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近的新聞,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命,意義在於告知與體驗

2020-12-05 文熙媽媽談育兒

曾經看到過李玫瑾教授的一篇文章,討論的就是關於生命的問題,覺得感觸頗深,但是也並沒有別的想法,直到最近,看了有越來越多殺妻、自殺的新聞之後,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講述一下了。

下面的內容是李玫瑾老師的一些話加上我自己的觀點,有任何的意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杭州殺妻案、殺害前妻、還有前幾天的南京女子被男友殺害、自殺的新聞更是數不勝數,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向我們陳述一個事實,生命真的很脆弱。

現在,自殺、殺人已經越來越低齡化了,記得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幾個小孩子殺害了飯店的老闆娘,原因就是吃了飯不想給錢。可是這個女人做錯了什麼?他家裡有個不能幹活的丈夫,有個智商不高的兒子,全家人的重擔落在了她的身上。

當父母給予一個人生命,養育他長大,看著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思想,生命的意義,首先就在於告知:

我們有沒有告訴過孩子:為什麼我們不能輕易的決定別人的生命?因為從出生開始,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期盼中長大的,從小小的一團,再到蹣跚學步,生命是一個輪迴,生命更是一種情感的牽連。

我們有沒有告訴過孩子:你的生命是父母給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家長几十年的精心呵護,才讓孩子長大成人,為什麼法律要著重保護我們的生命?

我們有沒有告訴過孩子:生活其實就像是變幻莫測的天氣,上一秒是晴空萬裡,下一秒可能就暴雨如注,但是風雨過後,彩虹一定會出現,風雨只會讓我們的生命更具有力量,有力量的生命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其實,生命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告知,還在於體驗,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們成年人和孩子相比,有更多的經驗和一會,我們見識過更多的風景,了解過更多的人,我們明白什麼是陷阱,什麼是不能相信的,而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作為他們的老師,是否應該有意識的讓孩子去親身體驗?

生命的體驗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種,親身經歷過和道聽途說時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僅僅依靠別人的說教就能理解生命的真諦,那這個世界上豈不人人都是教育家了?

而對於生命的體驗,儘早讓孩子感受到越好,因為人生就是一場旅程,你沿路見識的風景取決於你出發的早晚。

所以,對於家長來說,怎樣讓孩子體驗?應該讓他明白什麼?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生命的意義在於健康的活著,這種健康不僅僅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在這眼上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了,不是讓孩子整天學習上輔導班就是讓孩子在家看電視,玩手機,身體素質和上一代相比有了很大的退步。

所以現在很多人並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而是在半路被甩開了距離,因為他們缺乏意志力,所以在孩子啊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讓孩子進行鍛鍊。

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在學校參加活動或者是考試的時候,都會很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體力鍛鍊能夠極大的幫助孩子提升意志力。

只有能忍受得了體力鍛鍊的苦,才能夠承受生活中的苦難!

其次,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現在的教育,人們更多的關注某一領域拔尖的人才,這樣就對那些平常的或者是沒有得到最高讚譽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他們會充滿著挫敗感,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樣樣不如人家,但是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總有自己的特殊之處,也總會有人需要他的幫助,所以我們再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讓孩子爭做第一名,不考第一就是自己不行,就是對不起家長。

而是應該因材施教,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喜歡或者是擅長的東西,讓他顯示出自己的才能,讓他樹立正確的自我認同。

這樣的孩子應當是快樂的,因為他能感覺到需要與被需要,愛與被愛。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中你會面臨無數的選擇,你面前的路需要靠自己走出來,行差踏錯或許會讓你走一段彎路,但是如果你永遠怒走或者是按照前人留下的腳印走,那麼你永遠也不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少有人走的路》,是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的派克所寫。

書中跨越了時代的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和生命的本質,壞與我們怎麼找到真正的自我。

鳳凰衛視、《新京報》、《廣州日報》、《冬吳相對論》等媒體大力推薦。

2007年出版,十幾年間不斷再版,或許我們這一代,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趙薇、倪妮、楊冪、呂良偉、樊登等知名人士感動推薦,現在3本只需要62,一本也就是20塊左右,卻能為我們人生的道路提供精神食糧。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以上內容,寫給所有活著的人,也寫給那些去了遙遠天國的生命!

相關焦點

  • 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就在於生活的過程中體驗中豐富起來的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追求生命的價值,獲得活著的意義,這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目標。不同階層,不同地位,不同境遇的人,他們的看法儘管不盡相同,但是,活得精彩一點,活得瀟灑一點,活得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男神或者女神,卻都是一樣的。
  • 讀書的意義在於促進思考,認知生命,努力去改進不斷地發展!
    一本書看完,當你再去回看自己的記錄,你會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都在你的記錄上了,所謂取其精華,就是這個道理。讀書的動力來自需求。你有多想要,你的目標有多明確,你的讀書的動力就有多強。我不願意這樣,我想你也不願意。讀書的意義在於促進思考,認知生命。思考世界,思考社會和思考人生。人是有思想的蘆葦,或許會隨風搖擺,但是它的根只要扎在土裡,就能在迴旋中轉到應該的方向。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你的心裡,會有一個怎樣的答案?  只有幾歲的時候,假如有人問你,可能你真的會覺得,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讓父母開心;  等更大一些,你明白了更多的道理,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活著,活著是生命意義的一種,可以有很多理由,很多道理而活著。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在於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徹頭徹尾的燃燒;而生活的意義則在於奮鬥,在於有目的的興致勃勃的全力以赴的奮鬥。
  • 靜下來,用心感悟生命的意義
    生命是一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旅程。有艱辛,有困苦,有成功,有失敗,得與失,愛與恨,都是一種歷練,一種讓心更加堅強的歷練。只有在歷練中,才能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這就對了,」高僧摸著鬍鬚道,「你的人生痛苦在於沒有自身的情感,一切都操縱在父母手中,一個常年失去親情,自己不能體驗愛情的人,能不痛苦嗎?」年輕人沉默了。高僧又道:「拋去你富有的身份,找個女孩,平平凡凡地談一場戀愛吧。」
  • 淺談一下生命的意義
    曾經有很多人對「生命的意義」進行過解讀,然而每個人心中,生命的意義大相逕庭。「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人心中也許有一萬個生命的意義。有人問過我,生命是什麼意思?我回答了他。然後又有一個人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然後我又回答了他。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誰能給出一個好答案
    世紀拷問——生命是否有意義?「生命是否有意義?如果有,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這是一個一直困擾著整個人類的問題,每一種答案都是對這個問題的一種詮釋,一種可能的方向,一種個體的生命體驗。問題歷經千年,似乎一直沒有一個終極答案,而且沒有一個答案能夠完全解答這個問題。
  • 【生命靈糧】荊棘冠冕:一個新道理
    今天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荊棘的冠冕——一個新道理」。確實,耶穌基督的救贖之功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對那個時候的猶太人,還是對現時代的人——的確是一個新道理。   我們把記念主耶穌榮進聖城的那一天叫作棕枝節,是在猶太人最隆重的節日逾越節的前五天,當他們在預備節日的時候,主從橄欖山來到耶路撒冷。這一次他非同往常,是騎了一匹驢駒,要以一個君王的身份向民眾顯現。
  • 觀《銀翼殺手1 & 2》感受生命的意義
    如何才能定義「生命的意義」?如果人生是一場體驗,那人造人比我們的經歷更加豐富和精彩,我們對待他們,是看作為「機器」還是「人類」?人們所認為的真實,都是真實的記憶而已,但大腦會篡改記憶,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
  • 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或者說人生是不是無意義的?
    而如果我們懂得了本該懂的道理,是不是就不會錯過了那個愛的人,,是不是就不會錯失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是不是就不會在努力的時候選擇了安定。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或者說人生是不是無意義的?我有一個非心理學專業的朋友,他有一個讓我有一點煩惱的習慣,就是問我:「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出路在於科學教育
    可是,確實,在大陸到處是不講道理只講拳頭大小的人,以及容忍縱容這些人的人,或者和稀泥的人,或者羨慕這些人的人。很少有把道理放在前面,並且願意較真,或者至少理解需要較真的人。我經常得到善意的提醒:要懂得人情世故。那麼,我們怎麼辦?難道我們接受這個中國智慧(見簡單,認真,有觀點,沒屁股)?就因為大家都在做不對的事情,就認為不對的事情是正確的,正常的,要和大多數人一樣?
  • 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嗎?——尼採對生命的看法淺析
    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論自我超越》篇中說生命的秘密在於自我超越,以下是我對此的一些淺析。生命的範圍當然很廣,我相信尼採所指的生命主要是就動物包括人類而言的,因為動物的活動較植物更為劇烈,而他的生命學說的重要一條就是變動。
  •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光輝的人性是堅守內心、賦予生命積極意義
    01一本小說好不好,在於它是否給人積極的力量小說的主人公阿迪克斯,是梅科姆鎮一名受他人尊重的律師,為人正直、善良、富有正義,他是整本書最為光輝的一個角色。可因為接了一個為黑人辯護的案子,阿迪克斯一家飽受鎮上居民的非議。
  • 失落的致富經典:朗達拜恩讀此書,覺悟生命的意義,而作《秘密》
    澳大利亞一個名叫朗達拜恩的人,寫了一本《秘密》,揭秘了宇宙間的「吸引力法則」,引導人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追求積極正能量生活,體驗生命的積極意義。《秘密》的問世,可以用「橫空出世」來形容。感恩感恩是對於「意念」、「信念」進行「強化」的一種深層次內心體驗。很多人,至今沒有弄明白,我們生而為人的生命的意義。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會這樣回答
    讓我們接著上一篇「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怎麼回答,來繼續談一談。我曾聽過一則關於某小宗教團體領袖的故事。有一天,她召集所有信徒,告訴他們下周五是世界末日。我們拋棄了所有財產,告訴遇到的每一個人,世界末日將會在周五降臨。受到嘲笑時,我們也不灰心,而是一遍遍地重複說消息來源絕對可靠。周五過去了,世界卻還安然存在。」這位女「先知」回答道:「我的周五並非你們的周五。」顯然,她是以個人理解的不同意義來為自己辯護。不過這種個人意義和辯解實在是經不起考驗。
  • 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繼續我的「靈魂三問」
    昨天在海灘上,很偶然參與了一起遊客溺水事件的處理,親眼目睹一條年輕的生命(逝者應該還不到30歲,為尊重生命之故,我並未進行拍照)的消亡,猶如消失在天邊的一絲微雲,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憾與教育。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哪裡?我向自己發出了一系列有關生命與人生的「靈魂三問」。
  • 疫情當下,孩子們了解生命的意義了嗎?
    中國數萬人感染了病毒,千餘人結束了寶貴的生命。看著這麼多因感染失去生命的無辜公民,看著那些為救治患者犧牲的醫務工作者,在這特殊時期,家長該如何利用這樣一個時機讓孩子們了解生命的意義呢?認知生命,打破未知,消除恐懼。
  • 生理衛生課,老師拿一張「人體解剖圖」,卻讓我明白一個「道理」
    給人感覺,媽媽似乎只會說這樣一句話,久而久之,這也成了我每天放學後的見面禮。不可否認,對於父親而言,母親對我的教育是全方位的,細緻的,周到的,也是瑣碎的。不管是我那個年代,還是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離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學習。因為他們對「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理解得更透徹,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出人頭地,生活無憂,有個美好的未來。
  • 了解來自生命的意義,成全高尚的自我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必刪】生命是一個博大的詞彙,其在時間上的延續和空間上的維度無邊無際,那麼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享樂一世,瀟灑放浪?是「萬物皆備於我」?亦或是一生榮華富貴、官場平步青雲?月的偉大在於反射太陽之光輝,毫無私心地灑向大地,而螢火蟲聚點點螢光,散左滿天繁星。它們本身的生命並非光彩耀人,卻以自己的心態和軌跡藉助別人繪製自己的生命華章。西方先哲提出人類三大哲學問題其一便是「我要到哪裡去?」我要到哪裡去啊?
  • 努力的意義在於成長,在於長遠的人生
    從表面上來看,努力的意義在於從一無所有的人變成了擁有名和利的人,這是比較浮於表面的看法,但是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成長。不過從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說,你努力的意義從來都不在於得到一些物質上的東西,而在於你自己的內心得到成長,這種成長是無價的,不管多少錢都買不來。這是需要你自己親身經歷、親身體驗之後才能夠悟出來的心靈財富。這種成長很多時候更加有價值、更加有意義。