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成功擊落洲際飛彈 靶彈技術含量不高 但攔截過程堪比星戰

2020-11-22 冪談天下

美海軍成功擊落洲際飛彈 靶彈技術含量不高 但攔截過程堪比星戰

美聯社消息,美國官員稱周二從美國海軍艦艇上發射的一枚飛彈攔截器擊中並摧毀了一枚飛行中的洲際彈道飛彈靶彈,這是五角大樓推動開發防禦洲際彈道飛彈能力的首次嘗試。

此前針對洲際飛彈的測試使用的美國地下發射井的攔截飛彈,而這次首次使用艦載攔截飛彈。艦載方法將增加五角大樓現有飛彈防禦系統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11月16日,美國飛彈防禦局與美國海軍「約翰 菲恩」號宙斯盾驅逐艦在夏威夷東北部的廣闊海域進行的一次飛行測試演示中,使用一枚SM-3 Block IIA飛彈攔截並摧毀了一個具有威脅代表性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目標。

作為攔截目標的洲際飛彈靶彈於夏威夷標準時間晚上7:50(北京時間11月17日,13:50)從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隆納·雷根彈道飛彈防禦試驗場發射,該試驗場位於夏威夷西南方向約3900公裡處。在此次測試中,海軍驅逐艦通過「指揮與控制戰鬥管理通信網絡」(C2BMC)獲得了遠程交戰能力,並以此作為模擬防禦夏威夷的一部分。在從C2BMC系統接收洲際飛彈靶彈的跟蹤數據之後,該驅逐艦發射了SM-3 Block IIA飛彈,並成功摧毀了目標。

飛彈防禦局局長海軍中將喬恩·希爾(Jon Hill)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也是海基宙斯盾反導系統SM-3 Block IIA計劃的關鍵裡程碑。國防部正在調查通過部署額外的傳感器和武器系統來增強陸基中段防禦系統的可能性,以防範飛彈的意外威脅的。我們已經證明了裝備有SM-3 Block IIA飛彈的宙斯盾艦艇能夠擊敗洲際彈道飛彈(icbm)級目標,這是確定其作為國內分層防禦體系結構的一部分的可行性過程中的一個步驟。我要祝賀整個測試團隊,包括我們的軍事和工業合作夥伴,是他們幫助我們實現了這一裡程碑。

基於初步數據,測試滿足了它的主要目標:SM-3 Block IIA飛彈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目標的能力。項目官員將繼續根據遙測和測試期間獲得的其他數據評估系統性能。FTM-44滿足國會的要求,評估SM-3 Block IIA飛彈在2020年底前擊敗洲際彈道飛彈威脅的可行性。

這次測試,名稱為飛行測試宙斯盾武器系統-44(FTM-44),是艦載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使用SM-3 Block IIA飛彈的第六次飛行測試。原本計劃於2020年5月進行的FTM-44被推遲,原因是為了減少COVID-19的傳播而限制人員和設備的移動。

宙斯盾彈道飛彈武器系統是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海上組成部分。飛彈防禦局和美國海軍共同管理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海上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和陸上宙斯盾系統通過C2BMC系統接收跟蹤數據,建立火控解決方案,然後發射和引導SM-3系列飛彈摧毀來襲威脅。飛彈防禦局的任務是開發和部署一個分層的飛彈防禦系統,保護美國及其部署的部隊、盟友和盟友在所有射程、所有飛行階段免受飛彈攻擊。

作為具有歷史意義的飛彈防禦機構演示的一部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目標首次在地球大氣層外被雷神飛彈防禦公司生產的先進SM-3 Block IIA飛彈彈攔截並摧毀。該飛彈是與日本三菱重工合作開發的。

雷神飛彈防禦公司戰略飛彈防禦副總裁Bryan Rosselli說,這類首次試驗表明我們的國家在防禦遠程威脅方面擁有了一種可行的選擇。SM-3系列彈道飛彈防禦攔截器執行的大氣層外攔截比所有其他飛彈加起來還要多,而且是唯一一種同時從艦船和陸地使用的武器。

在美國軍方的計劃中,SM-3Block IIA將會被用於攔截各種飛彈,從短程飛彈到洲際飛彈均可應對,與以前的SM-3飛彈改型(如SM-3 Block IB)相比,Block IIA改型具有更大的火箭發動機和更大的動力戰鬥部,以確保增加射程和高度以及更高的終端速度。根據其製造商雷神公司的說法,SM-3飛彈是美國海軍用來摧毀彈道飛彈的防禦武器。與其他攔截彈不同的是,SM-3 IIA通過純粹的動能撞擊殺傷而不是具有化學能的爆炸戰鬥部來摧毀目標。這種技術被美國飛彈防禦局稱為「hit-to-kill」,意為用另一枚子彈攔截子彈。

該戰鬥部最初旨在應對短程和中程飛彈威脅,彌補了諸如愛國者與薩德系統等末端攔截系統之間的空白,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SM-6和陸基中段防禦系統(GMD)的不足。

雷神公司的情報和空間傳感器也是這次歷史性的近地軌道測試的一部分。傳感器探測和跟蹤目標,並將數據傳送給決策者,以演示天基預警。雷神公司的飛彈防禦組合將傳感器、感受器、指揮與控制(C2)和綜合工作結合起來,為美國及其盟國提供最先進的飛彈防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使用遠程指揮,首次使用低軌星座和高軌甚高頻衛星做指揮層。之前衛星只是預警層,現在是預警層+跟蹤層+指揮層,作戰層級已扁平化。

在可愛島的測試用AN/SPY-6雷達也參與了這次飛行測試。太平洋追蹤者(Pacific Tracker XTR-1)S/X雙頻雷達追蹤船、太平洋收集者(Pacific Collector)S/L 雙頻雷達追蹤船、價值號飛彈試驗場追蹤船(USAV Worthy T-AGOS-14 ) 等的測試平臺也出動進行記錄。

需要指出的是這次測試的洲際飛彈靶彈,只是簡單的洲際飛彈並沒有配備誘餌或其他複雜的系統。因此這次測試中模擬洲際飛彈的靶彈水平比較低,能否完全體現出標準3 BLOCKIIA的真實能力還未可知。至於想對付俄羅斯的洲際飛彈顯然是不夠的,因為俄羅斯的洲際飛彈有機動變軌能力或者誘餌彈,但是對付美國口中所謂流氓國家的洲際飛彈還是可以的。(冪談天下/張冪)

相關焦點

  • 美戰艦攔截彈可準確成功攔截大氣層外的洲際飛彈
    據美國飛彈防禦局近日報導,美軍宙斯盾驅逐艦約翰芬恩號在夏威夷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七點五十分的演習中成功使用標準3-2A型攔截彈攔截了一枚南太平洋馬紹爾誇賈林環礁基地的裡根彈道飛彈防禦試驗場發射、用於模擬洲際飛彈的靶彈。
  • 美海軍首次成功完成擊落洲際彈道飛彈試驗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美國飛彈防衛局(MDA)發布消息稱,11月16日,在夏威夷東北部進行的一次反導試驗中,美國海軍約翰芬恩號(DDG-113)飛彈驅逐艦發射標準3飛彈(SM-3 blockIIA)攔截並摧毀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靶彈。
  • 美國戰艦用標準3飛彈在大氣層外攔截洲際飛彈靶彈
    據路透社11月17日報導:美國飛彈防禦局(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說,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夏威夷東北部進行的一次飛彈防禦系統攔截試驗中,一艘美國海軍戰艦發射的攔截飛彈成功攔截了一枚從馬爾紹群島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靶彈。
  • 一枚洲際飛彈射向美本土,慘遭硬生生擊落!美真能攔截東風-41?
    至少現在為止,任何國家想要準確無誤的攔截洲際飛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而在近日,我們看到一枚洲際飛彈就是射向美國本土,當然了這裡顯然是美國在測試洲際飛彈的攔截!在測試當天,我們看到靶標飛彈從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誇賈林環礁上的「裡根」試驗靶場發射,而這枚洲際飛彈瞄準的方向卻是美國本土,雖然美國也多次進行過這樣的洲際飛彈測試,但是想要攔截住洲際飛彈還是非常有難度的,要知道在這之前,美國已經進行了5次用標準-3來攔截來襲的民兵-3洲際飛彈,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成功攔截,雖然說標準-3已經證明了完全可以攔截洲際飛彈,但是畢竟每一次攔截都是在預先知道的情況下進行的攔截
  • 美戰艦首次攔截洲際飛彈「打臉」此前言論,俄媒:增大了兩國核戰爭...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等多家媒體17日報導,一艘美軍艦艇首次用「標準-3」飛彈攔截並摧毀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靶彈,美國人聲稱這種飛彈將用於防禦流氓國家的核飛彈威脅,不過外界更擔心美國用這種飛彈來「耍流氓」。
  • 宙斯盾首次成功攔截洲際飛彈,給東風快遞敲響警鐘
    都說「東風快遞,使命必達」,東風-41的高速和高射程,使得它難以被現役防空系統所攔截。 不過據《海軍新聞》最新報導,在11月16日當天,美國在夏威夷附近的一次反導測試中,裝備「宙斯盾」反導系統的美軍驅逐艦約翰·芬恩首次成功攔截了一枚洲際飛彈靶彈
  • 日媒:美日海基反導測試首獲成功 在大氣層外實施攔截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19日報導,由美國和日本聯合研製的搭載於「宙斯盾」艦的「標準」-3 Block2A反導飛彈在17日的測試中,成功攔截一枚洲際飛彈。這也是海基攔截洲際飛彈測試首次取得成功。
  • 美軍摧毀一枚來襲洲際彈道飛彈靶彈 破壞世界飛彈攻防平衡
    美軍「宙斯盾」軍艦發射「標準-3-ⅡA」飛彈效果圖據外媒報導,11月16日,在美國防部飛彈防禦局指控下,美國海軍發射一枚「標準-3-ⅡA」飛彈,成功攔截一枚來襲的洲際彈道飛彈靶彈。這是美國海軍首次採用艦載戰略反導飛彈攔截洲際彈道飛彈試驗,引起外界關注。模擬對抗試驗此次試驗代號FTM-44,在總體上被視為「敵方」與「己方」高逼真作戰系統對抗。「敵方」是模擬來襲洲際彈道飛彈的靶彈,「己方」是美軍海上戰略反導作戰系統。
  • 美飛彈攔截成功率97%?俄新武器無視中段攔截,東風17仍有差距
    彈道飛彈防禦計劃實行後,美國累計投入近1000億美元,經過近20年發展才終於在2017年第一次成功進行了洲際飛彈攔截試驗,可想而知其難度之大。▲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在2019年,美國又再次進行了洲際飛彈攔截試驗,接連兩次的成功讓美國軍方信心暴漲,對此川建國同志曾經不無吹噓地說:美國陸基反導系統在應對有限規模的彈道飛彈襲擊時,攔截成功率可以達到97%!兩次成功就吹成這樣,幾個菜醉成這樣?
  • 美智庫:中國飛彈實力露出冰山一角 堪稱美軍在亞太的噩夢
    近年來,美媒上「噩夢」(Nightmare)「恐懼」「最可怕」等詞彙屢見不鮮。在這篇關於中美飛彈攻防的文章封面,美媒配了一張中國海軍鷹擊-62遠程反艦飛彈的圖。原文如下,以供參考:美國多年來對於臨近太平洋的西海岸遭遇飛彈打擊極為擔憂,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兩州設了僅有的兩處洲際飛彈攔截基地。
  • 美艦首次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那麼能攔截東風-41嗎?答案揭曉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海軍首次從軍艦上發射了攔截彈並且還成功攔截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據報導稱美國軍方從位於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測試基地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隨後停留在夏威夷東北部海域的「約翰芬」號飛彈驅逐艦,使用了「標準—3」反導系統發射攔截彈,將這枚彈道飛彈攔截並且進行了摧毀。標準3反導系統是美國設計的一種將用於艦載的一種飛彈系統,按照美軍的計劃它將是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 洲際飛彈劇烈爆炸,太平洋上空火光通天
    美國的海軍力量世界第一,建造航空母艦的實力不容小覷,航空母艦經過多年的發展,實力確實已經沒有國家可以匹及。近些日子美國又轉頭開始了對洲際飛彈的研究,說起洲際飛彈這可是一個殺傷力極大的軍事武器,就連上個世紀軍事力量空前強大的蘇聯在洲際飛彈的研究路上也是損失慘重。
  • 美國選擇擊落,中國處理方式很特殊
    天宮一號4月2日順利重返地球,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讓所謂「有毒太空飛行器撞向地面」的炒作也不攻自破,留下的只有中國航天人堅定前行的腳步。在它順利返回後,有不少美國媒體就表示疑惑,這樣一個體量巨大的太空飛行器,中國為何不選擇直接將其從太空摧毀,而是要選擇一種很特殊的方式,讓它自行墜入大氣層呢?要知道,中國是有這種能力的,2007年1月11日,中國在四川西昌成功用一枚改進後的遠程彈道地空飛彈擊毀了一顆距地球865公裡,很早時候中國自己發射的老舊氣象衛星「風雲一C」。
  • 士官學校雷射專家研製特殊紅外窗口 令反導攔截彈速度提高30%
    中新網今日刊登文章,介紹我國武漢軍械士官學校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程勇在科研領域的先進事跡,這位專家先後研製出了「免調試雷射器」、「雷射沉積類金剛石膜」和「互注入相干合成」等重要技術難題,這其中,「雷射沉積類金剛石膜」技術被運用於我國中段反導攔截彈上,據報導,這一成果讓飛彈的飛行速度提高了30%。
  • 洲際飛彈發射後,橫跨近半個地球,為何沒有國家敢擊落?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SS-6洲際飛彈,它具有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等特點。資料顯示,第一枚SS-6洲際飛彈可以載重百萬噸級的核彈頭。之後,蘇聯通過在SS-6洲際飛彈基礎上,又研製了SS-7,SS-8等洲際飛彈。
  • 最「牛」飛彈,東風31可任意切換模式做為戰略飛彈,過程太過辛酸
    最「牛」飛彈,東風31可任意切換模式做為戰略飛彈,過程太過辛酸因為間諜洩密事件,東風31已經下架處理,東風41接替。東風31洩密事件是國家在新世紀後果最嚴重,損失最慘痛的洩密事件,而且整個過程和經過非常讓人唏噓。
  •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裝備「地獄火」飛彈
    福克斯新聞網12月2日報導,以前,如果敵方直升機、偵察機或武裝無人機在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火力無法觸及的區域上空盤旋,準備發起攻擊,指揮官會面臨很大困境,無法找到最快、最有效、最佳的方式進行反擊。
  • 美媒公布全球洲際飛彈名單,東風佔據第二
    此外美國曾經在2017年宣稱: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目前全球範圍內有五款洲際飛彈實力最強,分別是白楊M、民兵-3、「三叉戟」飛彈、東風-41、R-36M2等等。為此美國媒體對全球洲際飛彈進行一次排名,其中排在第五的便是白楊-M飛彈。這款飛彈的最大射程大約在11500公裡左右,在1994年進行試射,這款飛彈也是俄羅斯第一款洲際飛彈。
  • 美國這麼強大,真有能力攔截東風41嗎?美專家道出真相
    其實不是,俗話說人無完人,就算是超級大國也有一些致命的弱點,雖然美國有著高科技尖端的技術,但是在反導系統防禦這塊就顯得餘力不足了。例如面對我國的東風系列遠程飛彈,美國就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為什麼說美國身為有著如此尖端武器裝備的國家卻防不住我國的東風飛彈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反導系統的攔截原理吧。
  • 印度成功進行反衛星飛彈試驗
    目前,印度方面尚未透露進行此次反衛星任務的飛彈型號,從其飛行高度及周期可以推測,該飛彈攻擊能力大致相當於美國海軍「標準-3」反導攔截彈,但體積比「標準-3」系列攔截彈更大。    事實上,印度研製反衛星飛彈早有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