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期待歐巴馬別透過毒品三稜鏡看拉美

2020-12-03 搜狐網

  3月14日巴西總統盧拉到訪白宮,與歐巴馬總統舉行了首次會晤。盧拉是第一位來美國訪問的拉美國家領導人,受到歐巴馬總統的熱情接待與高度讚揚。這次訪問對美國與拉美雙方都具有一種象徵性意義:盧拉的來訪帶來了拉美的期待,而歐巴馬也將對盧拉的到訪視為改善與拉美國家關係的開端。

  眾所周知,近年由於拉丁美洲左派運動的興起,也由於美國的單邊主義對外政策,美國與拉美多國的關係陷入低谷甚至僵局。因此歐巴馬新政府的上臺執政無疑讓拉美國家看到了改善關係的良機並抱有期待。在會晤後的記者見面會上,盧拉說,歐巴馬的當選對全世界,尤其是對拉丁美洲具有著重要的意義。他表示,歐巴馬以其非同凡響和獨一無二的優勢,「肩負著改善與拉美國家關係的責任」。據美國有關媒體報導,在這次會晤中,盧拉敦促歐巴馬結束對古巴長達數十年的封鎖與制裁,並採取行動改善與委內瑞拉陷入僵化的關係。

  而以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為對外政策主要目標的歐巴馬當然也願意藉此機會伸出橄欖枝,以修復與拉美各國的關係。歐巴馬說,他期待並將出席即將於四月中召開的拉美國家首腦峰會;「並將採取主動戰略,通過加強與巴西的關係來增強與整個西半球的關係」。為此他不僅任命資深外交官、拉美問題專家,現任加洲大學美洲學院院長達維多為拉美峰會總統特別顧問,而且還將派出副總統拜登於3月底出訪智利等國,為峰會做準備。日前美國政府宣布放寬古巴裔美國人前往古巴旅行與匯款的限制。在競選期間,歐巴馬也一直主張如果當選,將願意無條件地與古巴、伊朗等所謂「敵對國家」領導人舉行談判。這都為美國與拉丁美洲國家關係改善埋下了伏筆。

  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衰退是兩人會談的一大主要議題。兩人都對即將於4月初在倫敦舉行的G-20峰會抱有期待與信心;都確信峰會達成的協議將有助於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兩人在會談中就此協調了立場;為此歐巴馬也給阿根廷總統打了電話。近來美國輿論報導說:美歐對G-20峰會的側重點發生分歧:美國主張通過加大政府開支來恢復經濟增長;而歐洲則將重點放在對金融體系的改革與監管上。歐巴馬澄清說,這完全是輿論的臆造,他說,「金融的監管是一個處於前列和中心位置的問題」,沒有人比他本人更堅定地強調需要加強對金融體系的監管了。

  兩人也都表示反對並批評了貿易保護主義;認為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兩人也都認為需要重新啟動多哈回合談判,但在當前經濟危機形勢下,也都對達成協議不表樂觀。其實,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就阻礙了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經過30年的開發,巴西在生物能源技術與生產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已向國外出口。而美國在這方面則有需求。但美國有關利益集團擔心巴西從甘庶中提取的乙醇燃料將會佔領美國市場,從而損害他們得到政府補貼的從玉米中提取乙醇的收益。因此現在美國對從巴西進口的乙醇每加侖(相當於4公升)要收取53美分的關稅,這就扭曲了兩國的貿易的公平性。歐巴馬一方面承認這是兩國貿易關係「緊張的根源」,但另一方面卻表示,這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解決的問題,問題的「解決需要時日」,但兩國將繼續就此進行磋商。目前美巴兩國間的年貿易額是540億美元,美國向巴西出口26億美元;進口28億美元。如果放開能源合作,雙邊貿易潛力還很大;這也因為巴西發現了更多的海上油田,對急於擺脫對委內瑞拉和中東石油依賴的美國來說當然頗具吸引力。

  在記者見面會上,歐巴馬藉機對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國家的擔憂予以安慰說:因為美國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都是穩健的,沒有比美國更安全的投資地了;對持有美國國債的投資國來說,它們對在美國的投資應該絕對放心才是。但盧拉的關切在於:當新興國家購買美國國債時,它們在國內市場上的錢就將相應減少,這可能會導致國內信貸流通供應不足,從而加劇其國內危機。但巴西經濟形勢較其他國家為好,還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盧拉指出,以往美國歷屆政府對拉美國家的興趣主要限于禁毒方面的領域,盧拉希望歐巴馬新政府並不總是透過毒品走私這一三稜鏡來看待拉美,而應具有更廣闊的視野。他說,我們看到歐巴馬對對話持有更為開放的態度,而這正是本地區所期待的。美國如何回應這一期待,就要看歐巴馬在4月中的美洲峰會上的表態了。(人民網華盛頓3月14日電)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吳洪英:且看美國如何「深耕」拉美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美國全球戰略重心轉向反恐,美國對拉美關注和重視程度有所下降。同時,隨著拉美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政治左翼化趨勢明顯,拉美地區「脫美化」、「去美化」現象日益明顯。  為了穩住拉美這個戰略「後院」,實施全球再平衡戰略和實現戰略重心「東移」,歐巴馬政府採取新的對拉美經貿戰略,以FTA和TPP為左右抓手,以建立美國主導的美洲自貿區為目標,為美國21世紀全球經貿戰略尋求戰略支點,夯實美國的「第一超級大國」地位。  推動籤署美洲自貿協定(FTAA)是美國近四屆政府一直致力的目標。目前美已與11個拉美國家籤署自貿協定。
  • 從切·格瓦拉到馬爾克斯,拉美知識分子是救贖者還是攔路人?
    在經濟上,諸多拉美國家也看不出什麼經濟潛力,許多拉美國家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詞仿佛專門為形容拉美而創造的一樣。拉美猶如一頭困獸,不斷地在政治風潮裡變換身姿、劇烈搖擺、掙扎鬥爭。各種思潮和政權你方唱罷我登臺。不管城頭變換哪張大王旗似乎都無法擺脫自己所陷入的困境。歷史上,拉美更替過的不同形式的政權數量多到驚人,以至於有人戲稱,「拉丁美洲是政治制度的博物館」。
  • 拉美對中國誤解的十大根源折射自身認識悖論
    中國與拉美國家的合作,常受制於相互了解不夠的軟肋。本文作者王義桅通過不久前走訪拉美國家,總結出拉美對華誤解的種種根源,有助於人們認識中國與發展中世界的整體關係。  (聯合早報網專稿)「對拉美而言,中國是新貴;對中國而言,拉美是新大陸」。這兩句話形象概括了中拉相互認知的現狀。這是筆者日前參加第三屆中拉高層學術論壇得到的初步印象,其後智利、巴西之行,印證、豐富了這一看法。
  • 翻譯家趙德明:「拉美文學是朵奇葩」
    1963年上大四時,他成為北大第一批派往拉美的留學生,奔赴智利留學。他原本就很喜歡讀書,中學時放學常常捧著一本小說邊走邊看,穿過胡同和小巷,一直走到東便門外的家。自小對文學的喜愛和素養成為其日後翻譯拉美文學作品的重要積澱。趙德明與西語文學翻譯真正結緣是從智利留學回來。他帶回來的書裡就有布萊斯特?加納的《馬丁?裡瓦斯》。這本書打動人之處在於馬丁?裡瓦斯的性格有《紅與黑》中於連的影子。
  • 應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區
    目前,拉美地區存在的一體化組織的影響力還難以覆蓋到整個拉美地區,在一致對外方面還缺乏協同性,與中國和東協的聯繫上的加強還需要時日。 中國與對拉美地區的整體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由於拉美一體化進程緩慢,儘管近十年來,中國與拉美地區的交往、交流發展十分迅速,但主要成果還只是體現在與拉美的一些國家層面上。
  • 足球巨星之外,作為拉美左翼旗幟的馬拉度納
    對於阿根廷甚至整個拉美大陸而言,這位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的傳奇球星,絕不僅僅是一個足球明星那麼簡單,他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也是拉美大陸上左翼政治的一面旗幟。拉美左翼政治運動的「形象代言人」除了與卡斯楚的友誼外,馬拉度納還與拉美另一個國家委內瑞拉的領導人查維茲交好。
  • 拉美菜系,滿屏都是肉肉肉肉的誘惑
    為了彌補我們沒能出遊的遺憾,特意帶大家吃了一桌子拉美風情的肉食炙烤盛宴,給大家回血打氣,假裝來到拉美狂歡。肉肉肉肉,拉美狂歡烤肉,拉美大餐的必備品。說到拉美大餐,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烤肉。不論是墨西哥烤肉,還是巴西烤肉,畜牧業超級發達的拉美地區,每個國家都是烤肉的狂熱愛好者。
  • 拉美興起反美聲浪 「美帝國主義」成人們口頭禪
    《紐約時報》在一篇題為「一個別樣的拉美」的文章中則指出:出現這種趨勢的原因之一是,近20年拉美國家按照華盛頓推行的經貿政策沒有給數百萬城鄉貧困者帶來好處;另一個原因,布希政府對解決拉美社會問題沒有表現出太大興趣,與拉美領導人發展私人關係方面,布希也表現不佳。  在20世紀80年代,右翼親美政權曾是拉美主流。1982年墨西哥債務危機後,拉美國家陷入嚴重經濟危機。
  • 塞薩爾·艾拉:拉美文學的野兔
    就需要以後比如他再碰見同樣有野兔的時候,他可能主動跟土著人問,也發出這個聲音,看那個土著人發出贊成還是否定,來判斷推測這個詞有沒有可能對應的是野兔。」「像塞薩爾·艾拉這樣的作家,除了熟讀拉美文學大家的作品,更多的是讀美英法,也包括原來的西班牙的。拉美作家,尤其是1809、1810年獨立運動以後,再上一代的先輩們,爺爺和父親們,他是在殖民地長大的。人是從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移民過去的。
  • 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報告:基於中國知網相關文獻的分析
    原創 社科大拉美系 拉美研究通訊為更好地了解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概貌,本調研團隊對中國知網上登載的2019年度與拉美相關文章的部分信息進行了梳理,包括文章所發表刊物、文章所屬研究領域、文章研究對象國及作者情況等。現將調研結果與各位同仁分享。
  • 王慧芝 曾愛平:拉美與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比較:基於歷史的考察
    二戰後拉美經濟一體化的啟動部分受到西方傳統經濟一體化理論及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影響,但根本上是拉美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的結果,並主要在拉美經委會發展主義的推動下進行。拉美的工業化限制在互不聯繫的各國國內市場之間,本身具有局限性。作為發展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雷維什把地區經濟一體化作為解決市場狹小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擴大內部貿易來增強拉美工業化的動力。
  • 新聞分析:政治版圖呈「左右拉鋸」 拉美一體化向何處去
    分析人士指出,在拉美政局「右擺」趨勢更加明顯的背景下,美國正試圖拉攏一些右翼國家選邊站隊,利用委內瑞拉等問題在地區製造分裂。這種做法顯然會對面臨挑戰的拉美國家團結和地區一體化進程產生負面影響。  從外部力量看,美國總統川普上臺正值拉美右翼政黨力量增強,美國試圖藉機在拉美地區推動形成針對委內瑞拉的統一戰線,逐步分化拉美國家、削弱反美力量。今年4月在利馬舉行的第八屆美洲國家組織首腦會議上,美國副總統彭斯呼籲各國行動起來孤立委內瑞拉。  從地區政治形勢看,政治版圖分化、左右政治力量拉鋸格局正在形成,各方推動地區整合的政治意願有所減弱。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5月8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外交部副部長秦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戚振宏、中國前駐委內瑞拉和烏拉圭大使王珍、中國拉丁美洲學會會長王曉德、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古巴駐華大使米格爾·安赫爾·拉米雷斯·拉莫斯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代表、拉美與加勒比國家駐華外交官、媒體代表等100餘人出席參加。
  • 華為等中國企業掘金拉美,靠什麼打動這片土地?-虎嗅網
    在拉美,華為布局超過20年,為眾多拉美用戶提供通信等服務。如今繼續加碼:首次在拉美地區發布「華為公有雲」、計劃未來3年內在巴西聖保羅投資8億美元興建工廠、與秘魯電信運營商「巨頭」Claro合作開展5G網絡試驗。
  • 吳洪英:習近平主席拉美之行 開創中拉合作新時代
    從雙邊關係、地區整體合作,以及新興國家合作層面來看,此次訪問開創了中拉全面合作的新時代,為未來中拉合作和新興大國合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習近平主席7月13日至23日的拉美之行,是一次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影響深遠的訪問,開創了中國與拉美合作及新興大國合作的新時代。  從雙邊關係看,習主席此訪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與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4國的關係。
  • 安倍著急完成地球儀外交 欲在拉美阻擊中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俯瞰地球儀外交」25日再次粉墨登場,此次的表演地是拉美5國。拉美以往在日本的外交格局中不算重點,安倍為何此刻急於「進行戰略補漏」?「資源外交」、「為入常拉選票」和「牽制中國」是外界普遍猜測的意圖。不過,聯想到剛離開拉美的中國領導人,「在拉美阻擊中國」更為一些日本媒體津津樂道。
  • 中企「黑科技」助力拉美抗疫
    本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吳 傑從搭建「空中雲軌」到支持人工智慧輔助新冠肺炎診斷,從連接「雲會議」網絡平臺到鋪就「特高壓電力高速公路」,來自中國企業的「黑科技」正在多個拉美國家開花結果,為當地帶來令生活便利的先進技術,也彰顯出中國科技企業在拉美日益顯著的存在
  • Boleto和OXXO,簡析拉美流行的現金支付方式
    對於跨境電商來說,拉美地區是極具開發潛力的市場。在進軍拉美地區的時候,跨境賣家們應該特別留意跨境支付方式。在拉美,信用卡尤其是國際信用卡普及率並不高,各個國家都習慣用自己的本地支付,例如OXXO、Boleto、Rapipago等,消費者也比較信任這些支付方式。
  • 【中英文對照】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全文)
    歡迎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積極參與中方設立的國際發展知識中心。,推動中國的優質產能和優勢裝備對接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需求,幫助有需要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中國企業、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拉美國家物流、電力、信息三大通道規劃與建設,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新的合作方式,促進拉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 澳媒:拉美國家情緒逆轉 美助斯諾登逃出生天
    澳媒:拉美國家情緒逆轉 美助斯諾登逃出生天   中新網7月8日電 澳門日報今天刊發社論文章《美助斯諾登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