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類型研究

2021-01-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日本學者高木敏雄《比較神話學》(1904)認定中國盤古神話是古印度創世神話流播中國的衍生物,這一觀點雖有爭議卻在一定時期內被國內外神話學界廣泛接受,國外不少學者認為上古華夏是幾個古老文明民族中唯一沒有創世神話的。但近30年來學界的研究揭示,華夏民族上古本有多個創世神話,只是後世碎片化和歷史化了。葉舒憲的《中國神話哲學》根據古典資料還原了6個創世神話,院文清、董楚平、陳斯鵬等揭示出楚帛書甲篇內容是創世神話。筆者也先後重點研究了鯀禹創世神話、帝俊創世神話、楚帛書創世神話、盤古創世神話等。陶陽、鍾秀在《中國創世神話》《中國神話》等書中搜集了中國50多個民族的創世神話資料。因此有學者認為,包括創世神話在內的中國神話「與古代希臘神話、埃及神話、羅馬神話、希伯來神話、印度神話相比較,毫不遜色」(潛明茲《中國神話·序》)。由此可見,中國學者已在復原和發現多個創世神話基礎上,致力研究更廣闊的學術和文化問題,其一即上古創世神話的類型問題。

創世主體為特定族群祖宗神

研究創世神話類型既可認識一個民族創世神話主體和故事構成特徵,還可窺探其內蘊含的文化特徵與精神,故受到國內外神話學界長期關注。高木敏雄的《比較神話學》、大林太良的《神話學入門》、L. 斯彭斯《神話學緒論》、《新大英百科全書》等都有相關研究,其中以《新大英百科全書》「創世神話類型與理論」詞條概括的五種類型影響最廣遠。中國學者葉舒憲、王昭憲、馬學良、向柏松等,也有自己的多種分類。其中,葉舒憲的《中國神話哲學》將《新大英百科全書》「宇宙蛋的創世」一類再分為「卵生型」與「屍化型」兩種,並以這六種類型重構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這一觀點影響最大。

從總體上看,諸學者的分類有越來越多越細的趨勢。這顯示了中國上古創世神話的多樣性,其學術價值毋庸置疑。筆者擬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若上古創世神話真蘊含華夏民族早期文化原型和特徵,那麼它是否具有超越各細分類型的共同類型特徵?答案是肯定的。

從創世主體角度論,華夏上古各創世神話的確具有多種細分性類型特徵,但它們也有一個共同的類型特徵,即所有創世神話主體,都是創世神和特定族群(氏族、部落、族群、民族等)祖神的合一形態。基於這種特徵,筆者將其命名為「世界祖宗型神話」或「祖宗創世型神話」。

大林太良據《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等記載,將鯀禹洪水神話認定為原初是「撈泥造陸型」(陸地潛水型)創世神話(大林太良《神話學入門》)。中國學者葉舒憲、胡萬川、呂微等都接受了這一類型認定。但在先秦典籍資料中,夏人創世神話絕不只涉及「鯀竊天帝息壤被殺」這樣的關目,還涉及鯀、禹、啟、塗山氏、共工等眾多主體及豐富的故事,所以其類型可能遠比「撈泥造陸型」複雜。更重要的是夏后氏「郊鯀而宗禹」(《國語》),夏人創世神話的主體(鯀、禹、啟)都是夏人祖神。故不論夏人創世神話細分成哪種類型,從神話主體角度確認其為祖宗創世神話都較為準確(詳見張開焱《世界祖宗型神話——中國上古創世神話源流與敘事類型研究》)。

商人創世神話一直未引起學界足夠重視。現見關於帝俊(夋)娶羲和、常羲生10個太陽和12個月亮的神話,關於帝俊的子孫(司幽)為幽冥世界主宰的神話,關於帝嚳高辛氏(帝俊的衍生性人物)兒子為天上參商二星、娶四神妻生神界「八元」的神話,關於帝俊生人間各族群祖先的神話,關於十日並出、眾神性惡獸肆虐危害世界及帝俊命神羿上射九日下懲各神性惡獸平復災難的神話等,都是在講述日月星辰何來、諸神何來、人類各族群始祖何來、宇宙大災難及平復災難的故事,在任何民族都是創世神話的重要構成。故商人有創世神話是肯定的,而這創世神話的主角帝俊(夋)即甲骨文中反覆出現的商人祭祀之神祖,其類型也是祖宗創世型神話。

周人歷史上不信鬼神,似無創世神話。但至少到春秋晚期出現了炎黃神話傳說,《國語》謂炎黃分姓姜姬,故他們實際上被指認為周人兩大部落聯盟族群姜族和姬族的祖神。袁珂和葉舒憲等學者都認為,《莊子》中關於「中央大帝」混沌的寓言,應源自更早的混沌創世神話。而這個混沌(渾敦)正和戰國五方十神系統中的中央黃帝對應,故黃帝乃混沌大神。如果這個創世神話成立,其應屬周人無疑。最高創世神黃帝是特定族群(姬族)祖神,其為祖宗創世型神話是可以確定的。

楚帛書甲篇創世神話在最近20多年裡得到確認。它講述的是伏羲娶女媧生四子,四子帶領禹、契等創造世界的故事。這是迄今在文字記載方面最完整清晰的先秦創世神話。楚帛書甲篇第一句即「曰故大熊雹戲……」。「雹戲」即伏羲,「熊」乃楚王名號,故所有楚王都冠以「熊」號。顯然,這個神話中的伏羲是楚人神祖,所以也是一個祖宗創世的神話。創世神皆是特定族群祖宗神,乃上述創世神話的共同特徵,故均屬世界祖宗型神話,或曰祖宗創世神話類型。

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特徵

上述祖宗創世型神話有如下共同特徵:第一,它們分別由華夏上古不同族群創造,故上古中國每個重要族群都有創世神話。所有創世神話的主神又是特定族群祖神,是創世神與祖宗神的合一。與希臘、希伯來神人兩分的創世神不同,這些創世神亦神亦人,是神人或人神。當代神話學者視之為神話人物,歷史學者視之為歷史人物,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未能兼顧其人神兼具的特徵。以此為核心構成的華夏上古神話,具有一種神史(「神性歷史」)特徵。這是華夏上古神話與西方mythos(虛構的神的故事)的重要區別。這些神話既有虛構特徵,也有某些真實歷史元素。因其神史特徵,故流傳過程中漸被歷史化為真實存在的人事。

第二,中國上古多個創世神話在故事結構上有如下共同構成要素:世界始源混沌狀態—創世元神(特定族群神祖)從混沌狀態誕生—他們(或其兒孫)開始並完成世界初創—世界發生災難—創世元神(或其兒孫)平息災難完成二次創世。上述過程或以自然形式體現(如楚帛書神話),或通過諸神生殖關係和衝突體現。

第三,西方哲學家卡西爾《人論》謂中國上古唯一具有準宗教性的意識就是祖宗崇拜意識,此說未必絕對準確(中國上古自然崇拜意識也十分突出),但的確是卓見。以祖宗崇拜為核心的血緣宗法感情、意識和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礎。祖宗崇拜意識體現在中國上古文化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上古華夏諸族祖宗創世神話,就是華夏諸族祖宗崇拜意識的突出體現形式。

第四,上古華夏諸族融合統一的歷史過程,也伴隨著意識形態層面中華諸族神系一體化過程。此過程由每階段統治者族群主導,因此以本族群創世神話祖神統合其他族群諸神是必然選擇。故夏人祖神鯀禹在《尚書》中反成商人神祖夋(俊、嚳、舜)的繼任者,其後《國語》《山海經》《世本》《史記》中夏商及各族神祖又都成為周人祖神黃帝的後裔,以黃帝為始祖神的支系達25個之多。而在楚帛書神話中,伏羲又成為統合夏商周眾神的坐標,至漢代因劉邦是楚人,故伏羲在意識形態統合過程中漸成中華萬族一系的神祖,先出各族祖神都被統合於伏羲世系,或與其合一,或直接間接成其子裔和部屬。故中國上古諸神關係具有「層累的神史」特徵。

順便指出,受祖宗崇拜的集體無意識影響,即使外來神話進入中國,也會發生族屬化、祖宗化現象。盤古創世神話即為顯例。學界長期聚訟盤古神話究竟源於本土還是外來的問題,其實更值得關注的是後世盤古形象的族屬化過程。三國時期吳國徐整筆下的盤古乃一孤獨宇宙巨人,無家無室、無族無群,的確近似於印度布爾夏創世神話的主體特徵。但在稍後東晉葛洪的《枕中書》中,盤古就娶太元玉女為妻,天地人皇及此前中華各族始祖如伏羲、神農、祝融等均為其兒孫,盤古乃成中華各族萬世一系的祖神。再往後的古代書籍及各族口頭傳說中,盤古都在持續族屬化和祖宗化。如謂桂林有盤古祠,南海有盤古國,其國人皆姓盤古。徐整《三五曆紀》中人形創世巨人盤古在後世某些典籍中還呈「龍首人身」形象(龍為華夏諸族神性圖騰)。又謂盤古成為西南不少民族的始祖神,甚至有意將其與本族祖神混一(如盤瓠與盤古合稱盤王)。此皆典型體現祖宗崇拜集體無意識的深層影響。

如將中國與巴比倫、埃及、印度、希伯來、希臘等幾個古老民族的上古創世神話比較,會發現創世元神同時也是特定族群的祖神,這是中國上古創世神話的重要特徵。無論是蘇美爾—巴比倫的安啟、提亞馬特、阿普蘇,埃及的阿圖姆-拉,還是印度的梵天、生主、布爾夏,或者希伯來的耶和華及希臘的卡俄斯、蓋亞、烏拉諾斯等,這些創世元神都不是任何特定人類族群的祖宗神,都沒有人神兼具的特徵。這些民族的創世神話,都可分別歸入《新大英百科全書》「創世神話的類型與學說」詞條中五種類型中的某一種。但中國上古創世神話中創世元神具有特定族群祖神這一主體特徵,在這五種類型的任何一種中都無法獲得準確表達。這也表明,當今的神話研究者有必要對人類創世神話的類型劃分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16ZDA19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開焱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相關焦點

  • 神話故事之女媧造人,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神話故事之女媧造人,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說女媧用泥土仿照自己創造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又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 「中國沒有創世神話」就是一種神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沒有創世神話的說法變得越發誇大其詞,成為當代史學的一個陳詞濫調。我認為這些學者堅稱傳統中國沒有創世神話,原因在於他們將中國文化視為一種不可能產生創世神話的文化。這是因為他們將中國視為西方範式的一個具象化的襯託、一個完全相反的文化領域來表現完全對立的道德觀念和思維方式。
  •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輔導講座開講
    作為本市「十三五」期間文化領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根據市委宣傳部統一部署,由市文廣影視局主辦,上海藝術研究所、中華藝術宮承辦的「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創作研究系列輔導講座,昨日起正式開講,來自本市以及全國神話學的知名專家為大家解讀中華創世神話。
  • 段王爺為什麼要編撰《中國創世神話》
    中國創世神話是中國上古先民的想像,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由於多種因素,中國並沒有系統的創世神話。與其讓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張口閉口阿波羅、普羅米修斯,言必稱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印度神話、瑪雅神話,還不如,系統整理一下中國的創世神話,讓中國的創世神話給中國的年輕人以美好想像,打造中國人的想像共同體,打造中國IP,復興中華文化!
  • 話說中華創世神話
    自2016年起,上海市啟動了「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計劃從連環畫、文學、電視劇、舞臺劇等各層面展開中華創世神話的文藝創作工程,旨在通過創作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如今有關作品已陸續問世
  • 中國神話中最美的仙女,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九大女神
    在中國上古時期,出現過很多關於女神的傳說,她們的事件和人物故事被流傳至今,上古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1.女媧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2.七仙女(中國神話中的七位女神)七仙女,是中國神話中七位女神的總稱。有時也單獨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妹。七仙的起源。
  • 中國上古時期的創世神,最早的居然不是盤古
    女媧是古代傳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中華上古之正神。。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對萬物救助巨大的一位女神。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先神。
  • 希臘神話氣象龐大,中華創世神話也待系統化
    我們自己的神話也很精彩,但散落在各個典籍之中,都是很零碎的,不成系統,所以一直很想做把神話系統化這件事。」 趙昌平本行是唐詩研究,此次接手「創世神話」學術本創作,是他早有的一個想法。2002年左右,趙昌平和施大畏、著名導演吳貽弓、時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孫顒,就探討過從文學、美術等角度整理中國創世神話的可能性,當時這個項目最終沒能完成,趙昌平與駱玉明、汪湧豪兩位學者合作,只出版了一本青少年普及讀本《中華創世紀》。當時趙昌平投入大量精力去做創世神話整理,已有不少學術積澱和想法。
  • 新民晚報數字報-美哉,中華創世神話
    、舞臺劇等各層面展開中華創世神話的文藝創作,旨在通過創作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近些年的整理研究表明,中華神話也是譜系化的,由於民族與地域特性的不同,它與西方神話同中有異。 西方神話的本源是上帝造人,而中華神話則是天、地、人合作創世,有著「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核, 褒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同時,與西方神話崇尚智慧不盡相同,中華神話還特別崇尚美德,崇尚英雄人物的奉獻與奮鬥精神。
  •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女媧祭典,有怎樣的形式?
    人們在面對很多無法用自己所知去解釋的現象時,就把它們看做是上天對人類的某種暗示,把解決這些問題的重任「嫁接」到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或者現實生活中傑出的人物身上。天長日久,便形成了許多虔誠的祭祀活動和內容,由此繼承與演變,並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種種以祭祀為核心內容的民俗精神財富。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的正神。
  • 這才是《山海經》中的上古神,被稱為創世之神
    由於神話體系過於複雜,關於創世神的說法也有很多,比如從小聽過的盤古開天闢地,被稱為創世神,比如位高權重的昊天上帝,居住於最高天中,另外伏羲、女媧也有此稱號,還有道教的三清祖師,由於神話體系的複雜,所以在不同的典籍裡就有了不同的創世神,但是前面所說的創世神都是後人根據成就自封的,在上古神話中還有五位神,他們在古籍中就被記載為創世神。
  • 中華創世神話,不僅僅是創世的故事
    這也是創世神話的發掘與研究受世界各民族尤其重視的原因所在。」趙先生在開篇導論中便提到了創世神話的重要性。趙昌平先生創世神話,與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儘管充滿徵服欲的西方創世神話也養成了其人民崇尚個性、思辨、勇於探索甚至反抗的精神,但這種徵服因子無疑也埋下了導火索。「神的安排」進而間接釀成了人類歷史上許多的巨大痛苦。雖然千百年來,中華大地亦曾歷經戰爭。但在中國的創世神話中,我們卻鮮少看到血腥的宰割與屠殺。這其實是一種人為的選擇、價值觀的選擇。
  • 長沙出土的楚帛書,記載了完整的創世神話,比盤古開天更古老
    其實在盤古之前,就曾經有過一個非常完整的創世神話,並且還是獨一份,只是沒有被廣為流傳。直到一個楚墓被盜掘,這個創世神話才隨之被公諸於世。楚帛書是我國目前出土最早的上古帛書。雖然只有九百字,但是內容卻極為豐富。全書共分甲、乙、丙三篇。在乙篇裡就完整地記錄了一個創世神話故事。下面我們就根據《楚帛書》裡記載,做一下相關論述!
  • 最美嫦娥、創世女媧,這些上古時期的女神,竟然比不上她美麗!
    【最美嫦娥、創世女媧,這些上古時期的女神,竟然比不上她美麗!】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 中國神話十位創世神,除了盤古你知道幾位?
    提起中國神話的創世神,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是"盤古開天地"。其實盤古作為一個獨立的神接受祭祀的記載,最早出自漢獻帝時期;而盤古開天的記載,目前可考的最早出自三國時期吳人徐整的《三五曆紀》。那麼,在盤古之前的中國神話裡沒有創世神嗎?答案是否定的,先秦兩漢比盤古早的創世神大有人在,只是盤古笑到了最後成為今天默認的中國神話創世神。
  • 文化漫談丨中國古代神話知多少?從盤古到黃帝
    筆者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談到,中國古代神話是華夏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表達了華夏先民對自身以及周圍環境的理解。中國上古神話的內容相當廣泛,涉及自然環境人生際遇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地聊一聊中國神話的幾種類型。
  •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神仙們最後都去了哪裡?宇宙,還是化作了塵土?
    眾所周知,在古代神話中出現的神仙多如繁星,從天上的日月星鬥到地上的花鳥魚蟲,幾乎涵蓋了世間一切有生命的物種。而在這些神仙中,我覺得最為神奇的還是上古時期的神仙,感覺那會兒的神仙更加的純粹,更加的神秘,來歷靠傳說,去向成迷。
  • 《新愚公移山》開啟的「創世神話宇宙」能成嗎?
    在這樣的行業大背景下,SMG炫動傳播藉助多年的出品、製作經驗,在看到《大聖》《哪吒》已證明神話改編IP擁有巨大市場空間之後,開始著手以《新愚公移山》作為開篇打造全新的「創世神話宇宙」。神話,尤其創世神話,是民族精神的原始碼。
  • 文化自信·上海實踐|講活中國故事 譜寫創世神話新篇章
    學術組核心專家之一、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田兆元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說,創世神話對於一個民族國家來說,是具有根本意義的精神傳統。因為神話帶有情感認同、信仰認同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中國古代神話從先秦時期就開始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根據田兆元的梳理,天神、地示和人祖三位一體的神話系統是中國神話和中國文化的基礎。
  • 有關創世神話的知識
    盤古神話,由來已久,他是現在在中國人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深的開天神話。開天的神話幾乎是每個早期人類民族共有的,除中國的盤古開天外,還有基督教上帝創世,希臘神話混沌神卡俄斯(也叫卡歐斯,卡奧斯)創世,以及埃及三柱神創世等創世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