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英:且看美國如何「深耕」拉美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世界主要大國越來越重視通過主導區域一體化來搶佔21世紀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制高點。美國籤署的FTA(雙邊自貿協定)和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越來越成為其全球經貿戰略的重要支柱,也構成美國對拉丁美洲經貿戰略的兩大抓手

  傳統上,拉丁美洲被視為美國的「後院」。長期以來,雙方在經貿、政治、安全方面的關係非常密切。進入21世紀後,隨著美國全球戰略重心轉向反恐,美國對拉美關注和重視程度有所下降。同時,隨著拉美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政治左翼化趨勢明顯,拉美地區「脫美化」、「去美化」現象日益明顯。

  為了穩住拉美這個戰略「後院」,實施全球再平衡戰略和實現戰略重心「東移」,歐巴馬政府採取新的對拉美經貿戰略,以FTA和TPP為左右抓手,以建立美國主導的美洲自貿區為目標,為美國21世紀全球經貿戰略尋求戰略支點,夯實美國的「第一超級大國」地位。

  推動籤署美洲自貿協定(FTAA)是美國近四屆政府一直致力的目標。目前美已與11個拉美國家籤署自貿協定。2011年美與拉美國家貿易額高達8000億美元,其中與籤署FTA的拉美國家的貿易額佔近三分之二。美冀圖通過籤署更多雙邊FTA加強與拉美國家的經貿聯繫,以迂迴的方式來推進美洲經貿一體化。

  邀請墨西哥加入TPP,是美對拉美經貿戰略的另一重要步驟。對於美國而言,加入TPP,旨在將美國經濟與亞太市場緊密捆綁在一起,為美國「重返亞洲」、主導亞太事務提供「名正言順」的平臺和途徑;對於拉美國家而言,TPP具有相當吸引力。智利是2006年5月建立TPP之初的4個創始國之一,2008年9月秘魯與美國同時加入TPP談判,但美國很快成為主導TPP談判的主角。2012年6月,歐巴馬總統主動邀請墨西哥加入TPP談判。在美國帶動下,TPP其他成員國也紛紛出面邀請墨西哥加入TPP談判。這樣,墨西哥成為參加TPP談判的第二個拉美國家。TPP已成為拉美國家加強與亞太地區經貿聯繫的另一重要途徑。

  顯而易見,FTA和TPP是美國「深耕拉美」戰略和「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步驟,是以高標準推動西半球以及亞太地區貿易擴張的最有效的途徑。拉美作為美國最重要的地區貿易夥伴之一、最大的出口市場以及重要的能源資源來源地,是美實施全球經貿戰略和全球再平衡戰略的重要攸關方。而美國欲保持「一超」地位,提高自身全球競爭力,就不得不在本地區建立更加廣泛的貿易聯繫。美國加強與拉美國家經貿往來、推動美洲一體化,既是其全球經貿戰略的使然,也是其國家利益驅動的必然。當然,籤署FTA、加入TPP,無疑有助於拉美國家拓展對外經貿關係,增加商業與投資機會,進而有助於推動拉美整體經濟實力的增長。尤其對墨西哥、智利、秘魯這樣與美已籤署FTA的拉美國家而言,TPP無疑使其與美經貿關係得到進一步深化。

  當然,應該看到,美國積極推動TPP,加快TTIP步伐,以迂迴方式推動FTAA,旨在建立未來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這在客觀上勢必削弱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構的權威與影響力,並可能使這些多邊組織逐漸「空心化」和「邊緣化」,現有國際經貿規則可能不得不「改弦易轍」。因此,未來美國將把經濟全球化引向何方,值得人們觀察、警覺和思考。

(責任編輯:周姍姍)

相關焦點

  • 吳洪英:習近平主席拉美之行 開創中拉合作新時代
    習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是一次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影響深遠的訪問。這是中國與拉美整個地區之間建立的第一個、全面的對話平臺,是繼中國—東協合作機制、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之後又一個新的區域對話平臺,開啟了中拉整體合作新進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全球外交布局。三是提出新時期中國對拉美的新政策,即中國將與拉美國家一起共同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鑑、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的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
  • 吳洪英:巴西低增長率背後的爆發力
    作為拉美第一大經濟體,巴西在2012年的經濟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其經濟增長率據估計僅為1%左右,不僅創下巴西近10年來(僅次於2009年的-0.3%)第二低的增長率,也遠未達到拉美地區平均3.1%的增長水平。從全球範圍看,1%的增長率不僅在金磚國家中排名最低,甚至連世界平均水平(3.3%)也未達到。
  • 劉胡蘭式的女英雄——吳洪英
    圖1:劉胡蘭式的女英雄吳洪英(翻拍於渤海革命老區紀念館) 吳洪英是惠民縣何坊鄉牛茁村人。吳洪英在掩護共產黨人轉移的時候,不幸被捕。還鄉團氣焰囂張,割下吳洪英的耳朵,逼問她說出共產黨員、農會幹部的名字,但遭到了吳洪英大義凜然的拒絕。還鄉團見狀,搬出一口鍘刀,狠狠地說「再不講,這就是你的上天之地。」吳洪英仍面不改色,毅然決然地向鍘刀走去。最終她被還鄉團殘忍地鍘成三段。 渤海人每每講到這個故事,都不禁感嘆一句「她可比劉胡蘭厲害呀」。
  • 「今日鋼鐵」吳洪英代表:降稅降費政策應惠及大工業用電企業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鞍鋼集團攀鋼釩鈦安全環保部(武裝保衛部)總經理吳洪英針對大工業用電企業成本增加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據吳洪英介紹,根據國務院去年發布的《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下稱《意見》)第24條規定,要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製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可以看出,國務院對降低電價的要求非常明確,對具體做法也做出明確規定。」吳洪英表示。
  • 拉美期待歐巴馬別透過毒品三稜鏡看拉美
    盧拉是第一位來美國訪問的拉美國家領導人,受到歐巴馬總統的熱情接待與高度讚揚。這次訪問對美國與拉美雙方都具有一種象徵性意義:盧拉的來訪帶來了拉美的期待,而歐巴馬也將對盧拉的到訪視為改善與拉美國家關係的開端。  眾所周知,近年由於拉丁美洲左派運動的興起,也由於美國的單邊主義對外政策,美國與拉美多國的關係陷入低谷甚至僵局。
  • 吳洪英:「拉美版歐盟」初見端倪
    原標題:「拉美版歐盟」初見端倪 拉美「太平洋聯盟」關稅減免協議一旦生效,勢必極大促進聯盟成員國之間貿易往來和經濟合作,減少對美國和歐盟等傳統貿易夥伴的依賴,增強經濟自主性和抗風險能力 由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四國組成的拉美「太平洋聯盟」近日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第九屆部長級會議
  • 從切·格瓦拉到馬爾克斯,拉美知識分子是救贖者還是攔路人?
    為何拉美的社會困境如此深重,其文化藝術卻如此璀璨?在歷史上,面對著拉美社會的「不幸」,這些拉美作家、詩人和學者又是如何思考拉美未來的?拉美知識分子的思想又如何塑造著拉美社會?眾所周知,在清末民初,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在歷史曲折的行程中,知識分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引進各種各樣的觀點,希望能實現國家的轉型,以救亡圖存。
  • 此國受美國打壓60年,在拉美地區獨樹一幟,為何不能獨善其身?
    拉美地區最奇特的一個國家,雖然被大國制裁,卻獨樹一幟近日,拉美地區的委內瑞拉政局變幻莫測,不僅出了兩個總統,而且在美國支持下大有推翻現總統馬杜羅的勢頭。在拉美地區既有替委內瑞拉說話的,也有支持美國反對委內瑞拉的國家,其中一個堅定支持委內瑞拉的國家就是古巴,古巴是拉美地區一個很奇特的國家,雖然飽受美國制裁,該國卻是拉美一下真正實現變革的國家,雖然不富,但比任何拉美國家都有優勢。
  • 拉美對中國誤解的十大根源折射自身認識悖論
    當然,拉美國家之間差異較大,意識形態、經濟結構與發展水平也與中國迥異,對華認知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而言,拉美國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發展中國家色彩濃厚,對華認知有一定的共通性。  綜合起來,拉美對華認知誤解有十大根源:  (一)移情:把對歐美的感覺移到中國。拉美曾是歐洲的殖民地,現在是美國的後院。
  • ...儘管擔心出現像美國一樣的校內學生感染,且拉美仍是全世界受新...
    疫情陰影之下,多個拉美國家仍決定複課;①據報導,儘管擔心出現像美國一樣的校內學生感染,且拉美仍是全世界受新冠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但地區內多個國家從10日開始還是重新開放學校。報導稱,無論是在巴西還是阿根廷,人們都對學生複課表示歡迎,儘管家長們仍很擔心孩子複課後會出現像近期美國喬治亞州北波爾丁中學那樣的校內感染;②據報導,根據美國約翰斯?
  • 應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
    第二,衝出美國利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企圖對中國實施的包圍和遏制,維護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的創始成員國中有東協國家汶萊和新加坡以及拉美國家智利。後來又陸續有越南、秘魯和墨西哥,原本是拉美與東協國家合作的一項傑作。後來由於美國的加入對TPP的引導,使其越來越像是美國在貿易上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
  • 澳媒:拉美國家情緒逆轉 美助斯諾登逃出生天
    美國的恣意妄為反倒幫了斯諾登的大忙,本來已在美國壓力下態度動搖的拉美各國,如今因為莫拉萊斯專機事件被激怒,情緒再度逆轉。美國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表示,歐洲多國是在收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指令後,才做出拒絕莫拉萊斯專機過境的決定。西班牙外交部長馬加略較早前稱,有消息明確告知西班牙相關部門,斯諾登就在玻總統專機上。歐洲國家基於此信息才會逼停玻利維亞總統專機。不過他拒絕透露消息來源,也未響應是否與美國進行密切聯繫。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8號,美國紐約市公布了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
  • 翻譯家趙德明:「拉美文學是朵奇葩」
    「如果和拉美當地讀者說拉美只有魔幻現實主義,他們會笑話你不懂。從《百年孤獨》的創作手法講,已經翻篇了,文學手法花樣翻新是拉美文學的重要特點」,趙德明談到。與傳統決裂成為拉美文學的傳統,創新作為文化基因在一代代拉美作家身上傳遞。在拉丁美洲,很多作家更願意另闢蹊徑,而不是跟著已成名作家亦步亦趨。比如在題材方面尋找自己的特點,智利女作家伊莎貝爾?
  • 拉美興起反美聲浪 「美帝國主義」成人們口頭禪
    但讓美國人擔憂的是,後院裡的反美浪潮波濤洶湧,並漸漸形成「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三角針對美國的聯盟關係。美國拉美地區事務委員會負責人拉裡·伯恩斯就說:「現在的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孤立。」  玻利維亞曾和美國關係密切。但在拉美地區影響力最大的通訊社埃菲社評論說,新總統莫拉萊斯領導下的玻利維亞,和美國「不會有蜜月」。
  • 足球巨星之外,作為拉美左翼旗幟的馬拉度納
    對於阿根廷甚至整個拉美大陸而言,這位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的傳奇球星,絕不僅僅是一個足球明星那麼簡單,他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也是拉美大陸上左翼政治的一面旗幟。拉美左翼政治運動的「形象代言人」除了與卡斯楚的友誼外,馬拉度納還與拉美另一個國家委內瑞拉的領導人查維茲交好。
  • 拉美裔最慢,亞洲人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首次表明,拉美裔的老化速度比世界上的其他種族更慢有一天,可能會幫助科學家了解如何減緩每個人的衰老過程。「拉美裔人活得比白種人長,儘管患糖尿病等疾病的比率較高。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西班牙悖論』,」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史蒂夫霍瓦特說:「我們的研究有助於從分子水平證明拉美裔老化更慢。」
  • 拉美菜系,滿屏都是肉肉肉肉的誘惑
    為了彌補我們沒能出遊的遺憾,特意帶大家吃了一桌子拉美風情的肉食炙烤盛宴,給大家回血打氣,假裝來到拉美狂歡。肉肉肉肉,拉美狂歡烤肉,拉美大餐的必備品。說到拉美大餐,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烤肉。不論是墨西哥烤肉,還是巴西烤肉,畜牧業超級發達的拉美地區,每個國家都是烤肉的狂熱愛好者。
  • 安倍著急完成地球儀外交 欲在拉美阻擊中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俯瞰地球儀外交」25日再次粉墨登場,此次的表演地是拉美5國。拉美以往在日本的外交格局中不算重點,安倍為何此刻急於「進行戰略補漏」?「資源外交」、「為入常拉選票」和「牽制中國」是外界普遍猜測的意圖。不過,聯想到剛離開拉美的中國領導人,「在拉美阻擊中國」更為一些日本媒體津津樂道。
  • 新聞分析:政治版圖呈「左右拉鋸」 拉美一體化向何處去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新聞分析:政治版圖呈「左右拉鋸」 拉美一體化向何處去  新華社記者 劉莉莉 葉書宏  在剛剛閉幕的美洲國家組織大會上,美國繼續向委內瑞拉發難,拉攏一些國家拒絕承認委大選結果,並決定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中止委內瑞拉的美洲國家組織成員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