能力。
  • 駐日美軍基地宙斯盾巡洋艦換防 防空能力增強
    中國網2月6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美海軍橫須賀基地5日舉行軍艦換防儀式,第7艦隊宙斯盾巡洋艦「安提坦」號(ANTIETAM)接替「考彭斯」號(COWPENS)部署在橫須賀基地。美海軍的司令官表示,「安提坦」號配備了最新通訊系統,有助於提高防空能力及部隊快速反應能力。
  • 美軍艦侵犯俄羅斯領海,俄軍警告:可能通過撞擊趕走入侵者
    這兩架蘇-24戰鬥機出現後,並沒有按照預想中的與美軍艦通信或者給予警告驅離,他們僅僅是對不守規矩的美軍艦進行跟蹤繞飛。面對這種程度的騷擾,裝備了「宙斯盾」系統的唐納德號原本是可以輕鬆應付的,但是突然,所以探測雷達全部失靈,之後美軍急切地採取了各種手段依然無果,探測雷達失靈意味著這艘擁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直接成為一個「瞎子」,有力但是使不出來。眼看著美軍束手無策,俄戰機的繞飛愈發囂張了,直接在美軍艦上空進行了12次「侮辱性」的攻擊演練,持續時間長達90分鐘,唐納德號的艦員不堪折磨最終逃向羅馬尼亞港口。
  • 美派兩艘伯克級穿越臺灣海峽別有深意:或增加頻率
    兩艘戰艦都是有「故事」的船此次執行穿越任務的兩艘驅逐艦同屬「伯克」級,這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水面艦艇。《環球時報》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其中「馬斯汀」號驅逐艦屬於「伯克」級的第39艘,2003年7月服役,2006年7月部署到第七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橫須賀海軍基地。它目前屬於第15驅逐艦中隊。
  • 美軍宙斯盾系統能攔截洲導,東風-41要失去作用了?別急著下結論
    據美國《海軍新聞》11月17日報導,當天,在一次反導測試中,美國飛彈防禦局與一艘裝備了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報導稱,執行這次反導測試攔截任務的是美國海軍的約翰·芬恩號驅逐艦,對靶標飛彈進行攔截的是美軍標準-3 Block2A攔截飛彈,飛彈被攔截飛彈直接擊中並摧毀,這是美軍首次用裝備了標準-3 Block2A攔截飛彈的宙斯盾系統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
  • 伊朗油輪奔赴南美,美軍艦再闖後院12海裡領海,委內瑞拉迎來挑戰
    美軍艦「自由航行」再闖入12海裡領海範圍,究竟為何?據美媒體報導,在近日美海軍平克尼號宙斯盾飛彈驅逐艦,在委內瑞拉海域附近進行了一次「自由航行」,在航行期間甚至直接闖入12海裏海域,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在不斷挑釁國際公約,這也並不是美國第一次有這樣的行為,多年來美國憑藉自己海軍擁有69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頻繁闖入多個國家的12海裡的領海範圍。
  • 挪威船撞了美國艦,順便毀了中國浮船塢,美國海軍也出過這種洋相
    據美國網站3月30日報導,一艘挪威運輸船在碼頭轉彎時,闖下了大禍。先是與駁船相撞,接著不受控制般的撞向美國全新驅逐艦,致使美國DDG119號宙斯盾艦船體受損,並大量進水,不得不返廠修理。挪威半潛船與宙斯盾艦相撞與美國宙斯盾艦相撞的船隻,名為"霍克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半潛運輸船之一,長225米,寬55
  • 日本放棄陸基「宙斯盾」原部署方案
    共同社報導,河野當天在會上披露,國家安全保障會議24日磋商後決定放棄陸基「宙斯盾」原部署方案。日本政府2017年12月決定從美國引進兩套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希望最早2025財年完成部署,聲稱用於應對來自朝鮮的飛彈威脅。日本防衛省原計劃在東北部的秋田縣和西部的山口縣各部署一套陸基「宙斯盾」系統,以便使反導範圍覆蓋日本全境,但部署方案遭到兩地居民強烈反對。
  • 踢館:宙斯盾艦究竟有多強,我們的055萬噸大驅還有哪些差距?
    問:起宙斯盾,大家第一個念頭就是防空型驅逐艦,在防空上可以說開啟了革命性變革。除防空外,宙斯盾系統在其他方面有沒有亮點,在哪些方面提升海軍的能力? 宙斯盾最大的成功其實是在於整合。
  • 新宙斯盾艦急缺船員,「徵兵難」讓日本自衛隊發愁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為提升反導能力,日本計劃建造兩艘超級宙斯盾驅逐艦。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決定面臨的阻力不僅來自額外的防務費用開支,還包括增加相應的人員編制。《日本經濟新聞》12日稱,如今自衛隊連增加五六百人都成難事,足以彰顯日本「徵兵難」的現實情況。
  • 裝避雷針、升級消防系統,潭柘寺安防系統全升級
    潭柘寺的安樂延壽堂、塔林部分增設避雷針;配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視頻火災報警一體化系統……18日,市文物局官網掛出了潭柘寺(安樂延壽堂、塔林部分)防雷工程設計方案、潭柘寺消防工程設計方案和潭柘寺安防升級改造工程設計方案的批覆,揭秘這座古剎安防系統升級細節。
  • 美國軍艦抵達我南海艦隊總部湛江港訪問[組圖]
    東方網9月22日消息:美國第五艦隊軍艦考佩斯(Cowpens)號和範德格裡夫號於今日駛入湛江港,這是美國海軍軍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海艦隊總部的首次訪問。海軍少將詹姆士·凱利將隨艦訪問。這次對中國海港的訪問是兩國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進行的幾個交流活動的一項,也是兩國軍方一系列交流活動的一部分。軍艦將於上午9時抵達湛江港。
  • 日本考慮建造兩艘新型艦艇,用於替代岸基宙斯盾
    新戰艦也將專注於飛彈防禦,主要防禦彈道飛彈,並配備一個版本的宙斯盾戰鬥系統,使用洛克希德·馬丁AN/SPY-7遠程識別雷達,最初打算用於宙斯盾系統的岸上基地。摩耶級已經擁有了一個高級版本的宙斯盾戰鬥系統,或者是同一個級別的放大版。 據東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目前正在檢查標準排水量約為9000噸的船隻。「摩耶級」驅逐艦的排位約為8200噸,但這並不妨礙進一步發展驅逐艦的計劃。事實上,「摩耶級」被期待的產量最終是四艘,所以它仍然有可能最後兩艘將代替完成這個修訂的規格,包括AN/SPY-7雷達。
  • 海軍武器的搖籃,武器實驗船,為什麼不用退役軍艦改裝?
    尤其是飛彈武器系統,更是需要千百次試射才能最終服役,而海軍武器試驗都需要一個搭載平臺,這個平臺就是許多人口中的武器試驗艦。要想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綜合試驗艦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測試武器系統的。
  • 日本自衛隊徵兵招不夠人,新宙斯盾艦缺船員比沒錢還愁
    艦員誰也沒有想到,現在日本增購宙斯盾遇阻,原本日本試圖在陸基宙斯盾系統計劃失敗,由於成本過於高昂以及當地居民的反對,日本不得不取消了陸基宙斯盾計劃,本打算採用增加2艘宙斯盾戰艦來代替的方法。艦隊規模不小現在就發現,日本自衛隊徵兵招不夠人,新宙斯盾艦缺船員比沒錢還愁,目前每艘宙斯盾艦需要約300名艦員現在就需要增加至少600名艦員看上數量不多,但是對艦員的高素質要求來說,實際比徵召6000名陸上自衛隊員還要難
  • 美超微可升級AI邊緣系統支持NVIDIA EGX邊緣平臺
    由於邊緣設備產生的數據量繼續以驚人的速率增長,各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帶寬擁塞、缺乏可升級性、處理延遲、數據安全和完整性(包括遵規和隱私問題)。美超微邊緣伺服器旨在變革企業,讓他們實現從物聯網設備到雲端的智能連接。
  • 大批戰艦出海攔截,美艦若執意不走將被撞沉
    俄領海遭遇美艦戰艦入侵日前,俄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美軍戰艦非法入侵了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領海,但遭到俄羅斯大批戰艦的攔截。俄軍方對美軍戰艦的行為表達了強烈譴責,另外還證實在攔截期間曾對美艦發出過無線電警告,如果美艦自己賴在這裡不走,那麼俄軍戰艦將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不排除將其直接撞沉的可能,在看到俄羅斯的強硬態度後,美艦最終改變航向迅速駛離了俄羅斯領海。
  • 美海軍成功擊落洲際飛彈 靶彈技術含量不高 但攔截過程堪比星戰
    美海軍成功擊落洲際飛彈 靶彈技術含量不高 但攔截過程堪比星戰美聯社消息,美國官員稱周二從美國海軍艦艇上發射的一枚飛彈攔截器擊中並摧毀了一枚飛行中的洲際彈道飛彈靶彈,這是五角大樓推動開發防禦洲際彈道飛彈能力的首次嘗試。
  • 美國將重點打造分層反導系統 研製全新地面攔截彈
    2021財年預算需求中,包括了美國飛彈防禦局(MDA)提出的92億美元的需求,其將重心放在開發和部署分層的國土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上。其主要項目是發展全新的地面攔截彈,增強「宙斯盾」反導系統和「薩德」反導系統的性能,使其能夠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防務新聞》報導稱,MDA正在為「下一代攔截器」(NGI)提供資金,而不是繼續執行已取消的「重新設計殺傷器」(RKV)項目,後者原本計劃用更先進的殺傷器來升級現有陸基中段飛彈防禦系統的地基攔截彈(GBI)。
  • 美核武專家:美偵測船在海南刺探中國新核潛艇情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天指出,美方船隻未經中方許可,在中國專屬經濟區活動,違背了國際海洋公約和中國法律,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關活動。本報綜合消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昨日指出,美海軍監測船「無瑕」號未經中方許可,在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活動,中國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美國國防部9日聲稱,中方船隻在南海國際水域對美海軍監測船進行「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