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知多少,原來青銅器水器有這麼多種類

2020-12-03 青銅器小磚家

歡迎大家來到小編的青銅器小課堂,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關於青銅水器的有關知識。

中國青銅器的發展最早是在3000到4500年前的堯舜禹時期開始逐漸使用的,然後經過了1600年的發展,鑄造技術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了,在夏商周春秋盛行的時候,青銅器的使用已經遍布了人們的周圍,比如喝酒用的杯子、吃飯用的碗、或是鍋碗瓢盆等等。

青銅水器是古人用來盥洗的器物,也有很多大型的飪食器、酒器可以用來做容器,主要的容器有鑑、匜、盤、盥、缶、瓿、盂等等。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青銅鑑

春秋時期鑄造的吳王夫差鑑

上圖的所展示的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吳王夫差鑑」,這件銅器看著像一口大大的缸,器身兩側是虎頭狀獸耳,兩隻耳朵旁邊有小虎攀緣器口,做探水狀。器內壁有銘文,記錄的是吳王夫差用青銅作此鑑,是吳王夫差宮廷的御用之物。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冰鑑

曾侯乙冰鑑是在曾侯乙的墓裡出土的,主要是方鑑內套方形式,方形底面有彎彎的閂鉤,這個可以將缶固定住,方鑑與方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夏季的時候可以裡面放上食物用於保鮮或者冷凍,這個就是古時候的「冰箱」

從剛才介紹的兩件青銅器可以看出,鑑是古代祖先用來盛水或者盛冰的的一種比較大型的青銅器,這種大型的器皿還可以用來洗澡,小一點的盛上水則可以用來當鏡子用。基本上每一個鑑的造型都是這種造型,像一口大缸,平底,一般不是兩隻耳朵就是四隻耳朵,經考古學家探究後,青銅鑑流行的時候已經是春秋戰國時期了。

古代還有一個成語叫「殷鑑不遠「,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原句為「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殷」是指殷商,「鑑「指的就是我們剛才所提到的裝滿水就可以當鏡子用的銅鑑了,「借鑑」就是這個引申義。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在夏朝的時候,大禹是夏朝的創立者,但是他的後代確實一個荒淫無道的暴君,於是商朝起兵滅了夏朝成立了商朝,沒想到到商朝的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和夏桀一樣的暴君,所以當時周文王就對荒淫無道的紂王說以前夏桀是什麼樣的, 然後夏朝又是因為什麼被滅亡的,但是紂王並沒有聽他的話,最後,商朝被推翻,這就告訴了世人,不要忘記歷史教訓,要多吸取別人的教訓,不然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第二個要說的就是春秋時期流行的青銅盤

春秋時期的子仲姜盤

子仲姜盤是地盤內鑄造的有魚、龜、蛙等水生物。這種事屬於春秋早期的鑄造特色,這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盤底的水生物都可以旋轉三百六十度,這是之前鑄造青銅器的時候所沒有表現過的手法,完全展現出了生動活潑的動物形象,也是一次空前絕後的創造。

西周時期的逨盤

逨盤是西周時期鑄造的青銅器。逨盤造型優美,紋飾也非常精緻,盤底還刻有銘文,這件青銅盤鑄造的手工藝非常精湛,是古代青銅器鑄造的器物裡比較經典之作。

青銅盤一般是用來做盥洗的器物,在商朝很早期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在使用這樣的青銅盤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青銅盤使用率沒有那麼高,到了晚期的時候,青銅盤才開始廣泛流傳起來的。青銅盤與青銅鑑的區別就是鑑的腹深,盤比較淺;青銅劍一般是沒有腳的,盤是有的;而且鑑要比盤大很多倍,多用來洗手洗臉之類的行為。

最後一個小編要介紹的就是青銅匜

戰國時期的鳳首流匜

鳳首流匜是戰國時期鑄造的青銅器,整體的形狀和鳳首一樣,扳上有獸頭,器身刻的是蛇紋,流為鳳首短喙,鳳的鼻和鳳的嘴為流蓋,倒水的時候直接自己張開。

青銅匜也是古代祖先用來盥洗的器具,經常是和盤搭配著一塊用的,用法就是用青銅匜澆水,用盤接水。從青銅匜的本身來看,匜一般像刨開的葫蘆,一般為橢圓形張,前面有向上翹的流,後面有扳,下面還有四隻腳或者圈足,也有的是沒有腳的。青銅匜是在西周中期在出現的青銅器,知道西周晚期才開始廣泛流行,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很多人在用。

鑄造工藝極高的青銅器

這些就是古代著名的一些青銅水器,小編就覺得古代鑄造青銅器的時候真的是不管什麼樣用處的器具都做得如此完美,可見當時人們對青銅器的重視,完全將青銅器遍布在了身邊的每一個角落。

相關焦點

  • 青銅器與青銅文化
    一、青銅的概念:是紅銅(純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其銅鏽呈青綠色,故名青銅。青銅器就是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製成的器皿、用器等。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1975年在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銅刀。距今約5000年。林家青銅刀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但不是最早的銅器。三、青銅做器物的優點1、硬度大。2、色澤變化多。工匠根據主人需要加以不同的錫呈現不同的顏色。
  • 黃銅、青銅、白銅、紫銅,這麼多銅合金,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從古至今,銅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銅的化合物有許多,黃銅、青銅、白銅、紫銅等,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一下吧。各類銅合金黃銅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因色黃而得名。黃銅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於製造精密儀器、船舶的零件、槍炮的彈殼等。黃銅敲起來聲音好聽,因此鑼、鈸、鈴、號等樂器都是用黃銅製作的。
  • 青銅器中「青銅」的含義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那麼,青銅器中的「青銅」指的是什麼?青銅器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呢?本文簡要敘述一下這些遠古時代的科學技術。隨著貢獻的」金「越來越多,大禹便決定效仿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的做法,用這些「金」鑄造九個大鼎,來象徵他統治下的九州。大禹鑄九鼎的故事,說明在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鑄造青銅器的方法了。目前夏朝的青銅器發現的不多,還只是爵、刀等小器物,但也證明那個時代已經有了青銅器。青銅是相對紅銅說的。
  • 戰國青銅器青銅鼎簡介
    鼎可說是三代最重要的青銅器類型,原作煮食器與盛食器之用,主要用來烹煮肉食。後於商周時期更作為祭祀用的禮器,由於周代的禮制改革,促使周代青銅鼎器形較為巨大,讓人遠觀已可感受其穩重莊嚴之意。又《禮儀·少牢饋食禮》載:「司空設罍水於東,有枓。」可見罍又有盛水的用途。罍的造型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多為商代製造。此圓形罍具有明顯的西周時期特點,闊口、大腹、兩耳,頸部及腹部飾竊曲紋。竊曲紋,又稱窮則曲,是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其名稱是據《呂氏春秋》中所戴「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而命名。
  • 為何青銅器如此珍貴?回顧青銅器發展史,了解青銅器背後的智慧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所以青銅屬於一種混合物,並不是僅僅有銅,還有其他的一些金屬物質,金屬物質的含量不同,呈現出來的青銅器也不盡相同。就是特點不同等。青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 硬核歷史:為什麼沒有兩件一模一樣的青銅器?青銅器是怎麼製作的
    這樣就很明顯了,我們國家是以禮器,也就是原先祭祀用的青銅器為主的,而西方國家是以武器為主的,所以這就是我們之間的不同。而且,我們國家的青銅器比其他的國家發展的都要好,發展得特別完善,水平特別高。青銅器中禮器佔比重是最大的,所以青銅禮器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種類。青銅禮器也稱為器,彝就是常的意思。
  • 青銅為什麼可以取代紅銅,從而開啟青銅時代?
    青銅文化 那麼,青銅與紅銅有何區別?青銅為什麼可以取代紅銅,從而開啟青銅時代? 一、青銅與紅銅有何區別? 青銅原指銅錫合金,後來,除了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都稱為青銅,並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青銅又可分為錫青銅和特殊青銅(即無錫青銅)兩類。由錫為主加元素的銅錫合金,也稱為錫青銅。特殊青銅,是指加入其它元素以取代錫,或為無錫青銅,多少特殊青銅都比錫青銅具有更高的機性、耐磨性與腐蝕性,常用的有鋁青銅、鉛青銅等。
  • 銅合金——青銅的知識簡介
    並迎來了中國青銅器文化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 嶺南地區又有青銅禮器考古發現?青銅禮器到底有什麼講究?
    商周——青銅鼎西周青銅器種類到了西周建立時,青銅禮器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炊食器、盛食器、水器和酒器。可以看到,這四種禮器都與糧食有關。青銅簋既然是規定為祭祀使用,伴隨的必然是周禮中嚴格的制度。周禮中對青銅禮器的數量有嚴格規定,大抵如下:周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二簋。
  • 青銅見證商周「蜀道」:關中、漢中、成都三地青銅器聯展
    近日,成都博物館又舉辦了一場由古蜀及秦地演繹秦蜀之路的青銅器展覽,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銅人頭像」再次出現在觀眾面前。此次展覽主要集結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無論是以青銅食器、酒器、水器、樂器構成禮儀體系,還是以青銅人像、面具、神樹等作為信仰與神權政治的象徵物,都在講述著青銅時代地域間的差異與文化交流。
  • 青銅器原來是什麼顏色?為何會變色?
    青銅是紅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顏色青灰,故名青銅。然而,我國古代青銅器的原色並非現在我們見到的出土器物的青綠色,這樣的外表是因時間和埋藏環境形成的。另外,青銅器是現代人的叫法,古人對它沒有這樣的稱呼。漢代以前的文獻多稱青銅為「金」,稱精純而美好的青銅為「吉金」。《墨子》一書在提到大禹鑄九鼎時寫道:「使蜚廉採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
  • 中國古代青銅器,你知道哪些?
    青銅,是紅銅與其它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鏽,所以我們現在稱之為"青銅"。而古人則將這種合金稱之為"金",文獻中所講"賜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銅。
  • 中國古代青銅器簡述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國已經有了青銅鑄品,但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目前所知大約是在夏代晚期。中國青銅時代的結束,和世界上其他國家與民族一樣,是由於鐵器被廣泛地使用,取代了青銅在社會物質文化中重要地位。一般認為,中國的青銅時代結束於戰國中晚期。]然而這一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中國青銅器鑄造和使用的停止。
  • 文化的瑰寶,文明的象徵,最鼎盛的青銅器時代
    經考古學家研究,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就在夏朝時期。有看過一些史書上記載,夏朝的時候,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屬於青銅器的時代也從此開始,直到商朝時期一直都處於非常鼎盛的時期。夏朝的銅器種類不多,主要都是比較的工具,還有就是以鑄造兵器為主,不過,考古學家曾在夏的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種青銅禮器,禮器主要是在古代繁文縟節中使用,一般多用於宴會或者廟堂之上。
  • 西周青銅器如何鑑定真偽
    2,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幹擾因素的存在,如荷電效應導致的結合能偏移,X射線激發的俄歇電子峰等,因此,分析結果時需要注意,XPS譜圖中峰的高低表示這種能量的電子數目的多少,也即相應元素含量的多少。 3,出土銅器的腐蝕情況往往很嚴重,有的兒乎已經完全礦化,結果往往形成許多片塊,甚至有的地方已經腐蝕成微粒和粉末了。
  • 我國價值最高的青銅器,在青銅巔峰時期被鑄造,人們至今不知
    眾所周知,從古至今我國的鐵器便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而且大致將其分成了兩個時代,一部分是漢朝之前的青銅器時代,以及發展到我們現今的鐵器時代,而且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之中,我國的青銅器逐漸發展到了巔峰,在進無可進的情況下,這才被後來者居上的鐵器取代,而且在我們現今,鐵器仍然沒有發展到巔峰。
  • 古玩收藏有分為四大收藏種類,你知道哪些?
    古玩又分為四個大種類:陶瓷、書畫、青銅器、玉器,大家來了解一下。1.玉器玉器,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製成的器物。中國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並不間斷地延續到現在。玉器的出現是遠古石器的延續與創新。陶瓷精美無比,各個種類無不顯示著時代的特性,是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的。陶瓷裡又有青花、鬥彩、釉裡紅、彩粉、新彩、顏色釉和綜合釉等,它們每個都有不一樣的特點,更顯示出了我們中國作為「陶瓷之鄉」的美稱,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
  • 三星堆青銅器館中旬開館 最大青銅面具將亮相
    據悉,本月中旬,耗資2000萬改造的三星堆博物館青銅器新館將進行試開館,屆時,在聲、光、電等最新高科技手段輔助下,三星堆偉岸神奇、精美絕倫的青銅藝術群像將向人們展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人間神國。  擔架「伺候」 文物回新家  據悉,此次青銅器館改造將原本的3個展廳,擴充為序廳、面具廳、群像廳、祭祀廳、立人廳、秘寶廳、互動廳7個展廳,共展出了120餘件青銅器。古蜀國極富特色的青銅器群較之以前得到更為全面系統的展示。
  • 秦代的青銅器,已經有了令人矚目的發展
    先秦青銅器與秦漢青銅器之間,也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最突出的是後者已基本脫離了商周那種禮制,越來越日用化了。秦代 青銅鴻雁秦代是中國年祚最短促的統一朝代,只存在十五年的期間,這在青銅器演變上還不足以形成普遍性的變化。
  • 商代青銅器應該如何識別
    而之所以投資者們會置身於商代青銅器的收藏投資,正是因為從商代青銅器本身所固有的歷史文化中探測出了商代青銅器的稀有和珍貴性,同時精湛的鑄造工藝更是加注了投資者們的投資熱情。 2,要鑑定一件商代青銅器,應對這件銅器有整體的認識,才能作明確的論斷。要從銅質、樣式、鏽色、款識、裝飾、做工、花紋、字體、氣味、聲音等方面入手。真品當然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