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外交部副部長秦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戚振宏、中國前駐委內瑞拉和烏拉圭大使王珍、中國拉丁美洲學會會長王曉德、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古巴駐華大使米格爾·安赫爾·拉米雷斯·拉莫斯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代表、拉美與加勒比國家駐華外交官、媒體代表等100餘人出席參加。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成立儀式現場
外交部副部長秦剛表示,中國發展和拉美與加勒比國家的關係不排斥和針對任何其它國家,沒有任何地緣政治考慮,不搞所謂的戰略博弈。中國樂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同其它國家發展關係,也願意在尊重地區國家意願的基礎上開展三方合作、多方合作,通過合作做大利益蛋糕,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繁榮。
針對國際上對「中國投融資造成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陷入所謂 『債務陷阱』」的批評,秦剛指出,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投融資合作,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幫助地區國家突破資金短缺這一支約發展的瓶頸,提升自主發展的能力,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投融資的使用者主要是企業,並不會加重有關國家財政負擔。事實上,沒有任何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因為接受中國投融資而陷入所謂的「債務陷阱」。
他說,「新時代中拉關係發展面臨不少新課題、新任務,這需要更深入細緻的拉美問題和中拉關係研究,需要更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轉化為促進中拉關係的新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的成立可謂恰逢其時」。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戚振宏表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外交和國際問題研究的機構,也是唯一直屬中國外交部的專業智庫。
他指出,「此次成立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旨在加強對拉美與加勒比地區研究,打造一支新生的研究力量,以更好服務於中拉合作。希望研究所能夠為進一步深化中國和拉美與加勒比國家間的政策溝通、人心相通、互利合作做出貢獻。」
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表示,2000年中拉貿易額只有100餘億美元,2018年突破了3000億美元。截止2017年底,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存量3868.9億美元,拉美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與以往相比,當前中拉關係的發展更為緊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與加勒比研究所的成立適應了新時代中拉關係發展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