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北等多地出現密集雷電 氣象專家分析壯觀景象背後那些事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央視網消息: 進入夏季,強對流天氣趨於活躍,昨天(2日),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多地都出現了密集的雷電。

昨天,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多地發布了雷電預警信號,部分地區閃電密集,一時間天空被照亮。北京上空出現巨大的雷雨雲砧,閃電穿梭其中十分壯觀,有的地方閃電持續了一個小時。

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藍渝表示,在北京的中部地區,有一塊特別強的孤立的對流單體,自西向東掃過北京的中部地區,它發展得非常劇烈和旺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雲內之間的閃電還有雲地之間的閃電過程。這次對流雲還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強的對流單體,它發生的時間是傍晚到夜間這個時段了,背景的自然光相對來說暗一些,所以它發生的閃電就更加耀眼,那麼北京這一塊「七下八上」,正好是北京的強對流高發的一個時段,是一種正常的天氣現象。

每年6月至8月強對流天氣活躍

專家介紹,每年6到8月都是我國強對流天氣最為活躍的時段,特別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北方主雨季開啟,強對流天氣更加頻繁,對此,中央氣象臺近日連續發布了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8月4日到6日,受強對流系統過境影響,華北地區還將迎來一次雷電、大風甚至短時強降雨過程。

夏季雷電多發 雷電如何產生

夏季是雷電的多發季節,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或龍捲,那麼,雷電是如何產生的呢?

雷電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雲中水滴、冰晶和霰粒在重力和強烈上升氣流共同作用下不斷發生碰撞摩擦而產生電荷。雲的上部一般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相應地,雲下方的地面就會攜帶正電荷。

正電荷和負電荷集中的部位之間會產生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發生放電,形成我們看到的閃電。放電過程中,閃電通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衝擊波,發出我們所聽到的雷鳴。大部分的放電現象發生在單一雲層內部,稱為雲內閃。也有發生在兩個雲層之間的放電,稱為雲際閃。大約有20%的放電發生在雲底和地面之間,稱為雲地閃。

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副主任藍渝稱,雲內的閃電要遠遠多於雲地的閃電,大家肉眼可見的更多的應該是雲內的閃電,相對來說雲地之間的閃電它是更強的一種閃電現象,那麼這個可能是會對我們人身跟財產造成直接傷害的。

如何判斷雷電在靠近還是遠離

發生在雲底和地面之間的「雲地閃」會對人們產生直接傷害。那麼,雷電發生時,如何判斷雷電是在靠近還是遠離?又該如何防範呢?

當雷電發生時,由於光速比聲速快得多,我們幾乎在同一時刻就可以看到閃電,但聽到的雷聲卻有些許滯後。據此,如果將看見閃電和聽見雷聲之間間隔的秒數除以3,就可以估算出雷電發生處距離自己大概的公裡數。例如,時間間隔3秒,表示雷電發生在離自己約1公裡左右的地方。只要留意每次聽到雷聲與看見閃電的時間間隔變化,就可以判斷雷暴是逐漸靠近還是遠離。

雷電產生的高溫、猛烈的衝擊波以及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使其能在瞬間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常常會造成人員傷亡,擊毀建築物、供配電系統、通信設備,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中斷,引起森林火災等。

在雷電發生時,我們需要注意:在室外,切勿遊泳或從事其他水上活動;應儘快進入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金屬頂棚的車輛內躲避;不宜靠近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大樹、路燈、廣告牌等;不宜在曠野打雨傘,扛釣魚竿等金屬物體;不宜使用手機。在室內,應關閉門窗阻止球形閃電進入;不宜使用太陽能淋浴設備以及電器,避免觸摸金屬管道,遠離建築物外牆和電氣設備。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京津冀等地近期閃電密集,北京出現巨大雷雨雲砧,如何防範?
    進入夏季,強對流天氣趨於活躍,昨天(2日),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多地都出現了密集的雷電。昨天,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多地發布了雷電預警信號,部分地區閃電密集,一時間天空被照亮。北京上空出現巨大的雷雨雲砧,閃電穿梭其中,十分壯觀,有的地方閃電持續了一個小時。
  • 北京暴雨到底有多大?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預計,京津冀地區最強降雨將出現在21日夜間至23日,河北中部、北京及天津累計降雨量級可達暴雨,局地大暴雨,短時雨強較大。  網上流傳的「六年來最大冷渦暴雨將光臨京津冀」,是真的嗎?北京會有超過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特大狂風暴雨」嗎?記者連線氣象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 每一次出現的景象簡直太壯觀
    正是宇宙如此的浩瀚,以至於經常會發生一些相當壯觀的景象。雖然大部分生命只有短短幾十年,但在本期節目中,小編將分享一些在你有生之年可能發生的宇宙大事。第一件事:哈雷彗星的回歸我們都知道,一些彗星的稱呼都是源於人名;其中熟知的哈雷彗星就是根據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所命名的。
  • 北京上空現「三個太陽」專家釋疑 幻日景象出現的原理及條件介紹
    北京上空現「三個太陽」專家釋疑 幻日景象出現的原理及條件介紹時間:2020-12-29 20:28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上空現三個太陽專家釋疑 幻日景象出現的原理及條件介紹 北京上空現三個太陽 專家釋疑今日登上熱搜,主要是在12月29日有網友拍到北京上空出現了三個太陽。
  • 北京暴雨爽約 市氣象局專家是這麼說的
    此次降雨雨量分布不均,全市平均降雨量為中雨;東部地區降雨量和短時雨強較大,累計雨量達大雨,局地出現暴雨。 其中,密雲、海澱、平谷伴有6至8級短時大風。北京市氣象臺於24日17時20分發布全市範圍的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房山區氣象臺於24日17時45分率先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密雲、平谷、通州、大興和石景山區氣象臺升級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18時市國土局和市氣象局聯合升級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部分區氣象臺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另外,昨天午後到夜間河北西部、天津南部出現強降雨,並伴有雷電。
  • 河北有處「撒哈拉」,距離北京僅1.5小時車程,門票35卻少有人知
    一起來找尋那些遺失的,不一樣的美好,探尋不一樣的魅力。,是位於河北龍寶山的一座小沙漠,相比於其他大型的沙漠,這片沙漠只有一千三百畝的面積,是一座小型的沙漠,天漠距離北京市中僅需要1.5小時的車程,與北京的八達嶺長城相連。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雲、雷電
    據圖簡要分析甲湖形成原因。(2)甲湖周邊青山綠水,雲蒸霧繞,好似浮懸在半空之中的一處仙境。請分析其雲霧多的原因。(3)比較乙、丙兩地在冬季氣溫和降水量的差異,並分析其主要原因。原因:丙地海拔比乙地低;丙沿岸有暖流經過;冬季盛行東南信風,風由海洋吹向陸地,帶來大量水汽;丙地位於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多(原因每點即可)典型例題五:(2016·江西高三期中)2016年6月23日下午2點30分左右,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部分地區出現強雷電、短時降雨、冰雹、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重慶主城多地下雪?氣象專家:這是霰
    主城降的小顆粒,很像下的雪   市民餘先生供圖今(19)日早晨,重慶中心城區渝北、九龍坡、江北等地降落白色的小顆粒,不少市民開心地稱「下雪了」!今日早晨,渝北區新牌坊的天空下起白色的「小冰球」,儘管天氣冷颼颼,但看到這一景象,市民都拿起手機拍下這一幕,分享在朋友圈,下雪了!與此同時,在九龍坡區龍騰大道附近,市民餘先生在乘車時看到「小冰球」落在車窗上,一個個白色顆粒格外顯眼。可有細心的市民發現,這個「小冰球」的外形好像不是雪,像冰雹。而當時的氣溫,也不像是下雪的形成條件。
  • 北京天氣最新預報:1日2日有雷陣雨 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
    來源標題:北京天氣最新預報:今明兩天有雷陣雨 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 邁入7月,今天(1日)北京大部仍將以多雲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在33℃左右,體感悶熱,須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 「咔嚓」~山東科學家把雷電引到了地面,​場面十分壯觀
    這不是電影裡科幻片的場景, 而是在 山東省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和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聯合開展了人工引雷實驗, 在轟隆隆的雷聲中, 一道雷電被直直地引向地面的高塔,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場面十分壯觀。山東省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孫荊茶告訴記者,這些數據的研究主要是用來發現雷電的規律,去改進和完善防控措施。
  • 氣象專家來解答
    昨天(8月10日)傍晚5點58分,上海中心氣象臺將雷電預警,從黃色升級為橙色,這也是今年上海第二次發布最高級別的雷電預警。果不其然,入夜之後,"魔都"上空電閃雷鳴,一道道閃電劃破天際,堪比特效科幻大片,大自然的神奇與壯觀令人震撼。
  • 海底也存在活火山,並且噴發會出現壯觀景象,你有沒有見過?
    此外,因為海底火山噴髮帶來的極大衝擊力,海洋表面會呈現一個十分壯麗的景象。屆時,海底火山噴發處的海域就像一個巨大的噴泉,水汽和煙霧會不斷湧上來,衝向天空形成不同的形狀。海水給火山噴發的壓力越小,火山噴發時的爆發力就越大。因此,在海水越淺的地方噴發的火山形成的景象就會越壯觀,有的甚至會出現類似爆炸的狀態。
  • 海底也存在活火山,並且噴發會出現壯觀景象,你有沒有見過
    此外,因為海底火山噴髮帶來的極大衝擊力,海洋表面會呈現一個十分壯麗的景象。屆時,海底火山噴發處的海域就像一個巨大的噴泉,水汽和煙霧會不斷湧上來,衝向天空形成不同的形狀。因此,在海水越淺的地方噴發的火山形成的景象就會越壯觀,有的甚至會出現類似爆炸的狀態。而海底火山噴發還有一個好處,即除了火山噴發的熱度衝過水面,使得一部分液態水蒸發成了水蒸氣之外,地球內部也會為其提供一部分水蒸氣。
  • 本市今汛期以來雷暴日數15天 雷電密度超常年
    而多年氣象資料中,北京地區6至7月常年平均雷暴日為14天;近10年平均為12天;而去年只有7天。而常年北京整個夏季6至8月平均雷暴日為28天左右。因此,今夏以來的「雷公」脾氣明顯大過往年,雷暴日也已超過常年夏季的一半。同時,根據中國雷電監測報告,北京近年來每年電閃總數在2萬至3萬次。今夏以來全市電閃總數約2萬次,接近全年總數平均值。
  • 駭人的雷電!上海東方明珠塔被閃電擊中,何方道友在此渡劫?
    當初那張雷電擊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讓多少人震撼,而為了拍攝這張照片,攝影師費恩已經苦苦等候了40多年,如今我國也出現了這樣神奇壯麗的景象,上海東方明珠塔被閃電擊中!多麼駭人的雷電!可是這樣絢麗的景觀是不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示呢?
  • 拉薩上空出現罕見雲團 氣象專家:這是懸狀球雲
    氣象專家解釋:2日下午出現在拉薩上空的雲專業名稱叫作「懸球狀雲」,是指從雲底下垂的雲團,多出現在積雨雲的底部。有時在高積雲、高層雲和雨層雲的底部也可以見到。它是當雲中有大量的水滴時,如果雲底附近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將下降的水滴託住而形成的。「這種雲是比較少見,而且很壯觀,懸球狀雲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將有強對流天氣,比如說雷雨降下,符合拉薩近期的天氣預報。」專家進一步解釋道。
  • 北京國貿橋四周壯觀的城市天際線:摩天大樓已經多得數不勝數
    北京國貿橋附近的摩天大樓數目已經非常多,這裡面的建設結構還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就是傳承了北京城方方正正的結構,但是壯觀的城市天際線效果卻是驚人的。中國尊是北京最高的摩天大樓,在全國也是前幾位的,它位於國貿橋的東北方向,也是國貿橋城市天際線的頂梁柱。
  • 太陽「帶食而出」 日環食壯觀景象
    5月21日,長春上空出現日偏食。當日清晨,天宇上演日環食天象,我國境內所有環食區及部分偏食區可欣賞到太陽「帶食而出」的奇景。 新華社發(張楠攝)  5月21日,長春上空出現日偏食。當日清晨,天宇上演日環食天象,我國境內所有環食區及部分偏食區可欣賞到太陽「帶食而出」的奇景。 新華社記者林宏攝
  • 聽氣象專家解讀為啥多地遭極端低溫?
    北京從昨天夜間起出現大風降溫天氣,今天(1月6日)白天,室外最高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並伴隨5、6級的大風,體感極為寒冷。 市民: 冷、很冷、非常冷!風大,吹得皮膚疼。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這種感覺了,今年特別冷。確實比較少見,好像小的時候經歷過,這些年應該基本上沒有了。
  • 華北多地氣溫近40度 體感溫度可達43至44度
    高溫橙色預警 冀魯豫今衝40℃  高溫天氣比去年提前20天  本報綜合消息 連續幾天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天氣席捲北方多地。今天,高溫天氣達到頂峰,華北多地氣溫創下歷史同期極值,天津、河北、河南、山東部分地區最高溫直逼40℃。中央氣象臺昨天發布了首個高溫黃色預警,較去年提前了20天。今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