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浪潮滾滾襲來,養老問題日漸凸顯。同全國其他大中城市一樣,西安市的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如何做好養老這個重大的民生工程,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近日,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對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立法監督,助力提升人民福祉。
率先制定「子女帶薪護理假」相關辦法
《條例》經資訊聯播報導後,在短短一周內就有「20萬+」的關注。《條例》能否執行到位,對立法智慧也是一場嚴峻考驗。
在市人大常委會、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合力推動下,保障養老條例實施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到位。全市成立了西安市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各自工作職責。圍繞《條例》內容先後出臺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西安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對養老服務發展目標、規劃布局、服務標準等作出明確安排。
特別是為保障「子女帶薪護理假」落地落實,專門制定《西安市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子女享受帶薪護理時間實施辦法(試行)》,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尚屬唯一。西安市養老發展有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發展政策體系。
養老設施「四個同步」落實如何
冬至剛過,一場有溫度的執法檢查便開始了。「養老設施建設怎麼樣?養老資金保障如何?養老服務水平怎樣?護理假是否落到實處?」法規執行情況成為首次檢查的重點。
檢查前夕,市人大通過西安「人大之聲」廣播、、網站廣泛宣傳檢查內容,設立群眾問題反映和諮詢熱線,將梳理後的46條市民意見建議轉交市政府辦理。執法檢查組實地察看了6個區縣、開發區的8個社區和單位,與政府開展座談、檢查抽查,與群眾傾心交流、隨機走訪,與專家進行討論、聽取意見。
「市政府相關部門按照《條例》對於新建居住區『四個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的要求,明確將養老設施的建築面積作為新建居住用地納入規劃條件。」
「制定了《西安市老舊小區社區辦公活動用房和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改造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共將61個小區509部電梯列入加建電梯試點項目計劃,其中249部電梯已加建完成。」
基礎設施建設有行動、經費保障有機制,市政府相關部門的匯報,得到檢查組肯定。
看到成績的同時,檢查組把脈養老發展,作出「養老服務整體推進合力不夠、設施規劃建設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使用不夠、《條例》宣傳廣度不夠」的診斷,開出「健全完善養老服務業發展機制、統籌規劃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拓寬養老融資渠道 」的良方。(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拓玲 通訊員 陳皓)
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社發 王琪 作)
因不能出示健康碼而無法進地鐵,因不會使用手機支付交不了醫保……面對行動支付、智能掃碼等,不少老年人顯得無所適從。智能時代老年群體不能被邊緣化,老人如何跨過「數字鴻溝」?
去年以來,多起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的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國家發改委、央行等多部門迅速響應,持續推出多項惠及老人的政策和舉措,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一家根植本土的地方商業銀行,西安銀行將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將普適性金融服務與老年客戶特殊需求相結合,將線下櫃面服務與線上渠道服務相結合,多措並舉為老年客戶提供暖心服務。
「我們這個社區老齡化比較嚴重,老年客戶群體比較多,服務好老年客戶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西安銀行紡織城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去年年初,我們對網點進行了重新裝修,在增加自助設備的同時保留了5個現金高櫃,並配備了5名大堂人員全流程輔導老年客戶辦理業務。同時,對於一些年齡較大或者行動不方便的客戶,我們也會主動通過上門服務的方式,讓客戶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便捷服務。」
此外,西安銀行還不斷升級和完善對老年客戶服務的體驗,各營業網點均為老年客戶等特殊群體設立了綠色通道、愛心座椅,配備輪椅、老花鏡、飲水機、醫藥箱等便民設施;為老年人制定了特殊業務操作規程,提供安全、人性化的金融服務。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要求聚焦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西安銀行積極響應政策要求,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在手機銀行快速上線數字員工,並首發應用於高頻業務場景「智能轉帳」中,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同時引領年輕人樂享智能生活,為各年齡段人群提供智能化、交互式、現場感極強的線上金融服務。
據了解,西安銀行數字員工採用了業界領先的唇形推理、動作合成、表情生成等多項AI技術,不同於3D建模技術生成的動畫形象,數字員工通過深度信息等三維數據建模,對真人形象進行100%像素級還原。數字員工形象鮮活生動,能與客戶進行多模態智能交互,實現良好的擬人化效果和感知體驗。 (李猛)
老年人盡享「舌尖上的溫暖」
開展暖心公益活動
退役軍人夫妻重溫浪漫時刻。
「叔叔,再靠近阿姨一點,阿姨您看鏡頭,笑一笑!」昨日下午,在新城區解放門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會議室裡,一片歡聲笑語。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有著31年軍齡的退役軍人任全武和愛人楊曉梅擺出各種造型,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臉上。在2021年農曆新年來臨之際,新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中國人像攝影家協會的志願者們,共同開展「情暖夕陽,關愛退役軍人」免費拍攝婚紗照活動,為轄區9個街道200多名退役軍人送上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
婚紗照拍攝現場,志願者幫助各位退役軍人挑選婚紗、禮服,佩戴頭飾,化妝。退役軍人換裝打扮後,各個神採奕奕,眼中泛著光芒,好像又回到那個妙齡少女和翩翩少年的時代。「在那個年代,因為物質條件的限制,退役老兵的婚禮可能沒有婚紗、沒有戒指、有的只是相守偕老,今天我們為他們補拍婚紗照,同時也見證了他們的幸福歲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給退役軍人帶來了快樂,他們也讓我們學會了珍重。」解放門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付瑞說。一位退役老兵在拍攝過程中,看著穿著白色婚紗、畫著美妝的老伴,激動地打趣道:「我們那個時候一說結婚就領證了,沒有『拍婚紗照』這個說法,現在終於有機會,彌補了這個遺憾。感謝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想著我們這些退役老兵,組織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駱妍 文/圖)
來源:西安文明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