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抵達法國進行訪問。專機抵達後,蓬佩奧在推特上發文稱:「很高興來到法國,美國最古老的朋友和盟友。我們的夥伴關係建立在我們共同的價值觀——民主、自由和法治之上。我們兩國之間的牢固關係再高估都不過分,我期待著在巴黎展開討論。」儘管蓬佩奧對法國之行滿懷期待,但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兩個動作,卻對美國釋放出微妙的信號。
據環球網援引美聯社消息,當地時間11月16日,馬克龍與蓬佩奧舉行了閉門、低調的會晤,雙方沒有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們也因此沒有機會詢問馬克龍辦公室、法國外長勒德裡昂和蓬佩奧。美聯社報導指出,這是法國方面對拜登成為「美國大選獲勝者」這一「棘手事實」的微妙表現,法國的有關舉動表明,馬克龍政府已開始展望拜登時代。
除了閉門、低調會晤蓬佩奧外,馬克龍當天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還表示,即使歐洲正在與美國「新政府」打交道,而且「新政府」可能會帶來更友好的關係,但歐洲仍然需要自己的獨立和主權防禦戰略。只有當我們認真對待自己的立場,並對我們的國防擁有主權的時候,美國才會尊重我們作為盟友的地位。同時,馬克龍還反駁了此前德國國防部長發表的「歐洲需要依靠美國軍事保護」的言論,他認為藉助美國政府大選換屆這個「和平冷靜的機遇」,歐盟需要「繼續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自主性,就像美國打造屬於美國的自主」。
馬克龍還強調,法國和美國歷史上是盟友、共享價值觀,但「比如在平等上,兩國的偏好就不同」。法國不是美國,在文化等領域、地理視角也即地緣戰略上與美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說法國的國際政策是依賴美國,或者是由美國牽著往前走,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