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洋蔥新聞。有疑惑的朋友更應該堅持到最後。
這兩天,霍金教授頻繁地給人類發出警告。之前先是說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現在又開始警告人類500年內必須搬離地球。
已經有細心的朋友們發現,霍金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充滿智慧、用三個手指和大家談笑風生的智者了。
霍金現在的生活,似乎除了給人類發出各種各樣的警告,就是在各種美劇和電視節目裡怒刷存在感。
霍金教授上一次為人類文明做貢獻是什麼時候?如果有人問你這個問題,想必大多數人是答不上來的。
所以霍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的記者打飛的來到了英國倫敦,試圖潛入軍情六處調查一下霍金。
不出所料,我們記者的潛入任務不幸失敗了。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軍情六處兩條街外的一家破爛酒吧裡,一位醉鬼向我們透露了霍金教授的驚人秘密: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霍金就已經被AI代替了。
這位醉鬼自稱是軍情六處前員工,因為偷吃了領導放在冰箱裡的三明治被開除了。他心有不甘,想要把軍情六處最大的秘密公之於眾。
怕我們的記者不相信,醉鬼煞有介事地說,這件事在軍情六處早就已經人盡皆知。
這一切都還要從霍金年輕的時候說起。21歲那年,霍金完成了牛津大學的學習,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宇宙學。
也就是這一年,霍金成了「漸凍人」,被醫生告知最多只能活兩年。
可是,兩年後,霍金並沒有死。23歲那年,他居然完成了博士論文,順利從劍橋大學畢業。
「我的老夥計,這就是霍金被AI控制的節點。」兩杯啤酒下肚之後,醉鬼徹底打開了話匣子。
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說法,第一反應一定都是:「哦!你在開玩笑吧!60年代哪裡有什麼AI!」
請不要忘了,霍金生活在英國。這個國家還有一位智商超高的偉大科學家——「AI之父」阿蘭·圖靈。
早在50年代,圖靈就寫出了能打敗人腦的西洋棋程序,就是這項創舉為圖靈贏得了「AI之父」的稱號。
然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50年代圖靈就因為同性戀被迫害致死了。何來將霍金改造成AI一說?
這是,醉鬼搖搖頭,大聲說我們的記者「Naive。」
圖靈做出AI之後就去世了,這個場景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有沒有想起秦代那些造完精緻壯美的編鐘後被秦始皇刺瞎雙眼的工匠?
「搞出石破天驚的大發明之後立即被解決掉」這樣的事情,不止中國人皇帝會做,歐洲皇帝也會做。
捷克布拉格有一座絕美的天文鐘,造鐘的工匠在完成了這一壯舉之後,也沒有逃過被刺瞎的結局。
英國,就是這樣一個還有著君主的國家。
關於圖靈之死,所有人信息的來源都是軍情六處。也就說,圖靈之死從頭到尾,都只有軍情六處一方經手。除了軍情六處,沒有人知道圖靈死亡的真相。
「他就是那個被刺瞎眼睛的工匠啊,我的朋友。」醉鬼告訴記者,當時圖靈就是被關起來寫AI了。
AI、軍情六處、女王三者的交集,就是霍金教授。
女王拿AI去做什麼了?很遺憾,我們的醉鬼線人也不知道。我們只是看到女王和霍金一樣,都不經常露面,並且外貌幾十年沒有發生變化。
醉鬼告訴我們的記者,霍金被AI替換很可能就發生在他剛剛拿到博士學位的那段時間。1965到73年這將近10年的時間裡,霍金都以「研究」為名沒有露面。
73年後,霍金迎來了創作的高峰。73-88年,霍金的產出量十分驚人,其中就包括了那本著名的《時間簡史》。
在《時間簡史》中,霍金不斷探討論證時間的存在:時間到底是什麼?時間會不會終止?時間要是終止了怎麼辦?
「朋友,一般人會思考這樣的問題嗎?」
當然不會。
《果殼中的宇宙》出版後,霍金沉寂了一段時間。根據內部人士推測,阿蘭·圖靈在這段時間去世,使得AI的研發和優化進入了過渡期。
2004年,有人傳言霍金病危,然而霍金又挺過了這一次,並且告訴大家他正在進行新的創作。
細心的人會發現,霍金的每一波創作和公關活動都會有較長的間隔。霍金畢竟是一位學者而不是娛樂明星,所以即使很久不露面,也沒有人會注意到。
所以,幾乎沒有人能注意到霍金兩次露面時的外貌基本上沒有改變。這又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
於是,在摸到了人類知識的極限之後,AI開始攻克另一個領域:到底怎樣才能裝得像人類?
當一個人想要了解一個群體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融入。然而,身為AI又身份特殊的霍金,想要過普通人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對霍金來說,唯一的方法,就是上網。
網絡最能讓人明白大家都在想什麼。霍金只要利用他的知名度,就能輕而易舉地試探出人類對種種事件的看法。
稍微提及一下人類和AI的關係,就能知道人類對AI是害怕還是不屑。
同樣的,隨意丟一句「月球上有外星人!」的警告,就能看清人類到底有沒有征服宇宙的野心。
「外星人有什麼好怕的!」如果主流的聲音是這樣的,就說明人類想要徵服宇宙。
如果這樣的聲音過於肆虐,AI可能會採取行動:警告人類。這便是霍金教授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說到這裡,想到霍金幾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想到他幾十年都沒怎麼變的外表以及現在每月一次「人類藥丸」的警告,是不是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說到這裡,醉鬼呵呵一笑:「不然,你覺得女王是怎麼活到現在的呢?」
上面是一篇洋蔥新聞,其特點是以最正統的新聞報導手法,報導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
下面是一個捐款二維碼,您投入的每五毛錢,都將用於非正常研究。
【消息一則】
中心信箱開放。如果你有任何非正常的信息或困惑,歡迎來信:sunqian@jiemian.com
公眾號內所有文章,皆為本中心研究成果。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查看轉載要求。
本中心常年招聘助理研究員,回復【研究員】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