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對荷蘭的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歐洲之行第二站法國。習近平對法國的國事訪問為期三天,首先選擇訪問法國東部城市裡昂,之後將前往巴黎。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法國總統奧朗德去年4月訪華,中法領導人一年之內實現互訪。
當地時間25日下午6時40分許,習近平乘坐的專機抵達裡昂機場。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受法國總統奧朗德指派專程前來迎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並將全程陪同訪問。羅訥省省長卡朗科、裡昂市長科隆也到機場歡迎。
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裡昂迎接習近平主席
習近平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中法關係歷經風雨,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日益成熟穩健。我期待在訪問期間同奧朗德總統等法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廣泛接觸法國各界人士,共同總結中法建交50年來成功經驗,共同規劃未來,為中法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王滬寧、慄戰書、楊潔篪等陪同人員同機抵達。
中國駐法國大使翟俊也到機場迎接。
習近平是在結束對荷蘭的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後抵達裡昂的。離開阿姆斯特丹時,荷蘭政府高級官員到機場送行。
法國是習近平此次歐洲之行的第二站。訪法期間,他還將訪問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之後,習近平將對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歐盟總部。
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抵達法國東部城市裡昂
3月25日,在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為《特殊的朋友 共贏的夥伴》的署名文章。
為何首站選擇裡昂?
裡昂是習近平主席訪法的首站。位於法國東部的裡昂,是法國第三大城市。
根據行程,當地時間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將先訪問裡昂。其間他將參觀裡昂梅裡埃生物研究中心和裡昂中法學院。
據@中國新聞網微博介紹,裡昂歷史悠久,與中國頗有淵源。她曾是古絲綢之路在歐洲的一個終點,擁有中國在海外唯一一所大學類機構——裡昂中法大學。
裡昂的歷史上,留有中國的很多印記。據法國駐華使館表示,歷史上,裡昂是中國絲綢產品在歐洲的集散中心。同時,裡昂也是率先接納中國留學生的法國城市,這些留學生中,包括周恩來和鄧小平。
1975年,鄧小平復出後訪問法國
據法國駐華使館介紹,習近平在裡昂將參觀裡昂中法學院(曾叫做中法大學),裡昂梅裡埃生物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學)。在巴黎將參觀戴高樂基金會。
1921年創立的裡昂中法大學曾於1946年停辦,在25年的歷史中,一些留學生如蔡元培、著名翻譯家戴望舒等歸國後作出巨大貢獻。1980年,中法大學重新成立,更名為中法學院。
參觀裡昂梅裡埃生物研究中心是因為衛生領域的合作,已經成為中法兩國合作的重點,而科研與創新是衛生領域的核心。
參觀戴高樂基金會「旨在回顧歷史。」法國駐華使館表示,50年前,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法國決定同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
習近平訪法將獲「高規格」接待
據法國駐華使館表示,27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凱旋門的獻花儀式,出席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音樂會,並分別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先生等舉行會談。
據法國《快報》周刊網站3月23日報導,習近平將於26日在愛麗舍宮會晤法國總統奧朗德,並將出席27日在凡爾賽宮舉行的中法兩國建交50周年慶祝活動。
奧朗德曾於2013年4月訪問中國,他也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接待的第一位歐洲元首。奧朗德表示,他將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款待習近平主席。
法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安排了一系列高規格的接待活動:榮軍廣場的歡迎儀式、愛麗舍宮的國宴、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的音樂會以及27日的私人晚宴。
報導稱,在北京方面宣布停止對歐洲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之際,奧朗德想必會想盡一切辦法取悅中國客人。
不過,更大的禮物還在後面:訪問期間,雙方將宣布努力使彼此經濟關係實現平衡。愛麗舍宮有關人士承認,「這方面要走的路還很長」,因為法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近年來持續上升。巴黎方面期待此次訪問期間能籤署多項協議,以便為增進兩國關係提供助力。
據悉,航空航天、民用核能、農業食品、衛生、可再生能源、汽車和運輸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將是雙方具有高度合作潛力的領域。
此外,在外交領域,伊朗、敘利亞、朝鮮和非洲將會是雙方討論的重點議題。愛麗舍宮方面表示,烏克蘭危機也應當是「奧朗德總統和習近平主席重點討論的問題」,而且在這個問題上「雙方並不存在分歧」。
背景知識:裡昂
裡昂位於法國東南部,在索恩河與羅訥河的匯合處,是法國第三大城市。裡昂始建於公元前43年,那時,古羅馬帝國統治著這片廣袤的土地,稱為高盧。裡昂是南部高盧的首府,羅馬皇帝行宮所在地。至今,裡昂還相當完好地保存著中世紀至近代的各式建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將裡昂舊城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俯瞰裡昂
裡昂是古代絲綢之路抵達西歐的重鎮,也是法國紡織工業的發源地。早在15世紀,絲綢工業在這裡迅速發展,到了17世紀和18世紀,裡昂則成了歐洲的絲綢之都。如今,裡昂已成為法國工業和科研中心,紡織、化工醫藥、冶金和能源是它的四大支柱產業,處於世界先進行列。
1831年和1834年,法國裡昂工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兩次武裝起義,推動了法國工人運動的發展,是法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重要標誌之一。 與德國西裡西亞織工起義、英國憲章運動並稱19世紀三大工人運動。
裡昂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與四通八達的交通。這座城市處在巴黎到地中海沿岸的主要通路上,東可到瑞士、義大利,南可下西班牙。高速公路、電氣化鐵路和內河航道使裡昂成為法國東南部運輸網的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