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縣被稱為炎帝朱襄氏故裡。位於柘城縣大仵鄉朱貢寺村的炎帝朱襄氏陵是最重要的佐證。
很多年前,像其他地方的先古陵墓一樣,炎帝朱襄氏陵並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因為對上古帝王文化的痴愛和對保護家鄉文化遺產的樸素情懷,朱貢寺村的李松林十年守護朱襄氏陵,斥巨資修繕陵殿,走遍全國搜集整理炎帝朱襄氏資料,考評聯繫朱氏後人到柘城祭祖,為朱襄氏陵的保護和朱襄氏文化的傳承作出了很大貢獻。
文化就是老家的寶貝,要保護好它
李松林的家就在朱貢寺旁邊。李松林小時候,現在朱襄氏陵的地方是村裡的小學。炎帝朱襄氏大殿和後面兩排房子都被當成了小學的教室。
李松林和同學們在炎帝大殿裡上課,在炎帝墳上嬉鬧、玩耍,少不了聽老人講炎帝的故事。「文革」期間,炎帝大殿被拆,高大的炎帝墳也被附近村裡的人把土挖走,蓋了牛馬圈。
2002年,原朱貢寺小學被搬到村東邊。為發展旅遊業,當時的柘城縣政府撥款建了山門,並在原炎帝朱襄氏墳上重新堆土,恢復了原來高大的墳塋。
一個院子一座墳,並沒有吸引來多少遊人。沒有了學生耍鬧的朱襄氏陵園,逐漸荒廢。幾年後,院子裡長滿野草,院子有一半倒塌,成了斷壁殘垣。
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李松林每次回家,看到荒涼的炎帝陵,都很傷感。李松林說,他當時就意識到,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未來文化旅遊產業將會得到重視和發展。而對於沒有其他什麼產業的老家來說,朱襄氏陵、朱襄氏文化就是寶貝,一定要保護好它。
2008年,在縣質量技術監督局上班的李松林退居二線,有了大把的閒時間。李松林就找到縣文化局和大仵鄉黨委,提出由他個人出資,修繕炎帝陵園。這是文化局和大仵鄉黨委巴不得的好事,很快就批覆同意了。
修復前的炎帝朱襄氏陵,一座墳,一棵600餘年的古樹,還有半截院子,已經沒有絲毫陵王陵寢應有的恢宏模樣。
李松林變賣了在縣城裡的院子,又四處舉債,籌集了150餘萬元,通過專業的古建築公司,建設了炎帝大殿,東西偏殿,又修繕了山門和兩邊的側房。
看著自己嘔心瀝血修繕好的炎帝陵,李松林倍感慰籍。縣城裡的房子賣了,他就帶著家人住在陵園裡。一住十年,打掃庭院,守護炎帝陵殿,弘揚炎帝朱襄氏文化。後來,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李松林又當起了義務講解員,為來客講解炎帝的貢獻和朱襄氏文化。
豐富炎帝朱襄氏文化,讓人了解它
說起炎帝,很多人會想到遍嘗百草的炎帝神農氏。炎帝朱襄氏鮮少有人提及。
但根據歷朝的《柘城縣誌》,朱襄氏確實也是炎帝,而且一直有陵寢在那兒。為了考證炎帝朱襄氏,李松林查閱了很多書籍,並自費到中國山西、湖北等地的炎帝陵去考察、查看史籍。
經過積累大量的資料,李松林和縣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論證了炎帝是一個期代,有很多位帝王,而炎帝朱襄氏是炎帝時期第一個帝王的論斷。這得到了包括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寶世宜在內的全國眾多專家學者的認可。
新一屆柘城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柘城縣打造「三張名片」的藍圖,其中一張名片就是「炎帝朱襄氏故裡」。圍繞炎帝朱襄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掘,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列出了專門的規劃和進度表。這讓李松林特別高興。
有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李松林弘揚朱襄氏文化的勁頭更大了。2014年4月21日至24日,以李松林為會長的朱襄氏文化研究會與中國史前文化與文明起源研究中心聯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炎帝朱襄氏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市考古研究所、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柘城縣炎帝朱襄氏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的2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位朱氏宗親,共聚一堂,圍繞炎帝朱襄氏的歷史功績、朱襄文化的深刻內涵以及歷史價值、朱姓源流以及朱襄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進行了充分的研討。進一步論證了炎帝朱襄氏的歷史地位,討論了柘城縣作為炎帝朱襄氏故裡的朱襄氏文化繼承與保護問題,為在全國弘揚炎帝朱襄氏文化作出了很大的學術貢獻。
2014年8月24日至26日,柘城縣又承辦了由中國屈原學會、黃河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柘城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炎帝朱襄氏與柘城文化發展研討會」。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吉林大學、天津師範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淮陰師範學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在這次研討會上,經過充分論證,進一步明確了朱襄氏5000年以前的地點在柘城的論斷。
「陳有株邑,蓋朱襄之地。」朱襄氏為上古時期重要的部族首領,被文獻命之為上古「古帝」,是伏羲之後、襲炎帝之號的歷史悠久的部族領袖,為中華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朱襄氏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發明五弦瑟,開禮樂文明之先河。調節陰陽,促進百物生長,提升原始農耕文明;創六書,奠定中國文字之基石。朱襄氏故裡和陵墓在柘城,於文獻有據,於古蹟有憑,於傳說有聞,柘城是華夏歷史文明重要發祥地。
另外,「朱襄氏」還是中華朱姓的尋根聖地。近幾年,李松林將炎帝朱襄氏陵在柘城的圖文和資料寄送給全世界很多朱姓族人,得到極大重視。海內外朱姓後裔到柘城縣炎帝朱襄氏陵尋根拜祖。最近,又有多位朱姓族人提出擴建炎帝朱襄氏陵的想法,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5月12日,由李松林策劃的首屆天下朱氏宗親拜祖大典在朱襄氏陵舉行。
炎帝朱襄氏陵從曾經的滿院荒蕪、門可羅雀,到如今的莊嚴肅穆、海內外遊人慕名登門;從一墳一樹半庭院的荒涼到有墳有樹有大殿偏殿山門的帝王陵寢;從零碎的很多人懵懂的炎帝朱襄氏傳說到現在成卷的炎帝朱襄氏考證及論述……苦行僧似的李松林,作出了一位炎帝陵旁炎帝子孫應該作出的貢獻。
為堅守的文化學者李松林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