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葡萄的花序通常包含數百朵小花,多數品種終留存量只需達到50~120顆就能達到豐產要求,但切莫以為葡萄就不需要保花保果了。
相反,若此部分管理不到位,可導致意外頻發,如後期果粒稀少、果粒分布不均、大小粒嚴重、果穗間果粒數量差異大等就是具體表現。
葡萄坐果不良的主要原因
①與葡萄開花結果特性有關
葡萄在開花至坐果階段,一般存在三個落花落果高峰。
第一次是花後3~5天,主要掉落不完全花、畸形花等,如巨峰系葡萄種在遺傳上有胚珠發育不完全的特性,胚珠異常率甚至接近50%。
第二次是盛花後1~2周的落果,本次掉落的多為未受精或受精不良的幼果。葡萄花期不長,但受精時間較長,整個過程約需120個小時,期間遇環境、營養等脅迫,會加重敗育;部分品種的花絲反卷,也會阻礙授粉。
第三次出現在花後3~4周,落果量不如前兩次大。營養不足、激素水平失調等可加重落果。
②與營養水平有關
葡萄生長前期,樹體器官營養消耗大,貯存營養不足,使得不完全花增多,胚珠發育不良,花粉發芽率低,造成落花落果。
葡萄始花後大約10天內是坐果臨界期, 始花後的10~15天是種子發育臨界期,均需要大量的營養,特別是硼、鈣、鋅、磷、鉀等不足時,花的受精能力會大幅下降,坐果率偏低。
③與激素水平有關
如花蕾上乙烯、脫落酸水平偏高,會加速胚珠發育成熟,而花粉管的萌發仍然比較慢,導致錯過受精機會;而內源激素失調,也會加重離層的產生,誘發花果脫落。
④與環境因素有關
葡萄花期最適溫度為20~25℃,若開花前氣溫低於10℃,影響花芽的正常分化;花期氣溫低於14℃,花器發育不良而脫落;花期氣溫超過35℃,易造成花器萎蔫壞死。
花期逢連陰雨天氣使花冠脫落困難,花葯不能正常散粉;前持續寡照使新梢光合效能低,花果養分不足易落。
花期灰黴病、穗軸褐枯病或前期綠盲蝽、黑痘病發生重的,會加重落花落果。
⑤與樹勢水平有關
樹勢過旺,新梢分搶營養,影響通風透光,削弱生殖生長,不利於授粉坐果。
如何提高葡萄坐果率?
①調理樹勢
花前控氮,避免新梢旺長,新梢控制在70cm以下,有利於坐果。
通過摘心來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對於落果重、果穗松的品種花前重摘心;對於果型緊、坐果率高的品種,花後摘心;生長中庸的品種,摘心可安排在花期進行。
通過疏穗與花穗整形來保證營養的有效供給,同時調控果量。疏穗在開花前10天至始花期進行,強果枝留1~2個花序,中強枝1個,弱枝不留;針對不同葡萄品種選擇相適宜的花穗整形方案,如巨峰系品種有核栽培可用留中間支梗法,巨峰系品種無核的可用留穗尖法,而對於花序大坐果率高的歐亞品種,則可選留副穗。
開花前葉面噴施助壯素500mg/kg,可以控制新梢的生長,促進坐果;進入生理落果之前用赤黴素噴布花序,先保再疏,確保果粒大小均勻。
②肥水管理
硼源庫,純硼含量≥20.5%,冷水5秒速溶,迅速補硼,可以和其他農藥肥料混用,補硼迅速,吸收利用率很高,是果樹補硼最佳選擇之一。
葡萄開花坐果期一般不宜大量追肥,也不要猛灌水,重點抓好中微量元素肥的補充。
在初花期、盛花期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肥+硼源庫,可提升樹勢水平,促進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提高坐果率。
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富含海藻精、腐植酸以及氮磷鉀鈣鎂硫鐵硼銅錳鋅鉬等全價營養,促進葉片厚實濃綠光亮,保花保果,提高果品品質和產量!
③病蟲防控
葡萄盛花期不宜用藥,最好是花前就控住病蟲,具體措施如抓好早春清園,展葉期噴布一次贏極(75%肟菌·戊唑醇幹懸浮劑)+菊酯類藥劑,控綠盲蝽、黑痘病;花前再打一次吡唑·烯醯嗎啉+異菌脲+吡蟲啉,控住灰黴病、穗軸褐枯病等,以減少花果受損。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