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功率放大器降低功耗提高效率技術的比較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射頻功率放大器降低功耗提高效率技術的比較

佚名 發表於 2017-11-24 10:02:03

在向著4G手機發展的過程中,可攜式系統設計工程師將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支持現有的多種移動通信標準,包括GSM、GPRS、EDGE、UMTS、WCDMA 和HSDPA,與此同時,要要支持100Mb/s~1Gb/s的數據率以及支持OFDMA調製、支持MIMO天線技術,乃至支持VoWLAN的組網,因此,在射頻信號鏈設計的過程中,如何降低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功耗及提升效率成為了半導體行業的競爭焦點之一。目前行業發展呈現三條技術路線,本文就這三條技術路線進行簡要的比較。

利用超CMOS工藝,從提高集成度來間接提升PA效率

UltraCMOS採用了SOI技術,在絕緣的藍寶石基片上澱積了一層很薄的矽。類似CMOS,UltraCMOS能夠提供低功耗,較好的可製造性、可重複性以及可升級性,是一種易用的工藝,支持IP塊的復用和更高的集成度。

與CMOS不同的是,UltraCMOS能夠提供與在手機、射頻和微波應用領域普遍使用的GaAs 或SiGe技術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性能。儘管UltraCMOS和pHEMT GaAs都能提供相同級別的小信號性能並具有相當的網格通態電阻,但是,UltraCMOS能夠提供比GaAs或SiGe更優異的線性度和防靜電放電 (ESD)性能。

對於更複雜的應用,如最新的多模式、多頻帶手機,選擇合適的工藝技術更為關鍵。例如,在這些應用中,天線必須能夠覆蓋800~2200MHz的頻段,開關必須能管理多達8路的大功率射頻信號,同時還必須具有低插損、高隔離度、極好的線性度和低功耗。適當的工藝技術能夠改善技術選項的可用性,進而改善天線和射頻開關的性能,最終改善器件的總體性能。更重要的是,如果工程師在整個設計中採用同一工藝技術,能夠獲取更高的集成度。

例如,Peregrine公司在UltraCMOS RFIC方面的最新進展是推出SP6T和SP7T天線開關。這些符合3GPP的開關滿足WCDMA和GSM的要求,使得設計工程師可以在兼容 WCDMA/GSM的手機中使用一套射頻電路,並且實現業界領先的性能。SP6T和SP7T天線開關採用了Peregrine公司的HaR技術,實現了二次諧波為-85dBc、三次諧波為-83dBc、2.14GHz上的三階交調失真(IMD3)為-111dBm這樣的優異指標。

在手機設計中兩個最耗電的部分就是基帶處理器和射頻前端。功率放大器(PA)消耗了射頻前端中的絕大部分功率。實現低功耗的關鍵是使射頻前端中的其他電路消耗儘可能少的功耗且不影響PA的工作。在目前所用的選擇中,帶解碼器的GaAs開關吸納的電流為 600μA,但在典型的射頻前端應用中,UltraCMOS SP7T開關只吸納10μA的電流,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射頻前端的功耗,從而提高射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目前,採用CMOS工藝製造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公司包括:英飛凌、飛思卡爾、Silicon Labs、Peregrine、Jazz半導體等公司。

利用InGaP工藝,實現功率放大器的低功耗和高效率

InGaP HBT(異結雙極電晶體)技術的很多優點讓它非常適合高頻應用。InGaP HBT採用GaAs製成,而GaAs是RF領域用於製造RF IC的最常用的底層材料。原因在於:1. GaAs的電子遷移率比作為CMOS襯底材料的矽要高大約6倍;2. GaAs襯底是半絕緣的,而CMOS中的襯底則是傳導性的。電子活遷移率越高,器件的工作頻率越高。

半絕緣的GaAs襯底可以使IC上實現更好的信號絕緣,並採用損耗更低的無源元件。而如果襯底是傳導性的話,就無法實現這一優勢。在CMOS中,由於襯底具有較高的傳導性,很難構建起功能型微波電路元件,例如高Q電感器和低損耗傳導線等。這些困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但必須通過在IC裝配中採用各種非標準的製程來能實現,而這會增加CMOS設備的製造成本。

nGaP特別適合要求相當高功率輸出的高頻應用。InGaP工藝的改進讓產量得到了提高,並帶來了更高程度的集成,使晶片可以集成更多功能。這樣既簡化了系統設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也節省了板空間。有些InGaP PA也採用包含了CMOS控制電路的多晶片封裝。如今,在接收端集成了PA和低噪音放大器(LNA)並結合了RF開關的前端WLAN模塊已經可以採用精簡型封裝。例如,ANADIGICS公司提出的InGaP-Plus工藝可以在同一個InGaP晶片上集成雙極電晶體和場效應電晶體。這一技術正被用於尺寸和PAE(功率增加效率)有所改進的新型CDMA和WCDMA功率放大器。

RF CMOS PA與GaAs PA的比較

當前,大部分手機PA都是採用GaAs和InGaP HBT技術,只有一小部分採用的是RF CMOS工藝製造。與GaAs器件相比,RF CMOS技術能夠實現更高的集成度,而且成本也更低。

然而,並非所有消費電子產品的理想選擇。例如無線網絡和手機市場就被GaAs PA所統治,因為它可以支持高頻率和高功率應用,而且效率很高。另一方面,RF CMOS PA則在藍牙和ZigBee應用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因為它一般運行功率更低,而且性能要求沒有那麼苛刻。  
 

目前,對於高性能PA應用,GaAs仍然是主要技術,只有它才能滿足大部分高端手機和無線網絡設備對性能的苛刻要求。在集成度方面,如果要集成進收發器、基帶和PA,那麼,就需要採用一種新的矽工藝。然而,業界在這方面的趨勢是繼續讓PA和收發器彼此分開,採用不同的封裝,並以GaAs來實現這樣的集成。

SiGe有望超越GaAs工藝佔據主流

SiGe BiCMOS 工藝技術幾乎與矽半導體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行業中的所有新工藝技術兼容,包括絕緣體矽(SOI)技術和溝道隔離技術。隨著擊穿電壓和高性能無源部件集成技術的發展,SiGe 正逐漸滲透至傳統的GaAs領地—即手機功率放大器應用的領域。

一般來說,手機功率放大器必須能在高壓下應對10:1的電壓駐波比(VSWR),並能發送+28dBm(用於CDMA手機)到+35dBm(用於GSM手機)的信號。為了製造出滿足嚴格的手機技術要求的 SiGe 功率放大器,SiGe 半導體公司採用fT為 30GHz 的主流 SiGe 工藝,著眼於搶佔過去由GaAs功率放大器在擊穿電壓、線性性能、效率以及集成性能上所佔有的優勢。

採用SiGe技術的優勢之一是提高集成度。設計人員可在功率放大器周圍集成更多的控制電路,這樣,最終的器件就更加節省空間,從而為集成更多無線功能的提供令了潛力。例如,採用 SiGe技術,設計人員就可以將功率放大器和 RF 電路集成在一起,卻不會影響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從而延長手機電池的壽命。目前,採用SiGe技術推出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公司包括:SiGe半導體公司、 Maxim、飛思卡爾、Atmel等公司。利用SiGe BiCMOS製造工藝進行代工的供應商主要是IBM以及臺積電(TSMC)。

如圖1所示為可見,SiGe技術在射頻器件上的應用已經跟RF CMOS技術相當,有理由相信,下一步目標就是超越GaAs技術而佔據主流。

 

 

本文總結

隨著多種無線通信標準在手持設備上的應用,只有進一步降低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功耗,才能延長可攜式設備的電池使用時間,從而獲得更加的用戶體驗。本文通過對射頻功率放大器所採用的三種主要工藝技術進行的簡要比較,指出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於採用SiGe工藝技術來製造射頻功率放大器,這是無線電電子系統設計工程師需要關注的技術趨勢。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電路結構和原理 射頻功率放大器不同於其它工作於甲類、乙類、丙類的電子管射頻功率放大器,不需要高電壓;也不同於其它低頻功率放大器,沒有多少帶寬。丁類放大器中場效應管工作於開關狀態,漏極耗散功率非常低,雖然開、關過度期工作在線性區功率很大,但工作頻率高,過度期非常短,工作效率比以往功率放大器大大提高,實際上就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 關於射頻晶片中的功率放大器知識淺析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輸出功率與效率,如何提高輸出功率和效率,是射頻功率放大器設計目標的核心。通常在射頻功率放大器中,可以用LC諧振迴路選出基頻或某次諧波,實現不失真放大。除此之外,輸出中的諧波分量還應該儘可能地小,以避免對其他頻道產生幹擾。 根據工作狀態的不同,功率放大器可分為:線性功率放大器和開關型功率方法器。
  • 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研究分析
    三階交調產物頻率非常靠近所用的載頻f1和f2,一般無法通過濾波等方式消除,只能在放大器的設計過程中加以改善。因此,抑制三階交調產物,提高三階交調抑制度是提高功率放大器線性度的重點。   功率回退法即選用功率較大的放大管作小功率用途,犧牲直流功耗來提高功放的線性度,具體來說就是把功率放大器的輸入功率從1dB壓縮點向後回退一些,工作在遠小於1dB壓縮點的功率上,使功率放大器脫離飽和區,進入線性工作區,從而改善放大器的線性度。
  • 射頻功率放大器你應該知道的事
    功能、分類、性能指標、電路組成、效率提升技術、發展趨勢……關於射頻功率放大器,該知道的你都知道麼?快來補補課吧! RF PA的兩個關鍵指標:功率和線性 在發射機的前級電路中,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很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放大 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後,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必須採用射頻功率放大器。功 率放大器往往是固定設備或終端的最昂貴、最耗電、效率最低的器件。
  •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的功能及分類
    功能、分類、性能指標、電路組成、效率提升技術、發展趨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178.htm關於射頻功率放大器,該知道的你都知道麼?快來補補課吧!
  • 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A)概述
    如果放大器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那麼在開始工作或者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不但不能再提供任何「貢獻」,反而有可能出現一些不期然的「震蕩」,這種「震蕩」對於外界還是放大器自身,都是災難性的。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輸出功率與效率,如何提高輸出功率和效率,是射頻功率放大器設計目標的核心。
  • 射頻MOS功率放大電路模擬器的設計方案分析,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特性...
    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高壓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傳統低壓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過程有著顯著的不同,以下50MHz/250W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過程將有助於工程技術人員更好的掌握高壓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
  • 關於提升射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方法介紹
    100%的效率——雖然開關電源比較接近(達到98%)。 毫不奇怪的是,RF功率產品的每一環節廠家,從半導體到放大器再到發射器,以及大學和國防部,每年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以提升RF功率器件的效率。這麼做有充足的理由:即使是效率的細微提升,也可以延長電池驅動類產品的工作時間,並降低無線基站每年的電力消耗。圖1顯示了RF部分佔基站整體功耗的比例情況。
  • 功率放大器的分類及其參數
    在純甲類功率放大器工作時,電晶體的正負通道不論有或沒有信號都處於常開狀態,這就意味著更多的功率消耗為熱量。純甲類功率放大器在汽車音響的應用中比較少見,像義大利的Sinfoni高品質系列才有這類功率放大器。這是因為純甲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非常低,通常只有20-30%,音響發燒友們對它的聲音表現津津樂道。
  • S波段固態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設計
    3 功率合成技術  微波射頻功率放大器由於工藝,設計線性度、工作狀態的限制,單管的輸出功率很難滿足設計要求,因此必須採用多管並聯的方式來合成功率滿足設計要求。功率合成器有兩路合成器、多路合成器、鏈式合成器之分。一般功率合成採用兩路合成器,常用於功率合成的兩路功分器有:WILKSON功分器、3dB正交功率合成器、反相推挽功率合成器。
  • 一種應用於LTE-A的雙功率模式寬帶功率放大器設計
    無線通訊系統中,射頻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s,PA)是影響手持移動終端續航時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LTE-A移動通信網絡對功放的線性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TE-A是LTE-Advanced的簡稱,是LTE的演進。LTE-A協議採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頻譜效率高,峰值平均功率(PAPR)比較大。
  • 功率放大器那點事
    在發射機的前級電路中,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很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放大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後,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必須採用射頻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往往是固定設備或終端的最昂貴、最耗電、效率最低的器件。
  • 射頻MOS功率放大電路模擬器的設計方案分析
    2.50MHz/250W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高壓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傳統低壓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過程有著顯著的不同,以下50MHz/250W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過程將有助於工程技術人員更好的掌握高壓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
  • GVCOMTM運算放大器——降低功耗以實現更高效的LCD及OLED驅動
    隨著顯示面板的廣泛應用,降低面板功耗以及降低面板共用級電壓(VCOM)來源——VCOM放大器的結溫變得越來越重要。  液晶顯示通過打開和關閉玻璃基板上獨立的薄膜電晶體來控制每個像素。液晶面板採用逐行掃描技術,依次打開每一行像素的柵極電壓,以允許源極電壓(由源極驅動晶片產生)流向每個像素。改變像素電容上面的電壓差,可以控制每個像素對光的透過率,從而顯示整個圖像。
  • 大神教你高效率F類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與設計
    打開APP 大神教你高效率F類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與設計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28 10:51:00 1、引言 射頻功率放大器廣泛應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發射設備中
  • 射頻PA的線性化技術  
    然而發射系統中非線性最強的器件是功率放大器,同時發射系統都要求有儘量高的發射效率,所以為了效率,射頻功放基本都工作在非線性狀態,所以如何提高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就顯得異常關鍵。現在整個通信領域,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化技術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研究領域。
  • 基於ADS的多級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
    本設計利用ADS軟體完成了各個部分電路的設計,利用Load-pull、Source-pull相結合的技術,Momentum技術等解決功率放大器設計中的輸入輸出匹配網絡的難點。1 北鬥導航射頻模塊發射部分 射頻模塊的發射部分可採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結構方案,它主要由ALC基帶放大器、低通濾波器、第一上變頻器、中頻帶通濾波器、APC中頻放大器、第二上變頻器、鎖相頻率合成器、高穩定基準源、射頻帶通濾波器、射頻功率放大器等單元電路組成。
  • 射頻放大器非線性特性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頻譜利用率較高的調製方式得到了廣泛應用,如PSK和QAM調製。這些調製信號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信號功率的平均值和包絡峰值存在差異,峰均比(即峰值因子Crest Factor)較大,這要求放大器必須具有良好的線性特性,否則非線性影響,如互調失真,會導致頻譜再生,進而產生鄰道幹擾。
  • Doherty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射頻功率放大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發射設備中。線性功放在基站中的成本比例約佔1/3,如何有效、低成本地解決功放的線性化問題顯得非常重要。高效率高線性度的功放研究是一個熱門課題,特別是近幾年針對WCDMA功率放大器。目前國內能生產10 W以上的WCDMA功率放大器廠家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因為WCD-MA功率放大器對線性度的要求更高。
  • 一種新型射頻導熱治療儀的功率放大電路的仿真設計
    射頻功率放大器不僅在通訊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還逐漸被應用於其他領域內。本文為一種新型射頻導熱治療儀所設計的大功率射頻放大器電路,滿足工作於射頻低端。藉助ADS仿真軟體採用負載牽引技術的設計方式,通過對整體效率、功率增益、功率容量等一系列的對比。得出最佳輸入、輸出阻抗,並進行阻抗匹配電路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