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和中國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汶萊各界期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問,相信此訪將進一步深化雙邊互利合作,為文中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汶萊—中國友好協會會長菲爾達斯⋅拉曼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汶萊—中國友好協會是兩國人民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之一。「文中友好協會長期致力於推動兩國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將努力推動兩國人民多接觸、多了解。」拉曼表示,汶萊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深入的交往,宋朝時就有貿易往來,明朝鄭和船隊也曾到訪汶萊。近年來,汶萊與中國高層互訪頻繁,民間交流逐漸增多,各領域務實合作穩步推進。「汶萊以石油和天然氣為經濟支柱,相信習近平主席此訪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在文化、農業、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助力汶萊經濟多元化發展。」
東協各國與中國之間經貿往來日趨緊密,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在東協框架下,汶萊近年來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發展迅速。拉曼告訴記者,他曾11次參加中國—東協民間友好大會,汶萊也已兩次成為大會的主辦方。2004年11月首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辦後,文中友好協會積極參與各項促進中國—東協多邊合作的活動,每年組織汶萊企業家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並積極介紹中國與東協的優勢投資項目。2010年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立後,文中友好協會又開始大力推動與自貿區相關的各項活動。拉曼說,文中兩國在技術、旅遊等領域上合作越來越緊密,經貿合作展現出勃勃生機。
談及「一帶一路」倡議,拉曼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與汶萊「2035宏願」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高度契合。二者對接,既可助力汶萊經濟多元化發展,也可加強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貿易、投資與旅遊等領域的合作,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
「汶萊很多企業家都在討論『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對我們來說,『一帶一路』促進合作與發展,是一條希望之路。」拉曼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民間交流正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了民心相通,「一帶一路」相關合作才能更加順暢。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