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S DR6科學數據實現國內完整鏡像

2020-12-05 科學網

 

LAMOST大科學工程近日完成了全套SDSS DR6科學數據的國內鏡像工作。鏡像的數據包括SkyServer星表資料庫(BestDR6和SegueDR6,3000GB)、圖像數據(10,000GB)、光譜數據(400GB),共計13.4TB,歷時將近一年時間。鏡像數據的訪問網址是

http://sdss.lamost.org/

 

這是迄今我國天文學領域完成的最大規模的數據鏡像引進工作。所鏡像的SDSS科學數據將直接服務於LAMOST巡天觀測,為國內天文學研究提供便利,並將與未來LAMOST的科學數據一起奠定中國虛擬天文臺數據資源的基礎。

 

SDSS巡天計劃是迄今最成功的巡天項目之一,在天文學研究的諸多領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大大豐富和深化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2007年6月SDSS公開釋放的Data Release 6(DR6)數據包括圖像、光譜和星表資料庫,總計約15TB,是目前世界上公開釋放的體量最大的天文科學數據集。

 

LAMOST大科學工程是SDSS(第二期)的合作夥伴,是SDSS數據的重要用戶。SDSS巡天計劃是LAMOST大科學工程最直接、最全面的參考計劃。SDSS的科學數據無論從工程技術上還是科學研究上都為LAMOST相關工作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LAMOST的觀測運行也需要SDSS數據的支持。同時,國內眾多天文學家都在利用SDSS數據開展各種課題研究。因此,SDSS科學數據的鏡像對中國天文學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次空前規模的數據鏡像工作得到了國內外許多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心、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國家數據挖掘中心(NCDM)、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駐北京辦事處等。

 

相關焦點

  • UCloud優刻得與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合作,公開數據助力抗疫科技
    【摘要】來源於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的公開數據,UCloud優刻得第一時間在對象存儲UFile上完成了該信息庫的鏡像文件;同時,UCloud優刻得也將聯合Basebit翼方健數生態合作夥伴,通過豐富生物信息和雲計算的結合,加快新型冠狀相關科研,實現疫苗的快速研發。
  • 埠鏡像的類型/作用/原理
    埠鏡像的類型與作用 埠鏡像是指在交換機或者路由器上將經過指定埠(源埠)的數據報文複製一份到另一個指定埠(目標埠)上,來實現對網絡流量的分析與監控。一些對實時監控比較注重的用戶在網絡遭受了各種攻擊,需要檢查流量而不希望影響原來的網絡時,可以利用埠鏡像,例如我國文化部和公安部要求網絡服務場所安裝監控軟體,通過埠鏡像採集相關數據,分析用戶的網絡使用情況。
  • 凱文·凱利再提「鏡像世界」,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數字世界?
    就如David Gelernter寫道:「鏡像世界是科學的觀察工具,它關注的焦點不是大或者小,而是『人類尺度』的社會世界,包括組織、機構和機器;在視野的深度、清晰度和透明度方面做到同樣的『微觀』和『遠視』」。  鏡像世界對於未來有何啟示?
  • 軟體定義存儲未來,首屆軟體定義存儲峰會(SDSS)將在深圳舉辦!
    2019年4月23日,國內最專注的軟體定義存儲主題峰會,首屆軟體定義存儲峰會(SDSS)將在深圳舉行,此次峰會將以「軟體定義存儲未來」為主題,在軟體定義存儲發展的新時代,為軟體定義存儲的技術發展、方案應用寫下一個註腳。
  • RAID 1又稱鏡像陣列,Windows Server 2008 R2系統如何創建鏡像卷
    今天介紹RAID 1又稱鏡像陣列,Windows Server 2008 R2系統如何創建鏡像卷。小夥伴們可能知道RAID 1又稱鏡像陣列,是一種由兩塊磁碟實現的冗餘磁碟陣列。RAID 1將同樣的數據寫入兩塊硬碟,在兩塊硬碟上存儲完全相同的數據,兩塊硬碟互為鏡像盤。
  • 微信小程序中如何使用WebSocket實現長連接(含完整源碼)
    1、前言微信小程序提供了一套在微信上運行小程序的解決方案,有比較完整的框架、組件以及 API,在這個平臺上面的想像空間很大。騰訊雲研究了一番之後,發現微信支持 WebSocket 還是很值得玩味的。這個特性意味著我們可以做一些實時同步或者協作的小程序。
  • 閒談RAID 1磁碟鏡像要點
    RAID 1  RAID 1磁碟鏡像,原理是把一個磁碟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碟上,也就是說數據在寫入一塊磁碟的同時,會在另一塊閒置的磁碟上生成鏡像文件,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當一塊硬碟失效時,系統會忽略該硬碟,轉而使用剩餘的鏡像盤讀寫數據
  • 由被在鏡像環境中被測試的人工智慧想到的
    那麼如果人類本身就是其他「高維智能體的AI」,人類被限制於各種超強大的「鏡像結界」的可能性則是非常正常。《三體》裡的宇宙,具有比人類更加「理性、智慧」的智能;人類在《三體》裡不再是宇宙中心,而是智能逃亡者。小說的故事屬於人類思考的「鏡像」,不能有真的生命。
  • SDSS 2019:軟體定義未來,數據成就夢想
    快閃記憶體改變了數據存儲的介質,而軟體定義存儲則重新定義了傳統存儲架構;在軟體定義存儲領域,目前有很多流派,即有閉源廠商,也有開源系統,市場非常活躍。可以說,軟體定義代表了存儲未來,這也是本屆大會的主題。為何存儲市場會如此繁榮?答案一定是數據。我們看到,5G馬上就要商用了,大視頻產業將蓬勃發展,此外,包括車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應用也越來越多,數據量的增長將是指數級的。
  • 兩個幾何世界:鏡像對稱如何連接幾何世界?
    它與 Maxim Kontsevich 在1994年提出的同調鏡像對稱猜想一起,試圖對鏡像對稱現象進行解釋。證明這兩個猜想也成為了鏡像對稱領域中的基本問題。SYZ猜想很難證明,因為在實踐操作中,創建環形纖維然後取半徑的倒數的過程並不容易實現。為了搞清楚為什麼,我們回到地球表面的例子:在一開始,用圓來分解它似乎很容易做到,但在兩極,圓的半徑就為零了。而零的倒數是無窮大。
  • 中科曙光助力「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用雲計算「讀懂」地球
    北京2019年8月19日 /美通社/ --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通過對地觀測、地表傳感器網絡、遙感技術等手段,獲取了海量的地球科學數據集,這些數據統稱為地球大數據。這議程的眾多目標中,地球大數據至少可以為實現其中八個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持,特別是純淨的水源、低廉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全球變化、水下生命、陸上生命、健康和平等發展目標。 2017年中科院成立了為期五年的「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先導專項,其中大數據云服務平臺是「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先導專項的重要建設任務之一,屬於綜合型基礎設施項目。
  • 鏡像宇宙的三個科學奧秘
    圖源:APS/艾倫·斯通布雷克  巴伯等人發表論文中的數據顯示,這些點在「宇宙大爆炸」之前聚集在中心,然後繼續向任一方向移動。為了解釋宇宙被破壞的原因,鏡像世界的概念開始發揮作用。  方法十分簡單。如果存在一個對人們來說遙不可及的鏡像世界,那麼該宇宙將向右傾斜,而從全局來看,這將再次達到平衡。該世界的物質被稱為鏡像物質。鏡像粒子與我們所在世界中的粒子相同(作用力也相同),但只會以最弱、最短暫的方式與後者相互作用。  鏡像物質甚至會發光,但兩個世界之間的任何相互作用都極難監測到。
  • 宇稱不守恆,是因為忽略了鏡像宇宙?
    突然間你意識到:原來你在看的是自己的鏡像。這個鏡子另一端的離奇世界在你看來或許非常不真實。而利婭·布魯薩爾(Leah Broussard)認為,一個一切都翻轉過來的平行宇宙很有可能存在。她與其他田納西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同事們一起,努力尋找與我們的宇宙呈鏡像翻轉的宇宙。那裡有鏡像的原子、鏡像的分子、鏡像的恆星與行星,甚至鏡像的生命。
  • ios11屏幕鏡像是什麼,教你怎麼用
    屏幕鏡像,它佔用了兩格的位置,點擊會自動搜索wifi內的支持電視等設備。  看似很專業的功能  很多人對他也是技術型懵逼。那麼屏幕鏡像到底是什麼。  屏幕鏡像就是之前的Airplay鏡像。就是把手機屏幕同屏到電視等大屏。
  • cad怎麼鏡像?CAD鏡像功能的使用教程
    cad怎麼鏡像?在使用CAD進行繪圖時,我們需要掌握鏡像功能,這樣可以加速我們繪圖的過程。一個人繪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繪圖的速度,下面分享CAD鏡像功能的使用教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在使用CAD進行繪圖時,我們需要掌握鏡像功能,這樣可以加速我們繪圖的過程。
  • 鏡像世界
    一款非常新穎有趣的消除類手機遊戲推薦給大家,下載鏡像世界這款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能夠感受到非常激情的遊戲體驗,清新簡約的遊戲畫面讓玩家們十分享受,還有各種無與倫比的元素讓玩家們愛不釋手,只要你有時間就能玩!
  • 實現AI的自動化:Oracle數據科學雲服務
    圖源:unsplash最近Oracle在雲服務中添加了一項新服務:數據科學。該服務作為一個預安裝了許多庫的平臺提供給用戶。這個平臺提供許多功能,例如原型開發,項目開發,模型管理以及生成生產模型,還增加了許多新功能。
  • 數據分析必讀經典,比pandas之父的那本書更易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五角錢的程式設計師,ID:xianglin96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Python數據科學手冊》是與 Wes McKinney 大佬的Python for Data Analysis (中文版《利用 Python 進行數據分析》)齊名的數據科學參考書
  • 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通過國際數據期刊認證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通過《自然》(Nature)旗下數據期刊認證。(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日發布消息說,設在該所的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近日通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旗下數據期刊《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認證,成為《自然》及其子刊文章投稿時可靠和便捷的數據倉儲中心,這是中國首個通過《自然》認證的數據倉儲中心。
  • 鏡像神經元讓「天使」變「惡魔」?
    就在這一事件被人們瘋狂議論的同時,一個嶄新的名詞——鏡像神經元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有研究表明,在人類的大腦神經中,鏡像神經元是一個特殊的家庭成員。當人們看到同類做出一個行為時,其就會被激發,這令我們人類有共情同理心。如果鏡像神經元缺失,實施暴力者就根本不能感知被害者的痛苦,因此,其更容易施暴。鏡像神經元究竟為何物,此種說法是否科學?就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