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多厲害?想像一下,把雷射變成鑷子,抓住物體

2021-01-19 知乎日報


圖片:Tweets by ‎@NobelPrize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雷射領域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們的研究在我們生活中有什麼實際應用?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雷射物理領域:


Arthur Ashkin 因為發明光鑷技術(Optical Tweezer),獨享一半獎金;


Gérard Mourou 和 Donna Strickland 因為發明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分享另一半獎金。


前者讓雷射像鑷子一樣能抓住物體,後者更是每年無數眼科手術所依靠的技術。


Donna Strickland 還成為歷史上第三位獲得物理獎的女性。


知乎機構號:知識分子(300+ 贊同,知乎編輯推薦,收錄於知乎圓桌)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授予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用於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將一半授予 Arthur Ashkin「用於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另一半授予 Gérard Mourou 和 Donna Strickland,「為他們生成高強度,超短光脈衝的方法」。


今年的諾貝爾獎發明已經徹底改變了雷射物理學,使得我們以新的眼光看待極小的物體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過程,而先進的精密儀器開闢了更多的研究領域和眾多工業和醫療應用。


亞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發明了光學鑷子,用雷射束手指抓住粒子、原子、病毒和其他活細胞。這個新工具讓 Ashkin 實現了科幻小說的夢想——利用光的輻射壓力來移動物體。


他成功地獲得了雷射,將小顆粒推向光束的中心,並將它們固定在那裡。已經發明了光學鑷子。1987 年,當 Ashkin 使用鑷子捕獲活細菌而不傷害它們時,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立即開始研究生物系統,光學鑷子現在被廣泛用於研究生命機器。


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和唐納·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為人類創造的最短和最激烈的雷射脈衝鋪平了道路。


他們的革命文章於 1985 年出版,是斯特裡克蘭博士論文的基礎。通過巧妙的方法,他們成功地創建了超短的高強度雷射脈衝,而不會破壞增強材料。


首先,他們及時拉伸雷射脈衝以降低其峰值功率,然後放大它們,最後壓縮它們。 如果脈衝在時間上被壓縮並變得更短,那麼更多的光被聚集在同一個微小空間中——脈衝的強度急劇增加。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Arthur Ashkin


亞瑟·阿什金,於 1922 年 9 月 2 日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是美國科學家,曾在貝爾實驗室和朗訊科技公司工作過。他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開始了用雷射操縱微粒的工作,這導致了 1986 年光學鑷子的發明。他還開創了光學俘獲過程,最終用於操縱原子、分子和生物細胞。光的輻射壓力可以分解為光學梯度和散射力。


阿什金被許多人認為是光學鑷子領域之父。除了光學鑷子,阿什金還因其在光纖折射,二次諧波產生和光纖非線性光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阿什金的工作構成了朱棣文在冷卻和捕獲原子方面的工作的基礎,朱棣文獲得 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了物理學位課程,然後就讀於康奈爾大學。他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然後在 Sidney Millman 的要求和推薦下前往貝爾實驗室工作。此前,Millman 先生是阿什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主管。在 1960 年至 1961 年的貝爾實驗室,阿什金開始在微波領域工作,隨後轉向雷射研究。


阿什金是美國光學學會(OSA),美國物理學會(APS)和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會士。1992 年,他從貝爾實驗室退休,經過 40 年的職業生涯,在許多實驗物理領域做出了貢獻。


多年來,他撰寫了許多研究論文,擁有 47 項專利。他曾獲得 2003 年約瑟夫·基思利測量科學進展獎和 2004 年哈維獎。他於 1984 年當選為國家工程院,1996 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Gérard Mourou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Donna Strickland


熱拉爾·穆魯,唐納·斯特裡克蘭。


熱拉爾·穆魯是法國電氣工程和雷射領域的先驅。穆魯曾在 ENSTA(法國帕萊索)擔任應用實驗室主任,並且是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教授。他在 1990 年任密西根大學超快光學中心(CUOS)的創始主任。


唐納·斯特裡克蘭教授長期從事強雷射與物質非線性相互作用、非線性光學以及超短超強雷射系統的研究,她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導師是熱拉爾·穆魯教授。


和導師一起,斯特裡克蘭在博士期間發明了啁啾脈衝放大技術,該技術已經普遍被應用於超強超短脈衝雷射系統中。


斯特裡克蘭曾是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和普林斯頓大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斯特裡克蘭於 1997 年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系,她曾獲得過隆研究學者獎、科特雷爾學者獎和總理傑出研究獎,她現在是美國光學學會的會士並曾於 2013 年度擔任美國光學學會主席。


斯特裡克蘭是一位自稱為「雷射運動員」的人。她的研究領域受到尊敬,但競爭激烈,她的研究內容關乎誰能得到「最短的脈衝,最高的能量,最高的平均功率」。


斯特裡克蘭因為在 20 多年前和博士生導師熱拉爾·穆魯一同發展出「啁啾調頻脈衝放大」(CPA)而聞名於世。雷射研究仍然讓熱拉爾·穆魯激動。她回憶起她第一次參觀雷射實驗室時,認為雷射的顏色就像聖誕樹,「研究雷射的一部分樂趣就在於與五顏六色的雷射一起玩耍」她笑著說。


斯特裡克蘭也享受激烈競爭帶來的快感,並努力追求用最短的雷射脈衝,攜帶最大的衝擊力。


她說的「短」,是指飛秒維度的時間:「在這個極短的時間裡,光還走不到人類頭髮絲那麼細的距離。」


2011 年時,在加拿大光子創新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Photonic Innovations)的資助下,斯特裡克蘭正在與一群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開發高強度中紅外雷射。這種工具可用於光譜學。她正研究的另一種雷射,可以用作分子物理學家捕捉分子反應圖像的工具,「就像用頻閃儀觀看馬跳一樣。」雷射也能用於納米技術。


由於斯特裡克蘭「對超快雷射和光學科學的開創性貢獻,特別是啁啾調頻脈衝放大和超快非線性光學」,斯特裡克蘭最近被任命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員。CPA 技術已被用於各種領域,如微機械加工和眼科手術。


……


限於篇幅和閱讀門檻,關於光鑷技術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的專業解讀,戳小程序查看:


獲得 201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鑷」的前沿技術和未來發展取向有哪些?


超短超強雷射技術(二) 啁啾脈衝放大




讓治療癌症的「車」跑起來,這是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這個用郵票測量丁丁硬度的實驗,拿下了「諾貝爾獎」

哪些運動可以鍛鍊腰背,避免腰痛?

關於祛痘,看完這篇,你不用再看其他文章了



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 2018 年評選結果於 10 月 1 日起陸續揭曉。



知乎「諾貝爾獎巡禮」系列圓桌也已迎來第 4 個年頭。今年我們再度攜手中國科普博覽,邀請各學科的專家學者,老時間、老地點,和大家一起暢談諾獎、暢遊科學。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圓桌,獲得關於諾貝爾獎的第一手精彩解讀 ~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他發明了「雷射鑷子」,曾...
    △圖源:諾貝爾獎官網Arthur Ashkin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發明了從物理學到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都廣泛使用的工具「雷射鑷子」。「偷聽」來的諾獎靈感Arthur Ashkin獲得諾獎的研究成果,是發現了雷射對微觀物體的捕捉現象。並在此基礎上發明了「雷射鑷子」,準確的說,是「光阱」。雷射鑷子可以捕捉、移動小至原子,大至細菌微生物的物體,如今廣泛運用在物理、生物醫學等等廣大研究領域。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產生:光學鑷子,它的運用和未來
    諾貝爾獎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獎項,每次諾貝爾文學獎頒布時,可以說全地球上的人都在關注它,我們也不會例外,但是每年的諾貝爾獎物理學發布我們都是不明覺厲的,只是會有覺得諾貝爾很厲害的想法。諾貝爾獎項也肯定是很厲害的人獲得的,但我們並不知道,獲得獎項的技術的產生會有什麼用處,它的未來會有怎樣的應用,所以我就把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獲獎產生技術的運用和未來前景如何來和大家說一說。今年,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了在雷射技術上的三位先驅者。在現在,這項技術已經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他發明了「雷射鑷子」,曾抱怨被諾獎遺忘
    △圖源:諾貝爾獎官網Arthur Ashkin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發明了從物理學到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都廣泛使用的工具「雷射鑷子」。1963-1983年,他擔任貝爾實驗室雷射系領導,他最重要的「雷射鑷子」成果,就是在這期間取得的。「偷聽」來的諾獎靈感Arthur Ashkin獲得諾獎的研究成果,是發現了雷射對微觀物體的捕捉現象。並在此基礎上發明了「雷射鑷子」,準確的說,是「光阱」。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讓雷射大顯身手
    ▲美國、法國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憑藉「雷射鑷子」獲得諾貝爾獎的Arthur Ashkin去世了
    9月21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去世,終年98歲。 昨天,他的親屬向外界確認了這個消息。
  •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年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
    1963-1983年,他擔任貝爾實驗室雷射系領導,他最重要的「雷射鑷子」成果,就是在這期間取得的。雷射鑷子可以捕捉、移動小至原子,大至細菌微生物的物體,如今廣泛運用在物理、生物醫學等等廣大研究領域。這裡解釋一下,光壓是指光照射到物體上對物體表面產生的壓力,可以通過光的電磁理論或光的量子理論計算大小。
  • 鑷子、手術刀雷射做
    原標題:鑷子、手術刀雷射做(格物致知) 美國科學家阿什金利用透鏡和雷射,製造了一種「光學鑷子」。只要用光學鑷子把小東西隔空夾住,它們就沒法亂跑亂動了。 直接用雷射做手術刀可不行,因為普通雷射的脈衝比較長,會給周圍的組織帶來損傷。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頒給女性 美法加科學家同獲殊榮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雷射物理學革命性發明。雷射物理通過新的裝置可對非常小的物體進行實驗,並實現難以置信的快速進程,先進的精密儀器正在開闢未知研究領域,並應用於工業和醫療領域。Ashkin發明的光學鑷子使用雷射光束來抓取粒子,原子以及分子。它們可以用來檢驗和操控病毒,細菌和其他活細胞而不會對其造成損傷。
  • 三位雷射物理領域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獎
    亞瑟阿斯金來自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其貢獻為「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的應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諾貝爾官方網站獲悉,阿斯金髮明了一種光學鑷子,可以用來捕獲粒子、原子、病毒和其他活細胞。這個新工具讓阿斯金重新實現了一個古老的科學夢想,即利用光的輻射壓力來移動物體。
  • News |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報告 引用了浙二眼科中心的一篇論文
    諾貝爾獎和杭州的緣分有多近?只有一篇論文的距離。10月9日上午,蔡司公司從德國總部興奮地發來一個消息——在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關於今年物理學獎的評審報告中,引用了來自中國浙二眼科中心發表的一篇論文《全飛秒和半飛秒準分子雷射矯正近視的視覺療效比較》。
  • 美法加三位科學家獲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理由是表彰3人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阿瑟·阿什金已經96歲,是迄今年齡最大的獲獎者。唐娜·斯特裡克蘭是55年來首次有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而將該獎項的女性獲獎者增至3人。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雷射物理學領域開創性的發明」,其中一半獎金授予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家阿瑟·阿什金,因其在「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領域所做的工作;另一半獎金由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共同分享,以表彰他們在「產生高強度、超短光脈衝方法」方面的工作。
  • 雷射物理與超快光學——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
    作為此次獲獎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光鑷子技術利用聚焦光束產生的力 (力的大小一般為皮牛量級)來操控微小物體,類似一個鑷子,因此在顆粒物質、微納米科學以及生物、醫藥等研究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原理可以簡單如圖一所示:光不僅有能量,也具有一定動量。當光與物質相互(圖一中小球)作用時,會發生散射或折射,從而導致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即光子的動量發生改變。
  • 揭秘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獲獎者履歷!看看他們到底有多牛
    評委會給出的獲獎原因是: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研究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雷射物理通過新的裝置可對非常小的物體進行實驗,並實現難以置信的快速進程,先進的精密儀器正在開闢未知研究領域,並應用於工業和醫療領域。因為光學鑷子,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用雷射操縱微粒的工作,為1986年光學鑷子的發明奠定了基礎。他還開創了光學俘獲過程,最終用於操縱原子,分子和生物細胞。關鍵現象是光的輻射壓力 ; 這種壓力可以分解為光學梯度和散射力。
  • 史上第3位女性物理學諾獎得主: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加法...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為美國Arthur Ashkin,法國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Donna Strickland,本次是時隔半世紀後女性再度獲得物理學諾獎。三人獲獎是因為在雷射物理學上做出的突破性發明。
  • 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研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發布的聲明,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分為兩半,其中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另一半授予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  頒獎詞指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的是給雷射物理學帶來革命的發明。
  • 行業資訊丨光學鑷子:物理,力與幻想的融合
    常規的機械或真空鑷子,無論多麼小,都無法抓住這些物品。即使可能,這些設備也可能損壞物品。原子力顯微鏡也不適合。工程師現在可以使用光學鑷子(正式稱為「單束梯度力阱」),該鑷子使用經過特別聚焦的雷射束來夾持小至幾百納米的物體,並以皮牛頓的力對其進行引導。在1970年首次展示光學雷射器時,一些專家嘲笑它為「尋找要解決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事實證明,它們是正確的,而且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今年的主題是宇宙黑洞
    北京時間今天下午 6 點左右,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公布(比預定的公布時間晚了差不多 20 分鐘,原因是組委會會在公布前給獲獎者打電話,今天電話一直沒打通……),和昨天的生理學或醫學獎一樣,今年的物理學獎也是 3 位科學家分享,他們分別是 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芭蕾舞者變成探索宇宙奧秘的先鋒!
    諾貝爾基金會決定把一半獎金授予潘洛斯,以表彰其「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並將另一半獎金授予根策爾和蓋孜,以表彰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高密度物體」。獲獎成果:  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對宇宙中最奇特現象之一,黑洞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潘洛斯通過其發明的巧妙數學方法,來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這些時空和空間的怪物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成員烏爾夫·丹尼爾森(Ulf Danielsson)表示,「人類對黑洞探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通過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我們第一次有了能夠描述出這些物體的工具」。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