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縣,是炎帝朱襄氏故裡,盛產柘絲,被譽辣椒之鄉和鑽石之都

2021-01-20 史間一壺酒

文/史間一壺酒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別號朱襄。相傳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被華人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

對於炎帝的故裡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今天跟小編到河南柘城看一看。

傳說遠古時代,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在柘城建都並安葬於此。炎帝朱襄氏陵,陵墓呈圓形,墓周用青石疊砌成高50釐米的臺階,意為「天圓地方」。

陵墓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傳說明惠帝朱允炆避難逃至仵家集(大仵鄉),常往陵前朱固寺燒香祭祖,並在陵前親植皂角樹一棵,今猶枝繁葉茂,亭亭如蓋。解放後,河南省、商丘市文化部門多次派人前來考證,日本人也多次來此尋根祭祖。

說起柘城名字的來歷,概因古時當地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自古盛產柘絲而得名。夏朝時,這裡被稱作「株野」;商朝時名「秋地」,秦朝時開始置縣,至隋朝時定名為「柘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在柘城縣城北有一個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湖水,當地人叫做北舊湖。這片煙波浩渺的水面就是古柘城遺址。大約從西漢時開始,人們就在縣城周圍修築高大堅固的城牆。然而,隨著黃河的泛濫淤積,古城終於沒能阻擋住洪水的侵襲。

據考古成果表明,柘城故城城牆為戰國時期築成,還發現有漢代建築夯土臺基、戰國和漢代及明代的古井。像柘城故城這樣完整、大規模的城池在中原地區並不多見。

柘城故城如今變成北舊湖,但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積澱豐富。清代邑人有「平湖風靜浪花低,貼水雙飛乳燕齊,矣乃一聲煙日上,輕舟間放柳塘西」的詩句。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傳說夏姬就是這樣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她不僅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古代五大艷后之一,後世稱她「一代妖姬」。

《太平寰宇記》卷十二記載:「夏姬墓:在(柘城)縣東北二百步。」而《天下名勝志》云:「夏姬墓,在(柘城)縣界,即陳株野之地,皆傳聞之訛,未曾深考故耳。」《柘城縣誌》亦有記載、考辨。

白瓷塔位於柘城容湖生態景區,塔苑佔地3600多平方米,設計為七層八角式,塔身高40米,是柘城十大地標性建築之一。之所以用「白瓷」命名,是為了紀念400多年前柘城一名叫白瓷的抗洪女英雄。

柘城是國家超硬材料及製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金剛石微粉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被譽為中國金剛石微粉之鄉。高端首飾人造白鑽生產能力和水平走在了全國前列,柘城正由「中國微粉之鄉」向「中國鑽石之都」精彩蝶變。

柘城是中國辣椒之鄉。全縣辣椒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年產幹椒12萬噸,年交易量突破60萬噸、交易額超過百億元,是全國重要的辣椒種植、集散、加工基地和價格形成中心。

柘城辣椒先後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級氣候優等認證,榮獲2018中國「質量之光」年度十大魅力品牌,上榜2019中國品牌建設地理標誌第65位、品牌價值43.37億元。

柘絲是柘城特產,由柘桑養的蠶抽絲而聞名。柘城的柘絲歷史悠久,上古時期,柘城一帶就絲業大興。漢朝年間,柘絲就經絲綢之路,運往中亞、中東,最後到達歐洲,史有「柘絲為最」的美稱。

煸炒雞產於柘城縣安平鎮,是當地傳統地方名吃,為安平鎮丁家所祖傳,至今有百餘年的歷史。煸炒雞在2000年被商丘市政府評為名優名吃。

參考資料:《柘城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相關焦點

  • 這位柘城人,十載守護炎帝朱襄氏陵被譽「最美商丘人」
    炎帝朱襄氏大殿和後面兩排房子都被當成了小學的教室。李松林和同學們在炎帝大殿裡上課,在炎帝墳上嬉鬧、玩耍,少不了聽老人講炎帝的故事。「文革」期間,炎帝大殿被拆,高大的炎帝墳也被附近村裡的人把土挖走,蓋了牛馬圈。2002年,原朱貢寺小學被搬到村東邊。為發展旅遊業,當時的柘城縣政府撥款建了山門,並在原炎帝朱襄氏墳上重新堆土,恢復了原來高大的墳塋。
  • 河南商丘這一個千年古縣,GDP破百億,還獲得一項「國家級」榮譽
    千年古縣六千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安葬於柘城;夏朝時,柘城稱「株野」。商朝時名「秋地」。西周時期為「三恪」之一的陳國開國之都。戰國時大部分屬楚國。秦朝時開始置縣,以邑有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自古盛產柘絲而得名「柘縣」,至隋朝時定名為「柘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縣治歷史,這裡是華夏朱氏、胡氏、陳氏宗親發祥的根脈。2019年被命名為中國千年古縣、中國長壽之鄉。
  • 《殷商之源·十祖聖地》之農祖:朱襄氏
    襲伏羲、炎帝之號,為中華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朱襄氏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發明五弦元瑟,開禮樂文明之先河;調節陰陽,促進百物生長,是中原農業文明的開拓者。首創六書,奠定中國文字之基石。據史料記載,炎帝登上王位,以古陳之朱野為都 (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炎帝在位70年,死後葬於朱野(今柘城縣縣城東十裡大仵鄉朱崮寺村),名曰炎帝朱襄陵,即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 戊戌年炎帝朱襄氏拜祖大典在柘城舉行
    5月12日,以「五湖四海一家親、同根同祖同家人」為主題的戊戌年炎帝朱襄氏拜祖大典在炎帝朱襄氏故裡柘城縣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朱氏宗親及社會各界來賓三百餘人參加拜祖活動,共同祭拜炎帝朱襄氏,緬懷人文始祖功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商丘這個縣「被看好」,旅遊資源豐富,號稱「中國鑽石之都」!
    在最近10年的發展中,商丘市和其他許多城市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丘市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農村建設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各類道路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當地人的行動,商丘整體的經濟實力也很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已大不如前。商丘市是一個前途十分光明的城市。商丘這個縣「被看好」,旅遊資源豐富,號稱「中國鑽石之都」!
  • 朱家天子真不是吹的,炎帝朱襄氏時可就穩坐華夏江山了
    有《山海經·帝本紀》載:朱襄氏原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於朱即今河南商丘柘城並以赤心木朱為圖騰,後來朱襄氏成為「炎帝」並傳了三代,三代炎帝朱襄氏均主要活動於今河南柘城一帶。大家都知道後來東方不斷崛起的蚩尤領導的九黎族大舉西徵,蚩尤欲統一全華夏領土。首先不服前去迎戰蚩尤的就是這炎帝朱襄氏,只可惜炎帝朱襄氏最終沒能打過蚩尤氏,最後將一切託付給有熊國的軒轅氏撒手而去。
  • 河南以陵為名的縣僅兩座,全為兩千多年古縣
    河南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自古為華夏腹地,是我國中早期的中心,其地處黃河下遊,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現處於我國東部內陸,但歷史上其為華夏之中,有「中原」「中州」之稱,其境內名城、古縣眾多,有「天下第一縣」之稱的息縣就隸屬於河南,今天要說的兩座縣同樣為歷史悠久的古縣,其建縣均有兩千多年歷史,是河南僅有的兩座以「陵」為名的縣。寧陵縣,位於河南省東部,為地級商丘市轄縣,是一座土地肥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縣。寧陵地處豫東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耕作條件良好,是河南省糧食生產大縣。
  • 廣西西北一個美麗的縣,山清水秀,是中國長角辣椒之鄉
    在廣西的西北部,有一個和貴州接壤的,同樣風光優美的縣,它的名字叫南丹。南丹縣總人口約32萬,是河池市的下轄縣之一,位於河池最北部,地理位置優越,是桂、黔交通的重要樞紐,是歷史上的「兵家喉地」。如今的南丹,交通也十分便利,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過境。
  • 山東菏澤有多少個縣都叫什麼 牡丹之鄉魅力四射
    山東省有17個地級市,菏澤就是其中一個,那麼山東菏澤有多少個縣呢?作為牡丹之鄉,菏澤還有很多魅力值得我們去發掘,快來看看!   澤市下轄2個區:牡丹區、定陶區,7個縣:曹縣、成武縣、單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東明縣。下設31個街道、123個鎮、14個鄉,297個社區、5514個行政村。菏澤市政府駐牡丹區中華路1111號。
  • 大連「吃香」的縣,鑽石儲量高達100萬克拉,被譽「東方鑽石城」
    大連是遼寧的經濟強市,多年來經濟實力穩居省內第一,在2019年,這座城市的經濟總量就高達7001.7億,是東北經濟最為強悍的城市,此地除去是座經濟強市外,也是一座歷史古城,早在6000多年前,這裡就得到了開發,而且此地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有著不可獲取的重要地位,是一座歷史意義重大的古城,在這樣一座經濟和文化並存的實力城市中,轄內的各大縣市發展也很優秀,尤其是小編接下來安利的這座
  • 河南具茨山傳說和苗族古歌揭露炎帝黃帝早期戰爭,炎帝因此遷都
    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兩位祖先,他們在傳說中既是兄弟又是對手。炎帝黃帝的阪泉之戰為人所熟知,但鮮為人知的是,河南具茨山傳說在阪泉之戰很多年以前,早期的炎帝和黃帝曾在河南新鄭具茨山一戰。這一戰,沒有改朝換代,但是把整個聯盟的首都從北方搬到了南方。也許有人認為具茨山民間傳說不足為信,但我卻發現,苗族古歌似乎對此事也有記載。
  • 湖北一個省直管市,被稱作當代「狀元之鄉」,名字非常霸氣
    湖北文化底蘊深厚,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裡在湖北。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湖北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僅湖北紅安一縣,就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200多位將軍。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湖北一個省直轄市,天門市。
  • 山東西邊的一個小縣城,和河南交界,還盛產西瓜,是我的家鄉
    打開山東省地圖,是位於版圖最西側的縣,黃河進入山東省第一個縣, 那個名字叫東明縣, 位於山東省最西邊,但名字中含有「東」字。,可以說是與河南一河之間的隔閡, 東明屬於菏澤市,總人口約85萬。東明黃河流經,地形平坦,土壤沙質,而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這裡盛產西瓜,是全國唯一的縣級「西瓜之鄉」,山東省西瓜生產基地之一, 東明西瓜甜爽口,風味純正,外觀明亮,銷路好,有「甲天下」的美稱, 還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中國恐龍之鄉 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大縣 就在河南!
    至於恐龍為何滅絕,這個未解之謎咱們暫且不去探討。今天小旅兔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跟恐龍有著密切關係的地方——中國恐龍之鄉。在八百裡巍巍伏牛山的南麓,河南省南陽市的西北部,坐落著一個景美如畫、水秀如詩的縣城,它就是今天小旅兔所要給大家介紹的西峽縣。旅行中,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著自己專屬的「標籤」。
  • 中國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奇特被譽「鑽石之鄉」 就在山東!
    提到沂蒙山,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國首座「生態名山」和世界著名的養生長壽旅遊聖地。其實這座有著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不但風光秀美、歷史悠久,還是地質遺蹟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具有極高的地質研究意義。
  • 中國的鑽石之都,你知道在哪裡嗎?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在人們的高壓作用下形成貴重寶石,也就是鑽石。鑽石的著名產地有澳大利亞、南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雖說中國有很多豐富的玉石資源,雖然中國並不盛產鑽石,但是卻出產過「巨型鑽石」。
  • 中國最「奇怪」的省,盛產辣椒卻不吃「辣」,你們猜到是哪了嗎?
    難道不是四川種植辣椒最多麼?下文轉載自作者:sunshine美食屋中國最「奇怪」的省,盛產辣椒卻不吃「辣」,你們猜到是哪了嗎?現在喜歡吃辣椒的人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年輕人,身邊有很多人吃飯的時候幾乎是無辣不歡,好像沒有辣椒,這頓飯一點味道都沒有了,甚至有一些朋友,都是直接把辣椒當成零食來吃的,可以說是視辣如命,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喜歡吃辣椒的,在我們中國有一個最奇怪的省,這裡盛產辣椒,但是這裡的人卻不愛吃辣,你們猜到是哪裡了嗎?
  • 傳奇解密:司馬相如的故裡及籍貫之謎
    但是,近二十年來,四川省(主要是南充市、蓬安縣)的專家學者根據南北朝隋唐以來的一些史料(主要是方志輿書和「正史」的《地理志》),尤其是梁武帝天監六年(公元507年)設置相如縣的史實,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指出,司馬相如故裡在漢代巴郡安漢縣,梁代梓潼郡相如縣,即後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
  • 曲地區那曲縣獲 「中國犛牛之鄉」稱號
    2011年8月12日,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向那曲地區那曲縣頒發了「中國犛牛之鄉」證書。????「中國犛牛之鄉」是中國犛牛產業的一個大品牌,那曲縣在中國的特產行業中也有了一個「戶口」,這是十分有利於促進西藏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件大好事。
  • 西安第二大的縣,面積是雁塔區13倍,富裕程度不到其6分之一
    屬於國家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但是在西安所管轄的13個縣級行政區裡,大家往往只記得面積最大或是最有名氣的「縣」,但是今天我們就要跟大家介紹西安面積第二大的縣,其面積相當於雁塔區的13倍,但是富裕程度卻不到其6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