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是一次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影響深遠的訪問。從雙邊關係、地區整體合作,以及新興國家合作層面來看,此次訪問開創了中拉全面合作的新時代,為未來中拉合作和新興大國合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習近平主席7月13日至23日的拉美之行,是一次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影響深遠的訪問,開創了中國與拉美合作及新興大國合作的新時代。
從雙邊關係看,習主席此訪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與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4國的關係。訪問期間,習主席同4國元首進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會談,總結雙邊關係發展經驗,共同規劃合作未來,尤其將中國與阿根廷、與委內瑞拉關係同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中國與兩國的全面合作增添了動力。訪問期間,中國與4國累計籤署各類合同和框架協議150多項,涉及金額約700億美元,涵蓋能源、礦業、電力、農業、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領域,充分展示了「中國力量」與「中國速度」。正如王毅外長所言,此訪實現了「將4國發展戰略和中國改革開放相對接,將4國資源優勢和中國市場潛力相對接,將4國發展需求和中國資金技術及裝備優勢相對接」,實質上是將「中國夢」與「拉美夢」相對接。
從地區整體合作看,習近平主席與11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並宣布建立「中拉論壇」,標誌中拉合作出現歷史性突破:一是確定中拉關係「新定位」,即習主席在會晤時發表的《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演講所提出的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二是創建新時期中拉對話新平臺,即「中拉論壇」。這是中國與拉美整個地區之間建立的第一個、全面的對話平臺,是繼中國—東協合作機制、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之後又一個新的區域對話平臺,開啟了中拉整體合作新進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全球外交布局。三是提出新時期中國對拉美的新政策,即中國將與拉美國家一起共同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鑑、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的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四是制定中拉未來合作「1+3+6」新框架。習主席宣布,中方將正式實施100億美元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並在這一基礎上將專項貸款額度增至200億美元;中方還將向拉美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優惠性質貸款,全面啟動中拉合作基金並承諾出資50億美元;中國還將向拉美國家分別提供6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6000個赴華培訓名額,2016年舉行「中拉文化交流年」等。
此外,中國政府還與巴西和秘魯3國就開展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洋鐵路合作共同發表了聲明。顯然,此次訪問不僅為未來中拉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未來合作制定了明確目標,將推動中拉關係更加快速、穩健和可持續發展。
從新興國家合作層面看,此訪還有力推動了金磚國家深化合作,充分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風採。中國在第六屆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上倡議打造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建立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夥伴關係,開展全方位合作,這些倡議和主張被《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福塔萊薩宣言》廣泛採納,成為指導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原則。在習近平主席親自協調和推動下,5國決定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基金」兩大金融機構,這也標誌著金磚國家合作正朝向實體機制化方向發展。正如美國《洛杉磯時報》稱,金磚銀行建立標誌金磚國家從「吸引投資的1.0版時代」過渡到「機制建設的2.0版時代」。應該指出的是,兩大金融機構的設立,是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當前不合理、「缺位的」國際金融體系的有力回應,但從根本上講它們並非要削弱或取代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而是對現今全球經濟金融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總之,習近平主席拉美之行,有力地拓展了中國與拉美國家雙邊關係的發展,開創了中拉全面合作的新時代,為未來中拉合作和新興大國合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所長 吳洪英)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